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富强的10本书(最美好的普遍愿望)

2016-11-17 商务印书馆

对于今天的中国,从追求可以用数字衡量的目标,到追求无法用数字衡量的目标,是一次巨大的转场。

国富民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每个人最美好,最普遍的愿望。


1.《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从大历史、大未来理解“一带一路”的逻辑,堪称“21世纪新全球化宣言”


本书是王义桅教授继“2015年中国好书”《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后又一力作,从历史、经济、文化、外交、全球化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一带一路”的逻辑,以“世界是通的”智慧超越了“世界是平的”思维,打造包容性全球化,非常值得一读。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王义桅教授是中国学界“一带一路”战略的最前沿的研究者和呐喊者,他的新作《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纵论四海,上下千年,读来畅快淋漓,特别值得关心中国发展大势的社会各界仔细研读。

一一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


共赢主义的完美阐释,雅俗共赏的精品之作。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延伸阅读:

《“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6)》国内首部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评估“一带一路”建设进展与成效的综合性年度报告;全球首发“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指数、省市参与度指数;各类数据3000亿条,原始数据量超过5PB,覆盖“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供给侧改革:理论、实践与思考》近几年间新供给研究群体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热词和关键词,围绕这一关键词,形成了新的供给经济学


中国的“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提出了从供给侧发力应对现实挑战、破解瓶颈制约的一整套认识和建议,力求形成对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反思,并对为实现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到习近平表述的“中国梦”现代化目标提供理论支撑。相关认识的切入点,是需要对已有的经济学成果有“破”有“立”。而引出的基本认识,就是中国为完成十三五“全面小康”决胜阶段的任务并乘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抓住并处理好“理性的供给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命题。


贾康,著名财经专家,曾受邀参加中央经济工作座谈。媒体生动地将贾康形容为“中南海问策专家”。



3.《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扩展版)横跨五大洲的畅销书,全球销量超过350万册,翻译成43种语言,2016扩展版全新上市


摆脱竞争格局,开创全新市场

向人们所熟知的一切取得战略成功的定律提出了挑战

全球销量超过350万册


本次扩展版新增的内容包括:

  • 全新作者序言:救命啊!我这片海变红了!

  • 全部案例和实例的升级版,使开创蓝海的故事与时俱进。

  • 新增的两章及扩充的一章,阐释战略协调性、战略更新及红海陷阱,解决过去十年中读者提出的最紧迫的问题。

已知市场空间中的残酷竞争只能制造血腥的“红海”,令企业深陷其中,并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

作者基于对跨度达100多年,涉及30多个产业的150项战略行动的研究,提出要取得持久性的成功,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能带动企业增长的新市场空间。

这本畅销书终结了传统战略思维,开辟了赢取未来的新途径。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将指引你摆脱竞争,开创全无对手的市场空间。

4.《电商消贫:贫困地区发展的中国新模式》县域电商精读手册,贫困经济起飞指南,菜鸟创业必读宝典


由阿里研究院策划,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主编。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


坚持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

——《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 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


本书集结了近年来各路学者和扶贫实践者们对于电商消贫的认知和思考,是探讨借助电商彻底消除极端贫困的前沿新著,是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课题力作。面向全体扶贫界人士、电商从业者及相关行业工作者、新经济研究学者。


5.《中国道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怎样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不少中等收入国家经济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中的矛盾爆发出来了,原有的发展优势渐渐消失了,它们迟迟不能越过人均GDP10000美元这道门槛,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一方面,由于国内工资收入水平的上升,这些国家无法同低收入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竞争,某些低收入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出口竞争中比中等收入国家的同类商品更具有优势,在吸引外资方面也更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能与发达国家竞争的优势产业、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产品,中等收入国家的困难加大了,它们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机会没有了。


在中国,必须摆脱过去长时期内支撑经济增长率的模式,即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的旧模式,转而实现投资与消费并重的拉动GDP增长的模式,再进而实现消费需求带动为主、投资需求带动为辅的拉动增长模式。


延伸阅读:

《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中国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即中国城镇化分三部分: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一家国有企业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现代企业制度。


6.《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以人口密度和职业分派为标准,将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分为四种类型


国内社会学者之注重经济因素者,以吴景超、乔启明二氏为最著。吴氏倡导工业化运动,以为惟有工业化,始可提高人民的生活。

——孙本文


吴景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第四种国家的出路》是其代表性著作。在这部著名的社会学著作中,作者提出了"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理论。作者以人口密度和职业分派为标准,将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分为四种类型。中国属于第四种类型,即人口密度颇高,但在农业中谋生的比例也较高。中国人要提高生活程度就必须开发资源,实现工业化,公平分配,控制人口数量。



延伸阅读:《世界政要和名人谈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上39位世界政要的讲演文集


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21世纪的欧洲 
日中关系、亚太经济关系
政策的基础——防御谁?
21世纪的欧盟与中国——面对新的战略关系
亚洲地区主义的挑战与中国 
面对一超和全球化,中国应扮演的角色
21世纪的东盟与中国 
一个埃及人看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21世纪的印度、中国与世界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



