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那么大,你要去看看 |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特别策划(三)

2016-08-21 商务印书馆

身未动,心已远。

翻开书中的精彩,

不论古今中外,

去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方。

生活,就是诗,就是远方。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特别策划来啦!

国际地理大会是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办的四年一届的国际地理学学术会议。早在1871年,以欧洲为主的地理学家们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发起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今天,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名地理学者参加会议。本届大会主题是“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




1.《家园•旅途•远方》


为何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强烈地呼唤诗和远方?

旅途又如何重塑着心灵中家园与远方的意象?

地理知识是帮助我们认清真实的世界,还是增强我们对他方的成见呢?



人们对此地他方的感受和观念,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而情感则是心灵的表露。在这个变化剧烈的大迁徙时代,我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家乡与世界间撕扯。作者追求真知灼见的优美表达,与您一起领略心灵地理学的世界。



2. 《树的秘密生活》


一份写给大树的情书。所谓树,就是中间长有一根向上伸展的主干的高大植物。

前提是它能够生长在适宜的条件下。




对于树,我们的浪漫性追求与我们的功利性追求常常将我们和它们的关系置于尴尬的处境。
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能指望的。还是让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中的朋友来了解它们,欣赏它们,并怀着息息相依的感情对待它们,因为这是我们持久相处,我们共同的家园持久存在的基础。有人心甘情愿写了一本关于树的书,告诉我们许多它们的,以及我们和它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翻开来阅读。






3. 《筑梦:美国住房的社会史》


住房是“美国梦”的核心内容,不论是激进的政治演讲者还是雄心勃勃的企业家,都认为住房的建筑模式,将为国民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其重要性远超过对工厂、机构的建筑或改造,它们是新的社会秩序的一部分。




普通美国人对家的珍爱使住房史别有寓意,拥有一套“像样的住房”的权利是基本权利,维护这种权利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必须准则。但是,每一次关于住房的争论都要穿越阶级的界限,何谓“像样的住房”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思考的问题:家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持家庭隐私与社区生活之间的平衡?或保持个人自由选择权与政府控制权之间的平衡?郊区的独门独户住房是“像样的住房”的唯一可接受的表达方式吗?核心家庭是最好的居住单元吗?民主平等是简单地意味着拥有栖身之所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还是被他人接受的权利。




4. 《在西部的天空下》


自然可能曾因人类的意志或无知而改变
它是一种我们无法忽视的自主的力量




本书作者曾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提名,其论著对世界环境史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书汇聚了作者有关美国西部环境史的多篇论文和学术讲演。总的来说,本书主要围绕西部史的三个主题即多元文化意识、环境意识、个人自由与集权问题展开。本书代表了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对于研究环境史等专业的人员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5. 《旅游与国家公园——发展、历史与演进的国际视野》


本书以旅游与国家公园的关系为主线,考察了全球国家公园运动发展的历史轨迹。本书可供旅游、环境、生态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6. 《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


全书分成四组内容,即“世界的表达”、“作为人类家园的世界”、“相互联系的万千世界”,加上作为结尾的“结语”,系统地阐述了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





7. 《岁月时光——人生的百科全书》


该书是一位老人人生智慧之书,堪称老年生活的百科全书。书中包括80多个篇章,涉及社会学、法学、科学、医学以及心理学等各个层面的问题。作者亚瑟•F.贝林高斯先生,现年90岁,美国作家。






8. 《黄埔军校生活史(1924—1927)》


黄埔军校被誉为国民革命运动的奇葩,久为学术界重视,研究内容大多侧重于政治、军事方面,本书填补了学术研究工作中的薄弱乃至空白领域,着重从军校生活史的层面和角度进行展示、分析和判断,深化和拓展了黄埔军校史的研究内涵。在生活史的视窗中,黄埔军人群体可以得到更加完整的聚焦和审视。


本书内容包括黄埔军校校园生活、黄埔军校战地生活、黄埔军校参与的地方公众生活、黄埔军校引领的民国风尚。借助军人当年笔下的记述和诸多感想,佐证以翔实的同步史料,本书试图从另一角度揭示青年志士的壮怀激烈与心路历程。




