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勇:经历的人就在身边…..——河源援鄂医护说(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得嘉艺术馆 Author 元像见闻



我们能安定的过平凡的日子,是因为有平凡的人走在前面,他们以自己平凡的身躯,挡住风雨,挡住灾难。也因此,他们成为不平凡的人
——编者

事件:2020年2月9日、11日,河源援鄂医护先后两批共32人,冒死赴险,奔赴湖北抗疫一线,直至3月20日,他们全体平安返回。

陈勇访谈视频片断  叶霆\摄影


陈勇:经历的人就在身边…..


陈勇\自述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没底
把能免费买的人身保险都买了
没想到长大后反而要穿纸尿裤
湖北人非常不容易
一个病患因老爸新冠去世哭了一整个下午

我是1999年上的广东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广东医科大学,校址在湛江,学的是临床医学,学制五年。2003年大四的时候,正好遇上非典。那时比我们高一级的九八级的那些师兄师姐们刚好在实习,他们都参加了抗非典。我们跟他们隔的比较近,他们回来后常跟我们聊天,讲述抗非典的经历,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对于那些参加抗击非典疫情的医护人员满怀崇敬。


2020年5月,讲一口标准普通话的陈勇,从形象到气质,你很难想象他是地道的客家人。  黄玉逵  摄



2004年毕业的时候,非典已经过去了。我分到梅州兴宁,在兴宁市人民医院工作,也是从事呼吸内科,在那边干了11年。2015年,看到河源市人民医院招人,就跑到这边来面试,2015年十月调到河源市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没底


今年1月,我正好在顺德,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附属医院进修气管镜,刚好一个月。31号那天,医院收到了卫健厅文件,说是要组建一个医疗队去援助湖北,我看到这个文件之后就主动的跟我们的科主任申请加入这个医疗队,去湖北参加抗疫一线的工作。


2020年2月9日21点,陈勇与队友们到达武汉。


2020年2月13日,武汉,陈勇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


2020年2月,武汉,陈勇在方舱医院查看病患记录。


2020年2月15日,陈勇在雪中武汉的留影。


(我申请援鄂)一是受到03年那些师姐师兄们参加非典抗疫故事的激励,一直没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医护人员,有幸去为国家效命,这是非常少有的机会。所以我就想着去报名,能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没底,报了名以后,家里人包括我自己心里都没底,因为从媒体得知,那边的医护人员当时感染的有1000多人,而且大部分都是直接接触感染的。不过自己想,自己现在30来岁,身体的各个方面还比较强,万一真的感染,自己应该可以扛的过去。所以,虽然有担心,但也不会说特别的害怕。出发前还有点疑虑,出发的时候我们是第11医疗队的,看到我们有那么强大的队伍,就一点顾虑也没有了。


在广州集合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很平静的,还互相询问,每个人都说不怕。你看我们的医疗队有300多人,有一个集体的力量在里面,心里就更有底了。到了武汉以后,一看国家给的那些防护服和物资都很充足,防护措施很到位,就更没有害怕的心理了。


我报名的时候,一开始我爱人是不同意的,她主要考虑的是小孩,当时小的才六个月,大的才三年级,都要人照顾。第二,我刚好是30多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到那边感染了的话,对整个家庭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报名是偷偷报的,我爱人不知道,名单出来以后,她才知道的,所以她一直是反对的,好几天没跟我说话。到走的时候,她心里还不是很乐意,虽说心里不乐意,但在行动上她还是很支持的,包括帮我准备去武汉用的生活用品,都准备的很好。我去武汉,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爱人,她对我的支持是非常大的,而且她承受的心理压力比我大多了。


