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夷探茶访青楼

2017-11-14 自然之子 正山堂茶业

|本文由来访正山堂茶业总部的茶友“自然之子”创作,部分内容存在修正,转载与堂友们一起分享。感谢茶友“自然之子”的到访和撰文,感谢所有爱茶人士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正山堂茶业欢迎您们前来交流学习!


友人发来一张照片:咦,是青楼?

顿时,十月武夷探茶时的种种,又鲜活浮现出来……



青楼是个简称,那是我们去正山堂茶业总部探访正山小种时听说的。

起初,听到青楼一词,大家还说笑戏谑,可一到现场,就被镇住了:好一座古老的木楼!但见青砖井然,廓柱肃立,老门老窗黑黢黢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这才叫穿越呀……

听说,四百年来,辛勤的茶工们,就在这座木楼里,用松柴烟熏,用芦席摊晾,一点一点,慢工细活儿,把青青的茶芽,制作成了香酽的红茶,供世人品饮。

红茶正山小种最原始的制作工艺,就是在这座木楼里,年复一年,用心传承了下来,延续至今⋯⋯

听着这样的介绍,面对木楼,不由肃然起敬……

供青叶晾制的木楼,这就是青楼名称的由来。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第一张照片的门楣上,刻有四个字?

可以想像,每当收茶的繁忙季节,茶农们戴着斗笠,挑着竹篓,挤挤挨挨来此称茶,古老的木梯曾见证过一切⋯⋯



古老的木楼,我很想问问,你见过当年被英国人罗伯特·福琼带走的那八个茶工吗?他们的下落,令人牵肠挂肚⋯⋯



这件往事,是在正山堂茶业总部看录像时才知道的,开始以为不过是个公司宣传片,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看着看着,就被吸引住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缘起、英国红茶印度红茶的由来,特别是,英国人福琼,在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的委托下,到中国各地窃取茶叶种子,尤其是,当他发现武夷正山小种的制作工艺后,竟然诳骗了八位当地茶工,与所有茶种一起,运往印度,那八位茶工,从此下落不明⋯⋯

前几年,印度茶叶专家罗禅来到武夷山,他把印度著名红茶品牌大吉岭,和正山小种做了比较,深信这里就是世界红茶的起源,他对正山堂茶业的江董事长说:他福琼把茶叶从中国带走,我现在又把红茶带回娘家来了⋯

 


当两杯色泽相近、口感相似的茶被高高举起,碰在一起时,我被打动了,武夷山茶人们数百年的坚守,太不容易了,值得珍惜呀……

这份坚守,包含了一代又一代的努力:

 


正山堂茶业总部的红茶博物馆里,有许多名人书法,最吸引我的是这一幅:

俭清和静

茶尚俭,勤俭朴素

茶贵淸,清正廉明

茶导和,和衷共济

茶致静,宁静致远

这四字,最契合茶,也最懂茶。

书者张天福,茶学界泰斗,1910年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193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一生致力于中国茶业的传承发展,2017年六月仙逝,享年108岁⋯⋯

如今,正山堂所在的庙湾,早已被划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整个正山小种的产茶制茶区域都在其列,区域设卡保护,区内水清山绿,人少树多,猴群出没,为红茶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好茶的背后,站着人⋯⋯


小堂推荐阅读:

不被时光磨掉棱角,却被茶温润了灵魂

一盏红茶伴菊香

享受你认为最好的茶

活成一盏茶

茶中日月长

金砖会议为世界,正山堂红茶为中国

取一泊幽静,与岁月煮茶

三大波获奖名单公布,很可能有你哦!

43万奖金究竟花落谁家?!答案揭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山堂与您一起前行

它为金骏眉而生,却纳下了整个武夷

你未来一年的茶,由我承包了|正山堂中国诗词挑战赛

一茶,一饭,一双人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底有多大?

看完才知道,为什么金骏眉这么好喝!

7组数据,告诉你金骏眉的生长秘密

遇到它,我就没了选择

若生活没有茶,那该多无趣

喝茶的人,是孤独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