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了半个月胖了18斤,为你找到了潮汕地区最值得打卡的22家店

饭醉团伙 饭醉团伙 2022-09-07


潮汕,一个全国人民心头舌尖上的地名。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寻味顺德》再到《风味原产地·潮汕》,对这个地名的向往,是层层递进、每日加深的。



前段时间,饭团食研所的@敏敏剑仙 跑到潮州、汕头、揭阳,整整耍了半个月、吃了138家各种渠道搜集来的店,一共胖了18斤…… 他得出结论:


汕头是潮汕最好吃的地方,只此一城,就有22家极品美味。



本文因为内容过长,所以给你们写了个导引:


①各种粿类 ②潮汕牛肉 

③潮汕卤鹅 ④打冷夜糜 

⑤鳗鱼火锅 ⑥抽屉肠粉

⑦草药猪血汤 ⑧豆花糖蛋 

汫洲蚝烙和普宁豆干


虽然不管是在成都还是网购,都吃过不少潮汕美味,但都比不过去到当地!所以这篇,我强烈建议你们收藏。



因为只要你是个吃货,就总有一天会去的~ 


p.s.店名文章结尾有清单,请查收。



盛产稻米的岭南,可以说是米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一日三餐顿顿不离形态各异的粿。没有粿的潮汕,便不能叫潮汕。



粿汁


早餐必备,在白色稠汤中汆烫的粿,和卤汁融合,就是粿汁啦。

 

大大的卤水锅边,摆满各种可以卤的食材,想吃什么往上堆就行了,最后根据食材的多少来结算。

 


一碗堆不下时,会将粿汁与卤味分开装。

 


这家隐藏在小区里的传统汕头的粿汁,特色就在于独特的老卤味道和鸭蛋。



鸭蛋替换鸡蛋来卤,更多了一份让人着迷的咸蛋黄风味。


配以耙软入味的肥肠,透着酒香的广味香肠,增添脂味肉香的五花,最后撒上一抹金蒜酥,超棒!


↑老姿娘粿汁


而另一家老牌粿汁店,以手工粿片及特别食材为特色。


进门就可以看到正在晾晒收烟的粿片。将它剪成随性的三角状,便成了碗中的主角。

 

 

她们家食材繁多,有一种极为少见,当地人叫「生肠」。管状软脆,片状韧脆,口感超好。

 

↑同益老牌粿汁


粉肠也处理得毫无苦味~



粿条

 

粿条潮汕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基本等同于面条对四川人的地位。常见的做法有汤粿、干粿与炒粿三种。

 

这家隐藏在小巷子里,还挂着房屋中介招牌却在卖粿的,是汤粿界的LV。

 

↑父子粿条


最贵的一碗粿条能卖到50元,当地人却毫不在意。因为她家使用了成本翻倍的手工粿条及独特食材「猪脚筋」。猪脚筋与猪板筋,是老板号称猪肉的极品肉。

 

据传说一头猪分别只有只有2条和4条哦,极少见。曾有爱好者一直追加,导致一碗粿条价格破百。

 


手工食材与特殊食材都只是亮点所在,立足的根本还是老板对食材的处理。


比如常见的腰花,非常厚实,却嫩中微有脆感,毫无内脏味与腰子腥味,后韵居然还能出现本味的鲜甜(没错,确实是在腰子里出现里鲜甜)。

 


脚筋奇妙的软糯与韧脆并存,没有太多风味,强调口感。板筋爽脆,带有肉香与脂香。

 


最喜欢的还是这块,老板口中神秘的猪肉,形态风味像极了肥牛,但口感比肥牛更为厚实。口感更加Q弹,肉香与油香都很棒。

 

↑父子粿条


这家干粿本是市场旁边的一家牛肉及牛丸店,大多都是冲着牛肉而来。

 

↑福合埕牛肉丸店


不过他们家真正棒的还是用秘制沙茶来干拌的粿条。

 


把淹没在沙茶酱下的牛肉翻过来,颜色烫的刚好。

 

