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

其他

限量!上科大专属红包封面来了🧧

看手速在指定时间段进入红包封面领取入口即可领取两款上科大定制红包封面将在2月9日除夕14点、16点、18点、20点4个时间段发放,先到先得,领完即止点击下方红包领取~领取方式·贰
2月8日 上午 11:03
其他

2024年海外优青,上海科技大学诚邀全球英才!

介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1月25日 下午 6:04
其他

上海科技大学召开2024年度首次教授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1月10日下午,上海科技大学2024年度首次教授大会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校长江绵恒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书记李儒新主持会议。校领导印杰、朱志远、丁浩、吴强、江舸、席南华出席,分别介绍学校各项重点工作。本次会议举行了常任教授聘任仪式,介绍了近期入职的教授。副教务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虞晶怡,副教务长、大科学中心主任刘志,科技发展处副处长王绛分别作人工智能授课、“AI
1月11日 下午 9:59
其他

上海科技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简章

综合评价学校招生委员会将根据考生申请材料及“校园开放日”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校园开放日”成绩。“校园开放日”成绩分档如下:A档:20分;B档:15分;C档:10分。5.
1月6日 上午 9:03
其他

上海科技大学成功获批物理学和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管舜瑛今天“分享”“点赞”“在看”了吗?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上科大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8月31日,教育部发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包括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在内的199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长期扎根生命科学教学科研一线,夯实基础研究,注重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团队85%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在学有所得、研有所成的事业上升期,放弃了海外优厚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经过十年奋斗,团队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业转化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在学院执行院长罗振革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促进了生物学学术博士点、生物医药专业博士点、生物科学一流本科专业以及上科大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成。团队聚焦生物医药、发育与再生、生命组学、免疫与代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计算与结构生物学七大方向,发表SCI论文近90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近700篇,包括Cell(11篇)、Nature(9篇)、Science(8篇)等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团队秉承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近6年共开设本研课程140门,共培养281位本科生(平均继续深造率85%),95位硕士研究生(平均就业率98%),103位博士研究生(平均就业率100%)。团队聚焦上海“未来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位于张江科学城的地理优势,推进应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截止目前,共申请专利项目163项,其中中国专利83项,国际专利80项。目前已有18项发明专利获得专利授权,并有60余项实现了转化。近5年团队共签订转化协议10项,其中协议首付款共约900余万,研发里程碑超6亿。上海科技大学创新提出以“重品行、重育人、重学问、重能力、重公认”的新理念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全面实行常任教授制度,已打造出一支以青年人才为主力、资深教授为核心的金字塔式学术人才梯队。生命学院现有教师团队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17年1月8日,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以教师团队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教育部启动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
2023年9月1日
其他

做有担当、有本领、有毅力的创新者 ——江绵恒校长在上科大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亲爱的毕业生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来宾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贺2023届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今年共有379名本科生、475名硕士生和242名博士生毕业并获学位。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养、关心你们的老师和家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毕业典礼是同学们在校的“最后一课”。每一次毕业典礼,我们都要回顾同学们在上科大的求学成长经历。可以说每一届毕业生都有着特别的印记,留下自己的故事。你们也不例外。首先,你们见证了上科大走进了第一个十年。上科大自2013年建校至今整整十年。十年来,上科大始终坚守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辛勤耕耘,创业奋进,从不起眼的萌芽幼苗,成长为中国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一员,并在去年跨入了“双一流”建设的行列。上科大的进步是全方位的,但最值得我们自豪的,还是一批批优秀毕业生的成长,他们为母校赢得了声誉。这里我要特别一提,这一届博士毕业生中,有9位同学是我校第一届入学的2014级本科生,在上科大连续完成了全部的高等学业,今年顺利博士毕业。在我的记忆中,你们当时考分很高,完全可以进入大众心目中的名校,但你们最后选择了初创中的上科大,因为上科大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在你们入学时,学校仅有一幢宿舍楼,校园还是一片建筑工地,每天上下课要乘坐校车往返。今天看来,你们当时的选择是有勇气的,也是非常有远见的。所以今天我要特别祝贺你们,也要特别感谢你们!今天我们还有了第一届的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将在校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实现了首届数学专业毕业生培养的“开门红”。之前我们的毕业生全部来自物质学院、生命学院和信息学院三个学院,今年我们有了第四个培养单位的毕业生。后面几年我们还会连续有创业与管理学院(2024年)、创意与艺术学院(2025年)、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6年)的新毕业生,这预示着我们上科大基业长青、生机勃勃。其次,你们经受了三年疫情的考验。你们这一届毕业生大部分是2019年入学,2020年开始经历了疫情,特别是在去年春夏之际,你们经历了“大上海保卫战”和“校园保卫战”。很多同学面对疫情挺身而出,毅然报名参加检测志愿服务,或担任楼层长为同学们搬运分发物品、统计检测数据。还有更多同学以各种方式承担起同心抗疫的责任。你们每一位同学的行动也许并不起眼,但微光点点,聚而成炬,是你们与全校教职员工一起守护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使我们上海科技大学保持了很低的校园感染率,也让我们的校园在特殊的环境中始终充满爱的温馨。三年抗疫中,上科大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科学防疫与保证培养质量统筹并重。我们经受了考验,也尽显了担当。除了非常时期,学校基本保持了线下教育教学和实验室研究的连续性和主导性,保持了校园常态化的学习、科研和生活秩序。可以说,你们这一届毕业生的教育教学没有减量,科研活动没有停摆,培养质量没有缩水。你们也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毕业“成绩单”。不少同学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高质量论文,还有不少同学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国际超算大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重量级赛事中获得大奖。本届本科毕业生中80%将继续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深造,本科和研究生就业岗位基本都在国家需要的高科技单位,有6位同学自主创业。还让我们特别高兴的是,今年物质学院硕士毕业生周俊峰同学已通过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审核。我这里代表学校郑重宣布,从今年起,学校将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参加西部志愿服务的同学,并对他们给予持续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我们以后有更多的毕业生像周俊锋同学那样,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砺青春、建功立业,把理想的情怀倾注在祖国的大地上。同学们今天取得的优异成绩,毫无疑问,是你们勤学敏思、创新进取的成果。但也不能忘记,你们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祖国的关怀,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离不开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同学们的互助,也离不开为你们提供了全方位指导和服务的学生工作、图书馆、实验室老师,以及管宿、食堂、保洁、安保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请让我们一起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你们以后无论成就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名声有多响,都不要忘记关心帮助过你们的人,不要忘记自己的母校,常怀感恩之心,常做利人善行。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典礼只是你们人生的一个中转站而不是终点站,你们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已经绘制。我们国家到2035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估算一下,到2035年你们大多数人30多岁,到2050年你们大多数人50多岁。这正是你们可以大有作为、大展宏图的年龄,你们将是创造历史、见证辉煌的一代。这个时代需要青年,也必将成就青年。希望你们把个人梦想的实现,与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使命结合起来,让理想之光照亮自己前行的脚步。在此,我提三点希望,希望你们努力成为一名有责任的担当者、有本领的行动者、有毅力的探索者。要成为一名有责任的担当者。通过在上科大的求学,实现自己在国内外知名大学和机构的深造,或在高科技头部企业获得理想的职位和薪酬,这当然非常好。但希望你们不要把这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从踏入上科大校门之日起,你们就已经熟记学校的育人理念:“立志、成才、报国、裕民”。这八个字,字字千金。上科大的育人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具有奉献精神和现代文明素养,能够服务国家发展和世界进步的时代英才。希望每一位上科大毕业生踏入社会后不仅要看“脚下”,更要看“天下”。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深度演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竞争的主赛道、主战场已经聚焦在争夺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我们现在正面对着来自外部的种种围堵和挤压,特别是高科技领域“断链脱钩”的挑战。这既说明我们的国力和世界影响力在迅速提高,也说明我们确实还有很多被“卡脖子”的领域。我们必须增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自信和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科技的独门绝技,在更多的重要领域成为开拓者和领跑者,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过去十年,我校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物质、生命、信息等关键领域,进行了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前瞻布局,不断夯实根基、攀登高峰,并取得显著成绩。希望上科大的每一位毕业生要传承母校的创新基因,既要心怀“国之大者”,更要能打造“国之利器”,致力于做原创性、引领性的研究,致力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顶端挺进。要成为一名有本领的行动者。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知行合一的深刻思想。我们今天理解的“知”,不仅是指掌握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还要面向未来世界勤于学习、终身学习,善于把握前沿性、挑战性的新兴领域,练就真本领和硬功夫。同时“知”与“行”相比,“行”更为重要、也更困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易行难。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实干兴邦。我们民族的复兴、个人事业的成功要靠奋斗和实干。希望上科大毕业生都是行动主义者,遇事不是置身事外、高谈阔论、好高骛远,而是躬身入局、脚踏实地、善做善成。无论身处什么行业、担任什么岗位,都能保有上科大的一贯风格:低调、务实、勤奋、实干,能够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细致、精致、极致。相信每一份非凡的成就,都源自平凡的工作,每一段不凡的人生,都来自平凡的事业。要成为一名有毅力的探索者。人们常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世界不会给我们提供平坦的大道、带来瞬间的成功。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事业的成功与挫折、人生的高潮与低谷。希望大家任何时候都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总是盯着“位子”“帽子”“票子”,而要始终坚定追求目标,保持耐心和毅力。特别是在创新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只要深耕学问、厚积薄发,才能在关键时候变“静若处子”为“动如脱兔”,抓住机遇,成就事业。据统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得者平均在24岁左右获得博士学位,到36-39岁左右完成代表性的研究工作,18年以后获诺贝尔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从立项到结项的研究时间平均超过十年。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是对未来未知领域发起的挑战,需要翻越科学技术上的崇山峻岭,很难一次性成功,甚至开始时的失败概率大于成功,但每一次失败的经验都是迈向成功的台阶。前进中的跌倒不是失败,跌倒后的抱怨、躲避、躺平、退出,才是真正的失败,这不应该是上科大人应有的气质。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和事业征途中,要不避风雨,不惧风险,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失败和责难、质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奋斗成就未来。同学们,今年9月下旬,母校将庆祝建校十周年。我这里向每一位毕业生发出邀请:欢迎回家!上科大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永远守望着你们!祝福你们事业成功、人生幸福,前程似锦、鹏程万里!排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聚焦前沿 | 生命科学与技术前沿会议(FoLST-ShanghaiTech)在上科大成功召开

