在纸媒凋零的时代,办一份逆时间而行的文化副刊
过完今天,人们曾经无比期盼的21世纪便已走完五分之一。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或许并无过多特殊意涵,人们所能真正把握的,只是存在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此时此地。
对瞬间命运的珍视,对存在意义的求索,对良善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仍然坚持沉静而严肃地办一份纸媒文化副刊的终极理由。在“流量挂帅”、“渠道为王”的时代氛围中,《新京报书评周刊》却有一种逆时间潮流而动的气质,我们并非无感于身外的喧嚣与躁动,恰恰相反,我们总是在为更精准地捕捉时代的脉搏和情绪而努力,并为各种看似宏大、实则关乎每个个体命运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议题而思索求解。
当然,问题永远多于答案,凭一个编辑部有限的智识与经验,远远无法一一回应,但我们愿意真诚地分享自己的阅读和思考,或带着疑惑求诸方家。因而,在我们的刊物上,总是能看到那些最富洞察力与表现力的思想者的名字,他们生活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中,但无不视野开阔、底蕴深厚,并有所精专,他们是我们的作者、访谈对象或评述对象,他们的精神气质共同熔铸在这份刊物里,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的选题总是以问题和价值为导向,既不盲目跟风追随热点,也绝不错过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有的话题和人物可能略显冷僻,但只要确认其价值,我们便不惮以最大的篇幅和力度去推介,去做一些真正具有发现性和独创性的内容,让它们能够抵达理想的读者。
每期的报纸封面专题,是书评周刊编辑部合力打造的拳头产品,已在学术界、出版界和读者圈中形成了不错的影响力。本文是对2019年49期封面专题的回顾,透过这些社科、历史、文学、新知、教育、生活、儿童类议题,不难看出我们的价值关切和思想立场。我们或许难以为每个议题找到一个完美而确定的答案,但至少可以去辨析问题,厘清盲区,重估价值,为思想市场提供一份参考意见,也为勤于思考的阅读者构筑一个可信赖的精神家园。
撰文整理 | 新京报记者 徐学勤
一 月
文章千古事,公道在人心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1月19日,是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逝世90周年纪念日。这位生前以文字横扫千军、深刻影响时代的显赫人物,一生的政治立场和文化态度复杂多变,他从办《时务报》和时务学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此后经历了清末民初几乎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其一生事业文章,杨度为其撰挽联曰:“事业本寻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梁启超的文章影响了几代知识精英,被传诵,被争论,被模仿,被批判,为近代思想学术开风气之先。
然而,在梁启超逝世近90年后,他的全集才被历史学者汤志钧、汤仁泽父子整理出版,这套全集耗费36年时间编纂而成,收录了目前所见梁氏全部文字著述,凡一千五百万字。关于梁启超的“流质善变”,以及保守和激进的争议,必将随着这部全集的出版而继续生长发酵,他的思想教义也必将随全集而流传后世。专题采访了汤仁泽先生,对全集编纂历程及学术价值作了深入探析。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日本叙事在今日迷住了我们。这不只是器物、消费生活方式或文化产品上的迷恋,今天中国人也在情绪与精神构造上感到与日本的亲近,在经济、社会及人口展望上体验到类似的症候。这个专题旨在对中国出版传媒界围绕日本的话语生产做有问题意识的梳理,考察今天所形成的当代日本叙事,并辨析尼特族、下流社会、低欲望社会等词语背后的社会问题。
每年的新京报年度好书评选,备受出版界、学术界及广大读者瞩目,已然成为读书圈的盛事,2018年的书选依然秉持专业、多元、公共的理念进行,在年度好书之外,还设置了“年度经典再现”、“年度视觉读本”、“年度在地书写”、“年度跨界书写”等奖项,这也是对2018年的一种独特审视。
朱利安·格拉克是个刻意保持低调的作家。他从不上电视,不参加学院活动,拒绝了龚古尔奖。他的作品有超现实主义意味,但也有荒诞、意识流,还有浪漫主义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一种杂糅的、感情充沛的诗意风格。在这种风格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他奇特、瑰丽的想象。这样的写作是艰难的,阅读也不易。他用自己的写作抵御流行文化的粗制滥造,维持文学的严肃性。二 月
私人阅读VS公共空间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在热言时代,我们总是被网络情绪所冲击,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能真正袒露于众。或许,对于阅读的个人意见,是中国人最愿意向大众谈论的。在这片介于公共与私人之间的暧昧地带,哪怕是最私人化的访谈问答,无论是公共的表达,还是私人的叙述,既有着私人性的趣味,也有着公共性的延伸。在某种意义上,己见即偏见,偏见即洞见。
这期书评周刊,我们邀请了徐贲、薛忆沩、王人博、彭小瑜、羽戈、江晓原等多位作家、学者,以私人阅读的名义,对近期阅读的图书发表自己的独特感想,或者透露最近正在思考的社会议题。比如,最近正在阅读的图书是什么,阅读次数最多的图书是什么,最欣赏的作者是谁,最失望的作者又是谁……在访谈中,他们也透露自己的思考和写作近况,以及正在关切的时代议题。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临近除夕,年味渐浓,书评周刊编辑部全体成员合作了这期“寻找年味”的特刊,把深刻烙印在每个编辑、记者生命记忆中的年俗和年味双手呈上,有欢腾,有温暖,有陌生,有冲击,串联起中国社会的城乡和古今之变。
