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说 | 上科大——使我们更优秀的催化剂
■ 唐一丰
■ 来自江苏南京
■ 物质学院化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
■ 在校期间绩点 3.9/4.0,伯克利交换期间绩点 4.0/4.0
■ 目前已获Offer:
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PhD 全奖
牛津大学,化学生物学:PhD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材料科学工程:PhD 全奖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PhD 全奖
已决定前往芝加哥大学深造
■ 兴趣爱好:
上科大首届十佳歌手之一
音乐社成员,曾多次与同学组建乐队演出,目前正在进行编曲的学习
健身爱好者,曾担任上科大健身社社长,正在备考美国运动与医学会私人教练认证
酷爱狼人杀游戏,在校内组织过多次比赛,此前以一名之差惜败进入北美赛区决赛的机会
◆毕业寄语◆
“尝试的价值在于过程!”不想做歌手的健身教练不是优秀的化学家,我想这就是我理解的宽口径人才。
2018年新年晚会Temper乐队主唱
《感同身受》《如烟》
新生高校,代表着敢想敢闯的发展潜力
在有幸被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院录取之后,我去参加了它举办的Visiting Weekend,其形式与上科大的校园开放日非常类似。这是一所刚刚成立不久的院系,其工程研究的领域相当广泛,囊括了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工程、生命医学工程等众多学科,同时在不断地探索不同学科交叉的可能性——这一切,都让我回忆起四年前选择上科大的场景。当年,我也正是被上科大这些特质所吸引:新生高校,代表着特立独行、敢想敢闯的创新精神与发展潜力;学院间交流频繁,院所内下不设系,代表着学科壁垒的坍缩与学术成果上的无限可能。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也许是对于上科大地理优势最为形象的描述。身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腹地,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等科研机构与高通、AMD等技术公司呈辐射状分布,上科大既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就业资源,也让我们在如此前沿科技的氛围中耳濡目染。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学会借助学校所提供的平台与机遇。上科大给我们提供的资源,如本科科研机会、出国交换项目等,大力推动着我们向着更加优秀的自己迈进。同时,多样化的课程设计、人文关怀也不断拓宽我们的视野,给予我们更多通往卓越的途径。这像极了化学中催化剂的功能——催化剂能够通过降低反应能垒、改变反应机理等多种方式,极大程度地提高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如果把我的成长看作一个化学反应体系,那么上科大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生活与校园氛围的关键词:自由创新
我的课余兴趣相当广泛,乐于尝试各种不同的活动:演唱、编曲、健身、狼人杀……而学业上,恰恰也是同样的情况:无论是蛋白质分子各有千秋的结构与功能,还是浮点运算中每一个字节的跳动,抑或是量子世界纠缠不清的粒子自旋,或者是商业管理中的权衡博弈,再加上像素和音轨的各种排列组合带来的化学反应,都令我魂牵梦绕,心驰神往。有一种网上很火的说法,“小孩子才做选择,作为大人我全都要”,形象地描述了我贪心的想法。
唐一丰摄影作品《Gas Chromatography》在物质学院学生摄影大赛中获奖
而对于我这样的奇葩,上科大是非常包容的。转换专业,甚至是转换学院都十分容易实现。只要是学生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学校与老师们都会予以支持。在课程设置上,通过普通物理、普通化学、信息科学导论与生命科学导论等必修课,引导学生跳出专业局限,尝试了解不同的学科方向。跨专业选课从来只是在选课系统中一个click的事情,只要你确信这有助于你的学业或人生发展(并且不担心GPA),那就去做吧。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完善,各式通识课程与辅修项目更是不断推陈出新,这为我们能够点亮的技能树加上了更多分支,为我们的学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与可能性。自由的学术与生活氛围,是上科大提供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上科大“国际化”的特色十分突出,我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交换学习时更是深有体会。上科大多数课程坚持使用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使我在没有过多额外学习的情况下就一次通过了托福和GRE考试,在伯克利听课也完全没有感到水土不服,与当地同学、教授交流非常顺畅。
在伯克利化学学院3+1交换项目时,作为Tutor讲授Biophysical Chemistry课程
这样的“国际化”更多地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加州在去年底经历了一场百年罕见的严重山火,空气质量一度非常糟糕。在最严重之时,周边许多高校、高中都紧急停课,建议学生不要外出,而伯克利的教学还在正常进行。当时有相当多的学生就此事展开广泛讨论,并与学校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学校官方的处理最后是停课了几天,并且在空气质量恢复后及时回归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想,这种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合理诉求的理性方式,是在开放自由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在上科大,其实更是不乏这样的情景。我们对于小到健身房器械的更新、宿舍的管理、食堂的餐饮,大到课程设计等诸多问题,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发言权,学校服务方面也会积极回应。我更是觉得,只有在这样自由沟通的土壤上,我们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放飞,催生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伯克利参加Language Exchange Program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中秋节习俗
科研碰壁并不可怕,由四格漫画转化成的科研热情不亚于论文成就感