在上海科技大学会议中心顺利举行。秉承2013年起举办的生命学院年度学术研讨会的宗旨,该会议着力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打造一个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的平台。上科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舸致辞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上科大2023年本科招生宣讲安排(3月14日-3月16日)

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3月14日(周二)20:00(招生宣讲)3月14日(周二)20:00(科技讲座)上海市西中学3月14日(周二)12:15云南昆明市第十四中学3月14日(周二)16:50昆明市第一中学3月15日(周三)13:00江苏金陵中学3月14日(周二)19:00南通中学3月15日(周三)12:15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3月15日(周三)16:30南通第一中学3月16日(周四)15:20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3月15日(周三)上午山东省实验中学3月15日(周三)下午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3月16日(周四)上午济南西城实验中学3月16日(周四)下午浙江萧山中学3月16日(周四)19:00备注:宣讲学校不分先后及排名,具体宣讲时间及地点以高中通知为准。温馨提示:宣讲活动持续更新中,敬请各位考生、家长积极关注。高中校园宣讲主要面向本校学生和家长开放,外校人员能否参加可直接联系相应中学询问。2023年“校园开放日”报名已开启,点击查看招生简章,了解详细报名要求!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物质学院陆卫教授团队在磁子电子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陆卫教授课题组在光子-磁子相互作用及强耦合调控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在铁磁绝缘体单晶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磁共振,命名为光诱导磁子态,此项发现为磁子电子学和量子磁学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维度。研究中揭示的新型磁子强耦合物态,能极大改变铁磁单晶的电磁特性,为光子与磁子的纠缠提供新的思路,这对推动磁子在微波工程和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该成果发表于物理学领域旗舰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芯片的研发主要遵循着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到两年间,芯片的性能会翻一倍。然而,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后摩尔时代,一味降低芯片制程受到了“极限挑战”。处理器性能翻倍的时间延长,“狂飙”的发展势头遇到了技术瓶颈。在市场需求驱动下,人们迫切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来激活低功耗、高集成化、高信息密度信息处理载体的出路。基于磁性材料发展建立的自旋电子学以及磁子电子学发展迅猛,为突破上述限制提供了出路。宏观磁性的起源主要是材料中未配对的电子。电子有两个众所周知的基本属性:电荷与自旋。前者是所有电子器件操控的对象。利用电子电荷属性发展的微电子器件,已经引发了信息产业的革命。然而,面对难以抑制的欧姆损耗,以及信息产业对更高密度存储和先进量子计算的渴求,人们迫切希望进一步利用电子自旋作为信息载体,发展自旋电子学器件,进而继续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性绝缘体中的自旋,它们能够完全避免传导电子的欧姆损失,充分发挥自旋长寿命、低耗散的优势,因此对于开发自旋电子学器件意义重大。磁子态是电子自旋应用中的核心概念,它是磁性材料中的自旋集体激发。它不仅可以高效传递自旋流,还可以与不同的物理体系,例如声子、光子、电子等,发生相互作用,进而重塑材料的声光电磁等物性。此外,磁子还可以与超导量子比特相互作用,在量子信息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性质与应用潜力,近年来关于磁子的研究引起国际学界的高度关注,磁子电子学、量子磁电子学等新兴领域相继诞生。铁磁绝缘体单晶球中的磁子态,最早于1956年由美国物理学家RobertL.White和IrvinH.SlotJr.在实验中发现。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同一年L.R.Walker给出了磁性块体空间受限磁子态的数学描述,称为Walkermodes。在随后长达70年中,块体磁性材料中研究的磁子态几乎都属于Walkermodes范畴。陆卫教授团队的发现突破了这一范畴,发掘了新的磁子态。在低磁场下,铁磁绝缘体单晶球在受到强微波激励时,内部的非饱和自旋会获得一定的协同性,产生一个与微波激励信号同频率振荡的自旋波(图(a)),该自旋波可被称为“光诱导磁子态(pump-inducedmagnonmode,PIM)”。光诱导磁子态如同一种“暗”态,无法按传统探测方法直接观测,但可通过其与Walkermodes强耦合产生的能级劈裂被间接观察到(图(b))。光诱导磁子态的有效自旋数受激励微波调控,因此当改变激励微波的功率时,耦合劈裂的大小会按照功率四分之一次方的关系变化(图(c)),展现出和常规Autler-Townes劈裂不一样的功率依赖关系。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光诱导磁子态具有丰富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会产生一种磁子频率梳(图(d))。相较于微波谐振电路中产生的频率梳,这一绝缘体中产生的新型频率梳不存在电子噪声,因此有望在信息技术中实现超低噪声的信号转换。(a)光诱导磁子态原理示意图(b)光诱导磁子态的强耦合色散图(c)强耦合劈裂随微波激励功率的幂次关系(d)光诱导磁子非线性效应引发的纯磁子频率梳“常规磁子强耦合态依赖于谐振腔才能构建,当谐振腔换成开放器件,众所周知强耦合特征会悉数消失。我们则摆脱了这一依赖,通过外加微波诱导,即可产生磁子强耦合态。这样的开放边界下的耦合态有望像乐高一样有序组合,获得丰富的功能性。”团队负责人陆卫教授表示,“频率梳就像是一把游标卡尺,能够精准的测量频谱上的风吹草动。利用这个原理,光频梳在原子钟、超灵敏探测中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精度。我们发现的频率梳在微波频段,这是雷达、通讯、信息无线传输使用的频段,可以预测我们的频率梳必然能在这些领域中发挥作用。”本项研究工作由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三家单位共同完成,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论文第一作者是上科大物质学院助理研究员饶金威,通讯作者是上科大物质学院陆卫教授、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姚碧霂副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于涛教授。论文标题:Unveiling
2023年3月9日
其他

3月7日ShanghaiTech Lecture重磅回归!跨越ChatGPT:大模型和AI2.0的未来

Lecture将重磅回归,邀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IMF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博士作主题报告,欢迎报名!活动详情跨越ChatGPT:大模型和AI2.0的未来主讲人:朱民
2023年3月4日
其他

等你来!上科大举办2023年首场本科招生说明会

为帮助考生及家长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学校情况,上海科技大学将举办多期本科招生说明会,首场说明会将于3月4日举办,欢迎广大高三考生、家长前往。T-I-M-E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一行调研上海科技大学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月16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一行到上海科技大学走访调研,并与校领导班子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范唯等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副主任孙真荣,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党委副书记吴强等参加本次调研活动。吴岩在调研中对上科大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吴岩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部署,为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上海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创新型、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要积极参与到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行动中来。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新生力量,上科大要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找准自身定位,履行报国使命。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吴岩一行考察多学科人工现实工作室(MARS),听取学校副教务长、学院执行院长虞晶怡等相关负责人介绍,并观看实时三维重建、计算成像、增强现实等创新技术与实践应用案例演示。在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吴岩一行考察软物质微纳加工实验室,并听取学院执行院长陆卫及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摄
2023年2月1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2023初雪!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023年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瑞雪兆丰年。初雪中的上科大校园,呈现出一片静谧与希望。初雪伴着对新年的期盼,轻轻降临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披上薄薄一层积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给大家带来无限惊喜。就请跟着镜头,去看看冬天里的一个童话吧。与雪景不期而遇雪后漫步上科大校园,充满诗意与浪漫。细细的雪花在草地、栈桥上留下痕迹。初心如雪,岁月从容,唯愿与母校共“白首”。天寒地冻挡不住心底的温暖,深深的问候,暖暖的祝福。初雪时节,祝福每一位上科大人身暖如夏,新年好运!素
2023年1月15日
其他