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文学,很难被归类为“魔幻现实”——他既不魔幻,也远离了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从写作的姿态来看,加莱亚诺更像是个学者,在一片被掠夺一空的大陆上搜寻着历史的记忆,其历程从南美原住民的创世神话直到21世纪的拉美现状。
三 月
死生亦大矣,共情即伦理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刚刚过去的“平安夜”,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医生杨文被患者家属谋杀案,引发网络舆情持续震荡。医生与患者本应是同一战壕内共同对抗疾病的盟友,却成为拔刀相向的仇人,医患矛盾仍然是这个时代最难解的命题。
生、老、病、死,人生从起点到终点无可逃避的四件事,如今四分之三几乎都是在医院中完成。相比于从前,现代人与医院的关系前所未有地紧密,现代医疗面临着技术与人文二者的平衡。我们试图以人文叙事,弥补破碎的医患关系,从近年出版的一批医学人文类图书出发,展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医学叙事。
医生讲述患者的故事,普通人阅读医生的故事,每一本动人的医学人文图书都是一座桥、一条孔道,让医患双方多了一些相互理解的机会。故事能带来有效的沟通,共情能化为相互的理解。在这里,生死边际的挣扎与挽救,疾病来袭造就的脆弱与坚强,医生的成长和艰辛,患者的焦灼和苦痛,都真实地汇聚在一起。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过劳时代”、“狗屁工作”、“社畜”……成为这一年新的流行语,我们如何卷入了加速的工作与生活?今天中国及世界出现了怎样的工作趋势及特征?技术加速如何制造了时间紧迫感,而那些以懒惰作为对抗的(反)工作伦理,背后勾勒了怎样的乌托邦?这些命题都直指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从去年起,苏珊·桑塔格的全集和传记扎堆面世。这位在中国属于偶像级别的公共知识分子和“文艺教母”,再次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她的话语方式曾改变了20世纪下半叶欧美公共写作的方式,也重塑了知识分子作为明星的形象。这一专题透过桑塔格的人设学、地理辞典、写作辞典,来回溯桑塔格的智识遗产及其时代启示。如今很难再找到第二个作家能引起读者如此广泛的关注,一切围绕着村上春树的东西,都变成了无法避免的焦点。今年,通过新书《刺杀骑士团长》,争论之剑又一次指向了村上春树。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喜悦,这个词语在文学中有些被边缘化。人们更愿意谈论深刻、压抑下的人性、思想与历史的流变,而喜悦在文学的讨论中总是显得不那么严肃。如果有什么可以解释这件事的话,也许答案就是,我们对喜悦的理解尚不够深刻。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的诗歌之旅,就是去寻找失落的喜悦。
春天,读书天。2019年的春季书选,我们遴选出了34本好书,但我们没有框定每个类别的数量和不同类别的区分,因为好的阅读一定会超越这些界限。
四 月
时代激流中的“布道者”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是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知识分子之一。他的实用主义、民主思想和教育哲学,经由其弟子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人在中国广为传播,深刻影响中国的知识界和教育界。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他应邀访华,并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多,足迹遍布中国的11个省,做了近两百场演讲。在传播自己的哲学和教育理念的同时,他还写下了数十万字的对中国时局、文化、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在急于寻求救国治世良方的知识精英眼里,年届六旬的杜威俨然是“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化身。他自发地充当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大使”,把美国的民主理念和实践介绍给中国,也将中国寻求国际支持和民族独立的民意传达给美国。他被蔡元培等人亲切地称为“洋孔子”,在时代激流中,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布道者。在杜威访华100周年之际,重新检视其与中国的文化渊源,并重温其关于民主与教育思考,对今日中国依然大有裨益。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作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湘军统帅、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自晚清民国至今的形象演变史,堪称一部“变脸记”。作为中国现代性转型历史中的关键角色,曾国藩自身所内含的复杂性,在后世的解读中既被扭曲亦被神化,而所有“操作”都与具体的政治历史语境和社会文化走向密切相关。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过程,和中国新文学的萌发、发展脉络大致吻合。思想性是俄罗斯作家写作的一大特点,他们往往集作家与思想家于一身。百年间,中苏关系从蜜月期到疏离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热度也随之变化,到现在,俄罗斯文学在中国才逐渐回归到文学本身。
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我们试图通过相关传记和研究专著解码达·芬奇的人生、绘画和身份——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一位探索世界的科学全才。我们在封面中设计了一份“达·芬奇密码”,仔细看封面图中的转盘,所有元素均指向一个和达·芬奇相关的对象,正文中也隐藏了破解线索。你能猜出谜底吗?
