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筷子,不简单
筷子本来是拨饭、夹菜的食具,其物甚小,不足挂齿,但是它却是古代文物中一件有意义的事物,在笔者的记忆中留下不少故事。
按理说,人呱呱落地就要吃食物,与筷子发生了关系,直至死亡。但是母乳喂养时期或食物喂养时期,起初并不用筷子,也用不了筷子。刚刚会吃饭时,也是妈妈用筷子喂食,自己是不伸手的。三四岁时才自己使用筷子,这个技术是母亲教的。
通常的握筷方法,是使用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对握,并利用上述三个指头的不同动作,变化筷子的形式和作用,其他二指是闲着不用的。
▲筷子使用法
用筷子的讲究
在使用筷子过程中,有不少讲究。
首先要进行选择。一个家庭可能有许多筷子,但在待客时,必须进行一定选择:其一是大小、长短一样,不能长短不一,否则是诅骂客人;其二是两只筷子颜色一样,不能杂色,否则象征主客意味不合,等于下驱客令;其三是一双筷子要放整齐,即粗头在上,细头在下,千万不能颠倒乾坤,贬低宾客。
其次是有一定摆放方法。不使用筷子时,基本都插在筷篓或筷筒中,也是上小下大,不能玷污了筷子尖部。使用时则取出筷子,放在主客人桌上,往往是饭碗的右侧。如在敦煌唐代宴饮壁画上,明代《骄红记》、《红拂记》,清代《红楼梦》,日本《清俗纪闻》等书的宴饮图上,均把筷子放在饭碗右侧,说明这是一个通例,但是必须并列,不能参差不齐。民间最忌一双筷子“三长两短”或交叉成十字状。
再次是使用中有一定禁忌。使用筷子方法很多,因人而异。但是禁忌是一样的,握筷子必须牢固,不能把筷子掉在地上,因为地下为诸神所居,不能“落地惊神”。夹食物也要牢固,不能掉在桌子上,这不仅造成浪费,也表现出持筷子者欠稳重。此外还有,右手食指不能抬起,筷子不能乱翻或扒菜,也不能用筷子敲饭碗。最忌的是不能把筷子直插或斜插在饭碗中,因为这是给亡灵上供的做法。
最后,现在人吃完饭后,往往把筷子平放在饭碗上,这也是要不得的。这种做法叫“碗口筷”,即把筷子放在碗口上。一般人对此并不介意,但在沿海和岛屿地区就不同了,渔民和船民认为“碗口筷”是搁浅、倒桅杆、翻船的象征,这是万万不可使用的方法。事实上,吃罢饭,还是把筷子放在原处,即饭碗右侧的桌子上。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使用筷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也有不少文化内涵。这是少年步入社会最早接受的教育之一,是家教的一部分,学校是不管的。对于这种传统文化,城里人是不注意的。有一次笔者在北京举办一次家宴,但是在饭店。除家人外,还有一位从东北来的姑姑,小女可能去斟酒,把筷子插在饭碗上,笔者看着别扭,也没说话,姑姑却不客气地说:“这样插筷子的办法可不好,是给死人上供才有的,平常不能这样。”这么一说,小女脸通红,笔者也自愧缺失,把几十年前的家教淡忘了。
筷子的历史
不过,真正去探索筷子的历史还是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之后。1961年笔者调到博物馆工作,分配在陈列部,从事研究和展览设计,但是也有一定讲解任务,主要是接待外宾。他们经常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让我们回答,其中就有“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用筷子,而不用刀叉”,这是笔者经常要回答的问题。
筷子是后起的名字,原称箸。《韩非子,说林上》:“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礼记,曲礼上》:“饭黍毋以箸。”说明筷子原称箸,又称筋,取助人进食之意。后来游人、船夫认为不妥,而改为箸的反意“快”字,于是箸变成筷子。明代《推篷寤语》:“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世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由此看出,应该明确由箸转变为筷子的历史过程。
▲宋代厨娘画像砖
筷子的用途是很多的,主要是用餐时使用,可以拨饭,可以夹菜,也可以叉肉等。此外加工蔬菜时也可利用筷子,在宋代厨娘画像砖上,就有一位厨娘用筷子加工食物的形象。银质筷子则可检验有毒与否,在古代小说中常有类似记载。<狄仁杰前传》中有一个叫色子的人,就藏有一双银筷子,饮酒时必先测验一下,防止误饮毒酒,而此法是他从江湖哥们儿处学来的。民间有一种扶乩迷信,就是利用筷子在米或灰上写字以求吉凶,说明筷子在民间信仰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为什么西方人不用筷子?
至于说到东方不用刀叉而用筷子的习俗,则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东西方文化,最初都是攫取经济,主要是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所用饮食用具也差不多,这在石器时代文化中可以找到共性。但是进入文明时代和金属时代以后,东西方文化就发生了重要分歧:西方文化在发明农业之时,也重视畜牧业,粮食和肉食都是主食,地中海居民食肉比例甚大。为了加工肉食,他们必然重视刀、叉,后来又在刀、叉基础上,发明了以刀、叉为主的金属食具,这就是著名的西餐食具。东方文化则突出农业生产,畜牧仅仅是一种家庭副业,粮食、蔬菜成为主食,尽管在食物加工上也利用刀、叉、勺,但是它们在厨房内就止步了,东方人又发明了适合农耕文化生活的筷子,它在餐桌上与西餐的刀、叉一样,也可胜任一切,这是东方餐饮文化的特点之一。当然,东方也有游牧经济,肉乳也是他们的主食,古往今来无不如此。他们的食具同样需要刀、叉,在甘肃嘉峪关魏晋画像砖上,有一幅烤肉串形象,就是利用铁叉烤肉。在从事游牧的藏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生活中,也重视利用匕首、猎刀食肉,而不用筷子,说明不同的经济类型和不同的饮食习惯对食具要求是不一样的。
(以上摘自《古代器物溯源》,标题系微信君所加)
小物件大内涵,探寻古代小玩意儿
穿越前必须了解的50种器具常识
活在古代不穿帮,你必须了解的古代小物
一物一图,看图识物,考古专家为你探秘骨牌演变历史,陪嫁画的讲究
著名考古学家、民俗学家宋兆麟,四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各民族日用品、生活工具,他在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0余种中国古代器具,如弹、弓、弩、鹿笛等,并对其使用和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学术性高,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