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邦党人文集》:美国宪法的重要来源

2015-10-14 商务印书馆


北京时间9月23日上午9点,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当地政府和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上,面向全体美国人民发表了重要演讲。在演讲中,习主席特别提到:“我青年时代就读过、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
与《常识》是美国历史上两部名著,曾被收入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被介绍到中国。
但这两本书究竟写了什么?阅读它们对今天读者有怎样的意义?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迪?凡此种种,特请商务印书馆政法编辑室主任王曦老师为大家解读。



主持人:我们先说《常识》吧,这似乎是一本小册子,为什么当年它在美国会那么风靡?作者潘恩是个怎样的人?

王曦:确实,《常识》是一本小册子,只有不到60页。但它却是一部对美国及世界各国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

说到《常识》这本书的风靡程度,我可以向听众朋友做一个大致的介绍:即使在200多年以后,历史学家也仍然认为“除了《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再也没有一部著作能产生像《常识》那样巨大的影响”。《常识》1776年在美国出版后,不到三个月,发行12万册。总销售量达50万册。当时北美居民大概有200万左右,可以说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都读过或者听过别人谈这本小册子。甚至有人说,在北美的乡间茅舍,如果一个家庭有幸拥有一本藏书,那自然是《圣经》,可是如果还有第二本,那肯定就是《常识》。当时在许多大陆军士兵的背囊中,都有一本读得皱巴巴的《常识》。
我们说,《常识》在美国的风靡是跟它当时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常识》发表时,正值北美人民反英斗争风起云涌,但是,人们的君主制观念还根深蒂固,连华盛顿、富兰克林这些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都还处于摇摆和迷茫当中,没有明确提出美国独立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潘恩发表了振聋发聩、影响深远的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革命的问题,并竭力倡导革命之后应建立共和政体。《常识》一出,立即席卷北美大陆,成为美国独立革命的教科书。



潘恩1737年生于英国(1737-1809),出身贫苦,当过店员、教员和税吏,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在《常识》发表之前,他一直把自己的姓写成Pain(痛苦),可见他生活的窘迫和困苦。在一次为税吏增加工资的请愿集会上,潘恩结识了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并在请愿失败被英政府解雇后,在富兰克林的引荐下来到北美,从此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北美独立运动中。在发表《常识》之后,潘恩投笔从戎,在华盛顿的召唤下加入到革命军的战斗前线,连发数篇文章,鼓舞士气。当时美军士兵的士气比较低迷,华盛顿命人于士兵前朗读潘恩的文章,结果士气大振,并在1776年圣诞夜特仑屯战役中大获全胜。
潘恩在政治理想上较为激进,但本质上属于温和的人道主义者,在政治行动上趋向于稳健和保守,与暴力革命格格不入,而且我们说潘恩是个品性纯真的理想主义者,不够圆滑通融。拿破仑曾盛赞潘恩,称潘恩为“共和国的火炬,一切传奇中最伟大的人物”,后拿破仑背弃共和,实行独裁,潘恩就再也不和他来往了,并且毫不留情地讥之为“前所未有的江湖骗子”。罗伯斯庇尔热情称赞潘恩“是一个人类权力最雄辩的辩护者”。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杰斐逊说自己受了《常识》的影响,并且以这种影响为荣。华盛顿也说这本书在“很多人心里,包括他自己在内,引起了一种巨大的变化”。但是最后,潘恩和这些曾经欣赏过他的人都分道扬镳了,甚至可以说,这些他曾经的盟友和为之献身的事业最后都背叛和抛弃了他。最后几经磨难,在美国凄凉孤独地死去,并被草草埋葬。后来英国一位记者偷偷起出潘恩的遗骨,运往英国,想为他建造一个圣祠,结果英国官方对他生不宽容,死不接纳,后来,连遗骨去了哪里也湮灭无闻了。因此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一个人即使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也需要有些世故,才能得到赞扬。”这当然是对潘恩品性的一种微词,但罗曼•罗兰对潘恩的一生的遭遇唏嘘不已,想给“勇敢的空想主义者托马斯•潘恩”作传,把潘恩列入他的英雄长廊,与贝多芬、托尔斯泰等人做伴。至于与潘恩同时代的那些大革命家,他一个都未予置评。


主持人:一般认为,美国人是欧洲的后裔,说的也是英语,在情感上也与旧大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似乎是血浓于水,可为什么还要选择独立呢?这本书为何能打动美国读者的心灵?