五 月
文明的自觉,青春的回响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五四”百年,是今年被学术界和媒体讨论最多的历史议题。在过去的百年里,对五四运动的回望和反思,对五四精神的重申和继承,其实一直未曾中断。五四运动一直是近代史上的核心议题,它所引发的政治激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它所倡导的文明理念也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内在动力。
我们将“五四”称之为“觉醒的时代”,既是指个体权利意志的觉醒,亦是指国族文明的觉醒。这是一部以整个国家作为舞台的宏大史诗,它以告别过去的高声呐喊开幕,又以拥抱未来的万丈激情为高潮。我们回到历史现场,找寻舞台中心和边缘的人物,他们可能是发起者、参与者、支持者,也可能是旁观者乃至反对者,他们的行动、思想、个性以及历史时刻到来时做出的抉择,都体现出了那个时代人物特有的精神。那是文明的自觉,也是青春的激荡。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自摄影术传入中国以来,“拍摄中国人”就成为一个复杂的跨文化命题。从晚清民国镜头下的城市底层、都市文人、倩女娼妓或满清遗民,到如今的明星脸、大众脸以及网红脸,都在摄影之中安置了自身的存在。自拍产业下的“中国制造”,也反过来倒逼着我们去重新审视何为“摄影”的本质。
在亚洲的47个国家,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1000多个民族。几千年来,这片广袤的土地孕育的文明和历史,都映照在从古至今的一部部亚洲文学作品之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之际,我们用此专题,为读者打开一幅亚洲文学地图。
在文学史上,勃朗特三姐妹是不可复制、甚至无从接近的形象。夏洛蒂、艾米莉与安妮留下的《简·爱》与《呼啸山庄》等小说,已经成为世界级经典。她们曾被视为时代的反叛之音,以女性作家的身份书写了黑暗与禁忌的题材,而随着年代的久远,她们留给我们的只有更加神秘的身影和难解的谜团。
六 月
用理性拓宽公共边界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哈贝马斯被公认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借助庞杂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和宏大而完备的话题体系,自从24岁崭露头角以来,他便以极富冲击力和争议性的话语,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高度的媒体曝光率,以论战的方式影响着知识话语和公共议程。在学术研究和公共话语之间,哈贝马斯总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一席之地,他懂得如何在争论中定位正确的批评和良好的政治。这些也让他将自己推进了学术研究和政治实践的双重折磨之中。
无论是他早期因批判海德格尔的纳粹问题而一炮走红,还是当下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欧盟积极辩护,哈贝马斯终生都在探寻着民主的前途和可能。今年6月18日,是哈贝马斯90岁生日,我们隔空为其祝寿,以8个整版的专题介绍其思想和品行,这既是对其体大思精的知识体系的叹服,更是对其始终关注时代疑难、拒绝犬儒化的人格操守的敬意。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探访了北京、四川、湖南、辽宁、河北等多地的乡村小学,并采访了多家儿童阅读公益机构,并做了一期“乡村儿童阅读观察”。城乡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是不争的事实,关注广大农村儿童阅读状况的意义不言而喻,改善境况须从给予关注开始。
近年来,旅美作家严歌苓借助多部电影的放大效应,逐渐跻身最当红的华语作家之列。对严歌苓的采访报道车载斗量,而我们选择从其职业化的写作特点出发,进入她那恢弘的文学世界。她经过科班的写作训练,也将其写作方法广泛运用于各种历史和现实题材。作家能否被培养?这个曾经模糊的问题,似乎有了更确定的答案。
诺奖得主斯坦贝克,是一位对美国社会现实倾注关怀的作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遭遇经济大萧条,斯坦贝克长期过着贫困生活,他看到了贫困带来的灾难,同时也看到面临灾难时人们的勇敢、乐观、爱的能力,以及自我救赎。他写下的具有“人类生存困境”寓言意味的故事,足以牵动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的思考。
七 月
