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书|10本好书
周末了,
出去走走,
或者好好歇歇。
也可以,随手拿起一本书
充电或者放松。
10本好书来了。
《落叶》
一个“疯人”出人意料的呐喊
[俄] 瓦西里·瓦西里维奇·罗扎诺夫 著
郑体武 译
我曾以为,一切都是不死的。所以我唱歌。
而今我知道,一切都有终结。于是歌声止息了。
(罗扎诺夫)与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现象。
—— 吉皮乌斯
读一下罗扎诺夫的杰作《落叶》吧。里面有多少对书刊、对文学、对写作,而更主要是对人生的深刻见解啊。
—— 勃洛克
罗扎诺夫惊人地具有当代性,可怕地具有当代性,他的作品仿佛就是今天写的,现在读来依然清新,依然充满活力、充满现实意义。
—— 劳伦斯
作者瓦西里·瓦西里维奇·罗扎诺夫(1856-1919),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传奇人物,集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教育家于一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化和宗教思想复兴的主将之一,在白银时代的俄国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
他被人称为疯人、怪人、狂人,他的随想录《落叶》是一个混沌的文本,里面有诗,有哲学,有故事,有日记,也有文学批评。
生活中,一生中,最使我震惊的是什么?
不高尚。
和高尚。
还有:高尚总是处于屈辱之中。
青年人需要快乐,老年人需要安宁,姑娘需要出嫁,已出嫁者需要“第二次青春”……
永远是相互碰撞,永远是闹闹哄哄。
人们像花儿一样枯萎,凋零。
秋天——什么也没有。这“没有”真奇怪。这秋天真可怕。
延伸阅读:
涵芬书坊第1辑
《爱之路》屠格涅夫
《河上一周》梭罗《艺术家画像》里尔克《莫斯科日记 柏林纪事》本雅明《致死的疾病》克尔凯郭尔《致外省人信札》帕斯卡尔《亡灵对话录》费讷隆《哲学讲稿》涂尔干《花的智慧》梅特林克
涵芬书坊第2辑
《道德小品》莱奥帕尔迪
《克尔凯郭尔日记选》罗德
《我与你》布伯《残酷戏剧》阿尔托《落叶》(全两册) 罗扎诺夫《批评生理学》蒂博代《暮色集》赫尔姆林《人性与价值》桑塔亚那《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涵芬书坊第3辑(陆续出版中)
《卢梭与浪漫主义》《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浪漫派》
《走到人生边上》
追问人生的价值,为灵魂清点行囊
杨绛先生96岁高龄所做的意趣之作
杨绛 著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 钱钟书
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 周国平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
—— 杨绛
本书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书后巧置精彩随笔,增补“百岁答问”,对其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古希腊散文选》
第五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
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古希腊] 泰奥弗拉斯托斯等 著
水建馥 译
粗俗是一种不体面的乡土气。这种乡巴佬,在参加公民大会之前喝一晚酒面糊,他说野薄荷比香水更香。他穿的鞋比脚大得多。
芝诺有双刃的舌头,其威力之大攻无不克;
不管他攻击什么,他的争辩总能自圆其说。
—— 提蒙
中国人对希腊文化并不陌生。近现代文人中介绍古希腊文化的有周作人和罗念生,水建馥是继周、罗之后古希腊文研究第一人。
《古希腊散文选》选录了《人物素描》、《伯里克利传》、《真实的故事》和《达夫尼斯和赫洛亚》四篇完整的散文。短小精悍的小品人物素描,充满谋略、智慧和胆识的名人传记,具有疯狂想象力的小说游记,波兰曲折的大团圆的爱情故事,这一篇篇经典的文章展示了古希腊文学的博大精深。
这套书收集了四种古希腊,一部波斯文学作品,全面反映了古希腊波斯文学的精神实质,实在是难能可贵,均出自水建馥一人之手。水老不仅是古希腊文专家,而且是翻译大师。
《思想录》
“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的魅力
[法] 帕斯卡尔 著
何兆武 译
时间治好了忧伤和争执,因为我们在变化,我们不会再是同一个人。
帕斯卡尔是那些注定要被人们一代代重新研究的作家中的一个,改变的并不是他,而是我们。并不是我们对他的知识增加了,而是我们的世界和对他的态度变化了。
—— 英国诗人艾略特
帕斯卡尔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影响深远,并为其带来了这样的启示:人的价值应高于理性,只有关注人、强调人才能真正克服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之间的二元悼论。
