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我们全民族的事情
▲出版座谈会现场
2015年8月23日,商务印书馆新书《舍不得读完的书》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中央活动区举行。参加主题论坛的嘉宾为本书作者、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出版家、作家聂震宁先生,上海新闻出版局前副局长、中国福利会副秘书长阚宁辉先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陈子善先生。三位嘉宾多年来都对阅读、出版与文化发展有着深度关注和切身参与,此次齐聚上海书展,以《舍不得读完的书》为切入点,畅谈阅读与启蒙的话题,智慧碰撞,金句迭出,吸引了大量现场读者。
李平: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李平致辞
昨天来到书展现场,尽管场外下着大雨,但是排队的读者排着几百米长队,进到场馆以后看到那么多读者手捧着书,舍不得放下的心态作为出版人无比欣喜,我这个时候想,一个爱阅读的民族就是有希望的民族。上海书展是写书人、出书人、读书人一年一度共同的好日子。
聂震宁先生作为出版家,从事写作30多年,成绩斐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聂总近年来锲而不舍地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使命,从2006年起以政协提案的形式,不断推动阅读文化素质的建设,到2015年也就是今年,国家把全民阅读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大家知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要建设“书香社会”,这与聂震宁先生的推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他行动与坚持不懈的背后,我想是一份着力依靠阅读提升全民素质的文化担当,这些担当,这些细致的思考,都凝结在今天即将发布的《舍不得读完的书》中,他提醒着我们每个人仍然需要更多关切出版,关切阅读,关切民族文化的未来。
今天非常有幸邀请到了有着丰富实践的阚宁辉先生,著名学者陈子善先生与聂震宁先生一起深度对话阅读与启蒙,一定会获益良多。我想只有当每个人都有舍不得放不下的看书体验的时候,我们才能说书展真正对我们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才能说阅读对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起到的足够的作用,这是我们每个出版人的期待,也是我们每个出版人的使命。祝贺聂总新书发布,祝愿每一个读者从这样一本书开始,享受阅读,点亮人生。
聂震宁:读书是我们全民族的事情,推动阅读也是为了开启民智,希望每个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舍不得读完的书”
当一本书让我们读到舍不得读完的时候,可以相信这是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了,当然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希望大家都能寻找到自己舍不得读完的书。在一个阅读社会里,舍不得读完的书越多,则流连忘返的读者越多,阅读的氛围也就越温馨浓郁,书香也将越发沁人心脾。我想这是所有有责任感和进取心的写书人、出书人和读书人的共同愿景吧。
——聂震宁
▲《舍不得读完的书》作者、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著名出版家、作家聂震宁先生
对于我来说,书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支撑点。我这一辈子靠的就是读书,然后才能进北大深造,再去做其他方面的工作,我这辈子有所成就就是靠书。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发展也要靠全民阅读,通过全民阅读打底子,靠全民看电影还打不好底子,靠全民看电视剧还不行,还得要读书。读书使人沉静,读书使人沉稳,读书使人高尚,我觉得读书是我们全民族的事情,因为我们比较起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读书不如人家那么自觉,那么养成习惯,所以我非常赞成上海书展口号:“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生活就是读书,读书就是生活。读书对于我来说意味着就是人生,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进步程度,最大公约数是阅读不阅读。人类的文明通过阅读,人类信息交流最主要的载体通过阅读,一个开放的社会应该是阅读的社会,如果开放的社会没有阅读习惯应该会混乱,价值观应该会杂乱无章,然后信息本身也是会出现很多传递障碍,特别是精神上面难以得到更好的修养,所以越是开放的社会越是要有阅读。
我认为读书有5种:一是要读的书。哈利波特刚刚出来很多小孩急着要买,急着要看,这是第一种比较时兴的书,或者专业下面确实要急着找这样的书。二是急着读完的书,一定要看得进的书,或者想要马上看完的。三是要慢慢读的书。四是反复读的书,放在书架上没有读完,但是以后用的时候希望可以翻一翻,比如说李健吾的评论要反复读的,不仅仅是思想,更重要表达方式和判断思维的角度,当然对思想也很有影响。五是最高的境界,舍不得读完,读书读到快结束的时候,感觉怎么读完了,真的不希望结束,当年读《梵高传》就是这样的感觉。
我现在劝读,推动阅读,是为了把文化传播得更好,使大家得到更好的文化滋养,得到更好的精神修养,我们推动阅读也是为了开启民智。
每个人一段时间里面应该读一本完整的书,一本让你更深刻的书,读完完整的书。有些我们初中的时候读的外国名著,所有国内的名著,到现在可能会觉得有沉重感,有一种引起你思考的东西,这是打底子的东西。我们号召大家更多拿起一本完整的书读完、读深、读透,最好找到“舍不得读完的书”。
陈子善:我读聂震宁先生的书,我也舍不得读完。他里面讲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今天的出版、文化和阅读所面临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陈子善先生