用文学直抵灵魂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民族清洗、屠杀、无休止的暗杀、战争,这些让巴尔干地区成为了西方眼中的蛮荒之地。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正是西欧历史上那些见不得人的政治交易,将巴尔干地区的人民一次又一次贩卖。在20世纪,他们又转而戴上了一副能区别善恶的思想眼镜,开始讨论这里的罪恶与可行的和解方案,但各种方案划定的边界只能让巴尔干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在美国,罗伯特·卡普兰用政客的思维为欧美的军事调停造势。在西欧,一个南斯拉夫人的作品若是出现了亲塞尔维亚倾向,便被以一种粗暴的方式与恐怖主义和激进民族主义画上了等号。
在这片布满“火药桶”的半岛,似乎只有文学才能直抵巴尔干人的灵魂,因为它不是对某一政治事件的单调追溯或阐释,它是直接来自于这里两千年时光的痛苦。英国作家丽贝卡·韦斯特开始用三次旅行理解每个巴尔干民族的灵魂;塞尔维亚作家伊沃·安德里奇用历史散文叙述这里的故事;而米洛拉德·帕维奇,则给巴尔干本就魔幻的历史加上了一些更魔幻的艺术手法,向世界读者给出了文学性的暗示。漫游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才能聆听到那种没有被“波与辐射”改写的声音。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下半年的书评周刊,以35本精选的夏季书单拉开帷幕,长篇小说《重生三部曲》、游记作品《黑羊与灰鹰》,以及学术作品《皇帝圆舞曲》《孔子大历史》《声入心通》等都被纳入。读书是一种驶向真实之境的努力,甚至构成了一种直面未来的美德。
将世界分为真实与想象两个部分,或许是人类独具的天赋。人们将不能理解的动植物笔之于书,绘制成图,通过创造这些记载种种奇想事物的博物志,想象的世界变得愈发清晰,甚至堪与真实存在的事物相媲美。人类在想象力的指引下,主动探索未知的世界,去证明奇想博物志中的奇闻逸事究竟是真是假,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由是肇端。
去年出版的博尔赫斯的《最后的对话》,以及今年出版的“最后的访谈”系列,都是作家们生前最后的口头表达。我们以此为契机,做了“作家们的最后时光”的专题,写下了海明威、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伍尔夫等人在弥留之际的断想,以及他们关于阅读、写作、爱情、政治、人性、死亡等问题的最终见解。
八 月
在战争的缝隙里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80年前,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拉开了二战序幕。提起战争,我们更容易想到的是那些著名的战役,以及双方将领在战术战略上的纵横捭阖。但对战争中最广大的亲历者来说,真实的战争远不止于此。战争是刺鼻的硝烟窒息了自己的胸口;是生活的平静猝然被炸弹震碎;是穿过残垣断壁的废墟,目睹身边的同袍血染满地;也是那些年轻的面孔,被一颗子弹永远地定格在战场的某一个瞬间。
在这个纪念专题中,我们以1939年中一些“小人物”的生命经历为针线,穿过战争的缝隙,将那些失落的碎片连接成一幅画面。将通过他们的眼睛,去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在上一场大战仅仅结束21年后,又被重新拖入战争的深渊的。他们固然无法改变战争大势,无法左右战局成败,甚至不能拖延战争爆发的一分一秒。但正是他们真实的生命,组成了战争中每一个具体的瞬间。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忧郁、痛苦和倦怠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情感,但在21世纪,它们愈发病理化了。从前抑郁症只属于少数精英与文艺天才,如今也变得“平民化”。理解抑郁症与时代的关系,就是理解我们内心与社会的互动。
传统节日中元节,是中国人祭祀亲人的节日,我们相信人死后会成为鬼魂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鬼的本体是死亡,对鬼的执念当然也是源自于对死亡的好奇和困惑。人们恐惧死亡,因为它会彻底终结一切,但人们又期望死亡不会是彻底终结。志异演化出一套学说和文化,构成古人世界观的一部分。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作为二战后德语文学的代表人物,迪伦马特继承了德国思想的传统,在故事和戏剧的背后蕴涵了大量的哲学思索。他不断探索着德国纳粹的罪恶起源于何处,正义是否可寻,我们是否还能够期待着一个上帝或英雄来拯救大众的命运,以及这种期待又会将人引入何种危险的境地。他用荒诞性的写作撕尽人间喜剧。
8月20日,为期一周的第十六届上海书展落幕,同期举办的第九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以“家园”为主题,在城镇化和现代化加速突进的今天,“家园”的含义越来越模糊,人们理想中的家园,可能是不断追寻而不得的桃花源,也可能是被迫远离只能怀念的原乡。
九 月
艺术眼光与文学狂想曲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瑞典学者喜龙仁,是西方最早对中国艺术进行系统研究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在中国的建筑、园林、绘画、雕塑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字著述和摄影作品,对中国艺术在西方的传播,以及中国本土的艺术史学科建设都产生过巨大影响。这位享誉世界的汉学家,也是第一届弗利尔奖章的获得者,该奖后来被认为是国际亚洲艺术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