王曦:这个问题很复杂,最初是在英国受到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为了躲避迫害,来到美洲建立了第一个英属殖民地,后来殖民地的数量发展为13个。随着这些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自觉,英国的控制和剥削变得越来越不能忍受,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从经济抗争开始,后来发展为政治抗争,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就是希望英王放松对殖民地的管制,最后发展为要求独立的民主革命。但在当时,即使是领导人民抗争的政治领袖,如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等,并没有明确提出脱离英国独立的主张,他们还是希望只要英王能放松对他们的控制,他们就可以和英王达成妥协,所以说他们的态度还是处于摇摆之中。而潘恩的这本《常识》一发表,立刻问题就转向了,所以该书在当时可以说是席卷了北美大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这本书是美国独立革命的教科书和重要的思想武器。

主持人:这本书可以说是顺应了社会的大背景,敲打了每个人的心灵,让大家产生了共鸣,对后世影响巨大,那你认为这本书的哪些东西打动了人们?

王曦:我觉得首先是要求独立,当时君主立宪的思想还是深深印在当时在北美开展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和一般的普通民众之中,但是潘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独立,认为和解是和毁灭联系在一起的。另外一个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本书是提倡独立的,但我们常常忽视的是,潘恩更看重的是独立以后走共和这样一个道路,而且是通过代议制民主,而不是暴力起义来实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潘恩还是一个温和的保守主义者。

主持人:作者关注的是美国独立的话题,为什么却在世界各地风行开来?

王曦:《常识》发表的前后,正值英国光荣革命、北美独立运动、法国大革命接连爆发这样一个时期,我们知道英国光荣革命是1688年,北美独立运动是1775年,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前后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世界上最重要的这几个资本主义国家都进行了国内革命。潘恩在《常识》中提出的共和政体、代议制度、邦权至上等理念为美国以及法国的独立和革命运动勾勒了崭新的图景,并对后世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建立代议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虽然潘恩论述的是美国独立的问题,但却一直享有世界盛誉。

主持人:《常识》对自由的向往与礼赞,令人神往,但在现实中,人们经常得到的教训是应该顺从,应该屈服于权力、传统、习俗、规矩,等等,这似乎已成“常识”,而潘恩所说的“常识”却完全不同,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听谁的?

王曦:“常识”的英文是common sense,潘恩所谓的“常识”是相对于今天而言的,在当时,不仅对于普通民众,就是对领导抗争运动的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这些政治领袖以及一些贵族精英来说,潘恩把独立与共和的制度前景联系以来的思想,也不是一种“常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潘恩真正配得上拿破仑所说的:“潘恩是共和国的火炬,是一切传奇中最伟大的人物。”

主持人:看来对他的评价和认可是相当高的。

王曦:是,一家英国报纸曾惊叹:“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改变了态度,哪怕是一小时之前,他还是一个强烈反对独立思想的人。”

主持人:这本书现在应该在市面上还是买的到的吧。

王曦:对的,这本书我们商务印书馆是作为的一部分出版的,当然我们很快会推出单行本,也一直是我们的长销书和畅销书。

主持人:是放在一个丛书里面的?

王曦:不是一个丛书,是一本书,叫,里面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常识”,另外三个部分是“林中居民的信札”“人权论”“理性时代”。

主持人:这次习主席提到之后,可能很多没读过的人会去读,那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反映美国独立革命的,那当下我们去读有什么意义?

王曦:这应该是上上个世纪了。我们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不是一时之作。我们说中国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反抗外国侵略、建立民主国家的斗争历程,也是间接受到了美国独立革命及相关思潮的影响。其次,美国现在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它的发展历程本身就值得人们了解和研读,对于我们开展建立在了解之上的双边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那么,我们接着来说,这本书的背景是什么?为何它成了经典之作?

