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我真得是这么想的!

Pinky Wang 记忆的瓶子Pinky
2024-09-27
作者|Pinky   来源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   图片来源|unsplash

其实自己对这本书预期稍高于实际感受,也许是由于书名的原因,让我有了过高的期望?不过里面的很多育儿理念真得特别特别让人受益。

比如生活中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用“你陈述句”,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这样更能减少冲突,如何采用合作型管教方式,如何看待孩子撒谎等。

接下来分享一下自己整理的读书笔记啦,一个人更容易被认同的理念和观点所吸引,这本书就有很多这样的时刻!

1.父母做错了事情,应该怎么办?

如果我马上发现自己错了,或事后意识到错误,我总是会立即向女儿道歉,及时改变我的想法和做法。我和先生做了不当的行为时,会马上自我纠正。我们犯错时,会向女儿坦白。

当我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责任,而不是自我辩护或指责他人时,我的孩子也因此学会做同样的事情。

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就像我们一样,通常会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人。敏感地关注情绪,并在破裂后修复,总是比冷战、争吵、争输赢更好。

在每个重要、亲密的家庭关系中,翻脸决裂是无可避免的。重点不在于关系破裂,而是要加以修复。父母试图与孩子修复关系,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即使孩子已经成年。

父母的内疚对父母本身及孩子来说都毫无帮助,唯有认错及改变才有帮助。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

重点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我们如何改正错误。导致亲子关系及孩子心理健康出问题的裂痕,只有在不修复时,才会变成问题。

让我们别再把“好”与“坏”当成父母的属性,没有人是完全的圣人或彻底的罪人。一个暴躁但诚实的家长(一般人眼中的“坏”家长)可能比一个表面和蔼可亲,但私下沮丧又怨恨的家长更好。

☔️
我想说

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有错就改,有错就认错,孩子就会学习我们这种对待错误的方式。如果我们感觉自己永远是对的,那么就不要责骂孩子“不认错”,因为孩子在向我们学习呀。

日常生活中,我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如果意识到了也会第一时间承认并纠正错误。女儿也会纠正我的错误,告诉我“妈妈刚才说错了,妈妈这么做是不棒的”。

她自己对于自己犯的错误,也不会隐瞒,而是勇于承认。

不仅如此,我还一直告诉她“我们大家都会犯错,爸爸会犯错,妈妈会犯错,老师也会犯错,犯错没关系,纠正过来就好了”。

这么做还有一点好处,让孩子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毕竟别人说的可能是错误的,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2.鼓励孩子的努力,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

就像我们不该评判自己一样,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评判孩子。对孩子做任何评判都无助于让他变得更好,因为在“文静”“笨拙”“吵闹”等标签的限制下,孩子很难健康发展。

人随时都在改变及成长,尤其是小时候。描述看到的孩子的具体行为,并说出你欣赏的优点,这样做的效果远胜于笼统的评判。

比如,与其说“你的数学很好”,不如说“我很喜欢你做算术题时聚精会神的样子”;与其说孩子“画得好”不如说“我很佩服你为这幅画下那么多功夫。

我喜欢你画的那栋房子,看起来好像在微笑,让我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赞赏孩子的努力,描述你看到的东西与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要做任何评判。

描述你的观察,并发现一些具体的特质给予称赞,远比“干得好”“太棒了〞之类的笼统评语更鼓舞人心,也远比批评更实用。

☔️
我想说

关于贴标签,危害非常大。如果我们给一个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如果我们觉得一个孩子吵闹,他总会有机会向我们显示出他有多吵闹。

这就是“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或者说是给孩子贴标签的影响。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关于称赞孩子,为了孩子能具有成长型思维,要多给予基于过程的称赞,也就是以孩子的努力过程为核心的称赞。

而且这个称赞的内容越具体越好,夸奖的内容越具体,孩子越能感受到这份真实真心。

就像我们被别人夸奖的时候,也许一句变得漂亮是客气,可是具体到妆容、发型、衣饰那就不一样了😂

3.要的就是感同身受

无论孩子或成人,当我们感觉不好时,我们不需要被治愈,我们想要的只是有人感同身受,而不是被当成问题来处理。

我们希望有人理解我们的感受,这样我们就不会陷人孤立无援的境地。

我们希望孩子的生活亳无痛苦,也亳无烦恼。但是要完全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是不可能的,生活中总是有焦虑、悲伤、困惑和失落。

如何帮孩子把痛苦变得可以忍受?在他们感到痛苦时,陪在他们身边。为了孩子,为了你最爱的人,你需要在场。

敞开心胸面对和接纳孩子对你展现的情绪以及感受。你可能无法帮孩子消除痛苦,但是通过陪伴,而不是否认或推开他们,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煎熬的日子。

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末来的心理健康有害。别人感到难过时,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感到难过的时候,否认他的感受是我们习惯做出的反应。

感受遭到否定时并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躲起来继续恶化,未来再冒出来制造麻烦。

肯定、认真对待、确认孩子的感受非常重要。

你认真看待一种感受,但不过度反应,只保持克制和乐观。你会说“哦,亲爱的,你看起来不开心,需要拥抱吗?过来让我抱一下,我会陪着你,直到你感觉好一点。”

如果孩子知道他会获得你的关注及抚慰,但不会遭到指责,他更有可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包容他们感受的容器。

陪在他身边,了解并接纳他的感受,不会觉得他的感受令你产生压力。这是心理治疗师为客户做的事情之一。

导致成人抑郁症的最常见原因,不是现在发生在成人身上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

孩子得不到理解与安慰,还被告知不要想太多;孩子独自哭着人睡,或独自生网气时,随着情感失调的次数逐渐增加,他们忍受不愉快或痛苦情绪的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差。

就好像个容纳痛苦情绪的空问,当你把太多的情绪硬塞进空间时,很快就溢出来了,再也无处可塞。

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情绪,总是有人接纳我们,无论我们感觉有多糟,一切总会雨过天晴。所有的父母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纠正错误。

如果你曾经以为,让孩子感觉好起来的办法是假装没注意到他们生气或不高兴,那么现在,可以改变你面对孩子的感受时所做的反应,让他们感觉自己获得关注与聆听。

当你开始以这种新的方式行动时,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别扭,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你的习惯性反应。如果你认为孩子的感受不重要,以后他们不可能再和你分享任何感受。

☔️
我想说

当我们难过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周围任何人对自己的指点评判都会被看成攻击。孩子也会这样!

