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巷在朝天宫前,北起建邺路,南接升州路。因直通三国孙权的苑仓而得名,又称将军仓巷。
苑仓是孙权的主要粮仓。为运输方便,孙权在吴赤乌三年(240年),专门开了一条通苑仓的运渎,运粮不息。仓巷北端有一座桥,古称仓桥、仓巷桥,后称崇道桥,因紧靠冶山道院而得名。清同治年间,在明朝天宫旧址建江宁府学后,改称“道济桥”。
(位于市中心的仓巷)
(图片来源于《周末》报2017年5/25期)
据说,仓巷曾被称做八爪金龙巷
仓巷在地图上是一条笔直的东北西南向的巷子,形似金龙,而西北东南向、平行横据在四周的八条巷子:东止马营、牛首巷、丁家巷、七家湾、朱状元巷、月牙巷、木屐巷和安品街则成了苍龙之爪。
(如今的仓巷,是一条静谧的小巷)
仓巷处在南京城内的交通干道上。从鼓楼经绸市口(今广州路口之小粉桥)、管家巷、双石鼓、易驾桥(今铁管巷、三茅宫)、大王府巷,再经仓巷到下浮桥、菱角市、来风街是一条大道,仓巷是鼓楼到城南凤凰台的交通要道,商店鳞次栉比,尤以粮店为众,非常繁华。
据说古时每年的正月十五,民间各路玩龙灯的艺人穿街过巷,都要到八爪金龙巷汇合,十分热闹。但是到了明朝,这里改名为仓巷以后,便街景萧条了。逢年过节,玩龙灯的队伍忌讳“龙进仓,不得出”,总是绕道而走。
“八爪金龙巷”为什么改名为“仓巷”呢?
野史传说与朱元璋有关。
1368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建都南京。有一天,朱元璋看到万仞宫墙上有阴影晃动,定睛一看,原来是两条八爪龙影在打架,上下翻飞,各不相让。朱元璋心里嘀咕:难道除我之外还有条龙,同我争天下?
为了镇压这条活龙,刘伯温在八爪金龙巷和八条小巷子里打了七十二口井,意思是给龙钉上了七十二颗地钉,再在安品街巷口掘了一口百丈深井,叫做“锁龙井”,井内有铁链,算是将金龙拦腰缚住。据说直到抗战前夕,这井里的铁链还在。
最后刘伯温又根据“龙进仓,从此亡,不得出”这句话,把八爪金龙巷改名为仓巷。从此,宫墙上的龙影就消失了。
仓巷还有一件得以青史留名的往事: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著名清官海瑞在此微服私访,严惩“大斗进,小斗出”的不法米商。
然而最使仓巷名闻遐迩、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却是仓巷及其周边的文化气息。
(仓巷里飘满书香)
自南宋以来,朝天宫、仓巷一代,由古玩市场之地逐渐衍变为城南最大的旧书集散地,明清两朝更达至极盛。
书肆书坊林立,生员士子络绎不绝。据说最盛时,多达百余家。那时的仓巷,街道两侧古屋接栋连檐,书铺延绵不绝。古宅重重,书香溢溢。家家书店里堆满了线装,精装,平装的各类书籍,运气好的话,还能遇见卷轴装或旋风装一类古装书。落魄文人以在此寻书为趣,落第生员以在此相交为乐。据说除了明代出使朝鲜的状元朱之蕃、清末改革派状元黄思永、著名方志学家陈作霖等大家在此生活过之外,现代作家黄裳、王蒙、陈子善等人也常来此淘书。
——越过仓巷桥到朝天宫,棂星门前的石级之间隔着几条石条,爬上顶端顺着滑下就是小朋友们乐此不疲的游戏。每个石条上都印着几道深深的槽,不知有多少年也不知有多少孩童顺着溜下才用小屁股磨出了这些印记。
仓巷桥畔万仞宫墙下的河边曾有一眼泉水,方圆不过数尺,流水终年不断,清澈见底,常见附近居民在泉边洗衣,如今已看不到了。
(仓巷一角)
仓巷桥头的大照壁斑驳古朴,原有一说书的场所,老城南人经常在这里一待就是半天,听得津津有味不忍离去。经常也有一些杂耍艺人在此表演,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很是热闹。
据说这里曾经有老南京人喊做“老太爷”的动物出没,状似黄鼠狼,但大上一圈,颜色也不一般。
老仓巷商铺不少,很热闹。南京有名的老字号“韩复兴”曾经就建在此。“韩复兴”的对面是“泰来”杂货店,柜台是木制的,货物品种很多,除了大件商品和衣物外一般的日用品在这里都能购到。仓巷附近的两座菜馆名气也不小,一座是“安乐园”,现已迁至王府大街,一座叫“杏花村”,烧制的菜肴相当美味,但早已消失。
别说只有老南京人念叨仓巷,还有不少文艺青年对此地颇有感情,那是因为有两家门面虽小名气却不小的古旧书店在此,一家叫仓巷旧书店,一家叫聚益旧书店。相比于周边古玩店大红色的招牌,两家书店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初来乍到者只要看见书屋门前放着的一摞摞书,踮起脚尖向里望就足以将它与其他的古玩店区分开来了。
(旧书店是仓巷一景)
供 稿|王 讯
编 辑|程楠森
责 编|郭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