—— 著名学者陈晓明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无论是侵犯者或是被侵犯者都不会再是他们自己。这就好像我们触犯了一个民族,但隔上两个世代之后再来看它一样。它还是法国人,但已不是同样的法国人了。
《培根论说文集》
几乎涉及到人生世事的方方面面
[英] 培根 著
水天同 译
培根,被马克思认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说“知识就是力量”,
他也说“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他说“造房子为的是在里面居住”,
他也说“园艺之事也的确是人生乐趣中之最纯洁者”。
文集共收论文58篇,几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其中也都有所论及,荟萃了培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交、情感、论作伪与掩饰等各个方面的59篇文章,包括其《四偶像》和《所罗门院》等名篇。
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友谊底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之气得以宣泄弛放,这些不平之气是各种的情感都可以引起的。
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一切生物底幼儿在最初的时候都不好看,一切的变更也是如此,变更者时间之幼儿也。虽如此,有如初创家业者总比后嗣为强,最初的先例(如果是好的)也是不常易以模仿及之的。
天性常常是隐而不露的,有时可以压伏,而很少能完全熄灭的。
压力之于天性,使它在压力减退之时更烈于前;但是习惯却真能变化气质,约束天性。凡是想征服自己底天性的人,不要给自己设下过大或过小的工作;因为过大的工作将因为常常失败的原故而使他灰心;而过小的工作,虽然能使他常常成功,但是将使他成为一个进步甚小的人。
《荷花五讲》
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自述与荷花、佛法相伴的人生
叶嘉莹 著
叶嘉莹,生于荷月、小名荷花。
“花开莲现”,当人有生命的那个时候,当花开的时候,那个种子就存在里边,
可是当人在尘世之中生活的时候,人就会“眼迷乎五颜六色,耳乱乎五音六律”,所以就迷乱了。
叶嘉莹,2016年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
诗词给叶嘉莹力量,作为一个承习“旧道德,新知识”家教的女子,叶嘉莹借它度过忧患,获得疗愈。
一瓣心香万卷经,茫茫尘梦几时醒。前因未了非求福,风絮飘残总化萍。时序晚,露华凝。秋莲摇落果何成。人间是事堪惆怅,檐外风摇塔上铃。 可是你要知道,人不经过绝大的痛苦,不会觉悟。我就是因为经过这么多患难痛苦,把自己打破了。你不把自己打破,你永远不能够超脱。
生于荷月、小名荷花的作者在本书中以荷花为线,通过围绕荷花展开的五次演讲,讲述人生经历、与佛法结缘,文辞优美,流彩动人。
《沙乡年鉴》
“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温情讲述人与土地之间的厚重情感
奥尔多·利奥波德 著
侯文蕙 译
《沙乡年鉴》与《瓦尔登湖》相媲美,并誉为“自然文学典范”,曾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 “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
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
一只田鼠由于我走近它而吓得惊跳起来,猛地越过了臭鼬留下的印记。它为什么在大白天跑到外边来 ?大概是因为冰融而感到悲伤吧。今天它那秘密的地 下迷宫——曾经是在它苦心经营下穿过了雪下草丛的 地道,已经不再是地道了,那里只有完全暴露在公众 面前的小路,寒碜而又可笑。是啊,这冰融时的太阳 毁了这个小小经济体系的基本建设。
老鼠是很精明的子民。它懂得,青草生长是为了 让自己把它们造成地下草垛而贮存起来,下雪是为了 可以让自己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地道:给养、必需品以 及运输,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对老鼠来说,雪意味着 它们不会有贫困和恐惧。
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这些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言论自由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这本书对人和土地之间的生态和伦理关系做了最经得起检验的表达,力图在阐明土地功能的基础上去强化人们对土地的了解, 以激发人们对土地共同体的热爱和尊敬。本书不仅吸引着专业人士, 也吸引着那些热爱自然和欣赏美文的普通人。
《还乡的可能性》
“道成肉身,热爱,持续一生”
于坚 著
收录于坚最近几年重要诗学文章、访谈、与其他诗人对谈以及接受媒体采访,全面呈现诗人的创作历程与诗歌观点。
作者以“文章为天地立心”,正是对当下社会浮躁与利欲追逐的回应与呐喊。
