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智能》:生活方式或趋同 观念则壁垒分明

2015-12-21 陈华文 商务印书馆


人类历史上,总有那么几次关键性的技术变革,改写了世界发展进程。比如工业革命,使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步入现代工业社会,而当前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向智能社会转型的前夜。互联网闯入我们的生活,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意味,让人猝不及防。为厘清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的走势,法国社会学家、记者马特尔曾前往中国、日本、南非、印度、巴西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调研,采访了包括谷歌、苹果、脸书、百度、腾讯等上百家企业高管,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中,他从不同维度剖析互联网带给人类的影响,记录了互联网时代一场场波诡云谲、震撼人心的文化战争及未来走向。他探讨互联网文化,将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形态、科学创新等话题糅杂其中,绘制了一幅穿越现在与未来的复杂图谱。


很多人以为,互联网将整个世界“一网打尽”,全球各地的人将会在思想意识和文化观方面逐渐趋同。马特尔却不认为未来真会出现这种情形:互联网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全球亿万网民朝夕使用且须臾难离的虚拟网络,但迄今观念仍然迥异。地球村虽逐渐成为现实,而互联网文化的疆界依旧泾渭分明。为什么说互联网普及了,人们在文化观念上不会形成真正的共识?其实这非常容易理解:各国历史传统与价值信仰不同、经济发展和生活习俗各异,互联网文化生态也必定多元。比如在网络世界中,美国华尔街白领和中国偏远农村的青年关注的话题截然有异。尤其在社交网络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征就更显著了。


所有研究互联网问题的人都清楚,你永远预测不到下一秒将会产生什么天翻地覆的变革,互联网时代的一切发展呈现出变动不居的态势。马特尔为此告诫人们要保持谦逊:互联网的变化如此之快,我们掌握的所谓准确的数据,往往都不可靠。他进而坦陈,他这本书如写于四年前,一定不会提及平板电脑,如写于六年前,那时还没智能手机和App,十二年前,维基百科和谷歌都还不存在。互联网数字领域的巨无霸企业,如微软、戴尔、美国在线和雅虎,昨天可能所向披靡,今天若墨守成规,很可能明天就已出局。


很多人放大了互联网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格局,科技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我们正在经历的技术革新,会打破所有对未来的展望。将来,互联网怎样对各种行业洗牌,洗至何种程度,都是未知数。前段时间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谈及互联网未来时,也有着类似的观点。基辛格甚至认为,互联网并未建立起一种世界性秩序,互联网的未来会出现怎样的格局,谁也无法预料。


谈到互联网技术,不能绕开硅谷。那里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如今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互联网产业的世界级殿堂。硅谷的科技创新能力之所以强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附近云集着几所世界一流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比克利学院等,大学里的高端人才和技术,为硅谷做大做强提供了厚实基础,使之作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而依据马特尔的概括,硅谷成功的经验首先在于研究、融资和企业创新三个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渗透;其次在于加利福尼亚特有的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最后是对企业创新的信仰,对企业文化的布道和对失败的宽容:“这里有着对工作和资本主义的反叛,在无私和贪婪之间游移不定,既注重社群生活又培养个性的生活方式,这种反正统文化在其他地方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中国是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倾力打造互联网经济的国家。11月11日本是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可7年来已成为全民网购的象征。如今,网络购物成为我们经济生活的重要方式。而网络经济背后的最大推手,是马云掌舵的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在互联网发展并不明朗的十六年前,大学英语老师马云在摸索中组建了这家公司。当时他预料互联网能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马云的远见卓识,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网络传奇。在马特尔看来,阿里巴巴是美国亚马逊、电子港湾和贝宝的混合体,但业务量超过这三家公司的总和。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互联网经济所蕴藏的能量惊人,很多传统企业,乃至一些农民企业家,也试图在互联网经济中分得一杯羹。


除了阿里巴巴,百度与腾讯(QQ)在中国也家喻户晓。在百度搜索文献资料,利用QQ开展社交活动,已融入多数中国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马特尔认为,百度与腾讯用户人数虽数以亿计,但主要还是限于中国境内,要想成为世界级互联网企业,还任重道远。不过同样也要看到,在短短四年内,腾讯公司针对智能手机开发的微信平台,不仅正在改变中国人的社交行为和阅读习惯,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布局。这种改变的利弊如何,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发展中国家互联网扩张速度惊人,印度是另一个显例。当下,印度共拥有数千家实力强劲的计算机网络公司,培养的计算机工程师人数仅次于美国。在每年的430万印度大学毕业生中,就有50万名计算机领域的工程师、程序员和技术人员。班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的硅谷”。在印度计算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的背后,是政府的全力支持。在印度,很多互联网领域的精英时常往返于美国硅谷,这种频繁的交流互动,对印度互联网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印度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互联网产业在将来能否继续高歌猛进,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当今世界,尽管大国和强国主导着互联网发展格局,然而有些小国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以色列是沙漠中的小国,地域和生态都没有优势可言,可是以色列重视高新技术,大力扶植互联网技术。以色列将大数据融入城市管理中,着力创建耳目一新的智慧城市,当前,特拉维夫是世上唯一的“智能城市”入选者。


作为以庞大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社群空间。智能城市首先是城市管理智能化,其次是交通、电力、建筑等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当前,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准较高的城市,也在为创建全新的智能城市跃跃欲试。这当然值得肯定,但若流于概念炒作,不能真正给市民带来便利,则不免成为空谈。


有关互联网一系列话题探讨,如同无边无际的大海,现在的研究依然处于“试水”阶段。《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自然也不可能涵盖这个领域的所有话题,但开启了我们对于互联网时代向智能社会的认知的大门。





(原载于《上海证券报》,原标题:《生活方式或趋同 观念则壁垒分明 ——读<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在商务印书馆官方微店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