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3本科学名著
第一辑
《文明的滴定: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新物理学的诞生》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牛顿研究》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
第二辑
《西方神秘学指津》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圣经、新教与自然科学的兴起》
《重构世界: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上帝和人类认识》
《西方科学的起源(第二版)》
《炼金术的秘密》
历史上的过去是异国他乡。我们这里不是要追溯过去以寻找现代科学的起源,而是要寻找近代早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不是要发现自己所关注的事物在过去得到了哪些扭曲反映,而是要试图理解这个异国他乡的居民的语言和习俗。
事实上,神秘学传统可谓西方思想文化中足以与‘理性’、‘信仰’三足鼎立的重要传统,与科学技术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了解神秘学传统,我们对西方科学、技术、宗教、文学、艺术等的理解就无法真正深入。 ——张卜天(译者)
人类宁愿认为自己的居所在太空中固定不动,并且被安排在适当的位置,而不是一粒可有可无的微尘,在浩渺甚至是无限的宇宙中漫无目的地飘荡。 1543年往往被视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年。那年出版的两部重要著作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一本是波兰教士尼古拉·哥白尼所著的《天球运行论》,另一本则是荷兰人维萨留斯的《人体结构》。 ……哥白尼的著作已经包含了整个科学革命的种子,这场革命以牛顿建立了辉煌的近代物理学为顶点。
人们普遍承认,17世纪经历并完成了一场非常彻底的精神革命,近代科学既是其根源又是其成果。 一个作为有序的有限整体、空间结构体现着完美等级与价值等级的世界,被一个无定限的(indefinite)甚或无限的(infinite)宇宙所取代…… ……这一过程的结果是人在宇宙中失去了他的位置,或者更确切地说,人失去了那个他生活于其中、并对其进行思考的世界,人要转变和更迭的不仅是他的基本概念和属性,甚至是他的思维框架本身。
我们所有人,或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把牛顿的世界机器当成了宇宙的真实图景和科学真理的体现,这是因为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都是近代科学以及经过启蒙时代洗礼之后人类的共同信条和常识。 对于同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对于后世来说,牛顿似乎是一个超人,他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宇宙之谜。
亚历山大·柯瓦雷
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自然科学和医学一直在为政府研究、宪法分类和社会分析提供类比。 人们认为,方法有一种共通性,在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中一直管用的方法也能把社会科学推向前进。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西方人就尝试系统地描述世界,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为宇宙中运作的原因提供自然主义解释,但我们将会看到,这些过去的做法与现代科学之间的相似性微乎其微。 ……17世纪的自然志和自然哲学负有一种使命,要为新的命题式宗教提供一些一般理由。 对于文化的演进,一种常见看法是,宗教代表着人类发展的原始阶段,注定要被一个更加开明的科学时代所取代……现在,“科学”成了社会自然进步所指向的目的或目标。
中国人天生就倾向于场论,这种偏爱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关于海潮原因的正确观念。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人说过,没有远距离物理接触的超距作用是可能的。 中国数学的思想和做法永远是代数式的,而不是几何式的。 公元8世纪初,当一行和梁令瓒第一次发明这种时钟时也有同样的情形出现,这比带有立轴横杆式擒纵机构的第一批欧洲机械钟早了6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