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5本国学经典

2016-08-30 商务印书馆

钱穆先生曾言:“中国文化,于世界为先进。”


又说:“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


任继愈先生说:“一个民族的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最能体现这个民族的性格和风格。”


理解国学,不仅是在了解我们的过去,也是在了解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正值开学季,25本国学经典来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儒家的生命力在于,作为周传统的守护人,他们亦成为中华文明的捍卫者。……儒学将它的所有一般观念根植于对已存的习俗、学问和历史先例的缜密的研究之中,它独自许诺将个体完全一体化于它的文化、社会和宇宙之中,这一定是中国社会得以延续的秘密之一。

——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


一个人必确定了他的人生才得往前走动,多数人也是这样;只有昭苏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才能把生机剥尽死气沉沉的中国人复活过来,从里面发出动作,才是真动。中国人不复活则已,中国而复活,只能于此得之;这是唯一无二的路。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习近平


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历史,皆因时代更迭中,民族有魂;而一个人的茁壮成长,在漫长岁月中,尤其需要人生扎根。

——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朱永新






1
《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


行孝道、做善事,珍惜时间,勤学苦读,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思想价值。


《千家诗》选用民间广泛流传的名家名篇;《神童诗》主要辑录了神童汪洙的部分诗歌,《名贤集》《增广贤文》则汇集文献佳句及有韵的谚语。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汪洙《神童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名贤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


本书作品以睿智的思考洞察社会人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通过简洁凝练的诗歌、谚语告诉我们,在年少的时候要懂得珍惜时光、勤奋努力;在生活中要懂得孝顺父母,和睦兄弟;在身处困境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被誉为“袖珍的百科全书”,涵盖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哲理和智慧。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仅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千字文》



3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据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启蒙教材”


本书为清朝学者车万育所著的《声律启蒙》和戏曲家李渔的《笠翁对韵》的合订本。


儿童熟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音韵格律,自然地领会平仄对仗,以后在学做对联和诗词时,便可以信手拈来。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声律启蒙》
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笠翁对韵》


《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训练儿童应对,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书中还引用大量典故传说,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其中很多典故都具有一定的教育、警示意义,符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儿童成长有着深远影响。




4
《论语·大学·中庸》(精编本)


儒家学说经典合辑,阐述儒学哲学核心思想,汇集学习与传承的篇章。


南宋朱熹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政治家赵普


《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是儒学重要的思想载体。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依据,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论语·大学·中庸》发挥了儒家学说,论述了道、理、心、诚、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并加以阐述发挥,提出了以理为范畴的哲学体系。《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重要著作。




5
《孔子家语译注》(精编本)


集中体现孔子“仁”“礼”与“德”思想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仅要懂得友善、爱人,而且要时刻反省自己,祛除内心的杂念和私欲,规范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社会礼法的规范。



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孔子家语·王言》




本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的重要依据。书中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另外,书中的许多故事和孔子的许多充满哲理的语言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6
《孟子译注》(精编本)


被誉为“儒家学说代表作、传统散文写作之高峰”。

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本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善于论辩,长于思考,探索人性、人生、社会、政治等诸多问题,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谨记保持美好的品德,经常通过自省等方式修养自身,将人性中的善发扬光大,做一个善良、正直、勤奋修身,勇于挖掘自身缺点并改正的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孟子


本书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7
《荀子译注》(精编本)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是先秦学术思想成果总结性的著作。

本书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对事物辩证的看待方式,学习他人的美好品德,通过他人的教导对自身进行约束和修养,将人性中的“恶”通过后天努力而改正,并通过自身道德感化、教育他人,做一个善于思辨,勤奋修身,善于学习他人所长并改正自身缺点的人。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本书现存三十二篇,是荀子思想的总结,其内容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荀子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8
《道德经译注》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伟大著作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 尼采


《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

———— 唐玄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9
《庄子译注》(精编本)


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是道家学说的典范之作。


《庄子》又名《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评庄子文章


意出尘外, 怪生笔端。——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庄子》


本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




10
《列子译注》(精编本)


被誉为“常胜之道”的智慧之书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是道家重要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


《列子》书事简劲宏妙,多出《庄子》之右。—— 洪迈《容斋续笔》


《庄》、《列》之文,播弄恣肆,鼓舞六合,如列缺乘踽焉,光 怪变幻,能使人骨惊神悚,亦天下之奇作也。

—— 屠隆《文论》


 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刘韶《文心雕龙》



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

——《列子·杨朱》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




《列子》共八篇,全书共载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一百三十四则。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其书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11
《诗经译注》(精编本)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梁启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小雅》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小雅》


《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辑的。“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12
《礼记译注》(精编本)


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并称为“儒家五经”


《礼记》为儒家者流一大丛书。《礼记》之最大价值,在于能供给以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者流,尤其是荀子一派学术思想史之极丰富之资料。

————梁启超


《礼记》不但是打通《仪礼》、《周礼》二书之内蕴的钥匙,同时亦是孔子以后发展至于西汉时代,许多孔门后学所共同宣说儒家思想的一部丛书。

————王梦鸥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礼记·礼运》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礼记·中庸》




本书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时期的礼制、礼仪,记录孔子及其众弟子的言行,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其中《礼运》《儒行》等篇有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古代学子的必学篇目。




13
《尚书译注》(精编本)


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


《尚书》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尚书·大禹谟》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尚书·大禹谟》




本书用散文形式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记载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




14
《左传译注》(精编本)


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与《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又其文虽时代甚古,然无佶屈聱牙之病,颇易诵习。故专以学文为目的,《左传》亦应在精读之列也。

————梁启超


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刘熙载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左传·桓公二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本书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增加了很多历史情节和细节描写,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这些内容大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15
《战国策译注》(精编本)