2020年5月,陈勇在家中。大女儿上学后,陈勇的书房就变成了女儿的书房,自己的专业书只能放书柜下。  黄玉逵  摄


2020年5月,陈勇夫妇与女儿一起玩摺纸。  黄玉逵  摄


我在武汉是直接面对新冠病人,自己知道只要防护措施做好了,感染病毒的几率非常低。而她在家里并不知道这个情况,虽然我有跟她聊,她也会以为我是在安慰她,所以她在家里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的,直到我们从武汉撤回(流泪)。说到我爱人,我感觉非常对不起她,因为她承受的心理压力比我大多了。


把能免费买的人身保险都买了


去之前跟我哥里沟通了一下,我母亲已经去世,就老父亲一个人在老家,70多岁了,就没跟他说。


2020年2月,陈勇出发湖北前与家人的合影。他的大女儿习得一手漂亮的欧体字,今年陈家春联就出自她手。



2020年2月,陈勇出发湖北前,与爱人、孩子携手。


我哥也在老家,跟父亲住一起。我跟我哥沟通后就没再告诉我老爸,老爸是后来同村的人在媒体的报道里知道了告诉他的。


其实我爸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人,他说了,既然国家有需要,你也去武汉了,我就全力支持你。我会照顾好自己,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就是对你的最大的支持。


毕竟我们不是真正的战士,我们内心还是会害怕的,但真的不是怕自己的安危,我们大部分人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怕的是: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回不来,整个家就垮了,会连累家里人。所以去之前,我们把能免费买的人身保险都买了,万一有事,尽可能的弥补家里。


我们2月9号晚上八点到达武汉,第一个感觉这是一座空城,整个武汉机场,除我们医疗队和极少数的几个工作人员外,再没有其他人了。当时到达武汉的除我们广东医疗队,还有其他省市的医疗队。整个机场都是医疗队的人,包括当时去机场接我们的酒店的公交车。然后整个行程就是除了灯和路,整个城市都是寂静的,当时的感觉就是武汉非常严重了。


我们按省卫建厅的要求,河源市政府和医院给我们准备了七天的防护用品。食品类我们主要带了些高热量的东西,就是容易消化的高热量的相当于军粮一样的,就是吃一点能顶一天的那种。因为我们当时了解到防护服很宝贵,进一次舱中途是决不能脱的,不能吃东西,所以我们准备的都是这些高热量的像蛋白棒之类的食品。


没想到长大后反而要穿纸尿裤


我们2月11号开始进入方舱工作,是东西湖方舱医院,2月5号开的舱,去到的时候已经开舱有一周了,患者的情绪不会很低,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积极的。他们对我们这些医护人员非常友好,就像是看到了亲人一样。


武汉,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陈勇和队友送别出院病患。



2020年3月3日,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陈勇与队友带领病患者做操。


说句笑话,纸尿裤小时候没条件穿,没想到长大后反而要穿纸尿裤了。我们进方舱,纸尿裤是必须穿的。上面没有要求我们穿纸尿裤,但我们非常自觉的每个人都会穿纸尿裤,因为怕实在忍不住了,不会浪费一套防护服。因为如果防护服湿了,我们就要重新出舱再换一套再进来,起码要耽搁一个小时。第二个,你又浪费了一套防护服。进到里面以后,在那个环境里,你的精神会高度紧张,高度集中,基本上就没什么尿了,所以说尽管穿了,说实话,我们互相都问了一下,大家都基本没用上。


想家?在方舱里面是不会的,主要是回到酒店以后,到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才会想家。在方舱里基本都是精神高度集中,还是想到工作,该怎么样把这工作做完,其他的事也确实没时间想。


最想的就是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自私一点说就是,只要疫情结束,我们就可以回家团圆,就可以回到家里看望几个月大的小宝宝,想抱抱孩子。


2020年2月28日,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休舱。


我们队里有规定,不允许私自外出,平时不上班,就只能呆在酒店里面,而且一开始疫情严重的时候连房门都不能随意出。包括我们吃饭,一个队十几个人吃饭,只能派一两个人去一楼饭堂拿,拿上来后送到每个人的房间里面去。不能一起吃饭,也不能聚众聊天。虽然我们是队友,但彼此之间也尽量少接触,就怕万一一个人感染了传染全队。开始的时候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方舱医院休舱之后,因为我们再没有直接接触那些新冠病人了,那几天就稍微松一点点,大家可以互相走动一下。


