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们这样走过
微信ID:ibookreview
『阅读需要主张』
2016,其实对于很多人都很艰难。我们期望阅读能带来平安,或许恰是因为阅读以外的世界并不完满。
传统媒体也好,书籍出版也罢,都在过去的一年里痛苦挣扎。还有那些踽踽独行的人,那些决定放弃的人,当浪潮席卷,当风暴突降,他,还有他们,该如何顽强,又能拿什么去抵抗?
还有期许吗?还有愿望吗?当既定落空,当世道失常,哪里还有真相? 哪里还有担当?
如果有什么值得庆幸的,那就是在不得不穿越这层层迷雾之后,我们愈发能认清彼此真实的模样。我们期待书评周刊是这样一个平台,能引领我们相聚相爱,在无助时互相扶持,在迷茫时探明方向。
十三年来,书评周刊一直坚持独立思想、公共立场,每周封面专题不仅彰显专业品格,更注重现实考量。今天,我们将2016年书评周刊近50期封面专题一并呈上,希冀在回望中继续积攒力量。很高兴与你们同行,很高兴在你们身上仍能看见荣光。
艺术的逃难
一月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艺术从来不是坦途,艺术家的艺术生涯亦然。2015年末,澳大利亚学者白杰明获得“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的传记《艺术的逃难》翻译出版,白杰明说:“丰子恺最大的成就,或许是在20世纪变幻无常的政治中始终保持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当许多人在艺术创作与政治活动之间进行痛苦的选择时,他没有完全被现实击溃,也不为历史所出卖。”
台湾诗人杨牧的评语也十分精准,他说:“丰子恺确实是20世纪动乱的中国最坚毅笃定的文艺大师,在洪涛汹涌中,默默承受时代的灾难,从来不彷徨呐喊,不尖酸刻薄,却又于无声中批驳喧嚣的世俗,通过绘画和文学,创作和翻译,沉潜人类心灵的精极,揭发宇宙的奥秘,生命的无常和可贵。”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王安忆的《匿名》极具叙事特色和思辨意味,越过人世间生活的日常,转向述说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的“大故事”,以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案为开端,探讨人类与历史、语言与文字、文明与时间之间的玄妙关联。
在雾霾之下沐浴着曙光的博物学,兼具诱惑与迷惑,生机勃勃,又驳杂纷乱,并始终尝试在现代生物学研究模式与中国本土语境中努力追溯传统、精心重建写作。
现代诗歌启示录
二月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2016年,是20世纪德语世界的巅峰诗人里尔克逝世90周年。年初,商务印书馆推出国内首部《里尔克诗全集》。
谈论“汉语中的里尔克”时,臧棣曾写道,“无论是在30、40年代,还是在现时,对中国诗人来说,里尔克都是一位令人着魔的伟大诗人,一位风格卓越、技艺娴熟、情感优美的现代诗歌大师。在许多方面,比如在诗人的性格与生活的关系上,在天赋与写作技艺的关系上,在心灵的敏感与诗歌的关系上,在从事现代诗歌写作所需的精神品质上,甚至在对女性的关系上,他都起着示范性的作用。用更简洁的话说,他本身就是一部有关现代诗歌的写作奥秘的启示录。”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初春时节,书评周刊与大家分享一种迟缓且安静的、带着私人体悟与问题意识的阅读经验。我们的书评作者,从他们独立的价值判断与文化诠释出发,向我们险些错过的遗珠之书致敬,激荡2015年的阅读回响。
好好过日子
三月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生活不在远方,就在此处,就在此时此刻。好好过日子、过上好日子——这是中国人的基本生活理想。青年学者陈辉新著《过日子:农民的生活伦理》,平静而真诚地描述了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陕西关中黄炎村老中青三代人的柴米油盐、恩恩爱爱、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的平常人生。
我们通过这本书,得以有机会去倾听关于中国农村的故事,他们有着质朴的生活智慧与伦理认同,并在最低限度上,充满活力地构建并捍卫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晓虹,以晚清为例追溯中国女性获得自身权利及自由的历程,回望女性启蒙与抗争的历史。
帕慕克《我脑袋里的怪东西》通过钵扎小贩的行走,来见证一座城市在几十年里的变迁,展现人与城市的关联。
《温家宝地质笔记》中不仅有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绘,更有对人生的思考和勉励,“它们来自于神奇的大自然和艰苦的地质工作,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
说理者徐贲