产学研医携手攻坚科学最前沿 上海科技大学两项中国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正式启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近期,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首批项目陆续开题,正式开启最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攻坚。其中,由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沈定刚指导的“婴幼儿脑发育队列”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乙立晖:照亮我前行道路的教授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个人简介乙立晖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201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高中毕业学校:山东省实验中学个人经历:2022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曾担任《电路基础》、《电磁学》、《通信原理》等课程助教,获“优秀助教”荣誉称号;2019-2020年三好学生;2018-2019年优秀学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已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电力系统领域知名会议IEEE
2022年7月10日
其他

上科大iHuman研究所水雯箐团队在疾病相关脑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水雯箐课题组长期发展生物质谱技术,应用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配体筛选与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促进新结构、新活性的GPCR配体发现与新药靶的挖掘。近日,水雯箐课题组与上科大胡霁课题组、钟桂生课题组合作,系统性绘制小鼠多脑区跨膜蛋白质组图谱,通过对疾病动物模型的脑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出两种抑郁样行为的GPCR类新调控因子,为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潜在新靶点。该成果于7月21日在学术期刊Science
2021年7月24日
其他

报名 | 生医工学院“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申请正式启动

(建议使用Chrome内核的浏览器):http://gadmission.shanghaitech.edu.cn/
2021年5月13日
其他

重磅!上海科技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简章

学校将学生名单及其“校园开放日”综合成绩、录取优惠政策、录取结果等信息报送其所在省(市)招办(考试院)备案,并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在学校本科招生网及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021年2月27日
其他

江绵恒校长亲授《能源科学与技术导论》第一课

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2020年9月9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袁澜清:上科大和物理更“酷”一点吧——从立志到超越

LAB,一个下属于创管学院的创客社区,将目标设为了“帮助青年成长”。期间我参与了几个技术、批判性思维科普和workshop的筹办工作,和几个同学一起管理运营创管学院的Prototyping
2020年7月16日
其他

“上科大-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三地互联高速科研专网开通运行

日前,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之间三地互联的高速区域科研数据专网已建设完成,投入运行使用。此高速科研专网的建成,形成了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光源及蛋白质设施间的多边型40Gbps高速通路,将几家科研机构连接成为了一个大型的科研局域网,并将原有机构的出口带宽一次性提升了数百倍,大幅缩短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大科学装置所产生的高通量科研数据的传输时间,也为未来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互通、跨地域跨机构的开展协同科研,建设了一条科研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科大-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三地互联高速科研专网示意图近年来,随着我校各类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陆续建成,与周边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动日趋紧密,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多项国际顶尖大科学装置的研建工作。其中,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上海科技大学及蛋白质设施的电镜平台,乃至未来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都将面临超高通量数据从周边机构不断汇集到上海科技大学数据中心,所带来的传输、存储、分析、保存乃至共享、分发的巨大网络流量挑战。而目前在国内,大多机构的网络架构设计仅为满足日常上网办公需求,不同机构间出口带宽的限制已成为制约科研数据传输和科研协作的重要瓶颈。以周边某机构100Mbps出口带宽为例,若划分一半用于数据传输,搬运100TB的数据即需花费194天以上的时间。经过本次三地互联工程的实施,可将常用科研数据的传输时间缩短至几个小时乃至几分钟时间,这一成果将使我校广大师生节省出大量宝贵时间投入到实际科研创造工作中去。本次三地互联高速科研专网的建设,也是一种有限投入条件下,通过各方积极贡献自身优质资源、协同建设并共享建设成果的模式机制创新。在本次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高研院(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活细胞工程项目、上海中科网络等兄弟机构领导的鼎力支持,也是各机构信息化工作者齐心协力、各显身手的协作成果。近日建成的三地互联高速科研专网,必将在未来面向周边大型仪器设备与大科学装置集群的科研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基石作用,使得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力可为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腾飞注入新的加速推进剂。三地互联高速科研专网的建成,打通了上科大与张江各合作机构间的高速科研网络链路,成为了实现多机构间开展大科学研究协作及跨域科研数据交流颇具意义的里程碑。
2020年1月3日
其他

校园生活 | 您有一份新鲜热乎的学生社团数字快报

截至2019年12月26日,GeekPie共有457名在社成员,共124人次参加了累计22场比赛,涵盖了机器人、FPGA、运维架构、应用与
2019年12月25日
其他

看!走进企业的这些科研学子真帅!——我校举行2019年本科生产业实践展示会

暑期产业实践第4年351名本科生20位指导老师6大产业主题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文化创意、智慧城市19个子课题走访102家课题相关企业完成撰写产业调查报告30篇10支团队入围全校展示环节24位企业导师及代表担任答辩评委12分钟展示环节今年是我校持续开展暑期产业实践的第四个年头。在各学院、部门的共同支持下,我校351名本科生在20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文化创意、智慧城市六大产业主题下的19个子课题,共计走访了102家课题相关企业,完成撰写产业调查报告30篇。11月23日上午9点,2019年本科生产业实践展示会在创管学院104报告厅举行,我校副校长朱志远、创业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陆丁、产业实践指导教师、学院及部门负责人、2017级本科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展示会。经过预热选拔,共有10支团队入围全校展示环节。来自巴斯夫、陶氏化学、索尔维、上海东大、药明康德、诺华、和度、勃林格殷格翰、恒润达生、吉凯基因、弼兴律师事务所、美敦力、超威半导体、华力、联想研究院、荣湃半导体、上海银行、蚂蚁金服、纵目科技、网易游戏、万朗水务等合作企业的24位企业导师及代表出席本次活动并担任答辩评委。在主持人介绍答辩及评审规则后,10支队伍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展示产业实践的调研成果,展示团队的汇报选题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时下科技经济热点结合紧密,包括基因检测技术应用实例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中国游戏产业调研、新一代治疗手段在新药研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智慧水利的检测系统发展现状、主流高算力解决方案的国际产业链与其国产化进程、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调查与展望、浅析中国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医疗器械领域中生态现状的异同、被“嫌弃”的聚氨酯塑料、自动驾驶的机遇与挑战等。在12分钟的展示环节中,各团队分别从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维度对调研企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做了全面分析,并结合产业链上下游尝试分析了行业趋势并对行业面临问题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各展示团队精炼且富有活力的讲解让与会嘉宾在两个多小时内一探10余个不同的产业,而担任本次答辩的评委皆为各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全程饶有兴致地听取学生答辩,与学生互动热烈,并不时抛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在你分析的企业中你认为哪些企业5年后能存活下来”、”你觉得集成电路行业人力资源最短的短板在哪里”、“你认为哪些企业最希望和最不希望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等等。面对评委专家抛出的问题,同学们都从容不迫地做了有理有据的解答。在被问道“你觉得作为一个大学生,对于目前聚氨酯产业的发展,你们能做一些什么样的贡献”时,有机化学专业的张子宁同学答道:“我目前正在李智老师的课题组参与聚酯的降解课题研究,这次参加了产业实践,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环保行业的发展与使命,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乐于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将攻克科技难题作为我们毕生的事业,是我们能为整个产业和整个世界做出的微薄贡献。”话音刚落,场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像这样通过产业实践激发学生投身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热情的回答在报告场上不时出现。这些“具有情怀”的声音和想法比产业实践的调研结果更有意义,也体现了上科大坚持开展产业实践活动的初心。展示环节告一段落后,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分别上台发言。连续三年指导带领“智慧城市”课题的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武雄老师表示,鼓励学生通过产业实践更深入、更全面了解行业情况,希望学生的报告能对企业有参考价值,这样产业实践工作的可持续性会更强。诺华(中国)生物医学中心创新科技与学术交流总监郁征天博士从第一届产业实践活动起便支持我校的该项工作,亲眼见证了我校四年来在产业实践活动中的改革探索之路。他点评道:今年上海科技大学的报告总结更具有骨架和展示性,各组学生在答辩中都对中外企业做了对比,希望这样的对比能够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将展示会上的演说激情转化为科学研究的行动力,从广度的实践调研中继续找到切入点做深入研究,把书读厚方能厚积薄发。经过所有评委的现场打分,陆丁副院长公布了优秀个人和优秀团队名单:节能环保与新材料课题组荣获一等奖,新药研发和集成电路课题组荣获二等奖,智慧水利、医疗器械、自动驾驶课题组荣获三等奖,游戏产业、人工智能与医疗影像、基因检测、智能家居课题组荣获优秀奖。朱校长和陆院长为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团队颁发证书。获得一、二、三等奖团队的指导老师叶春洪、张洪题、郦光伟、李磊、郑杰、徐剑锋、娄鑫、洪苏婷、张武雄、江智浩、哈亚军被评选为我校2019年产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朱志远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此次产业实践活动中的优异表现,对今年产业实践在创业与管理学院的支持下进行报告框架的优化以及给每个队伍配备两名校内指导老师(1名来自专业学院,1名来自创管学院)的做法给予肯定,并对合作企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各位同学对于科研和产业探索的好奇心不仅仅止步于大二的暑假,鼓励同学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未来对行业发展乃至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的大学,上科大一直探索创新“科教与产业融合”的教学模式,学校贯彻基于产业链的产业实践活动模式,在学生即将步入大三阶段,提供他们走进企业、了解行业、接触专家、开拓视野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探寻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之间的联系和鸿沟,基于行业痛点提出课题解决方案,同时启迪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2019年12月1日
其他