聂震宁先生的书拿到以后,书名我就非常欣赏,我好歹也写了几本书,想不出这样好的书名来——《舍不得读完的书》,这就好像我们读一样东西有一个很好的食品,我们舍不得吃完余味无穷这样的食品。
真正的好书拿到手里,很快就读完了,感觉余味无穷,慢慢体味,慢慢体会,慢慢理解。聂震宁先生跟我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读聂震宁先生的书,我也舍不得读完,他里面讲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今天的出版 文化和阅读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说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关系,我们手机阅读,网络阅读这些关系。聂震宁先生又讲到,我们怎么来看待文学评价?怎么来看待中国传统的读书品读方式,我很赞成聂震宁先生的说法。我虽然搞现代的,但是我很惊讶的发现,聂震宁先生非常专业,他有一篇文章叫“我的四书”,你比较早写的。说老实话,我们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我很好奇,聂先生谈的四书是哪四书?后来一看都是我们现代文学的,沈从文的《湘西散记》,钱钟书的《围城》,严家炎先生编的《新感觉派小说选》,还有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李健吾的《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我就感到很亲切,因为这四本书也是我所喜欢的,我也花过一定时间认真去研读,这个感到是同道,如遇知音的感觉。
我们读书不仅要自己好读,还要跟朋友、同学、学生广大的分享,就像今天坐在这里,我们就是跟大家分享读书的感受,跟大家交流,这我想就是我读聂震宁先生书的感受。
书本阅读绝对不可能被网络阅读完全代替,两者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两者的覆盖。有人认为若干年以后书本会退出舞台,我不这么认为,我想书本寿命是长期的,问题你怎么辩证的以及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这是放在我们所有出版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
读书有各种不同的读法,我们如果掌握了各种不同的法,也许兴趣就会更为浓。还有一种硬着头皮读的书,这个书很重要,但是我一下子可能不能完全读懂,甚至大部分我读不懂,那么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也舍不得读完,但是快要读完的时候,我积累一定的知识,我回过头再来读,也许我能够更深的领会。包括鲁迅的书就是这样,鲁迅的《阿Q正传》,我们中学里读,大学里读,研究生还要读,但是不同层面进入,道理就是一样的。有的书舍不得读完有很大产生的空间,我们可以不断地产生和不断地接近,每一次接近等于新的探索和新的生动,这就是舍不得读完书的应有之意。
阚宁辉:开卷有益,掩卷成诗,与书共鸣。通过阅读遇见更大的世界,遇到更好的自己。
▲中国福利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前副局长阚宁辉先生
为什么全世界古往今来有那么多人醉心于阅读,有那么多人不断得用最美的诗句,最美的文字来讴歌阅读,一定有他的道理。一定是有他舍不得的地方。
我觉得舍不得读完的书肯定是好书。我们说“开卷有益”,开卷有益的书就是读完的书,一本书我打开了读,对我产生一些感悟和影响。但是还有一句话“掩卷成诗”,一定是这本书当中人物、语言、文字、内容或者揭示的价值或者道德,引起我们震撼,引起我的共鸣,我需要沉淀一下想一想,把自己放一放,然后再跟这本书进行深度的进一步的对话,这样的书当然是好书。所以说舍不得读完的书越多,一定会“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产生更多的教育,我们希望聂震宁总所倡导的舍不得读完的书越来越多,我们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进入到舍不得读完的状态。
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出版的发祥地,事实上一直有着浓厚的,深厚的阅读传统和文脉。第二上海是开放度,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一座城市,上海的市民和读者对于最好的信息,最新的知识,最优质的资讯始终有自己的判断和消费的能力,所以在这座城市,从事出版也好,从事阅读推广也好,从事像上海书展这样文化组织活动也好,恐怕我们要有一个对于上海文化传统,和上海这座城市定位良好的把握,就是我们必须坚持阅读内容和阅读推广的价值与品质,一定要不辜负上海这座城市和居住在这座城市里面这么好的读者。
关于读者和书展,和城市的关系,聂总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精辟的概括。2009年上海书展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最重要开幕词的舞台上,聂总代表中国一流的出版人,对上海出版曾经有过一段精辟的评价。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有多么好的读者就有多么好的书展,有多么好的城市,就有多么好的读者。从这个角度来讲,上海这座城市跟上海书展,很好地跟它文脉和地位契合。
《舍不得读完的书》辑录了著名出版人、作家聂震宁的数十篇关于阅读、书籍乃至出版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随笔和评论和演讲文字。作者从读者、作者身份而进入出版业,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几十年并任职出版企业领导职位,积数年之功,从立法、制度、实践活动等多方面锲而不舍推动"全民阅读",为国民通过阅读提高文化素养目标呐喊、奔走。
作者从业数十年,对阅读的价值、出版的意义及前景有着长期而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体悟,并以"阅读"为切入点,对整个文化生态的有着深入的思考。作者身兼"写书人"、"出书人"和全民阅读的推广人,一以贯之的是一个"读书人"的立场。《舍不得读完的书》,正是这样一份基于对阅读与文化持久深沉的情感与担当,写就的读书之书,推动全民阅读的思考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