9. 《家园的景观与基因》(精装)


本书是关于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次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建筑学等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并借鉴类型学、基因等概念,以文化景观为主线,以传统聚落为载体,挖掘和整理了传统聚落景观及其基因图谱,探讨了历史文化聚落景观区系。






10. 《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致力于制定具有系统性、包容性的资产建设政策。这些政策不仅应当包括全部人口,而且还应当给予最贫困家庭更多的补助。 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还很长的路要走。




本书主要是针对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福利国家”政策。这些政策主要以补助贫困家庭收入为基础。本书的建议是,社会政策也应当重视家庭资产积累,因为只有这样家庭和社区才能持久地参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11. 《法国地理学思想史》


本书从法国近代地理学的诞生一直写到本世纪60年代末期,全面阐述了这段时间法国地理学思想的孕育、形成、演化和发展的全过程并以令人信服的论据作了阶段划分,论述了各个时期的特点。



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详简有序,旁征博引,资料翔实。从而引导读者追循作者的笔触,对法国地理学思想的发展全过程作一番巡视。从70年代至今,是法国著名的地理学史专家,索邦大学教授P.克拉瓦尔续写的。




12. 九州丛书之《九州(第五辑)》


本辑以纪念禹贡学会80年为主题,刊发了禹贡学会成员侯仁之先生20世纪70年代两篇译稿,两篇文稿都涉及地理学思想的重要理论,且皆为首次刊发。本辑断代横跨先秦至近现代,内容涵盖历史地理学的经典与热点话题,是值得关注的历史地理学论文集刊。

 

主编:唐晓峰、田天


延伸阅读:

《九州(第四辑)》

主编:唐晓峰

2007年出版,RMB: 26.00元

《九州(第三辑)》

主编:饶宗颐

2003年出版,RMB: 19.00元

《九州(第二辑)》

主编:唐晓峰

1999年出版,RMB: 21.00元



13. 《环中国南海文化》


本书是作者近年研究南中国海边疆史和文化的论文选集。全书收入论文和学术会议发言共43篇,论述了南中国海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主权一部分,孕育、形成、发展了自己的海洋文化。本书同时就海洋文化的开发利用,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应用范例。 





14. 《永君说生肖》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报》12篇系列随笔之集结。作者从生物学、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每个生肖的来龙去脉,风格划一,结构严谨;资料详实,叙述缜密;文字洗练,遣词典雅;同类图书难以企及,诚为读者提高文学修养、温习传统文化之入门佳作。







15. 《中国风景名胜区边界》


本书针对与其他国家相比,在地图上无法找到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边界这一独特的“中国现象”作为问题意识展开论述。作者在详细材料的支持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开拓性研究,积累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初始数据。






16. 《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


国内首部系统阐述德国工业文化的专著



《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最全面地反映和分析了这一过程的结果以及它们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含义。《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丰富的文字、照片、视频文献以及学术描述和反思,将给中国读者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去理解这一演化过程,从而得出具有潜在比较意义和不同发展的中国人自己的结论。




17. 《南极洲地质发展与冈瓦纳古陆演化》





本书得出的前三点结论是:

(1)东南极的太古宙陆核在中元古代时经历了不同的构造运动,这些运动可能分别与印度的中原运动、非洲的基巴拉运动和北美的格林威尔运动相当。

(2)北维多利亚地西边的鲍尔斯地体和罗伯逊湾地体是外来地体,是在寒武纪之后增生到东南极威尔逊地体上的。

(3)原划为石炭-三叠纪的南极半岛格雷厄姆地的"基底变质岩"特里尼蒂半岛群及南设得兰群岛的迈尔斯陡崖组的确切时代为晚三叠世。




18. 《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该书对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研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价值。“生态旅游”指在不损害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游览观赏,书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旅游区建立的理论与实践。





19.旅游研究进展丛书之《旅游研究进展(第五辑)》

本书由2009~2010 年完成的6 篇博士论文辑要而成,反映了中国旅游研究的最新进展,反映了目前国内旅游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


