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把生活中的寂寞时光转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2015-01-09 商务印书馆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的寂寞时光转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有这样一批智者,他们的身躯可能在数百年前就已经离开,但是他们的名字在今天依旧耳熟能详,他们的思想至今被后世人永远奉为经典。


2015年1月9日上午,商务印书馆举办“大师文集系列图书访谈会”,邀请北京大学苏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江怡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明教授与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一起,以对谈的方式,与读者和媒体畅谈星光璀璨的学术群星谱,向学术大师们致敬。


2012年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了《卢梭全集》,正式拉开大师文集出版序幕,今天我们带着一部分的工作成果,11位大师的经典著作集,来到了北京图书订货会。我们十分荣幸的邀请到了三位学界的重量级专家,与我们一起聊一聊“大师文集”这套图书的意义。几位专家从各自领域出发,回答了什么样的学者能被成为“大师”,也为大众读者如何阅读看似晦涩难懂的大师作品出谋划策。



Q1:大师文集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以单行本或者《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形式出版过了,为什么还要以文集的形式再次出版这套书呢?

周洪波

商务印书馆多年来致力于学术经典的出版,我们陆续推出了在世界思想史上或者学术史上有过卓越贡献的学术大师的著作,这些著作是开创或者引领了我们某一个领域的思想潮流,而且对后世还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原来都是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现我们这一次把这些单行本按照作者的维度,把它以文集或者全集的形式推出,这样实际是更高层面上的学术总结,让我们读者更能够从总体上看出他的思想脉络和变化轨迹。


△卢梭全集


Q2:我们目前已经有了11位大师经典著作集,有卢梭、罗素、托克维尔、亚当·斯密等等。到底什么样的学者才能真正被学界奉为大师?

江怡

我个人理解大师并不是谁给他封的称号,实际上大师是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一个最后的结晶大师他意味着引领时代的潮流,总结人类的思想,带领社会往文明的方向继续发展,同时大师他也预示着他能够穿透一切时代,能够关注人当下以及整个人类生命当中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师其实他暗示着人类思想的高峰,也体现了人类思想的精华。


这一次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是一套大师文集,实际上它已经涵盖了中国、外国、古代、今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哲学等等不同的学科思想的精华。尤其这一次11位大师里面其中有6位大家师都是我们所熟知的重要哲学家,这6位哲学家恰恰体现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



苏剑

其实在我看来,这次入选的大师可以称得上是“特级大师”,甚至是“圣贤文集”,因为他对人类的影响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我们的孔子被我们称作是“圣贤”,影响了我们几千年。其实像这样的大师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那么几个,说他们是圣贤不过分。


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大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同的时代出过不同的大师,对人类历史产生过不同的影响。比如经济领域首先是马克思资本论影响非常之大,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还有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些都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足迹,并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大师。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大师,如果这样看的话大师可以很多,不要看得太神圣了,太神圣的话就没这个大师了。


△大卫·李嘉图全集


赵明

接着苏老师刚才的话说,苏老师提到了“圣贤”,我们面临伟大的作品以及经典作品的时候,就精神的高度、心灵的丰富度或者那样一种意义,特别富有神秘的能够引领我们或者想把我们本身的生命引领到某种层次的这样一个意义上来看。有先知般的人物,有智者的人物,甚至还有所谓的圣人。我们说一个先知、一个智者、一个圣人他可能不一定有作品,他就以他的人生、他的生活方式、他的行为方式在引领这样一个人生,在默默的或者悄无声息的传递着某种精神的或者情感的那样一种力量,甚至传达一种意志,人该怎么去努力、怎么去使劲儿就可以成为真正有毅力的人。


大师首先应该有作品,这个作品一定有它核心的问题、一定有它核心的概念、一定有它核心的命题,总之,一个大师的作品应该形成一个富有体系、富有阶梯这样一个知识体系,他不再是单纯的人格,而是承载着对人类知识的伸展、传承、教育这样一个意义。我们称“大师”的时候,往往他们都有圣贤、先知般的领悟力、感受力,但是他之所以为大师还在于他有知识的传承,他有传承的载体,就像我们商务现在出版的大师的文集,一定要有。