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我们的爱和鼓励,需要我们对他们情绪的接纳,至于解决办法,他们大都早已心中有数。即使暂时没有想到解决办法,情绪被接纳后,问题就解决了一半,甚至一大半。

上周末,我跟女儿xier一起玩砸宝寻宝玩具,就是几个石头藏在泥土里,用小锤子工具砸开,结果取出石头后收拾泥土残渣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工具不小心混在里面掉到马桶里了……

xier为此哭了一场,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小工具而已,一开始我感到不理解,当xier哭着问我“妈妈小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我恍然大悟。

她在寻找来自妈妈的“感同身受”,我告诉她“妈妈小的时候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把最喜爱的东西不小心丢到了垃圾桶里,然后找不到了”。

她接着问我“那后来妈妈怎么办的?妈妈哭了吗?”我告诉她“妈妈没有哭,不过当时也很伤心,喜欢的东西丢了,找不到了,后来妈妈又发现了差不多喜欢的东西”。

这时候她的情绪缓解了很多。告诉我“我也没有哭,我也是很伤心,而且会伤心好长时间,吃饭的时候,玩的时候,都会伤心,好长时间好长时间才会好”。

我告诉她“没有关系,你可以伤心,等你准备好不伤心的时候再不伤心”。抱抱后,就一起开心地去玩别的游戏了”。

很庆幸,我及时感受到了女儿的需求,让她很快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又能继续开心地玩耍了”。如果我生气地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大不了的?!”女儿就得到双倍的难过了。

4.如何看待为人父母这件事?

孩子黏人只是一个阶段的表现,等小孩慢慢长大,不再那么黏人以后,你可以重拾工作、朋友和休闲娱乐,而且未来肯定会有一天,孩子不再需要你,并想方设法远离你。

对家长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和孩子轻松自在地相处,让孩子感到安全,让孩子觉得你想要陪伴他。

我们的言语也会发挥小小的作用,但更大的作用体现在我们展现出的温情、触碰、善意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观点以及看世界的角度。

如果你从私心看待为人父母这件事,孩子其实是丰富你人生的源泉。况且孩子不会因为你忽视他而消失。可悲的是,有些人确实会疏远孩子,仿佛只要假装自己与孩子没有关系,孩子就真的不存在似的。

生活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能够接受、处理、拥抱改变,比抵制改变,试图找回失去的东西更积极有效。

当然你还是会偶尔怀念一下过去的生活,但你也需要努力接纳新生活并拥抱它。

☔️
我想说

为人父母这件事,怎么说呢?痛并快乐着,总结得十分到位。好在为人父母那刻起,我就深刻地了解到: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孩子成长的速度之快。

所以我选择做了全职妈妈。很幸福很痛苦的一段经历。连续三年没有整觉睡,因为孩子一晚上要醒两三次,甚至五六次。

这些不算什么,关键是总感觉生活中少了什么,细细思量,应该是感觉不到自我价值以及认同感。

照顾孩子照顾得好,可能换来的是“不就看个孩子吗,有什么大不了!”哪里没做好,换来的就是“不就看个孩子吗?连这都做不好?!”

现在女儿xier四岁半多,有一天晚上睡觉前聊天,她说:“我喜欢妈妈,妈妈笑的时候,流眼泪的时候,生气的时候,都喜欢!妈妈都是一个小美人!”

爱,本经应该如此!毫无条件!小孩子对于父母的爱就是如此!我们对于孩子的爱更应如此!毫无条件的爱!这本身就是照顾孩子的最大意义吧!

5.亲子冲突解决办法:使用“我陈述句”!

争论时,有一个很好的经验法则: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用“你陈述句”。

使用“我陈述句”,而不是“你陈述句”。承认自己的感受,了解及承认对方的感受,通常是处理家中无可避免的分歧的最好方法。这样做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减少家人间的怨恨,促进理解。

下面是一份清单,当你谈论棘手的议题,或感到恼怒,或觉得你和对方快吵起来时,请记得以下几点:

①承认自己的感受,也考虑对方的感受。也就是说,不要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不要坚持自己“很聪明”,对方“愚不可及”。

一个人老是坚持自己是对的,那是对一段关系或一个家庭最大的耗损。与其想着谁对谁错,你更应该思考你们各自的感受。

②定义你自己,而不是定义别人。所以要使用“我陈述句”不是“你陈述句”。

③不要反应,而是反思。你不必在每次反应之前都先反思(我不是主张你放弃所有的自发性),但是如果你现在感到恼火或生气,我觉得暂时停下来了解原因是个好主意。

④接纳你的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唯有展现脆弱,敞开心扉接纳自己,才可能培养亲近的关系。

⑤不要径自认定他人的意图。不要设想太多或是把自己的想法硬套在他人身上,想办法了解对方的感受,如果你误解对方了就坦然承认。

了解自己及对方的感受不仅是良好协商的基石,也是健全关系及同理心养育的基础。

开启这种互动永远不晚。我发现,当父母能做到上述五点时,亲子关系的模式通常会迅速改善。

☔️
我想说

以上亲子冲突解决办法适用于很多亲密关系之间得冲突,遇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反击对方,用强硬态度捍卫自己的尊严,自己的观点,最后的结果则是“两败俱伤”,说服不了任何人,伤了彼此的心。

最好的沟通方式是怎样的呢?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中提出很多实用的沟通交流方式,比如关于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1.描述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提示。“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毛巾!”
4.说出我们的感受。“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贴在毛巾架上)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谢谢!

