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高材生,火锅创业路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 这首熟悉的童谣,是否勾起了你对南京城门的记忆?
关于城门
“城门很高,很雄伟。小的时候每次经过城门的时,爷爷都会给我讲关于城门下发生的历史故事。所以,对于我而言,城门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情结。”说这句话的,当然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85后的创业者,“城门里”火锅店的老板,孙莉娜。
如果把城墙比作城市的一根文化飘带,那么,一个个城门就是镶嵌在这根文化飘带上的文化情结。在时间的长河中,城门翻来覆去地开启和关闭、毁弃和重建,记录了时代变迁,见证了历史沧桑。
“我之所以给我的火锅店起了'城门里'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不仅对于我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更承载着老南京人,甚至于南京这座城市对于城门特殊的情怀。”
我在城门外
作为85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科班出生的法学专业研究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让她决定投身餐饮,自主创业呢?
“我喜欢吃。”
四个字的答案似乎有些过于简单,不过好像也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我在重庆上学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好吃的,琳琅满目的夜宵,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辛料混合起来的香味,那是属于重庆特有的味道,现在想起来,都会流口水呢。我至今还记得,大学的时候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出门吃宵夜的情景,很快乐,很自由。真的很想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
“研究生毕业之后,我也在一个企业做了两年法务。但是,毕竟是年轻人,有着一颗躁动的心脏,安逸稳定的生活固然很好,但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我决定自己创业。”
七年的时间,让孙莉娜和重庆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让她下定决心要把最地道的重庆味道带回南京,与大家分享。
在创业之初,孙莉娜和爸爸就再次去到重庆“探店”,找寻记忆中最地道的重庆滋味。他们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吃遍了各色小吃,尝尽了各种底料味型。
“当时真的是天天吃火锅,吃的自己都上火了,不过为了找到最好的炒料师傅,我们也是蛮拼的。”
最终,经过孙莉娜和爸爸的重重筛选,选择了现在的炒料师傅,他炒制的底料口味醇厚,麻辣鲜香,飘香四溢。同时他们还找到了一家最好的原料供应商,签下合同,将重庆最正宗的食材直接空运到南京。
我与城门里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创业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难的是坚守住自己创业的初心,守住自己创下的事业。
“我刚开始决定做火锅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做餐饮会那么难。”
对于从未做过生意,更别说餐饮业的孙莉娜来说,一开始真的是很艰难。无论是饭店的选址,装修,还是后来菜品进货,菜单设计,她“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格外仔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城门里火锅店雏形初见,谈起竣工的那一天,孙莉娜嘴角微微上扬,“这可能是我这一辈子做过的最让自己自豪的事情!”
“从用户到老板的角色转变,让我对做餐饮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刚开始的时候,孙莉娜和绝大多数普通人有着一样的想法,总觉得优惠幅度大,促销力度强,就会吸引到人气。可是,在慢慢的实践中,她发现这样的错误观点是致命的。为了促销而来的客人只会造成表面繁荣的假象,如何真正把客人留下来,形成良好的口碑,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这才是保持餐饮行业持久力的秘诀。
所以,坚持用最地道的成都味道,最正宗的当地食材,最优质的服务体验去留住消费者,这是孙莉娜一直在做,也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准则。
“在这个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的时代,唯有坚守和创新不可辜负!”
在“城门里”周围,有着七八家火锅店,如何能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突出重围。孙莉娜谈到一是坚守,二是创新。做餐饮的最重要的就是坚守,坚守食品安全的底线,坚守口味品质,食材品质,服务品质。但同时,作为“85后”创业者,我们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创新。创新服务方法,创新服务内容,创新特色菜品........
不过,这好像有些涉及商业机密,
你要是想知道“城门里”的与众不同,
那还是去“城门里”一探究竟吧……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