大四的这段时间里,身边一些同学的科研成果由于足够的积累已经完成质变,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有的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有的在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上通过poster、presentation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在学术竞赛中力压各大国际顶尖高校的对手斩获殊荣。然而,我在科研上的情境则有些窘迫,在申请的时候尤甚——从结果上说,我本科阶段的科研不算成功,没有什么直观可见的成果能证明我曾付出的努力。事实上,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想尝试在没有师兄师姐带领情况下独自研究,并且在课题的选择上也完全没有考虑其操作上的复杂度。
也许这像是游戏中一个新手选择了噩梦难度,直接挑战了关卡的BOSS。我非常感激我的导师李智教授,他给予了我自己选择的权利,一直悉心地帮助我探索可能的通路,同时也鼓励我本科科研不必太过注重结果,而要聚焦到能力的提升与思维的训练上。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涯规划,他都耐心地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给我加以分析和启发,令我获益匪浅。最初对有机化学产生兴趣,其实是源于对有机化学分子结构之美的体悟——一点一线涵盖万千世界。李老师曾在有机化学I课程中组织了ChemDraw(一款绘制化学结构式的软件)四格漫画比赛,我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种生动有趣、颇具创造力的表达方式,激发了我对科研的极大热情。
李智教授有机化学I课程
ChemDraw四格漫画比赛
第一名作品《Chem-Ultraman》
就过程而言,我的科研尝试仍然是成功的,它给我带来的价值可能并不比一篇署有我姓名的论文要低。通过这段学习,学会阅读前沿论文、熟悉专业术语、精进实验技能等收获,甚至都是次要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段体验,我找到了科研上真正的兴趣所在。对我而言,比起穿着实验服、护目镜、丁腈橡胶手套在通风橱里处理试剂,我发现自己更喜欢Dry Lab——以理论计算与应用数学建模为主的工作。
密切、频繁、高效的师生互动屡见不鲜
带领我入门的上海高研院特聘教授李圣刚,在《计算化学》课程中设计了非常有意思也有挑战性的project,让我感到十分有趣。在完成project时我发现了一些参考论文里面没有提到的问题,与李圣刚老师讨论。他不但对于我的发现赞赏有加,让我备受鼓舞,更是进一步引导我学习用自己的方法求解。最终让我发现,编写代码去计算分子性质的每一分钟对我而言都是快乐的,在软件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变更分子结构的过程更带给我一种驾驭感,我想这种对于天然好奇心的满足,才是科研最需要的内在驱动力。
李智教授尽管专攻有机合成化学,但是在理论研究的领域亦有深刻的见解与洞察力,我目前进行的使用机器学习等工具分析手性助剂选择性的研究,仍然是在李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周前UIUC的一位教授发表了一篇与我的课题非常相关的文章,直接证明了李老师想法的可行性与极大潜力。此外,所有与我交流过的海外教授也都对我科研方向转变的经历与过程特别感兴趣,并且表示本科阶段取得的成果只是一时的收获,更加关键的是我们未来进步的潜力。感谢两位李老师愿意作为我申请PhD的推荐人,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就没有我的成功。我更会继续砥砺,不负老师们的殷切期望!
无论是有志于科研,还是作为一项探索;无论是倾向于高瞻远瞩,还是更想要脚踏实地,马上着手联系合适的导师去实践、去尝试,才是最重要的。上科大的老师们都非常欢迎带着求知之心的学生来一起探讨,我也就课业、科研、申请等诸多问题向许多老师咨询过并且受益良多。在上科大,密切、频繁、高效的师生互动屡见不鲜,这也是让我们更加优秀的秘籍之一。
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学习的最佳正反馈机制
由于一些时候学有余力,我非常乐于以各种形式去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课程上的问题。大一的时候,我就曾自发开过普通化学课的小讲座,帮助同学们在期末考试前梳理重要的知识点。大二时,我与汪潇同学合作,每周共同为低年级的同学开设物理、化学课程的辅导课,增进大家对于重难点的理解以及讲授习题的解题方法。大三时,适逢高等数学、数学分析课程开放助教岗位给本科生,我如愿以偿地做了一学期助教工作。这一学年在伯克利交换时,因为第一学期在一门数百人的大课Biophysical Chemistry课上成绩突出,被教授选为了这一学期的tutor,也是每周讲一次lecture的形式帮助这一学期选课的同学。用纯英文给绝大部分是英语母语的同学讲课非常有挑战性,但得益于已有的讲课经验打消了我的畏难情绪,我坚持用充足的准备打磨每一次的授课质量。这使我常常在备课时对于所学的知识点有了全新高度的认知。
伯克利的许多课程,学校和教授以各种方式支持学有余力的同学去反馈到教学活动中。上科大也在这一点上不断做着尝试:信息学院的许多课程大量聘用本科生助教参与教学,通识教育中心开放了数学基础课的助教岗位,物质学院的一些专业课开始聘用本科生在任课教授指导下每周开设习题课等等。在我看来,这些活动都将导向一个更加健康、良性循环的教学系统,对于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2017年新年晚会Missing in Circus乐队:《You Are My Sunshine》《星空》
也许旁观视角会认为前几届选择上科大的学生一定是披荆斩棘的先锋者,但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坦途远多于巉岩。我相信,在上科大四年的学习也许并不能百分百保证造就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但一定能培养出一个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更加完整、成熟的个体。
◆教授寄语◆
李智(物质学院助理教授):我每年在《有机化学I》课上都会举办一次分子作图软件大赛(作业),唐一丰这一年级是第一届。他的作品当时在创意、美观、技术三个维度都是最出色的,于是我们为他颁发了唯一的一等奖,称号是“Molecules Architect”。借鉴自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中的Architect(建筑师)这一Boss级角色,我们希望他成为兼具技术与艺术的分子构造大师。现在他即将赴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研究所深造,看起来并没有偏离我们的设想太多。然而后来他加入了我的课题组之后我才发现,唐一丰其实非常活跃,对很多领域都有非常纯真而浓厚的兴趣,又具备在这些领域都得心应手的能力。因此他的困惑就是,这个学得挺好那个做得更好,到底做什么?好在他在我的课题组里遇到了一些挑战和挫折,反而取得了意外的成长,对未来的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PhD只是一个开始,希望他克服更多的艰难挑战,成为真正的大师。
《毕业生说》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