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读抗战+知日的20本书(一寸河山一寸血)

2016-09-03 商务印书馆

去年,抗战胜利70周年;

明年,抗战爆发80周年。


今年的今天,第三个抗战胜利纪念日。

重读这20本关于抗战和了解日本的书。


1

《何谓中日战争?》


从1874年台湾出兵就开始了的战争



所谓中日战争,是指自满洲事变为起点直至日本战败为止的战争,又将其特指为“中日15年战争”。


但是为了从整体上掌握日本以及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本书中所指的,是从台湾出兵(1874年,牡丹社事件)开始一直到日本战败为止、连续不断的中日之间的战争。


过去以至今日摆在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依然阻碍着两国的政治外交关系,作者认为其根本在于有关中日战争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认识的课题还未得到解决。



近代日本国家所孕育的国家体制以及国民的对外认识,特別是在对中国的认识方面,事实上潜藏了支持发动战争这一国家暴力的原因。可以说战争的原因和失败即归结于这样的对外认识,尤其是对中国抱有的偏见和误解。这也是贯穿本书的主题。



2

《衣冠西渡》

抗战时期政府机构的变迁历史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


这一迁移,动员之广泛,规模之宏大,过程之艰辛,民族意志之刚毅,人民爱国热情之昂扬,都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所少见,或仅见的。它突出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惊,履险不畏,在艰难条件下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可歌可泣,可记可录,值得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作为驱动民族振兴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杨天石推荐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中国近代史及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件影响颇为深远的举措。国民政府迁移,不仅是名义上“首都”的迁移,更直接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全面转移,这种迁移客观上对保存实力,实现持久抵抗争取到了修复与发展的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人力物力的全面转移,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阐释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背景、决策的经过及迁都重庆及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的全过程,揭示了国民政府这一迁移举措对抗日战争走向的影响。


延伸阅读:

“抗战大迁移丛书”:《筚路蓝缕》《乱世飘蓬》《伏线千里》《烽火薪传》《衣冠西渡》

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目录




3

《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

日本为何无法征服中国?


1937至1945年日本占领中国,维持占领的费用庞大,而从这些支离破碎的占领地区汲取财富和资源的前景暗淡,且贯穿战争之始终。中国当时现代经济部门极其不发达,以至于不能快速产生回报;其通信设施落后,以至于不能执行高压政治;民族主义力量又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日本占领者不支付巨额镇压费用就无法进行经济剥削。



4

《朱生豪小言集》

朱生豪爱国思想全纪录


莎士比亚剧作杰出译者朱生豪抗战期间所写1049篇犀利檄文首次集中汇编出版。


罪恶的黑手潜伏在每一个角落里,等候着每一个机会,去窒息正义,熄灭光明,用志士仁人的血来填饱它的欲壑。

暗杀、绑架、恐吓,这些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在主动者也许认为还不够刺激濒于麻木的上海人心,于是昨天又发生了孤军营谢团长被杀的惊人事件。


每天早晚走过爱多亚路,看见马路两旁伫立着的数百在寒风中瑟缩着等待施发白饭的人们,辄与不知今是何世之感。当生活必需品成为奢饰品的时候,行见街头尽为菜色之人,而饿死者的数目也只有一天一天增加起来吧?据闻营米业煤球业的人去年无不利市三十倍,甚至有如某煤号获利一千七百余万的,举世皆瘦而我独肥,迹其行为,简直与食人肉无异。


本书是朱生豪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上海“孤岛”中的《中美日报》小言专栏所写作品的汇编。些文章看似简短,却集中包含着太多的内容。一篇“小言”的炼成,是他在掌握了多方消息之后得出的结论。

在他的笔下,路透社、塔斯社、合众社,《纽约时报》、《真理报》不断出现,可见这都是他分析的依据,一篇“小言”就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份《参考消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编辑,朱生豪在关注战局的同时,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普通民众,记录了当时“孤岛”上的众生相。

延伸阅读:《诗侣莎魂》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朱生豪的天才译笔,是在民族和国家饱受外来凌辱时期成就的,也是在诗人宋清如之爱的浇灌下译竣的。《诗侶莎魂》以详实的笔法为我们还原、描绘了作为优秀中国知识分子朱生豪、宋清如平凡的一生和译莎的传奇经历。

——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李伟民


在那些日子里,师生们是多么渴望着前方能传来胜利的消息,渴望着能早 一点把日本强盗赶跑,让她们能早曰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去呀!但是,不断传来的,却是“国军” 一次次地后撤,日军一步步地进逼的消息。每当听到又有某地沦陷了的噩耗时,往往是全校上下一片哭声。母亲虽然作为级任导师,自知负有稳定学生情绪的责任,但在此情此景之下,又怎能忍得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呢?