四月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徐贲从不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沉溺于知识生产,而是积极介入公共话语,推动有公共教育价值的书籍出版,从而试图建设一个更多理解、尊重,也更加明亮、理性的公共文化空间。
在他看来,“‘理性’不仅指明晓事理、是非辨知,而且是在说服别人时,提供敞亮、清晰、恰当的理由,并倾听别人的合理之言。这是一种公共理性,它离不开说理,也离不开适宜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社会必须拥有公民说理可以诉求、依据的普遍价值;政治必须尊重和保护他们自由、平等交流的公民权利。在这样的环境中,说理可成为明亮的对话,一种因自由、理性而可持续的公共交谈。当对话明亮起来,或许我们会有共识,说理可以不只是一项活动,而且是良善的生活方式。”
当“过去”的面目变得越发模糊,当亲历灾难的人们接连离开,我们唯有倚赖“记忆之场”将过去引入当下和未来。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一部呈现鲁迅内心的意识流话剧《大先生》正式上演,编剧李静力求剥除历史的厚茧,把鲁迅当做一个“人”来呈现。
以《极简人类史》和《人类简史》为代表的“大历史”进入中国,试图谱写一部能够赋予当今人类社会以“定位感”和“归属感”的“现代创世神话”,它果真能够赋予人生以意义吗?
我们在世界阅读日欣慰地发现,在越来越缺乏共识感的时代,仍然有一个个小的群体,以严肃阅读来完成自我启蒙,以共同体的形式表达对时代的理解。
走出“二手时间”
五月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从来不曾脱离自由这个主题,这个关乎人类全部生活和灵魂求索的秘密。作为“乌托邦系列”的终结,今年初在国内出版的《二手时间》就是一部“提问自由为何意”的书。它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这20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
“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我们期待了那么久,但所有人都很失望,无论是曾经持不同政见的人,还是商人、共产主义者、民主主义者,甚至是流浪汉”,当乌托邦的幻想被粉碎,当日常生活重新回归,人们并没有因为经历了苦难的洗礼,而变得更懂得如何接受自由,接受爱。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这是一个图像无孔不入的时代,图像小说也意味着,在漫画这种十分富有视觉刺激的通俗艺术表现形式中强调了严肃内容的回归。
战地记者马拉巴特,将自己的战时经历和见闻,写成了一部长达五百页的巨著《完蛋》。
“西学东渐”三十年,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投身西方思想的译介之中,凭着思想的自觉,重寻人文精神的荣光。
禁锢中思虑世纪
六月
美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尼·朱特,以其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闻名于世。作为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他谈知识分子的“介入”和道德责任,更以公共写作理性地践行着这种“介入”,使体面的智识生活、温和的而有成效的真理观得以可能。
知识分子对这个世界有何种道义责任?又该如何承担甚或超越这种责任的重负?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每一个人要建设怎样的社会,又要如何建设这种社会?这些问题从来不轻盈。无论在朱特所谓不负责任的20世纪,还是在中国的当下,提出、回应、讨论它们或就此论战,都需要直面这个时代思想和道德的困境,并以理解力和勇气思虑智识生活。托尼·朱特是一个批判者,但不冰冷。对整个世界心存希望的人,都能从他的思虑中找到理性的光芒。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儿童节,我们要想象和呈现一个有父母在场的亲子阅读画面,因此邀约作为父母的学者、作家们来分享已实践或还在想象中的亲子阅读体验。
汝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带你走近这位一生甘愿藏在契诃夫身后的翻译家,感受他对契诃夫的“不疯魔不成活”。
钱穆讲中国文学史,并不是为做纯粹的学术研究,“我说话是带感情的,我经常是随便空说,请你原谅,但我希望做一个中国人,我要堂堂正正做人,中国文化要堂堂正正地站起来。”
爱与黑暗的秘密
七月
九年前,以色列犹太作家阿摩司·奥兹长篇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进入中国,为我们全面打开了通向以色列人世界的心灵密码。如今,他又带来关注家庭生活与微缩现实社会的短篇小说集《乡村生活图景》,用八个故事,为我们述说以色列人寻找心灵家园和文化故乡的乡愁。
