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动物世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1.鹦鹉救火
昔有鹦鹉,飞集他山中。山中百鸟畜兽,转相重爱,不相残害。鹦鹉自念:“虽尔,不可久也。当归耳。”便去。却后数月大山失火四面皆然。鹦鹉遥见便入水。以羽翅取水飞上空中。以衣毛间水洒之,欲灭大火。如是往来往来。天神言:“咄鹦鹉。汝何以痴:千里之火宁为汝两翅水灭乎?”鹦鹉曰:“我由不知而灭也。我曾客是山中。山中百鸟畜兽皆仁善,要为兄弟,我不忍见之耳!”天神感其至意,则雨灭火也。
——《旧杂譬喻经》
2.驴入群牛
群牛志性调良,所至到处,择软草食,饮清凉水。时有一驴便作是念:“此诸群牛,志性调良,所至到处,择软草食,饮清凉水。我今亦可效彼,择软草食,饮清凉水。”时彼驴入群牛中,前脚跑土,触娆彼群牛。亦效群牛鸣吼,然不能改其声:“我亦是牛。我亦是牛!”然彼群牛,以角抵杀,而舍之去。
——《佛说群牛譬经》
3.小鱼不听大鱼言
往昔时有一水,饶诸大鱼。尔时大鱼敕小鱼曰:“汝等莫离此间往他处所。备为恶人所得。”尔时,小鱼不从大鱼教,便往至他处所。尔时,鱼师以饭网罗线捕诸鱼。诸小鱼见,便趣大鱼处所。尔时,大鱼见小鱼来,便问小鱼曰:“汝等莫离此间往至他所?”尔时,小鱼便答大鱼曰:“我等向者以至他所来。”大鱼便敕小鱼曰:“汝等至他所,不为罗网取捕耶?”小鱼答大鱼曰:“我等至彼,不为人所捕;然遥见长线寻我后。”大鱼便语小鱼曰:“汝等以为所害。所以然者,汝所遥见线寻后来者。昔先祖、父、母,尽为此线所害。汝今必为所害。汝非我儿!”尔时,小鱼尽为鱼师所捕,举着岸上。如是,小鱼大有死者。
——《佛说大鱼事经》
4.猫儿问食
猫生儿,以小渐大。猫儿问母:“当何所食?”母答儿言:“人自教汝。”夜至他家,隐瓮器间。有人见已,而相约敕:“酥乳肉等,极好覆盖;鸡雏高举,莫使猫食。”猫儿即知:“鸡、酥、乳酪,皆是我食。”
——《大庄严论经》
5.群兽过河
祇劫有大林树,多诸禽兽。野火来烧,三边俱起;唯有一边,而隔一水。众兽穷逼,逃命无地。我尔时,为大身多力鹿,以前脚跨一岸,以后脚踞一岸。令众兽蹈背上而渡。皮肉尽坏,以慈愍力,忍之至死。最后,一兔来。气力已竭,自强努力,忍令得过。过已,背折,堕水而死。
——《大智度论》
6.狮子割肉
师子在林中住,与一猕猴,共为亲友。猕猴以二子寄于师子。时有鹫鸟,饥行求食,值师子睡故,取猴子而去,住于树上。师子觉已,求猴子不得。见鹫持在树上,而告鹫言:“我受猕猴寄托二子,护之不谨,令汝得去,孤负言信。请从汝索。我为兽中之王,汝为鸟中之主,贵势同等,宜以相还。”鹫言:“汝不知时!吾今饥乏,何论同异!”师子知其叵得自以利爪掴其胁肉,以贸猴子。
——《大智度论》
7.大海三鱼
南海卒涌大洮,越海境界,有三大鱼,随上流处在浅水。自相谓言:“我等三鱼,处在厄地,漫水未减,宜可逆上,还归大海。”有碍水舟,不得越过。第一鱼者,尽其力势,跳舟越过;第二鱼者,复得凭草越度;第三鱼者,气力消竭,为猎者所得。时猎者,便说此偈——
第一虑未然 必当被伤害
凭草计现在 彼命得脱死
二鱼俱得免 以济危脆命
愚守少水池 受困于猎者
——《出耀经》
8.牧牛
昔有一人,多牧群牛。舍己群牛,数他群牛以为己用。己所有牛,或遇恶兽,或失草野,日有损耗,不自知觉。便为众人所见嗤笑:“世之愚惑莫甚于卿,认他群牛以为己有。”
——《出耀经》
9.猫狸吞鼠
有一猫狸,饥渴羸瘦,于孔穴中,伺求鼠子。有时鼠子,出穴游戏时,彼猫狸疾取吞之。鼠子身小,生入腹中;入腹中已,食其内藏。食内藏时,猫狸迷闷,东西狂走,空宅冢间,不知何止,遂至于死。
——《杂阿含经》
10.独眼龟钻木孔
大地流水充满。有人取木,开一孔穴,置于水中。是木轻浮,随风飘流,东风西向,西风东向,南北所吹,亦复如是。有一眼龟,居其水内,寿命无数百岁。凡经百岁,自水一浮,投木孔中。……彼一眼龟,如是寿极长远,百岁一浮,可能得值浮木孔邪?
——《大乘宝要义论》
(以上摘自《古译佛经寓言选》)
张友鸾(1904-1990),字悠然,笔名悠悠、牛布衣、草厂、傅逵。安徽安庆人。著名新闻工作者、中国古典文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