深入中国各个角落,在担当中历练成长——我校举行2019年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展示会

今年是我校持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五个年头。在各学院、部门的共同支持下,我校今年共有35名带队老师和413名学生组成的16支队伍,分别前往滇、贵、川、陕、甘、宁、皖、辽、赣、浙、鄂等11个省(自治区)16个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在带队老师指导下,在往年课题调研基础上,2018级本科生因地制宜选择主题和制定方案,主题涉及精准扶贫、科技创新、文化传统和教育发展等多个方面。11月16日上午,上海科技大学2019年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展示会在报告厅举行。我校副校长朱志远,创业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陆丁,《经济学导论》授课教授,16支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参加社会实践的2018级全体本科生以及部分2019级本科生参加了此次展示会。此外,来自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挖色、四川凉山、四川雅安等实践基地的嘉宾也受邀参会。总结展示会的开场是一段2018级本科生拍摄制作的实践短片,回顾了同学们在全国各地实践的美好瞬间。之后,16支团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展示。云南挖色分队专注于当地的生态研究和展望,涉及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和语言生态。四川德阳分队关注偏远地区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问题,调查学生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健康。安徽泾县分队为初三学生定制了丰富的课程,并对学生们的性格和思考模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甘肃天水分队,围绕“精准扶贫,中学支教”两大关键词,调查了当地的教育资源情况、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状况等。辽宁鞍山分队,针对鞍山人才流失状况与原因进行了调查。云南宣威分队,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出发,调查了当地的农业问题和住房问题。江西丰城分队,研究丰城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和挑战,对丰城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探究。云南玉溪分队,聚焦“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模式,从科技和管理两大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效率,推动乡村振兴。浙江宁波分队,对杭州湾新区民生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当地教育、医疗、交通、养老和住房五项民生工程的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宁夏固原分队,希望通过支教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课堂,在孩子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此外,他们还对当地的产业和旅游资源进行了调研。湖北恩施分队,实地寻访了泉口精神,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贵州平塘分队,探索了中国天眼与移动互联网影响下的平塘,在当地开展了支教活动,普及相关知识并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互联网。陕西延安分队,结合红色旅游资源这一特色,对当地的旅游业展开了调查研究。四川凉山分队对当地的教育、文化和产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四川攀枝花分队,聚焦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希望对当地的芒果从种植、采摘到销售提供可行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四川雅安分队,关注当地的红心猕猴桃产业,希望通过解决当地合作社面临的资金和管理两方面的问题,从而间接帮助当地的小农户,推动共同富裕。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带队老师的一路陪伴与指导。物质学院助理教授宁志军作为指导老师代表与大家分享了他的体会:社会实践对同学们是人生的一次历练,打开了视野,了解了国情,希望同学们能深刻认识到中国仍旧存在教育资源不足、经济发展不足的地方,激发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忘初心,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教育目标。宁老师表示,社会实践的经历对老师们而言,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社会实践的安全进行和有序开展离不开实践基地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昆明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马莎老师作为基地代表发言。她对上科大教育模式和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马莎老师表示,今年是昆明理工大学与上科大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第四次合作,希望今后双方能加强更进一步的合作交流。创业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陆丁教授宣读了获奖名单。贵州平塘团队《中国天眼与移动互联网影响下的平塘》荣获2019年上海“知行杯”团队实践大赛二等奖,四川攀枝花团队《雅砻江边金芒香——龙头产业助力下的盐边发展情况的调研》和安徽泾县团队《精准支教——乡镇留守儿童心理定位与引导》同时获得“知行杯”三等奖。陆院长对以上获奖团队表示祝贺,宣读了2019年校社会实践优秀视频奖团队名单和优秀个人获得者名单。经在场评委老师打分,贵州平塘团队荣获学校优秀团队一等奖,甘肃天水团队和安徽泾县团队荣获二等奖,云南宣威团队、四川攀枝花团队和宁夏固原团队荣获三等奖。以上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庄敏、王浩宇、杨丽凤、左智伟、王宏达、钟超等被评选为我校2019年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获得本次社会实践优秀视频奖的有:四川德阳团队、甘肃天水团队、四川雅安团队、四川攀枝花团队、云南玉溪团队、贵州平塘团队。朱志远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优异表现,对与《经济学导论》课程深度结合的产出效果表示肯定,并对实践基地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项目既要可持续,又要有品牌,期望下一届同学的社会实践实现螺旋式上升。社会实践作为我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以“了解国情、体验艰苦”为主题,鼓励同学们通过实践调研等方式深入中国的各个角落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11月20日
其他

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上科大,对话师生畅叙全球热点科学话题

2019年10月30日,上海科技大学迎来了六位尊贵的客人。在学校师生的翘首期盼中,这六位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如约而至,他们分别是——罗杰·科恩伯格(Roger
2019年11月2日
其他

毕业季 | 生命学院庄敏教授:做科研就像读侦探小说

生命学院庄敏教授是在2014年加入上科大的,此前她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庄教授认为国外高校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有些理念可以在中国的高校推行,尤其是像上科大这样的创新型高校,可以说是身处改革前沿,自诞生之初就具备了创新的土壤。在传统高校,本科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课题的核心。庄敏教授说:“我们不但关注课题的发展,也注重学生的培养。”庄教授的办公室和一间大实验室相邻,她说办公室的门一直为学生敞开。庄教授说自己很喜欢在高校工作,因为这里有太多聪明且有想法的年轻人。学生记者团成员生命学院2018级本科生蒋依婷近日对庄敏老师进行了专访,听庄老师细说她对科研和教学的独特理解。科研也可以很有趣生命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张瑜对庄敏老师的生化课印象尤其深刻:“庄老师负责的课程中有一部分是生化中相对枯燥的,需要理解和背诵的代谢循环,经常背了就忘,但是老师会通过分享她读书时候的背诵方法,在网上搜集代谢循环相关的歌曲和动画短片让我们加深印象。作业也非常有启发性,有时是阅读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价,有时是针对其中一个代谢分子进行介绍,在查找资料的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各种软件的用法。”不少人认为做科研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可庄敏老师说起科研来却津津有味,颇有感染力。她将科研比作读侦探推理小说,“在得出最终的结果之前,我们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有时会惊诧地发现,两篇文章的结论拼凑到一起,会得出一个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的结论。这时就需要我们做实验去证明这个观点,就像破案过程中的取证环节。”也许正是因为庄敏老师对科研倾注了高度的热情,所以在教学上也会让学生感受到风趣和愉悦。生命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张聿茜回忆说:“庄老师很擅长调动课堂气氛,在介绍肾上腺素的那节课上,庄老师先假装告诉我们有突袭的quiz,然后借此引入肾上腺素,解释说让我们因为没有预料到要quiz而紧张,是为了让我们体会到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庄老师这样阐述科研和教学背后的“底层逻辑”:“生物的有趣之处在于,它颠覆了理工科生惯有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数理用简洁的原理通过发散思维去阐明复杂的事件,生物是从有限的、看似无序的信息中寻找有序的规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通识教育中学到的很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有用武之地。”上科大的通识教育是一大特色,庄敏教授还曾担任驻楼导师,她回忆起有一次策划导师讲座的经历。考虑到讲座的听众里有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庄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小分子药物的前世今生,它在几十年前被研发出来的时候人们只是单纯地使用它,到了今天我们已经从分子水平解释出了它的工作原理。庄老师表示,现在很多人会对生物专业有所误解,“认为我们的日常是养养小动物、种种植物,其实不然。我想向大众普及的是,现代生物医学已进入原子分子水平,尽管这些学生可能将来不会从事生物相关方向的工作。”
2019年6月15日
其他