总体来说就是:对事不对人,说事不说人,不用攻击性语言,避免长篇大论,使用简洁表达方式,说出自己的感受期望!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则告诉我们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包括四个方面:

①我的观察。观察他人及其行为,不评判不指责,可以说某个人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而不应该说某个人花钱大手大脚。

②我的感受。兴奋,感动,害怕,担心,失望,尴尬,惭愧,生气等等,都是一个人的感受。

③我需要什么。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表达感受和自身需求关系。
例如“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④我的请求是什么。通过请求而不是命令表达自己的愿望。清楚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具体描述,避免抽象语言),而不是不做什么。

不同的书中给出不同的沟通方式,可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描述问题,关注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径直批评评判别人。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亲密关系之间的冲突,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比如我忘了关灯,我先生一句“你怎么总是不记得关灯,都说了多少遍了”,我会感觉被批判了,这会让我感到受伤,没办法,就是如此敏感😂

可是如果他说一个字“灯!”我会当作对我的提醒,而不会产生受伤的感觉。

沟通是一门艺术,一门值得学习提升的艺术,毕竟沟通方式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好与坏。

6.及时回应对方的要求

戈特曼做了一个实验,观察一百三十对夫妻在度假屋中共度一天。他发现,夫妻在一起时,会向对方提出回应的 “要求”。

例如其中一人正在阅读并说:“你听听这一段。”如果对方放下手边的事情专心聆听,那个人提出的回应要求就获得满足了。这种回应,是支持或感兴趣的表示。

回应一个人的要求可以满足他的情感需求。除了回应对方寻求关注的要求以外,还有一些事情也可以培养善意(或破坏善意)。

你可以在伴侣、家庭成员、孩子的身上寻找他们值得欣赏的特质。或者你也可以在他们身上寻找缺陷和错误。

你可以表达你的欣赏或批评,你会越来越了解对方喜欢听哪种话。好消息是,善良的品格是会感染的。

如果你是单向对伴侣展现善意,研究显示,伴侣也会感染你的善意,而随之展现出善意。

如果你的天平是失衡的,想办法让那个天平从批评对方,转为找出对方值得欣赏的特质。

这样做不仅对伴侣关系或家人关系很重要,对你的生活也很重要。我从小成长的家庭比较偏重批评,而不是欣赏,我必须努力改变这一点。

展现善意不是自我牺牲或缺失自信的象征。善意不是指你生气时不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你会说明你的感受及原因,但不会责怪或侮辱对方。

☔️
我想说

不能再赞同了!忽然想起来两件事,其中一件事是,有一天我在看书,感觉书的作者很厉害,忍不住跟我先生夸起来这个作者,我先生说“这有什么厉害的,**厉害吧,其实真人并不怎么样!”

接下来就是,我啥也不想说了!这个人是谁,他都不知道,就直接一顿批,我把这看作是对我的恶意回应。

还有一次,我用了好几天整理的一篇文章,迫不及待让我先生看看,结果得到的是“这是什么?太乱了,密密麻麻的!”大概这个意思吧,我立马感觉到受到伤害。

虽然之后我告诉他了我的感受,可是当时的感觉却一直都在!这些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沟通交流。

展现我们的善意,关注自己的感受,回应对方的要求,每一点都很重要,真得很重要!

7.认真看待孩子的情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如果亲子教养真的有秘诀可言,那就是这一个: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比如,你八岁的孩子说:“我不想上学。”

当你赶时间,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时,你很容易脱口说出:“你必须去,就这样!”

但如果你说:“你真的不想现在去上学,是吗?”孩子比较容易听进去。这样说可以启动亲子对话,而不是终止对话。

我们往往会迅速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我们经常很忙,在出门前常一把抓住孩子,试图帮他穿上外套,但孩子不喜欢你那样做。

于是,我们要求他自己穿上外套,但这时他已经打定主意不穿了。所以,你看,不如先花时问尊重孩子,肯定他的感受。

也就是说,不要一把抓住他让他快穿外套,而是提醒他穿上外套的时间到了,接着观察、倾听和体会他的感受。如果他拒绝穿外套,你可以说:

“你怕热,所以才不想穿外套是吗?那我们待会儿到外面,你觉得冷时再穿。”

如果你早上时间很紧,那就早点起床,多留一点时间来尊重孩子的慢节奏及肯定他的感受。这样一来,生活就不会像打仗一样了。

当我们责备孩子哭闹时,我们就给了孩子两个哭闹的理由:一个是最初让他感到难过的事;另一个是父母生气了,而他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你应该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抚慰,他们将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抚慰,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

☔️
我想说

早晨喊孩子起床,收拾送学校,这件简单的小事,就会发生很多亲子冲突。比如喊起床不起,让穿衣不穿,穿衣慢腾腾,或者天太冷不让加衣,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

现实情况果真如此!这时候着急发脾气完全没用。娃反而会委屈加倍。

关于穿衣,一般情况下,我会前一天就跟女儿xier一起选好,所以穿衣冲突就这么解决了。

关于慢腾腾,一般情况下,我会努力心平气和地告诉她“今天我们收拾的有点慢,去幼儿园有点不赶趟了,妈妈担心你吃不上早餐,我们快一点好吗?”

大多数情况,特别好使!有两次我着急,不停地催促xier:“快点,快点,不赶趟了”,她干脆静止不动了,委屈地看着我说“妈妈这么说话不好听!”😂

如果我某天特别赶时间,比如当天上午有开庭等比较重要不能迟到的事情时,我就会比平时提前起床然后早点叫醒xier。

预留出孩子“磨蹭”的时间,当孩子做事有条不紊不紧不慢的时候,也不至于着急上火。当然,着急的时候还是有,毕竟难以避免,可是事情真的在好转。

8.兰花孩子和蒲公英孩子

汤姆•博伊斯医生(Tom Boyce)在2019年1月出版的《兰花与蒲公英》(The Orchid and the Dandelion)一书中谈到,孩子能够表达感受而且感受又获得倾听与理解时,他们的免疫系统也更强。

在书中,博伊斯医生谈到为什么有些孩子特别敏感,以及环境如何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称那些孩子为兰花,其他的孩子先天比较坚韧,他称那些孩子为蒲公英。

我无法知道你的孩子究竟是蒲公英,还是兰花,但兰花孩子的感受如果能获得倾听,会对他的性格有所改善。

父母敏锐地关注兰花孩子的感受很重要。每个人,无论是蒲公英还是兰花,都能从感受获得关注、认可及理解中受益。

☔️
我想说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与众不同的个体,性格各不相同,有的人大条,有的人敏感,有的人谨慎,有的人粗心,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看到书中提到的兰花与蒲公英孩子,忽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属于兰花孩子,因为感觉自己属于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的人,会因别人的一句话而难过伤心半天。

虽然这种情况,现在有所改善,可是内心深处依然比较敏感脆弱。其实有时候很简单,仅仅需要自己亲近的人多一份鼓励和理解,而不是批判和质疑。

把《兰花与蒲公英》这本书加入了购物车,之后要买来读一读!