王曦:1787年5月,在乔治•华盛顿的主持下,根据美国邦联国会的邀请,在费城举行了全国代表会议,会议的原定议题是,修改执行了八年的《邦联条例》,但是经过近三个月的秘密讨论之后,会议不仅否定了这个条例,而且重新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史称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制宪会议。新宪法在制宪会议上通过后,要由十三个州的代表分别批准,其中九个州同意,新宪法即可生效。在这个过程中,对新宪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拥护,一种反对,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为激烈的一场论战,本书即是拥护新宪法的所谓联邦党人(其实在当时,应该严格意义上称之为联邦主义者)汉密尔顿、杰伊和麦迪逊为推动新宪法批准而以“普布利乌斯”为笔名发表的一系列论战论文。
此书是为新宪法辩护的一部著作,一方面反驳了反对派的责难和抨击,另一方面也对美国的建国原则进行了说明。所以这本书被普遍视为沿用至今的美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精辟说明,美国最高法院和律师也将其作为宪法来源加以引证,这本书是了解美国政治制度不可不读的一部经典著作。




主持人:是在讨论宪法,众所周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英国似乎就是没有宪法的,为什么宪法这么重要,现代国家没有宪法是否也能维持运转?

王曦:英国不是没有宪法,相反,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就是英国1215年通过的《自由宪章》,我们一般称之为《大宪章》。为什么人们有印象说英国是一个没有宪法的国家呢?确切地说,英国是没有一个成文法典形式的宪法。英国宪法表现为数量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司法判例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高度稳定,一些著名的宪法性法律,如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等,这些宪法性文件历经数百年,到今天还一直是有效的法律文件,因此,其神圣性甚至连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典也望尘莫及。所以我们要纠正一个观点,不是英国没有宪法,而是英国没有一个成文法典形式的宪法。
我们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规定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因此现代国家都是建立在宪法之上的。去年,习总书记也再次强调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主持人:的内容都是大家互相争论,可有趣的是,各方都没有喊口号、谈理想,彼此之间也没有互相攻击,甚至不互相挖苦,为什么参与者能完全排除感情因素,完全站在理性的角度展开辩论?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王曦:虽然是美国独立后为新宪法的施行进行站台、进行鼓呼的产物,但是考虑到北美的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独立前的北美殖民地本身就是由躲避本国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建立的,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英国的文化传统植入到美洲,并与美洲独特的现实结合起来,成就了之后美国的独立和新宪法的诞生。因此联邦党人和所谓反联邦党人的辩论并不是基于一片蛮荒之地,而是双方都深受英国尊重先例的保守传统影响,是建立在一定共识基础上的辩论。这场辩论的产物,即新宪法的诞生也不是凭空发生的,不是一方摧枯拉朽打败另一方的产物,而是植根于独立后的美国各州的现实情况,是妥协的结果,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因此我们很难说,辩论双方是完全基于理性,反而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现实需求的回应。

主持人:即使在今天看,中也涉及了很多敏感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引起彼此对立,结果两方谁都不满意,勉强达成平衡,可时间长了,摩擦反而越来越激烈。那么,该怎么防范非理性的因素膨胀?怎样保持理性,使之不被愤怒所吞没?

王曦:我们说本身就是论战的产物,但是争论并不会绝对引发对立,我们看到,联邦党人文集中所反映的有关建立联邦政府、确定联邦权力、组织联邦机构等话题的论战,事实证明最后是达成了共识的,而且在二百多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是美国社会的共识。它还是一个双方客观中立的论战,而不是双方叫骂的产物。


美国制宪会议



主持人:刚才您说,阅读这样一部经典之作是我们了解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窗口,那么除此之外,这本书对今天的读者有什么其他启示意义?

王曦:我们刚才已经说了,美国现在作为最强大的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它的政治脉络、人文思想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就可以追根溯源从历史上来探究,美国建国的时候,那些开国元勋,他们关注什么问题,他们就什么问题达成了一致,并造就了美国今天的强盛,这都是会带给我们很多思考的地方。

主持人:现在我们这个版本是程风如老师翻译的版本吗?现在读起来是不是有点生涩,因为句子比较长,读起来容易觉得枯燥,不知您有什么建议?