“这些故事写的是一群丢了东西的人,或者说他们把它藏了起来不让自己看到。他们在阁楼上、在地下室里寻找,到处寻找,不停地找。”他的每部小说,都在讲述爱,然而“每一种爱都有黑暗的一面。”爱由此“抹上黑暗的影子”,成为你我不可告人的秘密。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今年是龙榆生逝世五十周年,这位词学大师一直身处被世人忽视的地位,他留在身后的著作在历史的沉淀和过滤中愈显珍贵。
哈瑞·马丁松半自传体长篇小说《荨麻开花》,让我们看到这个文学的流浪儿,终其一生,都在寻觅自我在自然中的位置。
89岁老人孔庆普曾经是拆城楼技术专家,一本《城:我与北京的八十年》道出了他脑中忘不了的那座城。
四百年后,我们连同纪念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一道纪念汤显祖,他的作品像一块璞玉,经过时间的打磨,愈发显示出蕴藏的光华。
书写生命的人
八月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加缪已离开我们五十多年,关于他的讨论却始终不曾停止。他在20世纪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价值正在被更多人重新发现,而中国文化界关于加缪的书,也出现集中出版的现象,既有关于他个人的传记《阿尔贝·加缪,一个生命的要素》,也有关于他作品的分析《阿尔贝·加缪:自由人生》,还有三卷本的加缪手记和影像集《团结与孤独》等。
加缪的可贵在于:他始终拒绝虚无主义,始终坚持对人的信念、对生活的热爱。“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要展示即使是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里,也能够产生丰富的行为方式,独自处于宇宙中的人仍然能够创造他自己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这个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问题。”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百多年前,梁启超希冀着唤醒国民的新知。今天我们更深入而全面地阅读梁启超,亦是在为时代与个人的大小议题召唤新知。
今年是严耕望离世的第二十个年头,亦是他的百年诞辰,借由《治史三书》追忆,致敬他尤为珍贵的质朴风骨。
跟随不过桥的“七夕”,循着下到民间、寻向西方的两条路,探寻其究竟是追寻之路上的坚守,改革时潮中的造像,还是对漫漫人生路的润泽,对平庸日常的逃脱。
一个老理想主义者
九月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该如何自救?如何做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活得像个样子?我到哪里去寻找精神资源?”钱理群说,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且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
今年7月,关注知识分子的“改造”与“坚守”的《岁月沧桑》出版,这也是他的“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终卷。从1996年完成第一部《1948:天地玄黄》,写共和国建立前玄黄未定之时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想象与选择,到2007年完成第三部《我的精神自传》,再到第二部《岁月沧桑》收笔,前后跨时近20年。当深入笔下那些知识分子的生命轨迹,钱理群感受到他们对国家和时代的投入、挫折、碰撞、困惑和坚守,他看到知识分子个人命运在时代中的幽隐和精神上的波澜。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没有大的根底,就讲不出来很确切的小的东西,没有大的修养,想写小的也是浮光掠影。”“大家小书”让我们得以重寻失落的人文写作传统。
罗家父子,在古迹的足迹里重遇,把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愁引向文化反思和深思。
被誉为“叶芝以来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想用自己的诗歌声音创造出一个“抒情乌托邦”。
迷人的悖论
十月
2016年的文学奖桂冠,戴在了现年75岁的美国摇滚民谣音乐人鲍勃·迪伦的头上,现场宣读的授奖词说,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这个曾经叛逆而不合作的民谣歌手,他朴素而自由的诗歌,一直隐匿在音乐的盛名背后。