然而,长期以来,喜龙仁的著述并不被中国读者所熟知,他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性与其所受到的冷待形成强烈反差。直到2016年以后,随着他的作品进入公版期,他的著作才被井喷式引进。今年是喜龙仁诞辰140周年,他的《中国早期艺术史》和《5-14世纪中国雕塑》,以及对他的研究专著《喜龙仁与中国艺术》的中文版相继问世,我们在7个版的专题中,邀请朱良志、米娜·托玛等研究者对喜龙仁的人生及艺术成就作了详细介绍和评述。阅读喜龙仁富有激情与诗意的文字,鉴赏那些已逝的风光和遗存,我们会感受到中国艺术独特的气韵和格局。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拉美“文学爆炸”的冲击波曾影响世界,而阿根廷的文学作品要比拉美其他地方更加古怪,它们总能以最飘逸的方式唤醒读者的想象力,热情华丽的文化氛围,以及它在20世纪孕育出的幻想浪潮,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人们,没有任何东西能压抑人的灵魂。
北京是承载千百年华夏文明史的古都,也是比肩纽约、伦敦、东京的现代都会。为北京立传是困难的,我们用日出、午后、黄昏三个时间点,对应明清两朝帝都北京的皇家、文人和市井生活,挖掘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展现它的古风新韵。
2018年的金布克奖得主、加拿大作家翁达杰,是一位用诗意化和碎片化语言写小说的作者,他写二战,写殖民主义创伤,写斯里兰卡(其故乡)内战,写多伦多卑微的移民工人……不同的时代环境和地域(国界)背景汇聚在他笔下。或许对他来说,故事发生在哪儿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用文学面对由于战争、政治、经济和个人原因造成的碎片化生活。
十 月
记忆的归属VS跳跃的诗意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10月10日19时(瑞典时间13时),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了万众期待的结果: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则由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得。结果公开后,两位得主在媒体上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人们很容易就接受了托卡尔丘克,但公开批评汉德克,难以接受他的政治立场。论写作方法,托卡尔丘克也比汉德克更加讨喜,她碎片式的写作易于阅读,她的故事充满幻想性,而汉德克的语言风格则直击现实。
即便如此,这两位作家的身上还是存在着共性。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探寻记忆的归属。历史是什么,记忆是什么,我们身上正在发生的以及过去曾发生的又究竟是什么——在文学中,这些问题或许没有永恒而固定的答案,但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人类得以打破现实的边缘,寻找自我的归属,走向更开放的思想维度。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近年来,超大时空尺度的历史叙事成为流行,“大历史”“简史”“极简史”让似乎已成过时之物的宏大叙事又有所复兴。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过着后现代、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却拥有前所未有的知识储量。“大历史”的出现,正宣告着人类知识大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
贫困且伤痕累累的童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对诗歌的热切希望,1956年夏天,21岁的布劳提根带上这些仅有的“财产”来到旧金山,渴望成名。5年后,他在露营途中写成小说《在美国钓鳟鱼》,从边缘人物瞬间成为躁动时代背景下的新星。他后来开枪自尽,留下的只有他的诗和小说,那些跳跃的诗意,幽默、反讽的语调。
十一 月
向现代进击的思考力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提到敦煌,人们就会想起莫高窟。20世纪初,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将这座被岁月尘封了数百年的西北小城推上世界瞩目的舞台。莫高窟作为人类文明瑰宝的地位毋庸置疑,毫不夸张地说,仅仅是这座崖壁上的石窟,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