9.当孩子害怕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孩子还小时,总是会提到床底下有怪物。这时你应该关注的,不是他讲的故事或给的理由,而是他表达的感受。

你想用一句 “别胡闹,怪物都是人们瞎编出来的”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在胡闹,那是不可能安抚孩子的。重要的是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如果你告诉孩子他在胡闹,借此否定他的说辞,他不仅以后再也不会跟你做这类“胡闹”沟通,连其他你觉得不算“胡闹”的沟通也会从此消失。

对我们来说,“胡闹”和“不胡闹”的区别很明显,所以我们认为孩子也懂得区分。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感受,即使同样的情况,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

如果你不把孩子的悲伤、愤怒、恐惧当成需要纠正的负面情绪,而是把那些情绪视为进一步了解孩子、与孩子培养亲密关系的机会,你可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深厚。你这样做时,就能提高孩子幸福快乐的能力。

☔️
我想说

很赞同作者的观点。女儿xier首次到海边时怕海水海浪声,晚上关灯会怕黑,甚至灯暗了都害怕,出门会害怕蜘蛛网,周围的长辈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胆小太小了!”

我则抱着xier,告诉她“没关系,妈妈在!”会告诉她:“等你准备好了,我们再离海近一点踩水”!“等你睡着了,妈妈再调一下灯!”“害怕蜘蛛网吗?那我们走这边没有蜘蛛网的路!”

首先肯定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感受,有了我们的陪伴,孩子自己就会变得无比勇敢,有一天她告诉我:“妈妈,等我睡着后,你再把灯关了吧”!

在她紧张的时候,害怕的时候,伤心的时候,我都理解她,在她身边陪着她。

所以在我发生这些情绪的时候,她像我拥抱她一样拥抱我,像我安慰她一样安慰我:“妈妈,没事,明天就好了”。

10.“转移注意力”这个办法不能常用

有些家长很喜欢用“转移注意力"这种方法,使孩子不去想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这是家长常用的招数,但通常无效,因为转移注意力只是一种把戏。长远来看,操纵孩子并不能帮孩子培养快乐的能力。

直视婴儿的眼睛,你只会看到他的真诚。我认为不管年龄多大的孩子,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转移注意力这种招数感觉并不真诚,而是一种操纵手段,那对孩子的智慧也是一种侮辱。

我并不是说转移注意力这招永远没有派上用场的适当时机,我只是觉得这不该成为一种操纵的策略。

如果孩子想要一个东西,你不想给他(例如你的车钥匙),他需要知道他不能拥有的原因,这不能靠暂时转移注意力来解决。

如果你不断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孩子抽离当下的感受或体验,你也在无意间导致他们难以专注。你可以这样想:

如果你的孩子伤害了自己,或感觉受到伤害,或愿望遭到否定,你让他从感受中抽离,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那他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棘手的事情上。

这种方式还有一个最要命的缺点:那会阻碍你与孩子培养良好、开放、亲近的关系。

☔️
我想说

转移注意力,感觉是每位父母都用过的育儿技巧,当娃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的时候,恨不能旁边飞来一只大鸟吸引住孩子注意力,让TA停止哭泣。

这时候让孩子停止哭泣具有紧迫性,毕竟我们不希望周围人被自己打扰,当然我们也可以抱着领着孩子走到没有人的地方哭。

可是如果在家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时候我们就没有必要使用转移注意力了,而是可以允许孩子哭,陪着TA,或者抱着TA,等孩子哭完再进行事情复盘,一起沟通下次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这才是在解决问题!

如果事事都转移注意力,就有些本末倒置了,目的仅仅是为了不让孩子哭,或者是为了打断孩子的其他要求。这种情况是回避问题。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依然得不到解决。所以转移注意力这个方法使用起来需要谨慎,起码不能总是拿出来用,偶尔用一次就好!

11.如何应对分离焦虑

如果你的伴侣出去上班,两三岁的孩子对此伤心欲绝,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是那个上班的家长,你可以大大方方地愉快地离开。如果你很冷静、坚定、乐观,孩子会感到更安全。

重点是不要偷偷溜出去,而是带着关心和暖意离开。如果你对离家上班感到心慌意乱,你的表现就会变得太戏剧化,那对孩子毫无帮助。如果你忽视了孩子受到的伤害,你就无法成为他们的榜样。

确认孩子的感受,给他一个拥抱,并以温和的方式说一些话,例如:“你不想让我去上班对不对?我傍晚就回来了。”

如果你是在家带孩子的家长或照顾者,你需要做的是,在孩子闹情绪时陪伴他。首先确认刚刚发生的事情,你可以说:“你不想让妈妈离开你去上班,你觉得很难过,对不对?”