于坚,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
与乡村比较。城市更是一野蛮血腥原始的地区,它更需要招魂,需要建立根基,需要神性的引领。
我以为,今天,新诗应当退出广场,礼堂,回到部落。部落才是诗的原始营地。只有在部落中诗才得到最真诚的倾听和领会。
诗是从古代部落的祭祀活动开始的,它面对的不是广场,不是大礼堂,而是部落。子日,诗可群。祭祀活动是群的开始,而不是结束。部落的聚集是身体性的,是存在的需要,生命的需要、群的需要,部落是一个大家庭。
私人阅读遮蔽着诗的非历史的一面,私人阅读把诗缩小为仅仅是某种躺在棺材里面等着盖棺论定的东西,而诗是手舞足蹈的神灵。
《还乡的可能性》是著名诗人于坚最近几年的重要诗学文章和访谈构成。全部未在其他集子中出现过,是本完全的新书。该书集中体现了当代最重要诗人于坚的诗歌观点和主张,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思索。
延伸阅读:当代诗人随笔丛书
《当代诗人随笔丛书》丛书,汇集于坚、王家新、聂作平、叶匡政、马永波、远人六位著名诗人的作品。诗人不止写诗,也用随笔观察时代、反思文学。
《在你的晚脸前》王家新
《纸上城堡》聂作平
《河床上的大地》远人
《格外谈》叶匡政
《树篱上的雪》马永波
《还乡的可能性》于坚
《哲学家死亡录》
190余位哲学家
独特的哲学家小史,值得铭记的哲学死亡事件
通过学习如何死亡,我们学会了如何活着
[英] 西蒙·克里切利(Simon Critchley) 著
王志超 黄超 译
自古以来,如何建构一种“好的死亡”,始终是哲学家们最为关注的中心问题。哲学家死亡的历史,是一个个充满离奇、疯狂、自杀、谋杀、倒霉、痛苦、做作以及黑色幽默的故事。
西蒙•克里切利或许是当代英语世界最犀利、最晓畅易懂的哲学家。
—— 汤姆•麦卡锡
探讨哲学就是学习如何去死。
—— 西塞罗
如果让我写一本书,我将会做一个记录各式死亡的登记簿,再加上我的评论。教会人们死亡的人也将教会他们活着。
—— 蒙田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它或者是一种湮灭,死者不会再有任何意识;或者如有人所说,它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此地迁徙到彼地。现在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活着;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只有神知道。”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未知生,焉知死?”
对孔子来说,出生和死亡都是分界线,服丧时的宗教仪式是极为重要的场合,可以使生命的价值获得恰如其分的表达。
马可·奥勒留(121-180)
“你为什么要为生命的长度担心呢?”
生命之要义乃是遵从理性和神圣精神,接受自然赐予你的任何东西。以这种方式来生活并非是害怕死亡,而是用一种轻蔑的方式来看待它。只有对那些无能活在当下的人来说,死亡才是恐怖的。
“在命令你前进的死神的微笑中,带着你的笑脸,继续走下去吧。”
收录190余位已逝哲学家的死法,跨越几千年。
写了大量古今哲学家对待死亡的哲学思考,这些思考以及他们自己的死亡方式与其哲学思想之间有着十分有趣的关联,并调侃地介绍了历史上那些最出色的思想者,并对人类幸福的意义及可能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卡布斯教诲录》
古波斯人的智慧
[波斯] 昂苏尔·玛阿里 著
张晖 译
卡布斯教诲录是伊斯兰教哲理性的劝喻训世的散文名著,
是作者晚年撰写的留给其子吉兰沙赫的劝诫教诲言论集。
总之,所说的必须受听,不能使人反感;而且,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语言。 你应当聆听他人的话语。牢记开明君主和才智之士的教诲。他们说:“智者和帝王的教导能够使人心明眼亮,哲理正是治疗心灵的眼病的皓矾。”
《卡布斯教诲录》虽然内容庞杂、纵横交错,却逻辑严谨、阐述明晰。书的开始部分首先交代了指导思想,之后很有条理地论述了各种问题,最后则从理论角度加以概括总结,指出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应品德高尚。
昂苏尔·玛阿里以睿智深邃的思想、诱导劝诫的口气、言简意赅的语言,论述了波斯中世纪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科学文化、国家管理、经济、军事、哲学思想等各方面的问题。
每日福利:
即日起到2016年8月底,每天送出精品好书一本!
您回复“好书”两个字给我们即有机会获得精美图书一本。
往期福利发放:
感谢各位读者参与我们周四回复“好书”的活动。恭喜“心航”朋友获得精美好书一本。请将您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私信给小编。赠书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各位亲都有获得赠书的机会哦!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您心仪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