“x军到来之曰,

某屋的主人仓皇出走,

剩下满屋的耗子,

后圏一条来不及宰杀的肥猪,

和庭心一只积世的老乌龟。


耗子说,“这是我们的世界了?;———。”

于是跳梁无忌,为所欲为。

乌龟是一个哲学家,

惟终日缩头曳尾于阶前,

悠以度其千岁之长生。”



朱生豪活在莎士比亚的世界里,而宋清如却活在朱生豪的世界里。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她曾这样评价他:“他首先是一个诗人,一个爱国者,然后才是一个翻译家。




5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

揭示真相、维护正义、珍惜和平



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间日本对重庆进行轰炸218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万人以上,超过1.7万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本书详细讲述这段历史,讲述中国军队和重庆人民的抗日事迹,并阐述大轰炸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对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影响。




6

《隐形将军韩练成》

抗日名将76年的传奇人生


抗日时期,他率部抗击日寇于昆仑关、桂林、雷州半岛等地并接收海南;

他与白崇禧私交深厚,救过蒋介石的命,官至国民党中将;
与刘志丹、刘伯坚、周恩来交往甚秘。


“韩练成有奇功,功不可没”

—— 朱德


“做为共产党员,几十年来,不论是在党外,还是在入党后,党让要我做的事,全都做到了”
—— 韩练成






7

《抗战时期云南高等教育的流变与绵延》

抗战时期高校的风云变化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同济大学、国立云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在抗战烽火中如何办学?


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黄钰生、熊庆来等教育家在抗战中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识是怎样的?


从一个更为直观的角度反映出战时高等教育的变迁与发展趋势,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清晰地窥见现代民族、国家与教育之间复杂的关联和互动关系,为加快当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经验总结。

本书基于抗战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下云南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考察人手,深入分析了抗战时期教育思潮、教育宗旨及方针政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变化、内迁高校及云南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战地位研究》


“中国正在为所有的守法国家而战斗”



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既是为他们自己也是为我们而战,因为只有日本人的失败才能把我们从危及我们在远东地位的灾难中解救出来。

—— 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在电文, 1938年5月7日


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

美国“先德后日”战略的制定怎样影响中国抗日战场?




关于中国抗战对苏联的战略价值,1938年初,斯大林对访苏的中国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坦言道:他“深知中国不仅是为自己作战,也是为苏联作战;日本人的最终目的,是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直到贝加尔湖”。


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亚内尔上将在给国内的报告中认为,“只是由于……中国抗战挡住了日本军团”,日军“才没有向加利福尼亚州进军”。



9

《抗战时期的重庆文化》

重庆政治及文化地位的变迁



一本全面梳理、论述抗战时期重庆文化发展脉络的著作。

如此深入研究整理的有关重庆抗战时期文化状态和战时文化中心迁移的著作尚不多见。

该研究为重庆区域文化研究一部分,先后搜集整理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出版的各类报纸期刊数千种,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




10

《东京审判 —— 正义与邪恶之法律较量》

专业的法律视角 全面洞悉东京审判始末



世界反法西斯取得的胜利,

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所取得的

正义战胜邪恶、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战后,战胜国采以合乎现代文明理念的方式,通过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战争罪行审判,即举世瞩目的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的大法官


东京审判虽已过去多年,但留给国际社会的法律遗产为各国所珍视。多年来,国际政治、历史、法律界围绕东京审判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所展开的讨论,也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以专业的法律视角,通俗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全面展现了东京审判始末,区别于历史和政治学术研究及文献类著作。尤其作者对于东京审判开庭场景的描写,使读者恍如置身其中。


真正了解日本,才是最好的纪念。

从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我们对日本的研习从未停止《武士道》《菊与刀》《文明论概略》《劝学篇》《日本官僚制研究》《纸上声》……武士道、茶道,物哀、耻感……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日本?

至少如同日本研究中国那般研究日本,才是我们知日的开始。这何尝不是对抗战最好的纪念。


11.《武士道》且看武士道与中国文化、与骑士制度之关系。罗斯福总统本人曾亲自阅读本书,还分发给他的朋友们



1894年由于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胜,且在旅顺和台湾进行血腥的大屠杀,因此被西方视为野蛮国。新渡户稻造撰《武士道》向世界进行解释。他认为武士道是类似骑士道的高尚品德。武士参透死亡,切腹与复仇行为也并非野蛮。

他凭借其优美英文,令此书畅销欧美,尤其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获胜后,大量涌现本书各种语言的版本。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