主编:保继刚

2015 年出版,RMB: 45.00 元


延伸阅读:

《旅游研究进展(第四辑)》

主编:保继刚

《旅游研究进展(第三辑)》

主编:保继刚

《旅游研究进展(第二辑)》

主编:保继刚

《旅游研究进展(第一辑)》

主编:保继刚



20. 《苏联地理(总论)》






21.《纪念刘东生院士》


惠寄文稿的作者从各自的亲身经历,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以十分简短的文字,生动记录了先生那过人的学识,为人处事的涵养,描绘出先生栩栩如生的丰满形象。




22.《吴传钧先生九十华诞祝贺文集》


吴传钧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代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学的开拓者,在七十年的科研和教育生涯中,为中国地理学的振兴发展和地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功勋卓著的贡献。书中收录文章40篇。文章的作者包括先生的同事和学生,内容涉及吴传俊先生在人生追求、科学成就、学术交流、培养人才和为人师表几个方面,表达了对先生的感谢和敬仰之情。




23.《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吴传钧院士学术报告选辑》





24.《质朴坚毅——地理学家赵松乔》



25.《根植——曲江生活访谈录》



本书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深度访谈,涉及人群广泛,以曲江的六种情绪(梦想、归属、改变、执着、安逸、隐忧)为主线,记录了曲江新区十年变迁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全面而又深刻地展示了曲江的地方感及其在各类人群中的表现。本书虽聚焦于曲江这一城市新区,但折射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人口流入城市、乡村人口城市化及城市间人口流动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地方建构的经历和经验,是探索城市新兴空间人地关系融合的一次有力探索。



26.《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


本书从消费的角度,重新观察明清妇女的生活、地位及其对当时产业的影响,期望能予读者明清妇女另一面貌。





27.《说地:中国人认识大地形状的故事》


对当代人来说“地球是圆的”是无可置疑的常识,但中国人接受这一常识的过程却异常复杂。西方科技文明的入侵,重构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建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和知识体系。

何以要将可能引发争议的地圆说传入中国?

如何说服中国人相信并接受这一新观念?

中国人又是如何应对新观念,调整新旧观念间的关系?

在何种情况下,知识的争议可以达成共识?

这本小书将为您一一解答。






28.《粥的历史》




本书谈粥的历史,主要谈的是与这种食物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为个案研究的主题,粥这样的食物,很可以反映我们身处的文化中人们与食物的互动关系。从粮食的种类到粒实的烹调,再到食物形象的赋予,历史上的粥,从来就不是一碗水米混融而已。粥的历史,包涵的是人们的生活经验、心态情感,甚至是对健康生命的护卫与渴求。粥的本体是无情之物,但它碰上的却是有情之人,而属於粥的文化则正在这场遇合中现身。



29.《探究人格的奥秘》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探究人格的学术成果,包括人格中的价值观、人格中的自我、心理健康服务与人格障碍、健全人格养成教育、人格研究中国化五个专题,以及作者为这五个专题撰写的题记和引言,较全面反映了作者探究人格的中国化历程。

 



30.《榆林窟第25窟:敦煌图像中的唐蕃关系》



31.《探究心理时间》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探究时间认知(时间的无意识加工、时间知觉、时间估计、时间记忆、时间推理及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和时间人格共七个专题的学术成果,以及作者为这七个专题撰写的题记和引言。对于心理时间的研究,本书不仅有翔实的具体操作,还包括作者对该领域有关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景的治学感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32.《性格的力量》




这部关于性格与衰老关系的作品,不属于现在很流行的心理自助手册一类,而是关于自我认知的一部哲学心理学著作,深刻,睿智,而玄学。“衰老有什么功能?衰老的意义在哪里?”作者问道。对于这个异乎寻常的问题,他在书中作了全面的探究。本书作者是个文字高手。作为一个真正的灵魂大师,他丰富、多情。他的文字诗性而神秘。他能逗引读者进入他描写的世界,引发感受,引发联想。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