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跟家里人视频聊天,算是报个平安。对,毕竟像我爱人一样,能直接看到我,没瘦,她就比较放心一些了。



2020年2月29日,陈勇向家人报平安。


2020年5月,陈勇的家。  黄玉逵  摄


2020年5月,陈勇的家,客厅成了孩子的游乐场。  黄玉逵  摄


湖北人非常不容易


最大的感受,还是非常感动,觉得湖北人非常不容易,在方舱医院里,我们跟那些病人都还是非常亲近的,跟他们聊天,发现他们湖北人都非常的难。


一开始发病的时候,整个湖北发热的人非常多,医院都忙不过来了。湖北的人民想看个病都非常的辛苦,后来熬到国家有支援的政策开始,他们的生活和医疗环境才慢慢改善,湖北的人民真的非常不容易。像我们住的那家酒店,为了腾出房间,迎接我们医疗队入住,他们酒店的工作人员只剩下十几个人,全部先在酒店自我隔离14天,然后才敢让我们医疗队入住。酒店就十几个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打扫卫生的阿姨和门口的保安,加起来才十几个,要负责整个酒店我们300多人后来加上浙江队400多人的饮食起居,所以武汉人付出的非常多。


还有那个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公交车司机,他们真是付出很多很多。除了接送我们上下班外,他们是三班倒的,一开始人员不够的时候,他们是两班倒,一上就12个小时。他们中途是没有什么地方吃饭的,他们说因为开公交车走来走去,自己被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为了减少医疗队员被感染的风险,他们也不敢进酒店吃饭,经常都是领了盒饭以后就在路边吃,让人感动啊。


2020年2月,武汉,为医疗队服务的大巴司机在路旁吃盒饭。


(武汉封城前)已经是非常紧张。跟病人聊天,一开始因为病人很多,工作太忙,没时间聊,后来很多病人出院了,方舱的病人少了,轻松一点的时候,他们也有心情跟我们聊天了,那时候就能跟他们聊出很多故事来。


一个病患因老爸新冠去世哭了一整个下午


我们所工作的方舱医院是零死亡,我们并没有直接面对那种生离死别的场面。但我们查房时听到那些病人说哪一床的病人的亲属又怎么了……你就能感受到……


我们碰到很多在这里住舱的,就有他们的家人在别的医院死亡的情况。也是看到他们得知家里的人去世了,他们自己住在方舱医院,也不能去看,也不能去送最后一程,他们当时那个心情是很悲痛无助的。我们当时还遇到这么一个情况,一个患者老爸去世了,他哭了一整个下午,我们就在他旁边陪他聊天,开导他。


是啊,经历的人就在身边…..


感觉去了一趟那里,可能是我这一生中最珍贵的一个经历。感觉整个人的很多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了,特别是看到那些病人他们的家人怎样怎样啊,他们都不能去看最后一面。很多病人,他们也知道这病没什么特效药,心里很彷徨,会怕。跟他们接触以后,感觉自己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着才是最好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陈勇  河源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河源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预备党员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已经受访者审校

采访时间:2020年5月31日

叶霆\录音、视频  赖劭华\录音整理

黄玉逵\编辑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采访团队:黄玉逵  叶霆  北风  海洋  赖劭华

小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程合作


《庚子32——河源援鄂医护风采》项目

包括50——60分钟文献纪录片

200P大开本图文书

文献图片展

图片展将在得嘉艺术馆举行

本系列微信推文为上述项目预热之作


得嘉艺术馆,河源市越王大道

与永康路交汇处得嘉花园内(筹建中)





— 未完待续 —



往期回顾


谭经福:这种经历是一种难得的精神财富——河源援鄂医护说(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