如果迪伦真的曾给自己下过一个定义,那也许就是“诗人”,他多次在歌中表达自己的心迹:“我觉得自己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个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后也还是个诗人。实际上,无论是死是活,我都是一个一般人。”一个从来“都只是我自己”的美国人,在音乐中吟唱诗歌,他的歌词契合了保罗·策兰赋予诗歌的使命:诗人应该穿越这个时代。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变得更温柔的马丁·瓦尔泽携新著《童贞女之子》和《一个寻死的男人》第三次来到中国,试图向我们展现人性中更柔软的部分,关于爱情和背叛,关于衰老和死亡,关于信仰。
透过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柏林故事集》这台“人形相机”,我们看见那在纳粹阴影下被黑暗与灭亡一步步吞噬的形象写照。
从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后至今,从过度政治化到回归人间,后人花了八十年几番给他定义多重面孔,我们尝试去贴近那个躺在大地上的灵魂,或能恍惚看他看过的风景,走近他梦过的梦境。
萧瑟秋风渐起,让我们和这些书背后那些有诚意的灵魂打个照面。唯有书与人之间彼此温存,秋与书的况味才能“总是好的”。
现代文明之梦
十一月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获胜美国大选,今年的大西洋两岸变得有点喧嚣,招来的争议持续不断。抛开眼下的争议,或许值得回到现代“共识”或“文明”的诞生时刻,追溯它们是什么,又以什么样的姿态形成。
历史上的1776年,大西洋两岸的时局风起云涌,托马斯·潘恩的《常识》1月面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3月出版,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在7月得以签署。今年是这三个文本面世的240周年,它们在1776年相遇,以“为了更好的生活”为基本的姿态向历史走来,带着各自的进步和局限,共同重塑了影响世界至今的“常识”,点燃了现代文明之梦。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十月末,伴随着九卷本作品在中国完整面世,彼得·汉德克首次来到中国,和陌生的读者谈论戏剧和文学写作。他像一个现代的堂吉诃德,努力挣脱生活的虚幻,感受真实的时刻。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借由50多年前殷林师生的通信,遥望黑暗中两个燃灯者在那个时代的追求与坚持,热忱与忧思。
帕氏传记《帕斯捷尔纳克传》将文本、命运和帕斯捷尔纳克三者等同起来,再现了这个穿越苦难后依然醉心于生活的人。
寻找失落的母语
十二月
“春风至,杏花红,母命儿,去发蒙,儿勤读书母自喜。弟弟妹妹花下戏,花下不可戏,伤花失母意。”王星将这首最让他动容的《入学歌》编进《日课》。这几年,因民国百年热,民国课本、教材及童书的出版形成一股风潮,人们恍然发现,曾经的母语教材是那样的流畅;蔡元培、叶圣陶、丰子恺、张宗麟等教育大家都曾为孩子的母语教育付诸努力,并发展出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中国母语教育曾是何种面貌,有多少人为其做出过探索和努力?这是我们伴随着2017版《日课》出版去寻找“母语”的原因。在不同时代,母语教育都寓意着未来的起点,在近代变迁繁复的中国,它同时让人警醒那些历史弯路上的痛点。只有当这一代人开始寻找“母语”、回溯“语文”,下一代人传续母语教育的方向才会更加明晰。
▲点击图片阅读封面专题
冯骥才从时代局限中突围,在不安中,让生活成为胜利者,这其实在拷问人本身的内在勇气和张力。
我们跟随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者科大卫,一段探索明清社会真相之旅即将开启,任何时代有意、无意为之的幻象终会在后人追索中回归真相。
阅读的力量,绵柔悠长,水滴石穿,2016年度好书决选12个门类共36本书已揭晓,愿我们于阅读中寻得内心的喜乐平安。
本文内容整合自2016年《新京报·书评周刊》各期封面专题。整合与编辑:户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青春版《红楼梦》| 美国大选 | 中年人丑态 | 人生无意义 | 小津安二郎 | 《你的名字。》| 疯狂学而思 | 作家的脸 | 语文教育 | 二十四节气 | 博物君 | 朋友圈 |《西部世界》| 黄永玉 | 高房价 | 追风筝的人 | 胡适 | 钱理群 | 南锣鼓巷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少年读经 | 洗稿 | 加缪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国学 | 民国试卷 | 弟子规 | 小王子
点击图片
购买《加缪文集》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