毕业季 | 青年教授寇煦丰:学生眼中温暖的发光体

“在寇老师身上能看到对自己喜欢领域的热爱,眼神里有光!寇老师还特别乐观,特别有情怀!”信息学院的学生说起寇煦丰教授,语气都会变得轻快起来。同学们对寇教授课堂上的轶事总是滔滔不绝,就像在谈论一位亲近的朋友。正是这种无代沟的交流氛围和零距离的师生情谊,让寇教授在学生中享有美誉,并被流传开来。最近,学生记者团成员信息学院2018级本科生葛柳芯对寇煦丰老师进行了专访,让我们看看这位青年教授是有何种魔力被上科大学子圈粉的。谈师生关系:“我没把自己当老师”
2019年6月13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奔赴科技创新企业,助力中国品牌腾飞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等公司发放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华为等企业随即表态:已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参与5G网络的商用部署建设。中国移动则提出,今年9月底前将在超过40个城市提供5G服务,客户不换卡不换号就可开通5G服务。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上科大信息学院多位2019届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即将奔赴全国科技创新企业,践行上科大“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理念。这些上科大学子将贡献出上科大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创新举措成果,与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相连接,牢记使命,探索进取,助力中国品牌腾飞。青春中国,奋发有为。=陈婷婷,2019届硕士毕业生导师:林宝军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去向:腾讯CSIG,互联网产品经理上科大的课程对我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极大帮助,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课程的学习及课程中project的练习,我了解到互联网产品实现的基本原理。通过与林老师、虞老师和王浩老师等教授的接触,我逐渐看清了产品经理需要着眼的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也学习了如何关注用户的痛点及痒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需要超前的产品意识,对市场及用户要有敏锐的判断,以外还要学习对公司战略的理解与把握、算法是否可实现的感知。通过在上科大的学习,我坚定地选择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秋招时,我拿到了腾讯、华为、携程、顺丰科技等公司的offer,在一番抉择后,我选择了腾讯作为职业生涯的开端。众所周知,腾讯对于产品的规划与克制以及对于用户的把握都是业内领先的。而对于腾讯云的研究,也表明了未来腾讯会逐渐加大在产业互联网方向的投入,为用户带来更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这也与我校“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办学理念相吻合。蒋勇,2019届博士毕业生导师:屠可伟
2019年6月10日
其他

毕业季 | 上科大篮球俱乐部,无与伦比的归属感!

这样一群集热血与坚毅于一身的运动健将,撑起了一个如旭日东升般闪耀的篮球俱乐部。他们用行动和汗水为上科大学子的强健体魄和英勇气概描绘出壮阔的景象,写下生动的注解。
2019年6月9日
其他

毕业季 | 人文通识新体验:牛津生化博士教我们《中华文明通论》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上海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科院校,不仅致力于培养同学们的科研之“质”,也注重发展其通识之“文”。《中华文明通论》是上科大主导研发的本科人文社科通识必修课,旨在通过对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性思想、基础性制度、标志性事件、关键性人物等方面进行有重点的讲解,引导同学们阅读经典著作、研讨相关问题,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华文明的全貌和发展大势,培育同学们的文明传承和创新意识,激发同学们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9年6月2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乘风翱翔凌云志,初心不改胜少年

Davis)计算机科学PhD(全奖)◆毕业寄语◆在上科大的这四年,让我懂得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一种可以做出选择,并且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后悔的状态。
2019年6月1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校园“夜归人”

Research》发表了题为《Cytoophidia
2019年5月26日
其他

毕业季 | 上科大管弦乐团,觅得知音,我心飞扬

在即将离开校园的日子,对上科大的滋养,对和音乐知己结伴而行的时光,她有太多话想说,每一次排练,每一次演出……都是带向下一站的珍贵行李■
2019年5月23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上科大——使我们更优秀的催化剂

新生高校,代表着敢想敢闯的发展潜力在有幸被芝加哥大学分子工程院录取之后,我去参加了它举办的Visiting
2019年5月19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标志塔灯火辉煌,给予我深红色力量

走过千山也不枉却笑故事和过往即使要面对无边巨浪我永远在你的身旁我会在你身旁
2019年5月15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选择留在国内深造去北大读博的理由

超算达人,前卫极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毕业生说
2019年5月11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步步为赢,拿常春藤博士全奖

超算达人,前卫极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毕业生说
2019年5月6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超算达人,前卫极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Hackathon获得金奖这样的理念在过去几年里总是激励着我,在2017
2019年4月30日
其他

毕业生说 | 上科大物质学院孙运彦:光荣与梦想

【开篇语】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情”。在这个依依惜别的毕业季,上科大新一届的毕业生即将带着丰硕的学习成果,奔向下一个广阔的天地。今天恰逢世界读书日,每一位上科大学子都深刻体悟过科学的精妙,领略过宇宙的浩瀚。在离别之季,总有千言万语,回首,感恩,寻梦,再出发。本刊今起推出“毕业生说”专栏,与您分享部分上科大优秀学子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理想。祝愿每一位毕业生在未来的岁月里奋力拼搏,鹏程万里!敬过往,敬远方。■
2019年4月23日
其他

感怀︱母校,我想对你说——2018届学生党员毕业季献礼

南风轻轻吹送,时光总是匆匆……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上海科技大学2018届的学生党员们相聚在一起,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诉说着情谊——忆想当年怀揣梦想来到上科大时的憧憬,在这三四年里,无论是踏着泥泞的青土一步一个脚印与学校共成长的帧帧回忆,或是在图书馆、实验室挑灯夜读、专攻学问的身影,还是在报告厅一睹名师大家风范、将家国情怀深埋在心里的青春岁月,同学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要对母校说。于是,在2018届上科大学子中,有人写下了隽永诗篇,还有更多的人,纷纷用微微稚嫩的嗓音将这诗篇一同萦绕在唇齿间,他们以学生党员这一共同的名字,深情录制下诗朗诵《启航》,献给伟大的党和祖国,献给生机勃发的上海科技大学,让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融入骨血,让上科大人的家国情怀指引方向,让这离别时响起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声音响彻在这六月的碧蓝天。观看视频,请点击阅读原文
2018年6月21日
其他

回顾| 首届本科毕业生代表钱乐琛在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走出舒适区在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2014级生命学院本科生
2018年6月19日
其他

回顾| 研究生代表贾波琦在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幸福的上科大人在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研究生代表贾波琦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与中科院联培的博士毕业生,也是我们上科大第一届研究生,我叫贾波琦。非常荣幸能够作为研究生毕业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向悉心培养我们的上科大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以及支持关爱我们的亲友表示由衷的感谢。五年前,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踏入岳阳路319号大门的,并在上科大张江工地参加了第一届研究生开学典礼,还记得当时江校长勉励我们以埃隆·马斯克、张益唐为榜样,要“做得了钢铁侠,坐得起冷板凳”,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期待我们成就“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高尚人生,这让我们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鼓足了勇气,开足了马力。转眼五年已过,再回首,我发现自己已成为一个幸福的上科大人。我们是幸福的,遇到了富有人格魅力的导师,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前沿的学术思想、进取的科研精神,带领我们在科研征途上披荆斩棘。当我刚进实验室时,科研还未上手,前路也很迷茫,很庆幸,遇到了我的两位导师杨旸研究员和胡宏林研究员。和上科大所有老师一样,杨老师和胡老师学识渊博,充满热情。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经验,在学术交流中的建议,帮助我不断扩展视野;在日常研究中的指导,也让我受益匪浅。两位导师更在做人做事方面以身作则,令我在困难面前始终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很荣幸能成为两位导师的学生,在他们谆谆教导下,我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获得了通信旗舰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同时在研究生阶段发表了多篇期刊文章,收获颇丰,更为我今后以华为海思为起点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让我立志为祖国通信行业,为祖国的知识产权,奋斗终身。我们是幸福的,遇到了团结互助的同学,在工作或生活遇到挫折苦闷的时候能及时给予指点、送上关心,像兄弟姐妹一样共同成长。刚到上海时的拓展训练,与初次见面的信院同学们一起在雨中接受挑战,我们初次合作就默契无间,瞬间觉得上海这个城市都变得很亲切;之后,一年多一起骑车从宛平南路到岳阳路上课的日子,也让我们在各奔研究所后,再次见面时依旧无话不谈。还有篮球场上给我传球的兄弟,希望你能忘了我一次次的“坑”。说到篮球,我曾经打篮球受伤,生涯报销,感谢兄弟们以及我室友的鼓励和帮助,虽然到现在也没重返赛场;特别是我的室友,还要感谢你睡觉时的呼噜声,促进了我对人生的思考。我们是幸福的,遇到了上科大热心友善的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让我们获得了许多人生经验。感谢宿管阿姨,我们搬过很多次宿舍,阿姨们的贴心让我们非常省心,搬家送的行李袋,我们还留着,下次再用。感谢在上科大遇到的每一位授课老师,你们的专业,热情,让我们受益匪浅,比如,从一起打过篮球的周平强老师那里我学到了怎么做一个精致的逻辑清晰的学术PPT,从陈浩老师身上学到了冬天穿一件T恤其实更能保持激情。也很感谢陪我们从岳阳路到张江的学院、书院老师们,你们的匆匆步伐是我们安心学习,快乐生活的保障。我们是幸福的,能在“以人为本”的上科大挥洒汗水,拼搏青春,能陪伴上科大走过最初的风雨五年,见证上科大一步步成长。宿舍里的绿萝、寒冷冬季的骑行手套、木板床上的柔软床垫,体现了上科大的温暖;老师教授们和学生的零距离,邮箱里每一封征集学生建议意见的邮件,更让我们看到上科大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期待,让每一个充满个性的上科大人具备了深深的社会责任感。今天,我们终于穿上了心念已久的博士学位服。这一刻也意味着我们学生时代的终结。很高兴也非常荣幸求学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能经过上科大的洗礼。回首从本科到博士的经历,其实就是从学习已有知识到接触研究前沿,最终在某一个专业领域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导师引导,更需要我们自己付出万分努力。所以学弟学妹们,让我们遵从内心,以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为目标;多与身边满怀热情的教授、优秀的师长们交流学习;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去发现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寻找生命更多的可能性。最后衷心祝愿上科大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祝愿每一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2018年6月19日
其他