其实你仔细想想,你爱的人离开时,感到悲伤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妈妈傍晚就回来了。”不要谎报那个人回来的时间,那样做会导致孩子学到扭曲的时间观念,或下次再也不相信你说的话了。

陪在孩子身边,关注他,也关注你自己的不安。给子孩子关怀,但不要反应过度。保持冷静,不要放任孩子独自哭泣。

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刻意“压抑”他们的感受,或说他们的感觉不真实。

持续聆听,必要时拥抱孩子。过一段时间,孩子可能自己找到其他有趣的活动,你也可以建议他从事某项活动,但是他感到痛苦的当下,先不要急着让他转移注意力。

☔️
我想说

孩子一开始没有空间时间意识,妈妈去上班,总以为妈妈就消失不见了,就看不到妈妈了,所以会焦虑不安,会大哭大闹找妈妈。

这时候任何说教都是毫无意义的。唯有表达出来自己对孩子的爱,平静地告诉孩子自己什么时候回来,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心安。

而孩子的适应力、接受力会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孩子对父母依恋产生分离焦虑,都是成长中的一部分。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我们会一直陪伴左右,让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

12.尽可能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满满的爱和及时的回应。

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应该是父母(切记,我所谓的“父母”,是指对孩子负有主要责任的人)。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主要关系作为人生中的精神支桂。保姆终有离开的一天,那可能会破坏主要关系,对未来产生影响。孩子需要感觉到父母把他们放在首位,尤其是刚出生的那几年。

如果婴儿对世界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他的生活会比较轻松。

无论遇到什么麻烦,只要他觉得自己总是受到重视,有归属感,又讨人喜欢,他就不会轻易偏离轨道,即使稍有偏离,也会很快回归正轨。

婴儿是从最早的照顾者那里获得这种感觉,如果他从最早的照顾者身上得不到这些信息,就会产生别的想法。

想象你突然发现自己身处于沙漠中,没有食物,没有住所,没有饮用水,更糟的是,你完全孤立无援。

一小时后,你会有什么感觉?两小时后呢?如果你看到远处有一些人呢?为了引起他们注意,你会疯了一样尖叫、呼喊、择手,你会拼命求援。也许婴儿的感觉就是如此。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先天就会与他人建立依附关系。

根据依附理论,无论一个人与他人的依附关系是轻松的、亲密的,还是充满关爱的,或是缺少自信、黏人的、复杂的,或者他觉得自己与他人难以亲近,甚至欺骗自己独来独往更好,那都是源自婴儿时期他所受到的对待。

依附关系的四种主要类型是:安全型、不安全/矛盾型逃避型、排斥型。你一定想要培养“安全型”的依附关系。

如果在襁褓时期你对亲密关系与食物的需求通常都能获得满足,长大以后,你会觉得其他人都很好。

这表示你可以信任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治,心态乐观,很容易培养亲密关系,这些都有助于你过上美好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想达成的目标。有时父母会担心,因为婴儿几个月大时,突然变得很黏人。他可能只想要你,而不愿去找別人,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婴儿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是因为他有安全感(这是好事),但还没有发展出心理治疗师所谓的“物体恒存”(object permanence)概念,也就是看不见某人或某物时,依然感觉到某人或某物存在的能力。

如果你经常满足宝宝的需求,他们迟早会培养出物体恒存的概念,那个黏人的阶段很快就会过去。

如果在襁褓时期你的需求总是不能获得满足,你常需要长时间哭喊,才能得到关注,有时甚至哭喊很久也无人过问,你会觉得自己遭到忽略、漠视,以为你需要制造很多噪声才能获得关注。

你无法把他人的陪伴视为理所当然,总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你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也欣赏不了他人,难以对人产生信任。

如果你经常哭拉,但大家都不理会你的哭泣,你通常会放弃。你的内在信念会变成:“反正我无法获得关注,那又何必尝试?”

婴儿的情绪通常不是很微妙或难以察觉的,婴儿感到痛苦时,哭声听起来很绝望,那是因为他确实那么想。

如果你知道“想要”和“需要”对婴儿来说是同一回事,你就更能够理解婴儿。婴儿要是没有你,他无法生存下去。

如果你试图忽略强迫性的哭喊,你必须关闭自己的部分感官,做出违背本性的反应。那对婴儿的成长是有害的,因为亲密的陪伴对婴儿及亲子关系很重要。

婴儿的大脑不是自己发展的,而是与周遭环境和其他大脑互动下发展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人际关系,持续发展到我们死亡那天。

刚出生的那天、那几个月、那几年,是脑内多数联结成形的时候,所以婴儿需要我们在身边与他保持联系。

婴儿在痛苦中感到无助及无法获得满足时,他们会开始抽离,切断自己与痛苦的联系。他们可能会停止哭泣,但研究显示,让婴儿学会在无人陪伴下人睡,他的皮质醇浓度和哭泣时一样高。

抽离痛苦是哺乳动物的生存机制,那是一种反射,但缺点是,人偶尔会突然想起自己主动断绝的感觉。

抽离记忆使无法控制自己何时接触那些记忆,那些记忆可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纠缠你。

如果你以不回应孩子来训练孩子不要哭,你是在教孩子怎么抽离感受。

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很好,但未来他们稍大一些或成年后,这些感受会再度浮现。我认为这不是值得你冒的风险,而回应强迫性的哭喊并没有风险。

当孩子想要亲近你时,就让他亲近。你甚至可以告诉孩子,你之前做了什么,为什么你会那样做,让孩子知道那不是他的错

如果孩子突然感到很难过,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告诉他那些话可以帮他理解自己的感受。

无论孩子(或成人)年纪多大,觉得自己受到认真对待都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疗治愈。如果认真对待你的人是你的父母,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不责怪你,那确实是最温暖的鼓励。

☔️
我想说

如果可以,请把孩子带在身边,照顾TA陪伴TA,如果可以,请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如果可以,请关注孩子的感受,理解TA包容TA,让他们可以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安全感十足,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永远都是TA值得信赖的依靠。

一个内心深处充满安全感的孩子,大概率是一个自信满满乐观积极的孩子。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很可能会自卑敏感,甚至自暴自弃。

孩子哭了,允许TA哭,陪着TA安慰TA,告诉孩子合适的表达方式。孩子黏在身边寸步不离,尽可能满足孩子,陪伴TA。

女儿xier有很长一段时间,特别黏着我,只让我抱抱,任何人都不让抱,甚至爸爸。作为24小时陪伴在侧的全职妈妈,必须满足孩子的要求。

现在她四岁半了,已经不这么黏着我了,那段她黏着我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她很少让我抱抱了,因为她知道妈妈会累😂