沙茶的用量不多不少刚好把粿条全部巴付,多种食材复合出来的咸鲜与甜,饱满而不过。整个过程又辅以些许油香与辣香。如果沙茶不够,旁边还可以自行添加。

 


她们家的沙茶是在这次汕头之行里,最好吃的沙茶。

 

↑福合埕牛肉丸店

 

除了汤粿和干粿,炒粿就是极具诱惑的油脂与碳水完美结合了。


必须是大火,猪油,快炒,成品须得猪油喷香,锅气十足,菜脆,肉嫩。

 


这家水准算是粿条湿炒不错的。上桌的炒粿别看有一层芡汁,但掀开的同时便飘来油香与爆炒香气,且整个温度维持在略烫口。

 

粿条成段,韧弹厚实,烫度与猪油香贯穿全程,酱香回甜。轻微码过味道的牛肉,软嫩咸香。


↑老二炒粿


粿糕


将粿做成块状,切成三角形式的糕点,就是粿糕。


切好后的粿糕,拌入酱油鱼露等染色调味。再放在平底锅中慢煎,外层略有焦香时打入鸡蛋。

 


炒熟后拨到一边,蔬菜肉片继续炒制,最后大勺生蚝放下,伴随强烈的滋滋声,一阵水雾四起。趁着汁水,将食材聚拢吸收融合各味。

 

最后上桌时加一勺绝妙的糖粉。


 

大块粿糕沾糖吃,下面各种细碎的材料与略微的汤汁混合,焦香、蛋香、油香,酱油、鱼露、辣酱复合出的多维度咸鲜微辣与微甜。

 

还有蚝仔的海味与番茄白糖的糖水风味。


↑池姨炒粿

 

鲎粿

 

相传古代的鲎粿,为无牙老人而制,以米浆或薯粉、鲎肉、鲎卵为料,蒸成桃型,在浸泡于文火温油中,捞起后淋以鲎汁。

 

而如今鲎已成国家保护动物,不能再吃。潮汕人民便将鲎替换为鲜虾、碎肉、香菇等,继续传承。

 


误打误撞的这家店,老板很有意思,热爱尝试各种做法,花样多变。


在常规的食材之余,又加入了干贝、咸蛋黄、瘦肉、鸟蛋等,如果预定的话还有鲍鱼鲎粿哦。

 

↑李记潮阳鲎粿(龙眼南路店)


恰逢有新品要上,拉着我试了一碗,号称对美女极好的甜品。


看似银耳汤的美颜甜品,却用了广东特产东京薯粉、桃胶、藕粉、银耳、红枣、枸杞,六种材料熬制而成,夏天来上一碗确实不错。

 


水粿

 

水粿真是超级可爱的粿品!将米研成米浆之后,倒入可爱的小碗,猛火蒸熟之后,就是小碗形状。汕头与潮州的水粿,调味是不一样的,下面就说说汕头的水粿。

 

这家小店在社区一楼,四位中老年组合,门口还小火慢煎着菜脯。


 ↑共和老洪豆花草粿水粿


老板跟前摆满了白色小碗,一根尖尖的竹签在小碗周边一划一挑,左手食指一收,水粿就从小碗里跑了出来。

 


每个水粿小碗上,一勺炸的干香的菜脯,然后平铺在盘里。


汕头的做法会在一边淋上熬制的糖浆,另一侧倒上一点辣酱。这样咸香、甜咸、咸辣、甜辣各种组合自己调节~

 


草粿

 

草粿是使用广东特有的草粿草煎熬取汁,再用薯粉定型而成。


口感、形态、颜色像极了台湾的烧仙草、宜宾的凉草冰粉,但味道略有区别。

 


这家的草粿薯粉及草粿汁更加的厚重,致使口感有点接近于冻。


药草味很明显,配上芝麻花生黄糖粉,个性鲜明。

 

 ↑龙眼豆花


较传统的草粿,口感会更加软耙一些。没有那么重的药草味,上面洒满白色糖粉。


↑共和老洪豆花草粿水粿

 