延伸阅读



《日本的神道》:在被认为是上古时代之道复活的维新政府的神道政策里,有许多是出自到了后世才产生的神道说。


12.《菊与刀》了解日本的必读经典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延伸阅读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本书从比较文化的视角,细心地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用语,分析日语词汇,列举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的为人处世,对一些往往为人所忽视的话语、动作,乃至心理都给予极大的关注,总结出日本人的依赖心理特征:构成日本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依赖心理。根据这一特征创立针对日本人的独特的心理分析法与理论。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现代社会各种各样令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13.《文明论概略》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的主要著作之一





认为西洋文明高于日本文明,并指出日本必须以西洋为目标,努力学习,急起直追。


延伸阅读



福泽谕吉的另一经典著作。本书共分17篇,包括有:论国与国平等;论学者的职分;论国民的职责;勿以自己的意志强制他人;论名分产生伪君子;论思想和行动一致等内容。


14.《日本教习》理解胜于友好,理解第一,友好第二。




从1901年到1911年这11年间,清朝政府聘请了大批日籍教师充任中国新式学堂的教员,这些日籍教师在历史上被称为“日本教习”。本书收入了汪向荣先生有关“日本教习”的研究性文章。这些文章不但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日本教习来到中国的历史背景、他们在中国从事的教育活动,还论及一些回到日本之后的日本教习对中日文化交流所做的积极贡献以及中日两国人民官方和非官方的交流活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角度。


延伸阅读


《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揭示“汉字”与特定的日本文化的内在关联,并重点梳理和研究了“日文汉文”这一日本最早的“语言”记录样式。


5.《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日本古典文学鉴赏》从文学、家庭等了解日本



“我开始思考能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也能充分领会《源氏物语》魅力的形式,这个方法就是把焦点放在男女人物的对话上,以此来简化人物关系,突出故事情节。这样提炼以后的内容无论哪个时代都可以通用,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应用,而且效果还保证不错。”(【日】山口仲美)


延伸阅读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商务印书馆“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之一。本书是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的一部力作。作者经多年刻苦研究,逐年发表一些论文,最后汇总成本书。作者文风质朴,举例恰当,在“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梅棹家庭学的展开”、“夫妻不同姓的陷阱”等章节中有精彩的论述。


16.《日本史》对日本本国历史,特别是中古时期历史的全面叙述



今天日本是个道道地地的现代国家。但是,我们对它的历史不如对它超越的西方列强的历史熟悉,也没有对亚洲被认为是古代文化或世界宗教的发源地的其他国家的历史那样熟悉。日本的历史没有欧洲历史的主流或异国情调的中国、印度历史那样引人注意……日本的社会史、制度史曾经只是引人好奇的异国风情,现在却成为步入现代化的许多国家的例证之一。(【美】 约翰·惠特尼·霍尔)


延伸阅读

(1)《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

(2)《日本外交史研究》:中日两国学者就日本近现代外交史做了大量研究,出版和发表了大量有关日本外交史专题的论著和论文,这些研究著述就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外交政策与其国策之间的关系及与各相关国家复杂的相互关系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为系统深入地研究该课题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3)《探寻中世和近世日本文明》:本书介绍的是日本自1185年的镰仓时代开始到1868年江户时代结束期间的情况,这七百余年的历史阶段被称为日本的中世和近世时期。


17.《日本官僚制研究》“政治的中核”究竟有怎样的压力集团和决策过程?



延伸阅读


《日本政治》:本书是作者以在东京大学讲授的课程讲义为基础,分为“政治结构”、“秩序的构图”、“权力的运用”三部分,尝试对日本的政治过程进行系统性说明的成果。


18.《战后美国在日本的软实力》日本为何总是无条件忠诚于美国?



从1945年至1952年,美国对日本实行了长达6年零8个月的占领。在美国人看来——甚至相当一部分日本人也这样认为——美国的对日占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为在占领结束后,日本实现了民主主义、经济繁荣并且其军事力量得到了抑制。美国也因此为他们在战败国日本推行并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打上“成功”的标签。甚至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对日占领仍然会被当作一个“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出现在美国的政治宣传中。


19.《新译日本法规大全》一部全面汉译日本法规规范的外国法规类图书




《新译日本法规大全》是一部全面汉译日本法规规范的外国法规类图书,190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按照行政官厅顺序划分为25类,涵盖了宪法、各部门行政法、刑法、监狱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出版法、著作权法等部门法,是中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移植外国法律体系的规范蓝本之一,其翻译为汉语的法律用语比较规范,大多被留用至今,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法律学术史的珍贵来源。


延伸阅读

(1)《日本最低生活保障法研究》

(2)《日本国检察制度》

(3)《日本违宪审查制度》


20.《纸上声》谈日本,要撒点香料?!但愿纸上有声胜无声,不空留。


本书是著名旅日学者、作家李长声先生的最新随笔结集。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收入作者近年来关于文学、出版与中日文化交往方面的随笔四十篇,作者考证严谨,信息量丰富,笔锋却举重若轻。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