13.亲子互动交流的重要性

我们永远无法与孩子完美地同步,无法像胎儿在子宫里那样和他同呼吸共命运,误解及关系破裂在所难免。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去关心孩子,及时回应他的要求,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从子官转移到外部世界的过程尽可能顺利。

你听到的哭声是本能的理迫性呼喊。孤独就像不舒服、口渴或饥饿的感觉一样,需要被人关注,才能维持个人心理健康。

亲子关系是靠给予和接受的互动培养出来的。所谓给予和接受,是指父母与孩子对彼此的影响。我影响你,你影响我,我们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系,不同于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是不知不觉中在你和婴儿之间发生的,或已经发生了。

我从婴儿开始谈起,因为那是亲子关系的起点。我主张的互动交流以及类似合作共舞的对话,其实也适用于各种人际关系。

最初婴儿发出声音时,他是在和你沟通。婴儿的声音、手势、强迫性的哭喊,以及启动轮流游戏的方式,都是他们开始对话以前的互动方式。婴儿这样做是希望你跟他“礼尚往来”地交流。

早期交流的一个方法是一起呼吸。婴儿的呼吸最初是自动的。随着时间推移,婴儿学会自主掌控呼吸,调节呼吸。他会把呼吸调整到和抱着他或躺在他身边的大人同步。

另一种与小婴儿互动的方式是玩互看游戏:两人先看着彼此,接着看往别处,双方轮流启动这个游戏。

家长可以用温柔的高音说:“哦,嗨,你回来了!”接着,婴儿可能重复这个流程很多次,直到他满意为止。

母亲和四个月大的婴儿在给予和接受、观看、倾听、回应之间来回切换时,研究人员可以预测,婴儿一岁时,母婴之间会建立安全型的依附关系。

对婴幼儿来说,获得回应是一种需要,而不是渴望。如果我们不回应孩子的哭声、眼神或者他发起的“来回交流游戏”。

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需要,他可能培养出不安全型的依附关系或回避依恋的性格特征。这将使他成年后很难拥有正常的人际关系。

起初婴儿天天哭泣,那感觉很像不分昼夜每分钟都在哭一样。幼儿也是每天哭泣,接着不知不觉中,他哭得越来越少,你安慰他时,他会学习如何表达感受。如果你忽视孩子的哭泣,他会学习不对你表达感受。

感受接纳与安抚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

婴儿哭泣时,若是获得母亲、父亲或其他熟悉的人的安慰,那是可忍受的压力。放任婴儿独自哭泣,那是有害的压力。

有害的压力会导致皮质醇的浓度过高,对婴儿的大脑发育有不利的影响。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坐着,但不对宝宝做出任何表情,也就是说,不表现出任何情绪反应。

母亲这样做仅仅三分钟,婴儿就出现失落的反应,露出焦虑、尴尬、难过的表情,而且持续好几分钟。

儿童需要照顾者的互动,否则会产生无助感,以为他的行动毫无效果。

如果婴儿能用言语表达感受的话,他可能会想:“如果我无法影响你,那表示我不存在。〞

这是有些婴儿放奔尝试的原因。我们对婴儿的暗示反应不足时,是在无意间教他不要尝试。

在交流中,一个人的行为会引起另一个人的持续回应。在亲子交流过程中,父母和婴儿有各自不同的节奏,双方都会注意对方,并互相学习。婴儿和父母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相处模式。

婴儿可能和一个家长发展出一种模式,和另一个家长发展出另一种模式,婴儿和哥哥或姐姐也会发展出不同的模式。

每种关系都有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不是由成人主导的,而是由婴儿与成人共同创造的。

这些模式也不会固定不变,它们的变化取决于参与者的情绪与投人程度。有时双方都可以 “抓住”彼此,有时双方无法交流,那就需要做一些调整。

一些育儿理念认为,婴儿对父母的影响很小(也就是说“要求不多”“很乖”或“听话”)是好事。

但是,通过操纵婴儿使婴儿尽量不要对你产生影响,那是不人道的,你需要让孩子影响你。如果你不这样做,孩子必须过度调适才会产生归属感,那会使他们失去自我意识及一些人性。

获得足够关注的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为了人际关系而患得患失(他不会太在意人际关系,也不会觉得自己必须引人注目。例如跳火圈或撞石柱才能确保人际关系)。

如果你不回应孩子对关注的请求,他会提高请求的声音,或是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调皮。来自父母的负面关注总是比毫无关注好,因为至少孩子知道你心中有他。

孩子变成麻烦之后,就更难和他相处,也更难去关注他了。那实在很可惜,因为这时他更需要关注,以修复早期的关系破裂。

孩子需要的是有来有往的对话。你在婴幼儿身上投入这种关注越多,未来需要弥补的裂痕越少。

你可以想象一下:火车上有一个家长带着一个孩子。孩子在长途旅行中坐着不动时,很容易感到无聊。

家长可以跟孩子玩,陪他画画,读书给他听,和他一起玩游戏。或者,家长也可以选择一再告诚孩子要保持安静,坐着不动。

和花时间告诉孩子,或忍受孩子的噪声相比,你和孩子一起玩乐或阅读(亦即互动)就愉快多了。

此外,如果你在长时间旅行(例如火车之旅)的一开始就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会远浸在你们一起进行的活动中。当他不需要你时,你就可以读你的书,或放松地做你自己的事了。

☔️
我想说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发现,我们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喜怒情绪。我们对着孩子笑,他们也会对着我们笑。我们板着脸不说话,孩子就会慌张失措,变得不安。

有好几次,我情绪不好的时候,女儿xier直接哭了起来,她边哭边说:妈妈你笑呀”。当我对她笑的时候,她直接破涕为笑。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需要我们的关注,需要我们和他们的互动交流。从交流中,从抱抱中,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对TA的爱。

我们的爱可以带给孩子安全感,感觉到心安和放心,才不会想法设法寻求我们的关注,哪怕是批评打骂,也比没有关注好得多。

孩子的世界就是如此简单,他们需要的就是爱和陪伴,了解了这一点,作为父母的我们怎么忍心把孩子往外推呢,又怎么忍心吝啬自己对于孩子的爱呢?