粿品

 

潮汕是中国最爱祭祖且相关文化保留的最全的地区之一,从而衍生了简直数不清的粿类,延生至此婚殇嫁娶祭祖样样都离不开它。

 

红桃粿:作为颜值最高的粉红桃心,一看就是喜庆之必备。软壳,咸鲜味。

鼠曲粿:加入鼠麴草制作,呈黑褐色,绿豆馅,米香味足,越嚼越香甜型。硬壳,甜香味。

笋粿:潮汕地区盛产竹笋,有以春笋为佳,切成笋丁配以猪肉及木耳,组成三鲜包入粿皮之中,煎熟。软,咸鲜味。

金瓜粿:南瓜混以芋泥的完美组合。油煎硬壳,甜香味。

无米粿:顾名思义,少见不是用大米制成的粿品,粿皮半透,油炸酥壳,内陷为咸鲜韭菜。风味像极了无肉的韭菜煎饺。



汕头有一家叫做老潮兴的老字号店,拥有几十种常见粿品。类似于成都的宫廷桃酥店铺,传统、品种超多~


品质及风味大概中等水平吧,可以一试。

 

↑老潮兴食品店



这趟原产地之旅告诉我,之前吃到的都不算是正经的潮汕牛肉。


牛肉新鲜,会跳动,只是基本:




还得对应部位,使用相应的刀法,并切出最佳的厚度与形态。


将每个部位的特别口感与特色完全展现出来,让每一片肉个性鲜明。外地真的基本无法吃到。



传统锅底里面是没有菜的,汤清,上桌时会加入已炖耙软的牛腩、牛筋和牛肉丸等。


五洲牛肉美食馆


五花趾,一刀不断一刀断开,两片相连。


展开之后,厚薄一致且平整,加上特有花纹,像极了一对漂亮蝴蝶的翅膀。吃起来爽脆,又带有一丝因韧度而出现轻微的崩断感。



匙仁,与五花趾呈现最鲜明的对比。


没有脆爽,却十分软嫩多汁,在牙齿的挤压下,牛肉肉汁超级鲜甜~



匙炳切成柳叶型,中间一条白梗,两侧有细白经络。


9秒后入口,取五花趾和匙仁的长处,既有软嫩也带脆爽。虽不如两者极致,但更加平衡。


↑五洲牛肉美食馆


也有店家是自己养牛、自己宰杀,最好的部位都能留在自己店里。


↑创弟牛肉


比如吊龙:油润软香,轻微牛乳香气,两三片一起大口吃掉,超级满足过瘾!


不仅不腻,居然还有一丝清甜?



肉足够好的时候,即使不是手打,肉丸的弹性、汁水也很够。


加上浓郁的筋腩味道与油脂香气,调味很好,回味肉香脂香超级持久!它是我在汕头吃到的最喜欢的牛筋丸。


创弟牛肉



潮汕特色狮头鹅,个头大,肉质糙,但卤制之后却衍生出了绝佳风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卤鹅的风味有两派,一味是潮州的甜卤派,另一味就是汕头的咸卤派。


咸卤以明显的重咸为主导,带出卤香,并强调鹅油的香气。各味浓烈复合,算是重口,必须配汤或配饭一起吃。



汕头的卤鹅,就像成都的红油凉拌菜,店多水平好。但是最拔尖的,还是明显碾压其他普通店家。


↑二八鸥汀老鹅


就像这家,用的是体态好的2年狮头鹅,再放到鹅厂里草饲1年。


这样出来的狮头鹅,全是3年以上的老鹅,额头与皮质层厚实,脂肪少,肉香强,对风味敏感的人可能会体验到草香风味。


好的卤水,要取前一天中间层无杂质的老卤与新卤混合卤制,卤香圆润饱满,又带有年轻活力气息。不重咸,油香适宜,回味卤香与甜香。



鹅肉呈现三种风味:


骨边肉,最滑爽,油润感十足,卤香最重;

带皮肉,肉香明显,皮脂辅全风味,越嚼越香;

腿肉部分,皮薄,一丁点脂肪层,肉紧实浓郁,肉香满满。


↑二八鸥汀老鹅


这家的鹅肝更是精心挑选:品相不好不要,大小不到不要,重量不够不要,质感不行不要。开小灶卤制。


水润滑嫩,软绵密实,传说中的入口即化!化开之后独特的脂肪肝香与卤香在舌尖交融。


p.s.这家可以发冷链快递,饭团食研所的大家买了又买,纷纷被圈粉


多年老鹅头,是卤鹅最贵的部位,曾经听闻上海卖出过上万的价格。这家卖680/只,良心价~


↑二八鸥汀老鹅


知名品牌的总店也跑了一趟,鹅油香与卤香比成都好很多,鹅的食材也是完胜。


有情怀又不嫌澄海远,可以去试试的。


↑日日香鹅肉饭店(澄海)



潮汕人有吃夜宵的习惯,带上家人或者伙上三五好友,捡上几盘合心意的鱼饭、生腌与卤味,围上一碗「糜」展开,是他们的夜靡江湖。



鱼饭不是饭,必须竹篮盛装,还要逆时针摆放,不规整不漂亮也是不行的~


↑竹篮蒸熟的海味,就叫鱼饭


当地有一家富苑美食,装修豪华、品种多到应接不暇。不过味道一般,当地人多是不去的,但作为游客,妥妥的拍照圣地。



而下面这家,用海鲜粥代替常见的白粥。


↑长平老姿娘夜粥


整体就「浓郁」二字,海鲜与香菇协作提鲜,在咸鲜之余还有很棒且还不突兀的葱姜火爆气,食材饱满不腥并透着甜香。



生腌也是潮汕人的大爱,虽然吃起来不免有些风险,但实在无法割舍啊……!


血蛤肉质丰腴,入口是饱满的爽脆,就在破开瞬间便开始释放着贝类的肉体的鲜甜,伴随着铁红蛋白与海的味道。


↑长平老姿娘夜粥


以盐腌渍,大锅煮熟,没有过多调味的鲜鱼,虽是冷餐却毫无腥味。


渗透在肉纤维里的咸香与鱼肉本身的鲜味配上白粥,绝佳!


↑不好意思,鱼肉吃完了


 潮汕地区把板油肥肉叫做「朥」,而「朥粕」也就是油渣了。每当说到朥粕粥,懂得的人就会口水满满~


肥瘦的五花与筋肉炸成油渣,但又不要炸到极致。必须干香,又得保有一点油香,还得有一点辣味,放到粥中滾煮,一勺入口简直不要太好。

 


这家老店是镇平街的一代人回忆,因为拆迁,在对面的街口开了一家新店。


使用朥粕、糯米、辣椒、八角、桂皮等20多种材料制成,坚持古法不改变~

 

↑镇平朥伯粥



每个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食物崇拜,潮汕区域便是生命力旺盛的鳗,被称作龙,又以杜龙为佳。


时间不巧,没有吃到杜龙,不过老板抓出一条自己都喊不上名字的鳗鱼。



一刀断头,剔骨取肉,直到身体分解完毕,上桌之前,头都还在动。


吃它之前,需要换掉之前的卤水沙茶锅,配上梅子、苦瓜、芹菜、大姜片的肉片汤锅。并将鳗鱼骨架和鳗鱼头熬进去。


↑杜龙火锅(公园头饮食店)