7.《文明中的城市》: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规划大师”,“世界城市”定义的全球权威和“世界工业区”概念之父的经典之作。


一部探讨世界历史进程中各阶段城市发展变迁的集大成之作。

百余万字的鸿篇巨制,二十多个经典城市案例,一部城市文明发展的百科全书,回答了城市数千年来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显而易见,中国不会停下城市化脚步。中国城市化率将从50%左右提高到60%。但具体数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具体发展路径。明确了发展路径,才能具体规划未来城市人口所需的基础设施与住房。

——彼得·霍尔


  • 城市的诞生也就意味着城市文化的诞生,城市文化随着时代的嬗变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 为了生活,更别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必须确立一套基本的城市秩序。

  • 它们不是世俗的乌托邦,而是充满压力、冲突和痛苦的地方。那些认为它们是令人厌恶和不愉快的人能够并且会脱离他们,而进入田园牧歌般的城郊和花园城市;如果那是他们想要的,政策会帮他们实现的。城市从古至今都是不断变化的地方,是为那些能够忍受厨房高温的人准备的地方,是通过行走在街上激发人们肾上腺的地方;是肮脏的地方,有时候是利欲熏心的地方,但是绝对是值得居住、长久记忆和庆祝的地方。 

  • 在新信息世界里,人们有望通过一个按钮来发指令,问题是这按钮在何处。 

  • 全世界的公民与其定下了一个浮士德式的交易:它为人们提供了机动性以及工作、娱乐、闲暇的机会和社会契约的选择权,然而因此我们人类将付出代价,只是当时的我们并不知情。20世纪末,终于到了买单的时候;但我们却不知道如何面对现实。 

  • 我们理应进入一个真正的城市黄金时代,一个大多数人享受空前的财富,享受他们生命中从未出现过的财富的时代,然而大多数人却被困在可怕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之中,结果就是高度的创新性与悲惨野蛮共存。 

为什么伟大的城市应该有这样的黄金时代,这些所谓的美好时代?这些黄金时代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这些燃烧得如此耀眼奇特的创新火焰发生在城市而不是在乡村?在一个特殊时期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一座忽然之间就变得极具创造性,而且是格外创新的特殊之城?为什么这些精神之花只能昙花一现地绽放几年时间,通常只有十年或者最多二十年的光阴?为什么很少有城市拥有不只一个这样的黄金时代呢?它们为何未能夺回曾经点亮其生命朝气的创意火花?


延伸阅读:

明日的田园城市》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的书,它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标志,
乡村是上帝爱世人的标志。
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
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

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8.《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本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三农问题”的学术著作

本书由林毅夫、赵耀辉编译,是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文学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术顾问D.盖尔·约翰逊教授发表过的英文论文中挑选出23篇文章翻译而成的。


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经济学,特别是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的探讨;二是中国经济问题,特别是对人口增长、中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分析;三是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轨问题的研究。




延伸阅读:

《农民的鼎革》(农民三部曲)以农民与改革的关系为主题,核心关怀是农民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地位。



9.《中国道路与蓝领中产阶级成长》蓝领中产阶级是指从事劳动工作的雇员,由于工资水平的上升而加入城市的中产阶级。中国的经济发展呼唤更多的“新蓝领”


在发达国家中,中产阶级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蓝领。

历史已经证明,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国家的发展与竞争力取决于有技能的劳动力。


蓝领中产阶级的成长意味着“金字塔形”收入分配结构正在向“橄榄形”或“鸡蛋形”收入分配结构转变,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的。


一个社会最怕的是出现一批又一批的绝望者。在社会水平流动渠道和社会垂直流动渠道相继堵塞的环境中,绝望者增多了,他们认为自己注定就是失去前途的人,个人再怎么努力都是没有希望的。


社会垂直流动渠道的畅通,使每一个勤奋进取的工作者都会有前途。这将是社会风气的巨大转变,人们会记住,未来的前途主要来自个人的努力,而并非依赖于家庭出身、父辈的门第或者祖上留下的遗产。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蓝领”和“白领”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小并逐步消失。



10.《国富论》(权威全译本)经济学入门必读,西方经济学开山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本书之一”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将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几百年来,“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市场的代名词。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曾被无数次的引用和解读。为了真正理解他的经济思想之原貌和全貌,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国富论》的全译本。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亚当·斯密


这本书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本书对英国资本主义、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促进作用。    

延伸阅读:

《德国天才》一封“写给日耳曼知识分子长达850页的情书”,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一本书读懂100余位德国天才。


在这部“写给日耳曼知识分子长达850页的情书”中,展示了自18世纪中叶以来德国涌现出的灿若星辰的天才人物和大师,贝多芬、康德、尼采,歌德、瓦格纳、孟德尔、普朗克,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弗洛伊德、勋伯格,约瑟夫·博伊斯、于尔根·哈贝马斯、约瑟夫·拉辛格等等,以及在他们的影响和推动下,德国在思想、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