精彩| 赵忠贤院士在上海科技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作主旨演讲

毕业典礼6月16日,上海科技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体育馆隆重举行。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先生作为特邀嘉宾作主旨演讲。在演讲中,赵院士以平实风趣的语言回顾了自己的求学时代,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小编现全文奉上,以飨读者: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领导:我很高兴能参加2018年上海科技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毕业典礼。这次典礼让我感觉到是隆重的,而且是简朴的。上海科技大学从诞生之日起作为试点的学校就承担着深化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在努力探索着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两点:德智,大家很好理解。在体和美方面,上海科技大学做了很多的努力,因为美包括着情趣、修养和情操,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是很有特色的。上海科技大学在自主招生、书院导师制、科教融合、参加社会实践和营造校园文化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昨天我和一些同学座谈,让我对书院导师制有了初步的认识,我还需要进一步认识。但是我与同学的交谈中感觉到同学们长大了,自立、责任感和独立性都有所提高,所以还应该继续探索,同时书院导师制还要求教师是德才兼备的。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上海科技大学已经初具特色,除培养了几届硕士生外,今天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可喜可贺。作为首届毕业生是很幸运的,因为既是探索的参与者,也是探索的受益者。在此向同学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几年为此付出心血的老师、职工和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祝福大家都有光辉的未来!看到朝气蓬勃的同学们,唤起了我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可以说大学影响了我的一生,所以我要首先讲讲我是怎么喜欢科学的。1956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我是一个初中生,初中毕业上高中,对于后来所知道的12年科学规划,那是以后才知道的,当时并不理解。但是对于一个充满幻想、精力充沛的中学生来讲,向科学进军对于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有很多原因引导我就喜欢了科学,譬如我参加学校物理小组的课外活动,看科普杂志,当时我所能够看到的科普杂志就是前苏联的一本科普杂志《知识就是力量》,翻译成中文本的一个杂志,那时候的科普杂志,至少我能够看到的很少。这是我几乎唯一一本能够看到的科普杂志,每期我都从头到尾认真阅读。尽管我理解的比较肤浅,但在这个杂志上面,介绍了很多前沿的科学内容。所有的内容,都让我非常的向往,因此我也非常希望,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科普杂志能够提供给年轻人。很多年之后,我才慢慢体会到了解科学是种享受,能获新知、引发好奇、提升情趣。我是195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在那个年代很多同学愿意学理工。这是国家号召,也很时尚,大家都愿意学理工。热门的专业有原子弹、半导体等等,我记得中国科技大学的招生简章的封面就是火箭。我想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报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该说是国家的召唤让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选择了科学技术。在大学里受影响最大的是名师的讲课和报告,他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精神。钱三强先生做过两次报告,我至今历历在目。第一次在大操场,郭沫若校长在临时搭的台子上主持会议,我们都坐在地上,拿着纸,坐在操场的地上听,钱三强先生讲到了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当时对于卫星的认识也不是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大的用处,但是他提到了卫星在你头上飞,想干什么干什么。在讲到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候,他也提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前苏联政府从前线召回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那么这批战士脱下了军装,放下了枪炮,就回到了后方来学习,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有时候就在走廊里面上课,后来这其中的很多人成为了前苏联两弹一星的骨干。当钱三强先生讲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让我感到我进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有了一种责任,国家对我们的期望是很高的,因此我从喜欢科学到感到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钱三强先生的第二次报告是在礼堂做的,他当时讲了很多问题,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了“红专”问题,现在有些年轻人大概不知道“红专”是什么意思?我解释一下,这个“红”是指思想好,“专”是指业务水平高,那么钱三强先生提到红专矢量论,矢量嘛,是有量,还有方向。钱三强先生,他自己是先专后红,而他的一个同学呢,早年参加革命他认为是先红后专,但是同学们当时讨论比较多的,是先专后红呢,还是先红而专,还是又红又专搞不清楚。后来陈毅元帅有个讲话,他以飞行员为例,大概意思是一个飞行员技术水平很高,飞上去了,可是跑了,这是不行的。有的人思想很好,技术水平不行,上去就被敌人给打下来了,这也不行,要有能力把飞机开上去,把敌机打下来,这就是又红又专,这一点我们大家都很支持,我认为“红”不在于表面上参加了多少次政治活动,而在于内心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钱三强先生在讲到“专”的问题,提到了做学问要专注,要全身心的投入,他在讲这个事情的时候,特别提了华罗庚先生的例子。华罗庚先生当时就在报告会的主席台上,他说华罗庚先生在开会的时候,人坐在那里,脑子里想的是自己的数学问题,那么他讲这个问题学生笑,可是我看到坐在台上的华罗庚先生是忸怩不安,因为当时最怕别人说你不重视政治学习。在我们读书期间华罗庚曾经写了一篇《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学习》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于在校学生影响是很大的,他一共写了四个方面:第一个是独立思考,我相信这是很好理解的。第二是练好基本功,他提出来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第三,他提到了读书要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第四,他强调的是锲而不舍、顽强刻苦的精神。华先生关于自学方面的论述,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影响都很大,多年以后我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理解这些前辈名家的精髓,我逐渐感觉到搞科学需要扎根。我多次讲到自己对扎根的体会,如果不扎根的话,那就跟演戏的时候跑龙套的一样,你也在舞台上和这些名家都转过了,可是你是吆喝的,跑龙套的,所以我认为搞科学一定要扎根,同时要解放思想。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会在认识上有所深化,这个深化非常重要,只有深化你才有可能抓住机遇,才可能厚积薄发。当然对于这些名家的进一步的论述,我自己还没有很好学透,我还需要继续认真的学习。钱三强先生在报告中还提到了他喜欢四分的学生,所以这一点大家听了非常高兴,因为要为了争取五分确实很累。当然我们想现在要说喜欢四分学生,很麻烦,考研究生四分就很麻烦。那么我就希望,今后的上海科技大学在自主招生方面,能不能做些改革,我想不一定全是要招五分的,也招一些四分的学生。我相信在这里面,能够有很多的人才成长起来。四分的好处在于精力不必都在追求五分上,会有时间去拓宽视野,做其他方面的尝试。有些著名的学者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譬如说张宗燧先生,他在讲数理方程,讲西中问题的时候,他提到了他和另外一个著名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这种问题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讲实在遥远,但是他却告诉我们,科学是在争论和质疑声中发展的,我们有些同学就很崇拜这些有名的老师,他的名字也许现在同学们还是知道的,除前面我提到的几位先生之外,当时在我们学校任教和任职的老师还有钱学森、郭永怀、赵忠尧、严济慈、马大猷、钱临照、洪朝生、孙洪元等位先生,他们的治学风范和奉献精神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以治学为例,大家知道我们最早引进现代科学的有一位严复先生,他曾经有这么一个讲法,他说中国学人崇博雅夸多识,外国学人西方学人重见解尚新知,我们在这些名师的教课过程中,感觉他们的治学,就在引导我们的学生向重见解、尚新知方面发展。另外,我们大学念书的时候是比较艰苦的。刚才一个同学代表发言的时候讲,上海科技大学刚刚建校的时候,房子还没有盖好,我们当时的房子不仅没有盖好,北方暖气也没有建好,所以我们上课每20分钟,老师就说跺脚,几百个人跺脚,因为跺脚才能取暖,他讲一段还要跺脚,包括严济慈先生上课的时候,我们几百人听课,就几百人跺脚,是非常壮观的。我觉得在大学里面吃点苦是好事,所以听说学校有让同学们到艰苦的地方去的社会实践。我认为这个实践应该坚持下去。我是1964年大学毕业的,参加工作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但是这个学习和在学校里面不一样了,一是要通过书本自学。我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年轻人分在一起,在我们的专人里面,有一个有名的小册子,都在抄那个小册子,这个小册子有英文版的,后来也翻译成俄文版的。这是一位教授在剑桥大学做演讲,把他的讲义整理出来出版的这本书。我们每人全书都是要看的,但重点是每个人要讲一章,我讲这章,他讲那章,我觉得实际上大家在互帮互学。第二个学习是向老专家和老同志学习。我记得当时的老专家,我们的老专家,最早的专家是44岁,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杰青,那时候我们认为就是老专家。还有老同志,老同志是比我们早几年毕业的大学生,那么这些人他们要分工,每个人分工帮着我们来学习和工作。第三,是在实践中学习,就是做科研课题。因为我们是大学毕业生,我们大学念五年,也做半年的毕业实践,但是毕业以后就是参加具体科研工作,这个科研工作是参加整个研究组的一个方向的一部分,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不仅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面有一些具体的例子,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但是我认为最重要是在不断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我们当时住的集体宿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也住在这个宿舍,这个宿舍12点关门,我们几个年轻人,几乎没有11点以前回去的,但是必须要在12点关门之前回去。后来我自己的宿舍被从楼上调到一楼了,所以我也不怕12点关门了,因为我可以跳窗户。所以有些人知道我们跳窗户了,他们也知道有个通道了,他们回来晚了超过12点了,敲我们窗户,我们给他开开,让他们从我们的窗户里跳进来。1967年我被安排参加国防任务,我感到光荣和责任重大。在国防任务期间经常是加班加点,我记得最长一次是38个小时。另外也要出差,和现在出差不一样,不仅是坐硬板,有时候座位也没有。但是这五年的时间,对于我的锻炼是很大的。我研究的内容,尽管不是我的超导专业,但是我也非常尽心,因为这是一个重大的任务,我只懂得原理,但是我知道这个东西什么样子,我还没有见过,所以我们到处去查资料,还好当时中国科学院,包括物理所、科学院的图书馆,还都开门,我们仍然可以查到资料。在这五年中,我在研究工作的能力方面,在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方面,在与同事合作方面,在吃苦和执着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同时也磨炼性格。大学毕业是一件大事,对于博士毕业和硕士毕业也一样的非常重要。同学们即将离开学校,将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学校里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毕业以后人生可能会更精彩,新时代有新使命,从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到如今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有60多年了。我经历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过程,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能够造自行车了,那都是很大的一件事。但是我们现在再看看今天,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建立了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和工业体系,我们国家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不仅是伟大,而且是奇迹,有“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还有改革开放40年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这是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奉献了。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关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讲话中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为青年人才成长铺路搭桥,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建国一百周年的宏伟目标,同学们的年龄正逢其时,可以大展宏图。祝上海科技大学再接再厉,迈上新的台阶,祝大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谢谢大家!
2018年6月19日
其他