一部全面展现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一》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战国策·秦第一》




本书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16
《汉书译注》(精编本)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开创了我国断代史的先河,与首屈一指的通史《史记》齐名,居二十四史前茅。


《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简洁整饬、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



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汉书·扬雄传》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汉书·陈汤传》




本书记载了西汉刘邦至新朝王莽统治期间230年的史事,《汉书》在记事上不过激不怪异,不将人或事故意过分压低或过分抬高,材料丰赡众多却不秽繁杂乱,详尽而有体例规矩,使人读来兴趣盎然而不厌烦。




17
《三国志译注》(精编本)


一部三国对峙的纪传体国别史,《三国演义》的创作源泉。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三国志·魏书·刘晔传》
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评》




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选取史料的精华,如实地向后人呈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面目,并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魏、蜀、吴三国时期的人物肖像图,并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18
《唐诗三百首》(精编本)


被誉为“中国文学之美的典范”

唐诗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浓缩了当时最为朴实的生活场面和最为先进的思想精粹。通过阅读唐诗中对于唐代人民生活的描写,可以了解唐代的时代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策略等时代特征,感受文化的自由开放和各种思想的交汇融合。


唐代诗人,有的在诗篇中直抒胸臆,追求个人自由和理想,也有的慈爱悲悯,为天下人民大声疾呼。他们中的许多人不畏强权、大气磅礴,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的善良和正义。


他们的精神启示我们,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拥有一颗正直善良、追崇真理、勇于直言的心,不仅仅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身旁的人多做一点。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唐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本书对其中名作进行全面、深入浅出的注解,力图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读懂每一首诗,并理解这些经典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本书所选之诗,注重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令人读来有美不胜收之感。




19
《宋词三百首》(精编本)


读宋词,品人生百味。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作“词名”,依调填词叫“依声”。根据词作内容与情感表达的不同,他们被后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词最初继承了晚唐五代绮靡婉约的文风,笔调总在离愁别苦间徘徊。初期词人如晏殊、晏几道父子、欧阳修等都是沿袭此路发展的。


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题材、内容得到了充实,表现手法也日渐丰富。


到苏轼时,直接扩大了词的写作范围,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词风大为扭转,变为慷慨激昂,在婉约之外另树一帜。


宋词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直到今天仍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许多名篇名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了串讲,如注释字音字义、补充说明词语中蕴含的深意、典故、翻译原文,还结合词句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引申拓展了相关的成长感悟、品读思考题和读后感,以帮助读者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更好地鉴赏和理解词人及词作。




20
《元曲三百首》(精编本)


丰富的民间故事,展现深刻的社会现实。

元曲,是一种与唐诗、宋词三足鼎立的文学体式,包含散曲和杂剧两大类,其中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元曲的产生和宋词一样起于民间,后经乐师、文人之手而形成严密的格律定式。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主流,题材丰富多样,视野宽广,反映的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饱满感人,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大宝贵遗产。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汤显祖《牡丹亭》


本书集中展示了汉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元曲,其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出了独有的特色因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同时,本书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很多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收录了许多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




21
《古文观止译注》(精编本)


领略中国古代散文精粹的绝佳选择


《古文观止》的作者是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乘权、吴调侯叔侄俩,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是一部纵横交美,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好文选。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古文观止》是作者以犀利的视角,在广博的中华文海中撷采的最为绚丽、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精美古文,因而本书也是最为优秀的古文选本。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删去了少量篇目,配以题解、注释及译文等,并辅以精美的插图,使之更具时代感。




22
《唐宋八大家文集译注》(精编本)


开辟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新高峰


“唐宋八大家”是人们对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这八位古代文学家的合称。


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其他五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苏轼《后赤壁赋》 


本书收录了唐宋八大家的诸多代表性散文,兼顾了论说、杂记、书信、赠序、传记、祭文、寓言、游记等各类文体,基本上能够反映出八大家散文作品的整体风貌,以及他们的价值理念与智慧。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品大家之精粹,赏千古之奇文。




23
《颜氏家训译注》(精编本)


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颜氏家训》一书不仅对当时诸如“玄风之复扇、佛教之流行、鲜卑之传播、俗文字之盛兴”等多方面作了较为翔实的纪录,为后人保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宋代朱熹之《小学》,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王三聘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从《颜氏家训》之多次重刻,虽历千余年而不佚,更可见其影响深远。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施而不奢,俭而不吝。——《颜氏家训》


本书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记录了颜之推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人生经验。




24
《曾国藩家书译注》(精编本)


从朴实的书信中学习修身美德和处世智慧


曾国藩,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家书》


本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它通过对生活琐事的叙述、读书做学问的体会,以及对家中子侄的教诲,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和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人们仍能从这些家书中学习他修身的美德和处世的智慧。




25
《中国四大名著·价值阅读》(全四册)


四大名著承载着无数文化精华,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价值观的培养从阅读开始。


《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毛泽东


《西游记》是一部以拯救堕落的人心与人精神为鹄的作品;《西游记》也是一都描写反贪题材的作品。

——刘戈


《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

——金庸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专门撰文对《水浒传》进行过点评,他认为《水浒传》的情节有“史诗般的广阔”,并认为其与西班牙17世纪的“流浪汉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红楼梦》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西游记》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损,名可垂于竹帛也。——《三国演义》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水浒传》


四大名著是汉语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们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每日福利:

即日起到2016年8月底,每天送出精品好书一本!

您回复“好书”两个字给我们即有机会获得精美图书一本。


往期福利发放:

感谢各位读者参与我们周一回复“好书”的活动。恭喜“悠然”朋友获得精美好书一本。请将您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私信给小编。赠书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各位亲都有获得赠书的机会哦!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