14.为什么孩子变得“黏人”

如果孩子正在经历一段只想要你或只想要另一个家长的阶段,不要担心,其实这是个好迹象。

这表示孩子已经和你培养了稳固的关系,他已经有培养稳固关系的能力,那有助于他培养幸福快乐的能力。

孩子对父母和直系亲属的喜爱,胜过其他的照顾者,那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觉得亲子关系越安全时,越容易与他人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但只在他准备好的时候,所以别急着让这种情况发生。

孩子黏你、渴望你、爱你的强度,有时会让你觉得太强烈,难以招架,但你应该好好享受它:那说明孩子已经对你形成强烈的依附关系。

他们对这种依附关系越确定,就越有安全感,越不需要到处寻找这种依附的保证。

帮孩子培养独立精神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在准备好及想离开你的时候让他离开,而不是疏远他。比较敏感的孩子需要黏着你并没有什么不好,想要独处的孩子也没什么不好。

每个人都不一样,各有不同的需求。我们都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步调发展。

我不会给你一份标着年龄的里程碑,告诉你孩子何时该微笑、何时该学会坐着或站立、何时唱出一首歌,因为每个人都以不同的速度成长,晋升到不同的阶段,没有能力高低之分。

帮孩子度过每个阶段的方法,是满足他在那个阶段的人际关系需求。

这样一来,你和孩子就能顺利度过那个阶段,不会卡在那里无法前进。孩子的发展是催不得的,也不能忽视,否则孩子会卡住,停滞不前。

孩子很自然就会与父母分离。当他知道你在那里,随时找得到你时,他会觉得可以放心分开了,因为以后想再与你相连时,你一定会在那里。

我们不该以疏远孩子的方式来鼓励他独立,因为那样做不仅干扰了分离流程,也延长了分离流程。此外,那也会干扰孩子养成安全型的依附关系的流程。

☔️
我想说

原来孩子黏人是一件好事,是成长的表现,并不是别人眼中所认为孩子“任性”的表现。庆幸自己任由女儿黏着,没有往外推过她,没有因此而产生什么情绪波动。

因为我知道这一阶段很快就会过去,因为我知道孩子如此依赖我也就这几年,随着她的长大,她会组建自己的生活圈,就像我现在远离父母一样。

一直以来特别反感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一看到妈妈就不乖不听话了!”也许是这仅仅是一句客观陈述,可是听起来却感到刺耳,仿佛在指责妈妈宠坏了孩子似的。

其实为什么孩子看到妈妈就会有“不乖”的表现,因为孩子知道妈妈爱TA,包容TA的各种小情绪。孩子在妈妈身边有十足的安全感,而其他人却无法带给孩子这种安全感,所以TA才会“乖”!

在xier心中,所有宝宝都应该有妈妈陪着,会因为书中宝宝自己行走,没有妈妈陪着而伤心,会在公园里努力尝试搬一个百斤以上的螃蟹雕像石头,因为她要把大螃蟹🦀️移到小螃蟹身边,要让宝宝跟妈妈在一起。

愿所有宝宝都能黏在妈妈身边,而不用做那个远离妈妈的“乖”宝宝!

15.关于睡眠问题

在孩子睡眠的问题上,早期投人的时间越多,以后需要纠正的时间就越少。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带着同理心,陪孩子躺下来,或是陪在孩子身边,直到他入睡为止。

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学会把睡眠与感觉受到关爱、陪伴、安全联想在一起。你花时间陪孩子睡觉时,可能会改变你的睡眠模式,这很正常。

婴儿醒来时,如果能摸到父母,对他是有帮助的,如果你可以和婴儿一起睡,你也不必刻意起身去安抚孩子。

相对于睡眠训练,还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一种选择是亲子同寝,你们晚上不需要分开。这样一来,宝宝就不会觉得自己被抛弃而感到孤单了。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或愿意与婴儿同睡。另一种方法是神经学家达西亚 •纳维兹 (Darcia Narvaez)提出的 “睡眠逐步推进”(sleep nudging )。

婴儿不是天生就知道他看不到一个物体时,那个物体依然存在。心理治疗师称之为“物体恒存”概念。

所以婴儿独处时,他会觉得自己遭到遗弃了。我们看不见或听不见孩子时,仍然会感觉到他的存在,这种感觉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我们很容易忘了这是我们后天习得的能力。

当孩子确实有了 “物体恒存〞概念后(我依然无法告诉你确切的时间点,因为每个人的发育速度不同。孩子可能先有恒存的概念,后来才在身体层面感觉到),就可以逐步推进他晚上独自睡觉。

第一步是注意孩子何时何地入睡时感到放心与安全。他可能是在吃奶时睡着,并在醒来后又在吃奶的过程中人睡。纳维兹称之为 “舒适基线,这是你开始的地方。

接下来,抽离基线的最快步骤是什么?是在他昏昏欲睡但还没有睡着时停止喂奶,改成拥抱他,这样他仍然可以感觉到你的身体和心跳。

如果你的孩子接受这个步骤,你可以重复这个做法,直到它变成新的舒适基线”,之后再进人下一步:进一步的分离步骤,例如在他昏昏欲睡时,让他躺下,抚摸他的额头,或进行安抚孩子的动作。

再下一步是把孩子从你的床上搬到旁边的婴儿床。接着,把婴儿床移到更远的地方,最后是移到另一个房间,在任何阶段,一旦孩子感到不舒服,就回归 “舒适基线”。

进行睡眠逐步推进(而不是睡眠训练),使用鼓励而不是惩罚的方式,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我认为是值得的。

这样做的效果更为持久,也更容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求他独自就寝,对亲子关系也有帮助。

如果孩子能自己决定如何与父母分开,而不是父母在孩子准备好之前就离开他们,孩子就不会有不安全感或黏人。

这种分离适用于夜晚的独自就寝、独自留在托儿所、独自去参加派对,以及任何没有你的情况。你可以使用“逐步推进”的方式,鼓励孩子适应这些情况。

亦即前进到“舒适基线”,但如果你太急着要求孩子独立,那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那会破坏亲子关系,你还需要花心力去修复关系。