毕业典礼| 校长江绵恒致辞:感恩伟大时代、实践改革创新

毕业典礼6月16日,上海科技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体育馆隆重举行。校长江绵恒发表了题为“感恩伟大时代,实践改革创新”的致辞,小编全文奉上,以飨读者:感恩伟大时代、实践改革创新在上海科技大学
2018年6月16日
其他

重磅| 上海科技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我们毕业啦!6月16日上午,上海科技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体育馆隆重举行。上海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中科院上海分院各联培研究所领导、高中校长代表及部分学生家长、学校基建相关单位领导等近1300人出席典礼。全体校领导、校教授委员会委员、教职工也参加了今天的典礼。毕业典礼由校党委书记朱志远主持。2018年是上海科技大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校迎来了首届本科毕业生、2018届硕士毕业生以及首届博士毕业生。上午9点,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序幕。上海科技大学的建校历史只有短短的五年,但在五年里涌现了太多难忘的故事。全场一起观看了由2018届毕业生制作的毕业纪念短片,再次重温镜头记录下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憧憬明天的美好与希望。犹记开学典礼时,江绵恒校长纵横当今科技与社会发展态势,面向国家发展战略,用“做得了钢铁侠,坐得起冷板凳”寄语上科大新生志存高远,立志成才。如今上科大学子即将毕业,此时此刻的江校长又对同学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和希望?江绵恒校长以“感恩伟大时代、实践改革创新”为题发表演讲。“今天,当我们共享收获的喜悦、成功的欢乐时,我们更要感恩我们伟大的时代。是这一时代,为上科大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是这一时代,给予了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机会,是这一时代,成就了我们当代人在世界民族之林再现尊严;在座的每位毕业生,更是这一时代的幸运儿!作为上科大的毕业生,在庆幸生逢其时的时候,希望你们更要思考时代赋予你们的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未来几十年是你们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一个有作为的人生,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的,是和时代休戚与共的。相信你们一旦把自己奋斗的事业与改变世界、改变社会联系起来,就能成就如古人所说的‘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学位授予仪式上,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物质学院院长杨培东、生命学院院长林海帆、信息学院院长王雪红分别宣读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名单、各学院本科生学位证书授予名单。研究生、本科生毕业生依次登台,江绵恒校长、各联培研究所所长、学院院长与毕业生一一握手,颁发毕业、学位证书并合影留念。“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上科大学子在求学路上笃志前行,勇于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是榜样,更是一种力量,催人奋进。朱志远宣读了2018届毕业生校长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名单,校务委员会主任徐匡迪,委员周小川、丁仲礼、翁铁慧、傅成玉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2014级生命学院本科生钱乐琛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大学四年的时光,“鼓起勇气,走出舒适区,踏上人迹罕至的道路”是收获的成长。她说,作为毕业生就是站在人生的下一个十字路口,继续勇敢地去走少有人走的路,勇敢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上科大科研训练带来的思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我明确了事业志向,也让我感到幸福。”来自信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贾波琦代表毕业生向母校表示感谢。他希望与所有的上科大学子一起,遵从内心,以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为目标,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去发现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寻找生命更多的可能性。上科大自成立之初,便实行学院加书院、教授加导师的培养体系,那些有着成功求学经历,陪伴学生成长的教师们纷纷为毕业生们送上了临别寄语。物质学院助理教授、2014级本科生书院导师林柏霖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从科技大发展时代的生命、信息、能源机遇出发,分享了作为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观察、体验和对未来的展望,并借此科技基本面鼓励毕业生们“胸怀星辰大海,牢记并实践学校培养理念”,走向“星海征程”。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毕业典礼并作主旨演讲。赵院士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为我国高温超导研究跻身国际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一名潜心研究,为祖国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前辈,他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他认为“了解科学是种享受。能获新知,引发好奇,提升情趣”,并提及钱三强等先辈们的治学、风范和奉献精神对他的重要影响。赵院士表示,不管是知识还是精神上的继续学习和实践都有益于毕业后更精彩的人生、新的挑战和机遇;鼓励同学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鼓励正逢其时的同学们大展宏图。典礼上,朱志远宣布上科大校友会公众号正式启动。2018届毕业生将成为上科大校友会的第一批新成员,母校永远心系在五湖四海施展抱负的学子,更期待着将来有一天上科大学子为母校的建设添砖加瓦。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为表达对上科大培育的感恩之心,我校首届本科生设计并制作了献礼匾赠送给母校。礼物选取上科大校园科技精神方塔为主要元素,将首届199名毕业生名字组合成树叶造型,寓意在上科大精神之树的培育下,学生气息欣欣向荣,枝繁叶茂;也寓意上科大因拥有青年才俊,更加展翅高飞,升腾不息。江绵恒校长代表学校接受毕业生赠礼并为礼物揭幕。2018届上海科技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年轻的上科大怀抱着无数人的热忱与希望日日新地成长着,而她最骄傲的成果——她的学子们,将带着学校和师长的关切与祝福,带着新时代的梦想,带着“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理念,从上科大启航,不忘初心、锐意进取、着眼未来、开拓创新,在追逐青春梦想,成就事业华章的道路上,与上科大同行,与国家同行,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行!结尾有彩蛋哦!毕业典礼开场视频
2018年6月16日
其他