王曦:就我们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来说,我们说它是“高大上”的东西,有些经典名著,比如哲学方面的黑格尔的,确实是非常晦涩的,真的即使是专业读者,也觉得佶屈聱牙、难以理解。就西方经典学术名著而言,和《常识》这两本书还是属于比较好读的,因为当初就是发表在报纸上的论战文章,《常识》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在当时的北美则是贩夫走卒人手一本,在当时的北美,普通公众的学术水平也不能估计过高,它既然能够风靡,可见普及程度之高。现在大家觉得不好读、枯燥,我想主要还是因为背景知识的缺乏,以及丧失了一颗静下来慢慢品味经典的心,所以我想一是大家了解一下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背景知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信息获得非常便捷,我们不但可以读到中国人写的,还可以查一些英文原典,看看这些文件在当时,用英文是怎么样确切表达的,大家都可以多看看。

主持人:这本书作者您了解吗,能不能为我们的听众介绍一下?

王曦:这本书的作者,我们在“前言”部分写的非常清楚,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詹姆斯•麦迪逊这三个人在纽约的报刊上,以“普布利乌斯”为笔名,发表在报纸上的。汉密尔顿是一名律师,也是制宪会议的成员,新政府成立以后,任首任财政部长。这本书一半以上的文章,都是由他写成的。杰伊也是一名律师,同时还是一位外交家,主要从事外交活动。是1783年美国独立条约的签订人,1793年中立宣言的起草人,1794年与英国签订的和解条约甚至被命名为“杰伊条约”,新政府成立后,担任过临时国务卿、第一任司法部长、纽约州州长以及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一位首席大法官。麦迪逊也是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参加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制宪会议上作用卓越。他这个人非常有意思,他喜欢记录日记,因此保存了最完整的会议辩论记录,因此被称为“宪法指定人”。新政府成立以后,在宪法第一次十项修正案,也就是人权法案出台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后来又担任过美国的国务卿和第四届美国总统。可以说,这三位作者是美国建国初期,非常著名的三位政治领袖。

主持人:这本书现在也是可以买得到的,我看到您还带了这两本书?

王曦:是的,也是我们卖得非常好的一个经典学术著作。

主持人:我看到另一本是,都是同样的封面?

王曦:是的,和是我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法类的两本名著,非常畅销的书。

主持人:两本书我们看它的创作时间,都是二百多年前写成的,那么对于今天,二百多年后我们的读者来说,最大的启迪在哪里?

王曦:对于《常识》这本书,它是今天的常识,当时的异见,我认为这种独立思考、自由的学术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阅读和《常识》这两本书对我们了解政治和社会人文学科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我们学习哲学非常必要的?

王曦:是的,我们说人文学科,政经哲史都需要打通,比如说哲学,以及政治学中的政治哲学都是基础性的,各个学科的人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只有在这种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深入地往纵深进行学习。

主持人:怎么样才能促进我们阅读这些经典,除了刚才王老师提出的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还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读完这些相对晦涩的名著?

王曦:我们说,现在网络的发达,提供给我们的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我觉得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也有好处,比如你如果在网上搜一下“美国独立战争”,百度百科就会有很多相关内容呈现给你,比如你看完了《常识》大概是怎么样的一本书,也许你就会对托马斯•潘恩这个人感兴趣,这样一来,这种延伸阅读就会越来越激发出你的兴趣,就可以引导我们的阅读和学习向纵深发展。

主持人:那谢谢王老师,现在微信公众账号上有一位网友想请王老师谈谈,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怎么样的一套丛书。

王曦:谢谢听众朋友,这正好也给了我为我们商务印书馆做广告的一个机会。现在我们说和《常识》这两本书市面上虽然有很多版本,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习总书记年轻时看到的这两本书,肯定是我们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这个版本。商务印书馆以译介西学、传播思想为建馆近120年来始终秉持的文化担当,正是这样的担当造就了我们商务印书馆学术出版重镇这样一个金字招牌,而作为我们的一个经典品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现在已经出了14辑,500多种,我们一直还在维护这个品牌,今后也依然会一直做下去。之前习总书记出访俄法,提到的多位大思想家,例如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狄德罗等,都是商务印书馆最早把他们的学术著作引荐到中国来,并且目前依然是中国学界规模最大、同时也最权威的版本。


(本文原载自商务印书馆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