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的碎片
作家。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地方志学会副会长,著有《家住六朝烟水间》《南京城市史》等。
文/薛冰
二O一五年十一月下旬,意外发现朝天宫仓巷几家小古玩店门口,都摆出一堆青花瓷片。这些小店一向只售假古董,我们都是过而不顾的,但这回的瓷片却不假,其中不乏明代和清初青花。粗略一翻,便看到一枚,画面上残存着大半片梧桐叶,旁边写着“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十个字,是清顺治年间的瓷盘残片。还记得三年前,我随陈卫新先生去扬州,看他设计修缮的小盘谷。在东关街一家小店门前,就看到这样一枚盘底,店主坚索一百二十元。当时嫌贵没买,后来两个人都有些后悔。而这一堆瓷片,每片索价只在十元上下,所以毫不犹豫地挑了七八片。
此后周末去逛旧书市,便都会在小店门口挑上几枚瓷片。到十二月中旬,又看到一批色泽鲜丽的油滴、兔毫碗片,厚重的影青碗片、轻灵的白瓷盘盏和大量高足杯底座,还有七八个韩瓶。我不禁有些好奇,向店主打听,原来就是仓巷北段工地上挖到的,民工泥糊糊地拣出来,就近卖给他们,换点香烟钱。他们粗粗冲洗辨认,也就随口开价。
我不觉怦然心动:这些瓷片,岂不就是仓巷悠久历史的见证吗!
仓巷是朝天宫南通水西门的道路,据说因东吴设粮仓于此地而得名。朝天宫后的冶山,自东冶城,就已得到开发,此后晋人在山下建西州城,也就是扬州府治。而水西门外则是秦淮河入江口,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作为这两点之间的交通干道,仓巷成为繁华的居民区和商业区,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明代状元朱之蕃府第,清代状元黄思永府第,张爱玲母亲黄家——黄翼升的军门提督府,都在仓巷。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多次提到仓巷。民国年间,仓巷商铺,东、西八条支巷,深宅大院,古树名木,有“八爪金龙”之誉。直到二十一世纪初,仓巷仍被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街区,却在二OO九年,被地方政府官员强行从历史街区中分割出来,卖给开发商建“城中顶级别墅”。此后几经折腾,屯地倒卖的已赚了几回大钱,终于开工。因为要建地下通道和停车场,将仓巷北段三分之二全部圈入工地大开挖,不但地面遗址片瓦不留,连地下文物也荡然无存。
这些瓷片,就是一千八百年仓巷的最后残余了!
我决定为仓巷历史街区保留一点记忆,于是有意识地收集不同时代、不同工艺的陶瓷残片作为标本。冬日寒风凛冽,在街头稍站一会,便凉透到心,瓷片也冻得冰刀一样,几乎手捏不住。有时店主懒得洗,还得自己在泥水中刷洗辨认。但是也有好处,没几个人竞争,不仅能挑到称意的瓷片,价格也格外低。随着施工地点变换,不同时代的瓷片也一茬茬地轮转着上市。转眼半年多,竟陆续收得二百余枚。从六朝青瓷、唐三彩、宋元青白瓷、辽金黑釉、明清青花;从素胎到刻花、划花、印花、堆花、绘花;从南到北,磁州、耀州、吉州、长沙、湖田、龙泉、哥窑、钧窑、建窑,从景德镇到难以分辨的民间小窑,全国各地的陶瓷器皿,无不汇聚到这数百米长街上,足以证明此地包罗万象的繁盛程度。倘若将这批瓷片做一个展览,就是仓巷商贸史一个侧面的生动写照啊。
瓷片无疑可以成为城市记忆的一种载体,尽管以此来保存城市记忆,未免有些令人心酸。
以上图文摘自《扬子晚报》(2016年9月12日)
近期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