夹住在锅里烫几下就好~


不腥,浓郁的鱼肉味道之余,居然透着一丝甘蔗般的清甜。而皮也是特有意思,出锅时是软韧的,稍微冷却之后,立马变为略有厚度的脆爽。



单吃会略有土味,沾上咸酸梅子酱一起入口,强烈的梅子咸酸在入口瞬间协作屏蔽土味,混合提升肉香。



另一酱料葱油酱香,还有大火爆香的锅气,非常符合四川人的口味~



她们家会根据食材出现两种锅底。鳗鱼只配白味汤锅,强调鳗鱼本味。


而吃其他食材,搭配的却是潮汕特有的卤水沙茶锅。两锅不同时出现与桌上,吃完换锅继续。



必点超级爽脆的鹅肠!特色豆腐鱼也是嫩到不行,美中不足就是细刺稍多。


↑杜龙火锅(公园头饮食店)



这一趟潮汕之行才知道,广州、汕头、揭阳、潮汕的肠粉都是不一样的。


而潮汕区域的肠粉几乎清一色的抽屉肠粉,主要差别在灵魂酱汁与材料的搭配上。



这一家隐藏在梅园社区卡卡头,又备受争议的老店,从父辈传承到三兄弟,几十年来拥有很多本地死忠粉。但他极具争议的酱汁又让不少人难以靠近。


吃了几十年汕头饕客说:到了她们家,不要废话,直接点个双拼搞定。默认没有鸡蛋,当然也不要加蛋。只需少少的一匙酱油,一匙蒜酥油就行。


↑梅园肠粉


双拼上桌,筷子夹住肠粉,软却有弹性,不会轻易断开,像布袋一样包裹一坨馅料都完全没有问题。


这种就是自己磨的米浆,而不是米粉兑的~



她们家的酱油是古法无添加酱油,味道接近四川的窝油。然后老板又使用了类似复制酱油的方法将其浓缩,于是风味浓郁同时重咸。


少少淋上一点,咸鲜度就刚刚好~



双拼就是一条猪肉一条牛肉,牛肉有点像粉蒸牛肉的味道,而猪肉又比较像手剁猪肉包子馅的味道。


这家是老大的店,传承于老爸之后一直没改过。其实酱油里头加入一点红糖,可能争议也就没那么多了吧。


↑梅园肠粉


而在金新路每天都是大排长龙的店,本以为可能会踩雷的,因为蛮多当地人人嗤之以鼻。


结果对于我这个外省人来说,意外的不错。


↑小吴肠粉


不愧为网红,周边全是成群结队拍照的,不少还说着熟悉的川普。没多想,就点了个最贵的全拼。


肠粉本身还行,但她们家的酱汁久泡不咸。加上超级豪华的食材一堆,水润多汁,咸甜得宜,油香尚可,食材对应的风味都能一一出现且平衡。



这么大一盘下去,满足感可是相当高的~


美中不足的,虾肉有轻微碱味,蚝仔的饱满度稍差,食材一般般。



猪血汤是潮汕人最爱的早餐之一,别有风味。在他们的信念中,汤里煮入药草,清晨一碗来上一碗,会洗尽全身毒素~


一般是真珠菜、西洋菜、益母草与枸杞叶四种药草,选择一种煮入汤中。想要清肝还是润肺,明目还是止咳,自己选。



常见的是大鼎猪血,小鼎滾煮,大肠、心肺、粉肠、猪肉样样都得新鲜且处理干净,才能汤清饱满无异味,更好融合药草对应风味。


↑海记猪血汤


猪血在大鼎中,要保持完整形态,不能碎开。


而入口时,舌尖一顶又会立刻散裂,释放纯正的血旺味道与淡淡咸味。



这一家也备受当地人喜爱,在乌桥离小公园不远。


最好11:30-12:30过去,味道最好,下午16:00后,就不再提供大鼎猪血~


↑乌桥老牌猪血汤



在汕头有两个极具特色的甜品,豆花与糖蛋。


两个都完全不是平时吃到的味道和质感!