但敦煌不仅仅有莫高窟,这座城市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历史,她在丝绸之路上所扮演的角色同样意味深长。月氏、乌孙、两汉、魏晋、六朝、隋唐、西夏、宋元明清,她见证了历史的风尘,也在东西文明的碰撞交融中酝酿出丰富多元的文化。玉门关外戈壁荒漠的孤烟冷月,曾见证过无数金戈铁马的激情;悬泉置流沙下沉睡的吉金断简,记录下一个庞大帝国庸常中点滴的奇迹。丝绸绢画里色彩未褪的残片,黄卷残楮上墨色如新的片语,都在无言地讲述着千百年来沙海般的往事。
因此,敦煌,她是人类心底的一种最深的渴望,渴望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渴望了解不同的文明和世界,它的真正魅力在于让人们汇聚在这里,创造出一个如此让人惊奇而丰富的人世间。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在面对情感与规则的对立时,我们该如何选择?这个来自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的质问,一直持续到两千年后的今天。11月5日,法国纯真剧团的剧目《安提戈涅》再次在北京上演,围绕这个剧目的思考,也在身着牛仔裤与西装的演员及改编的剧本中,重新走进了现代观者的生活。
史蒂芬·霍金曾预言,“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复杂性研究并非一门学科,而是一套思维工具和方法,它可以用来解释各个领域的系统性问题。人类为何需要复杂性思维?究竟何为复杂性研究?此专题,或可作为适当的入门。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我们对于畅销书总是既爱又恨,因为大众趣味总是难以摆脱“平庸”的标签,但又只有被多数人认可才能跻身“经典”。畅销书集不屑与喜爱于一身,有些如昙花一现被迅速遗忘,有些则历经淘洗化为长销书高居历年榜单。为此,我们考察了新世纪20年的畅销书变迁史。
中国原创绘本近年来异军突起,但质量参差不齐。最近,一本名为《两个天才》的作品面世,这是一部充满着大胆想象力的原创绘本,作者在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想象力并不等于创造力;想象力不需要培养,真正需要培养的是创造力。
十二 月
书与人的碰撞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一本书给读者带去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我们既无法通过书的内容预测影响的结果,也无法预测这种影响的持续时间。有时,第一本阅读的书会在人的内心打上烙印,为其后续的人生奠定基调,有时,人生中途偶遇的一本书会突然改变一个人的未来。还有更多的时候,人因为阅读的积累而在脑中积存了大量问题,它们让人陷入焦虑与痛苦。也有可能,人与人之间会通过某本书沟通情感,形成更理想的人生关系……
这个主题催生了一批讲述书与人之间相互碰撞的故事。它们有些是虚构的,有些则取自现实。为了阅读,人们愿意冒着被枪杀的风险向集中营里偷书,为了童年时读到的某一本书,有人会在内战时期的西班牙四处奔波,破解作家身后的谜团,也有名为伯尼的雅贼成了白天以书店老板为职,夜间却从事盗窃的不法分子。书与人之间的故事千姿百态,一直在我们身边的社会中发生,形形色色的读书人以不同方式体验到了灵魂的归宿感。
▲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2019年临近尾声,我们遴选出这一年里值得注意的阅读文本,精选出120本入围图书。人是时间的产物,也是阅读的产物。当然,并非所有的好书都能留下记忆或引指方向,但总有些书能给予我们生活的勇气。
在世界各地的创世神话中,都不约而同地相信世界万物起源于一个蛋。蛋中孕育了万物胚胎,然后裂开,世界由此诞生,生命由此繁衍,人类也由此踏上了漫长的旅程。蛋是如此神奇,但为何会选择蛋作为万物的原始呢?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蛋象征着循环往复的生命力,给予人绵延不绝的希望。
这是一个沉迷健身的时代,今天城市人的身体焦虑和健康麻烦,体现在“健身热”等运动潮流中,也体现在“朋克养生”等充满戏谑意味的吐槽里。健身,被视为自律、自我管理等“进步”理念的体现。我们以今天健身热为背景,分析健身房运动与中国大众健身的历史与逻辑差异,参照西方健身史,透过书单追溯近代中国健康和运动理念的重塑,展现出我们对于身体和运动理念的巨大变迁。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整理:徐学勤;编辑:走走;杨雅冰;校对:翟永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你转发至朋友圈。
2016年,我们这样走过
回顾 | 2017,《新京报·书评周刊》的50期封面专题
—
往期关键词长按识别小程序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来为你心爱的作品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