毕业生说| 王一帆:Know what you like

尚明:青春一场,不诉离殇毕业生说|朱灏龙:多元化的上科大,给我们放飞梦想的舞台毕业生说|李甘泉:梦想无限,行者无疆毕业生说|喻妍: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从签下最后一个录取名额到直博清华毕业生说|
2018年6月15日
其他

毕业生说|袁一中:我的平凡之路

袁一中:2015级生命学院硕士研究生,已获得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奖)、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ORS&GRS双项奖学金)、墨尔本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德国马普所、法国CNRS、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博士项目录取和博士职位offer。1如何了解到上海科技大学?最初选择上科大的原因是什么?2015年,考研报名后通过周围同学了解到上海科技大学。虽然当初被上科大的一流师资力量所吸引,但是已经在报名确认之后。因英语单科成绩差北大英语自划线1分,需进行调剂。当时毫不犹豫的在第一时间选择了上科大,后经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复试录取为上科大联培方向,就此开始了在上科大的研究生生涯。2能讲讲刚刚加入上科大的感受吗?学习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作为上科大的第三届研究生,同时也是第一届入住张江校区宿舍的研究生新生,进入宿舍第一感觉就是好,宾馆标间级的配置令人印象深刻。在第一年研究生的课程选择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科大自行开设以及中科院开设的课程,灵活自由的课程选择,给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科大图书馆(袁一中手绘)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应该是在学校的英语课上,第一次独立全程用英文完成了一次小演讲。因为在那时候对于自己而言,英语水平很差,没有胆量也没有信心觉得自己能在那时候完成演讲。不过当真正完成后,心里的愉悦感是难以比拟的,也为后来我英语的迅速提升提供了自信心。3在研究生活中的感受?对于生命科学研究,我认为充足的经费和设备是除了idea以外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作为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的学生,借助于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上科大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天然优势,使得我能够同时利用两边的优秀平台,以最高的效率来进行我的研究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上科大配备的平台老师的耐心指导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让我不仅仅局限在会操作仪器,也能理解仪器的原理和结构等。同时上科大经常邀请大量的不同领域高水平研究人员来校开设讲座以及交流,聆听不同领域的报告对于我自身的课题研究思路起到了非常大的启迪作用,结合了优秀的平台和不同领域的知识,使我在研究课题中更能如鱼得水,从而取得优秀的成果。上科大课题组之间密切的交流,不仅存在于上科大内部,也存在于中科院和上科大之间。不同领域或方向的同学的交流,经常能够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新点子。除此之外,身边不断涌现的优秀同学,也是敦促我不断进步不能被落下。无论是发表正刊级别文章的师兄师姐,还是在研二就能发表领域top级文章的同级同学,和他们的交流和共同学习也使我自身得以成长,自己第一篇文章的部分工作也得益与上科大课题组同学的交流。4怎样从入校时六级不过/考研不过线,达到申请世界级名校的水平?能分享下关于语言学习和申请相关的经验么?英语曾经在进校前都是我一直的痛,除了上科大提供的外教英语课程外,上科大的国际化环境也给与了我巨大的帮助。在学校,全英文学术会议,英文文章书籍,国际的交流学者,主动的去学习交流给了我大量的练习机会,使得我完成了从英语不过线到雅思8分,托福112,GRE334+4的蜕变。上科大校园(袁一中手绘)关于申请国外高校的经验,很多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个人感觉的是,除了准备必要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外,英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热情、信心和能力都需要通过足够的英文水平才能够充分表达出来。举个具体的例子:在我申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PhD
2018年6月11日
其他

毕业生说| 喻妍: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从签下最后一个录取名额到直博清华

喻妍物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级本科生,在校期间GPA3.78,目前已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录取。1与学校结缘:签下江苏省最后一个录取名额清晰记得四年前高考分数出来的第二天,我多次打电话咨询招生老师是否能被录取,得到的回复总是“再等等,再等等”。直到晚上八点多,才接到招生老师的电话。当时外面大雨磅礴,为了避免前面放弃的同学反悔,我和父亲还是决定连夜冒雨赶到扬州,签下了江苏省最后一个录取名额。正因为是最后一个录取名额,才显得格外珍贵;于我来说,也是格外的感恩和珍惜这样的一个机会。2关于学习:从狼狈不堪到找到方向来到大学后,面对周围众多的大神,虽然已提前做好打一场硬战的心理准备,但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过得还是很狼狈。大一上学期,数理化生的基础课程全面来袭,再配上《文学传统与写作》和《法与社会》等通识课,我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听课吃力以至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做作业时无从下笔。整个学期下来,成绩勉强算中游水平。第二学期,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我最终决定将一门专业课程延至后续学期学习。后来证明,这样的决定对我的个人成长是有帮助的,这使得我能腾出一部分时间去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面对难度增大的课程内容,学霸们做作业时也常常不能够确定自己的答案正确,我开始利用答疑时间去请教助教。渐渐地我发现,面对我的问题,助教们有时也拿捏不准,他们总是翻开课本跟我一起探讨,在课本中找到解答,我慢慢意识到课本的重要性。面对捉襟见肘的英语水平,我硬是把上千页的英文课本啃了下来。期中考核时,我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升,这使我更加确信了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我想通过我的例子,告诉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大学的学习方式和高中有很大的区别,在适应的过程中是要积极主动的去尝试不同的方法并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天赋不如人并不可怕,找到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并且相信自己努力的价值,一切都会改变。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你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将成为你实现目标的垫脚石。3关于科研:一流的科研条件提升了自身的科研素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物质学院专业的好办法,科研实践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更能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上科大为本科生提供的实验条件,和国内外其他高校比较都是属于一流水平的。上科大的科研环境对于向往加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本科生是非常友好的。突出的师生比和丰富的实验资源能为每一位有着科研创新想法的同学提供支持。即便自认为科研素养不够的同学,也应当多参与实验室项目与活动。实验室的环境能够为自身的想法提供资源与理论指导。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我曾遇到过文献中专业术语太多以至于看不懂的状况。我就先通过通俗易懂的综述来了解这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阅读文献时我通过阅览摘要、介绍和总结部分,大致了解文章要解决的问题,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暂时忽略。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自己阅读文献的能力略有提高,我才开始仔细的研究别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手段。提升阅读文章的水平需要时间和阅读量的积累,自己可以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月度计划,不可求成心切而欲速不达。上科大物质学院4关于未来:充分准备,才有更多选择权出国还是留在国内,对于想要继续深造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十分困扰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哪一个更加适合自己。上科大为本科生提供了较多的交流机会,你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体验一下国外的大学生活,再决定哪一种学习和生活环境是你想要的。即使最终决定不出国的同学,这样的一次交换经历在日后的简历中也是一大亮点。在这里,我特别想告诉那些还在犹豫的学弟学妹们:迷茫、不知如何选择是正常的,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但请记住在你犹豫彷徨的时候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托福、GRE的备考计划不能放下,专业课程也不能松懈,这样才能使自己有更多的资本去做更好的选择。5关于直博:上科大让我更受关注有的家长和同学可能会担心在国内申请研究生的过程中上科大学位的含金量。从我申请经历中可以感受到,上科大在国内科研界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上海科技大学”这六个字更能够在面试的过程中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当我在清华大学与其他一同参加面试的同学交流时,我也可以感受到自己拥有较为他们更丰富的科研经历和出国交流经历。最终我获得了清华大学的认可,获得了在材料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6不忘初心,再出发回首四年前,我依然觉得来到上科大是最幸运的一件事情。在这四年里,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优质的发展平台。但是,该如何发展还是需要看个人的努力。还记得当初申请校园开放日时个人陈述中是如何阐述“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吗?愿大家不忘初心,踏实充实的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延伸阅读毕业生说|钱乐琛:从上科大到哈佛毕业生说|张一弛:耕耘、收获,在上科大无悔青春毕业生说|陈安琪:告诉你本科生发表顶尖期刊需要走几步?毕业生说|吕文涛:舍微软offer取本校保研,社团达人如是说毕业生说|贾波琦:从上科大走出的IEEE全球通信大赛最佳论文奖获得者毕业生说|贾晓宁:与上科大一起成长毕业生说
2018年6月9日
其他

毕业生说|尚明:青春一场,不诉离殇

李甘泉:梦想无限、行者无疆毕业生说/黄政嘉:一校一世界毕业季/毕业生告诉你,在上科大读辅修专业是什么体验?(上)毕业季|毕业生告诉你,在上科大读辅修专业是什么体验(下)
201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