豆花一般放置于大圆桶中,像舀豆腐脑一样一片片挖起来,每层之间撒上一层糖。


但豆花的质感与其他常见的豆花都不一样,像是乐山版强化后的凉糕,有一点胆水豆花的风味。值得一试。



豆花质感的话,不推荐广场老牌豆花,质感太差还有糊味。


我喜欢欧汀的李记豆花,没有糊味,质感在豆腐脑与宜宾凉糕之间的质感。如果觉得太远,市区的龙眼豆花也不错。



↑李记老牌豆花

↑龙眼豆花


糖蛋,一吃之后,简直停不了嘴~ 将普通大小的鸡蛋,放在白糖熬制的褐色糖水里熬煮,直到鸡蛋缩小至原来的一半大。



染成褐色的蛋白,像南溪豆腐干口感,干香且越嚼越香。


同时不断释放带有矿物质风味的甜味,里面的蛋黄才是一绝,像是不咸却风味俱佳的咸鸭蛋黄一样,有甘甜的蛋香。


↑李记老牌豆花



汫洲在汕头的东北方向,地处海峡边,海洋资源丰富干净,盛产生蚝,被誉为「大蚝之乡」。


就在汕头乌桥,有个一人的店家,自己有养殖场,之前是做新鲜生蚝的生意。后来街坊就问他,你咋不做蚝烙嘞~于是~



她们家开什么蚝就用什么蚝,平均大小起码是普通蚝烙店的2-3倍大,用这个煎起来,何等霸气!


↑汫州蚝烙


猪油烙蚝,外层蛋香壳脆,里面大蚝爆汁。


再沾点使用上好白胡椒与原汁鱼露混合的蘸碟,这种家庭料理的高成本做法,可能只有在这种小店才能做到吧。



而就在乌桥汫洲蚝烙的对面,还有一家每天从普宁直运的普宁豆干贩卖。


沿用传统做法,就连烧火也是沿用柴火加热控温,不曾改变。



宽油慢炸的普宁豆干简直无敌!外层略有结痂感的酥壳,里层却是如布丁般口感的固态豆浆。


无论口感的层次还是风味的融合,绝对都能列入中国豆腐类食品的第一梯队。



当地人喜欢搭配咸水韭菜,呃,有点抢味,还是薄盐辣椒面安逸。


↑普宁豆干(汫州蚝烙对面)


最后友情提示:汕头超级出名的老妈宫粽球,是没有网购的哦。而且百年来,她们家只有这两种口味哦。(淘宝那些是咋回事?)


↑汕头老妈宫粽球


OK,最后,在大半踩雷之后,终于翻出这套确实好吃的汕头食单!



这次去汕头,吃的店都集中在河的一边。来看下图就明了啦~



放大查看,是的,今天这篇里的店铺,都是从这么多这么多家里头精选出来的!


汕头市并不大,我的感受,大概就是成都市二环内还不到吧。


一般来说,打车,或者是共享电瓶车,都比较方便的交通形式。开车可能会堵。


汕 头 美 食 LIST

各种粿类 

粿汁:老姿娘粿汁

同益老牌粿汁

汤粿:父子粿条

干粿:福合埕牛肉丸店

炒粿:老二炒粿

粿糕:池姨炒粿

鲎粿:李记潮阳鲎粿(龙眼南路店)

水粿:共和老洪豆花草粿水粿

草粿:龙眼豆花甜汤


潮汕牛肉

五洲牛肉美食馆

创弟牛肉


潮汕卤鹅

二八鸥汀老鹅(加微信可邮寄)

日日香鹅肉饭店(澄海老店)


夜糜打冷

长平老姿娘夜粥

朥伯粥:镇平朥伯粥


鳗鱼火锅

杜龙火锅(公园头饮食店)


抽屉肠粉

梅园肠粉

小吴肠粉


草药猪血汤 

乌桥老牌猪血汤


豆花糖蛋 

李记老牌豆花

龙眼豆花甜汤


汫洲蚝烙

汫洲蚝店(金平区二马路246号)


普宁豆干

普宁豆干(汫洲蚝烙对面)

揣着食单,出发吧!



往期回顾,戳图片直达



一枚彩蛋:


饭醉团伙2019年招聘,正在等你↓


戳图片获取详细招人需求啦~



想去潮汕吃吃吃的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