第二,什么叫大师?既然有知识体系,与教育有关,他一定是标准模式的生产者、提供者,当然,标准模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历史和社会反正当中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师将层出不穷不断加以产生。他的作品当中一定是有范式性的,具有标准意义的,他一定为下一个大师诞生提供阶梯、提供平台,他是下一位大师诞生的引领者、导师。这样的大师和先知人物或者圣贤是不太一样的,大师一定要有大师的主体,这是我的基本判断。


自从商务成立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做大师文集编辑、出版、整理工作。这样一个工作,在中国出版社行当里面,恐怕只有商务有这个底蕴、有这个耐心、有这个耐力真正做这样一个大师系统的传统的东西整理出版。我作为商务的朋友或者作为商务的读者,对商务的这种工作是怀有感激之情的,需要有这样的东西。我面对商务这本书的时候,我个人作为一个读者的感受是让我震撼、让我沉静下来。它传递一种力量或者给我一种标准,不应该浮躁,我哪怕写不出来经典,我起码可以沉静下来认认真真跟随一个大师去读书、去思考人生。这个方面非常感激商务所做的这种工作。


Q3:大师文集中有一部分或者有大部分的内容其实对咱们普通读者来讲是有一点点难懂甚至相当晦涩的。大众读者应该如何来阅读这些作品?

周洪波

现在的大师文集主要是在学界、在学者或者在社会精英阶层或者在大学课堂,如何从学界走到社会、从我们的大学课堂走到中学课堂或者走到社会的大课堂,可能是在我们全民阅读这样大背景下我们出版人面临新的挑战或者新的话题。大师文集是我们人类思想的宝库,这样一种思想的宝库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分享它。所以我想可能解决的路径是,我们大师文集里面也有一些比较普及的,像社会契约论、西方哲学史,这些通过专家们多做一些注解、多一些导读,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它。

还有一种难度可能更大,就是通过专家学者用我们自己的话,把大师的思想能够表述出来,让外行人看懂、让专家看着觉得不错,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学术大师的思想接地气。这可能是我们任重而道远的一个任务,我们愿意跟专家们一起破解这样一个难题。



江怡

我想分两个层面谈一下这个问题,第一个层面,我们如何理解大师们所给我们传达的思想。因为通常读者在阅读大师文集的时候首先有一种畏惧心理,觉得这是一个大师的文集,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家或者法学家或者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他们所写的专著,所以阅读起来可能会困难。其实我们如果放下这个包袱、打破这种禁忌的话会发现,当走进大师文集的时候,发现大师都是用非常平实的语言、非常容易能够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案表达他的一些深刻的思想。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最重要的不是在于构建体系,而是在于解决问题,几乎每一个大师的文集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问题处理的独特方式,以及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给我们揭示的思想的境界,这种思想的境界它可能也包含社会跟时代的维度,这样的境界和维度可以帮助我们一方面了解思想家们、大师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候所给出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能够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今人类生活的状态,因为今天的人类并不是一个突兀的人类,不是突然生发的人类,我们人类的产生是由历史的演变发展而来的,古代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也同样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今天要解决度他们都存在于古代人已经给我们解决的方案之中了。所以只有了解了西方或者中国古往今来的大师们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困境、解决的出路等等。这是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从学者角度来解读大师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师的思想,比如我们解读海德格尔的时候,可能海德格尔的著作对很多人来说都如同读天书一般不知所云,但是它所谈的问题都是很现实的很实际的经验问题,这些经验升化为理性、升华为道德的判断、升华为价值的判断或者升华为哲学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理解得比较困难一些,学者就有责任把这些看似深奥的思想用更加通俗的方式解读出来,让更多人能够走进大师的思想。


这里面我希望大家普通人每个人都要记住,我们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是作为理性的存在物,不是仅仅作为情感的动物,我们人不是情感的动物,我们一定是个理性的动物。既然是理性的动物,我们就要知道我们的理性从哪里来的,我们如何面对我们所处的困境,以及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处理我们的困难。大师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阅读大师其实就是在走向我们自己。


最后,我要说一句话,包括我自己每天都如此,希望所有的人能够抽出哪怕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一点书,哪怕读大师的某一个段落、篇章,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在人类的思想上原来还存在着如此非常深刻、精粹和完整的思想。经常有同学和学生跟我聊天,谈到这个问题,说读书读得越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思想丰富自己的人生。


△罗素文集


苏剑

同意江老师的意见,了解大师著作的阅读可能需要注意两点:第一,读者自己要积累相关的知识、历史知识,否则的话读起来难度很大。因为如果你指望出版社给你出一些导读可能猴年马月,因为导读这个东西出起来很难的,自己如果不具备知识的话可能读起来有困难。


另外,读大师文集的时候很容易陷进去,人家说得很小,读完之后把自己读得非常渺小,啥也不懂了,于是最后可能形成教条主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也就是说读大师文集的时候,不要因为他是大师就不敢怀疑,你要批判的去读,要边读、边思考、边消化,否则的话等你读完了如果你真信的话你自己就麻烦了。


赵明

教学当中涉及到这些大师,涉及到经典,我个人的阅读体会是先把自己放下。大师是很平和的,我们也平和一点吧,不要急,慢一点吧。你想从一本经典、从一个大师那里掏出一块面包或者一块牛奶,我想你还是离开大师吧。当年柏拉图讲课的时候他就讲大师才能够讲的问题,听起来有点玄,好像离我们生活有点远,有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跟他说:“大师,对不起,你能够讲点实用的吗?”柏拉图当场从口袋里面掏出两块金币给了这位年轻人,说“到隔壁的菜市场去买吧,钱都给你了,我这没有。”所以我们还是慢一点,别那么急功近利,学会倾听,学会品味。


有时候一位大师他一定有知识体系、有思想核心,那是没问题的。单独要依靠别人有什么指南一下子把我们引领到核心的地带,你会被淹死的。还是凭着自己的耐力、耐心慢慢和大师做交流,从边缘开始,从细枝末节的地方开始。比如法哲学原理,可就是在法哲学原理里面有非常著名的一句名言:凡是合理的它就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它就是合理的。为什么在法哲学原理这样一个讲稿提出所有学科甚至普通人面对这样话的时候都不得不获得一种震撼或者静下心来想一想的命题,那你就从这开始吧,不一定非从正文中“什么叫抽象法”、“什么叫家庭法”、“什么叫伦理”、“什么叫国家法”,你就从“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从你的生命生活开始和大家交流去思考。最初可能说不上是非常好的、非常正宗的问题的言说,你可能不会,但是就是从边缘、从生活开始我们进去,我想你最终一定会获得和大师交流、倾听大师最好的学生的资格。大师最初也是妈生的,大师也是由他的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教出来的,大师也不是上帝一下降生了的,他跟我们是一样的,你真的认识你自己吗?连我们自己都没安慰一下还可能走进大师?不大可能。我不主张写那些莫名其妙的导论、导读,自己去吧。


但是我有个建议,可以把全集里面大师教大师,大师说大师,大师引领大师,比如《黑格尔全集》和别人的书信我们可以分享一个内容,这是一个专业问题,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是一个人生问题,这是一个政治、历史问题等等,它一定是有一些书信,这些都是私人的交流交谈,有时候自己把思想从最初到最后成熟这样一个过程向朋友的倾诉、向学生的交流,我们可以细细的抠那么一本出来。大师的书信集或者日记、或者讲演当中,就是比较有生命感的、比较鲜活的需要我们耐心慢慢抠出一本他自己的导读,这远比我们一般人写一本黑格尔导读好得多。这是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我从小到现在坚定自己这一辈子就作为大师的小学生、倾听者,我喜欢买,这些书我确实买了,我挣得钱差不多大部分都用来买书了。没什么,我成不了大师,但是我就是想跟着大师走那么一辈子,多幸福啊!这是我个人的阅读体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