你可能觉得是在鼓励孩子独立,但孩子可能觉得自己被你推开了,把它视为某种惩罚。

我想强调的重点是,让孩子按自己的步调与你分开,你应该依循他的步调,而不是强迫他接受你的步调。

孩子迟早会自己睡一整晚,自己学会坐起来、爬行、走路、穿衣服、吃固体食物,自己做早餐、付房租。

在孩子准备好之前就强迫他去做那些事情,是在打击他的信心,也是在打击我们自己。

我们煞费苦心地教他或逼他做的许多事情,其实他迟早都能自己学会。揠苗助长,反而可能延迟成长。

例如,我们硬把婴儿扶成坐姿,而不是让他自己学会坐起来,那就剥夺了他学习的机会。

婴儿不需要为了坐起来或走路而使用那些限制其行动的辅助工具,他只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发现如何坐着,如何向前走。

放任他自己摸索,他会翻身与扭动,并自己学会爬行、坐着、站立、走路。他也会学习如何学习,我们不必干预那些流程。

☔️
我想说

太赞同作者的观点了!其实在过去这四年半多的陪伴xier的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就好!

无论是如厕训练,还是学步,还是睡眠训练,其实孩子根本就不需要被训练,遵从孩子成长的节奏,不急不躁地稍加引导就好!

关于睡眠,我其实采用的第一种做法,完全陪睡在侧😂从xier出生开始,除了小月龄阶段短时间睡过婴儿床,大多数时间都跟我睡大床。

从一开始站着抱着哄睡,到后来躺床上搂着哄睡,再到后来拍拍睡觉,再到现在聊天后,自己趴着自主入睡。

短短四年半多的时间,感觉进步好大!

关于分床的问题,xier说等她准备好了再自己睡!就像等她准备好了,就不穿纸尿裤了,等她准备好了,半天幼儿园再转成全天的一样,自己睡觉也不例外。

也许忽然有一天,她会告诉我“妈妈,我想自己睡觉了!”而在这之前,我只管享受这段互相陪伴的亲密美好的时光。

关于如厕训练,我当时依然是秉着顺其自然➕合理引导的做法,特别顺利地完成了自主如厕。关于这一点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这篇文章。

亲测实用|什么时候开始如厕训练?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16.让孩子主导,这一点很重要!

养成和孩子在一起的习惯,不是一起做事情,而是陪伴他,让他主导。从旁观察与帮助他,而不是直接伸出援手。协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他做事。

孩子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玩具就够了,例如几辆玩具车、几个纸箱、一个方块体、一个洋娃娃、一只玩偶熊、几块积木,一些变装打扮的衣服也可以激发想象力,但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

如果孩子只有几个玩具(装满一抽屈或一个箱子),以及一些手工材料(例如颜料与纸),每件东西在玩完之后都可以归到原位。

孩子就像成年人一样,一旦选择太多,就会不知所措,不知从何选起。我们可能以为选择越多越好,但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 (Barry Schwartz) 的实验显示,我们其实不喜欢选择太多。

孩子需要自由地玩耍,自己选择及主导活动以培养创意。但有时孩子只想跟你一起玩,他需要的是你,而不是新奇的新玩具。

游戏是让孩子主导的时间,他会决定要做什么活动,也会指定你在该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你先陪孩子一起启动游戏,之后随着他沉浸在游戏中,你就可以逐渐抽离了。

不要干扰全神贯注的孩子。年幼的孩子想和你一起玩时,陪他一起启动游戏。等他沉浸在游戏中,不需要你时,你就可以抽离了。

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孩子,你看到他不知道该做什么时,不需要替他规划娱乐形式。孩子感到无聊时,你应该告诉他,你相信他一定可以找到有趣的活动。无聊可能是发挥创意的必要条件。

一定要腾出一些时间跟孩子分享你喜爱的活动(例如桌游、纸牌、运动、歌唱或任何你喜欢的活动),以便与孩子同乐。与不同年龄的玩伴一起游戏,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
我想说

之前有看到哪本育儿书中提到过类似的观点:陪玩,按照孩子的节奏,而不是让孩子追着我们的节奏,更不是玩孩子!

天呀,我对这个词简直太有抵触情绪了!来自长辈们的说辞:“天天玩孩子,多好玩!”类似这种话,让我的每个细胞都在发生排斥反应!

让孩子主导玩什么,陪孩子玩,第一是为了陪伴,第二是为了守护!至于玩什么?完全让孩子做主 !

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到现在xier的小脑袋瓜中中有无数个游戏的玩法,她会主动思考玩什么。

她会主动思考一个玩具的百变玩法,并且乐在其中!她会制定自己的各种游戏规则,让爸爸妈妈来遵守。

我觉得这就是让孩子主导的延伸好处吧!自主思考能力的提高!

17.关于给贴纸,以尊重的方式教育孩子

我不喜欢以给贴纸或贿赂的方式来教养孩子,因为那比较像在评判行为,而不是在培养关系。

孩子从那种方式中学不到抗挫折能力,学不到灵活应变的能力,学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不到如何为他人着想。

以贴纸来奖励行为是一种操纵伎俩,如果我们这样操纵孩子,将来他学会操纵我们与其他人时,你可不要抱怨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家长应该学习理解孩子,而不是以操纵的方式让孩子想要收集星星贴纸。

我们展现得体的行为,很少是因为我们想要获得奖励或害怕遭到惩罚,而是因为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因为我们知道,合作比对立更能带来和谐的生活。我们之所以帮别人一个忙或是顾及他人的感受,不是因为不那样做会遭到惩罚。

我们那样做是因为,我们想让对方的生活更好一些。我们希望孩子为人处事时顾虑到他人,对他人发挥同理心,不是因为担心受到惩罚或渴望获取物质奖励。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认识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在内,没有一个是从来没用过贿赂的方式对待孩子的,但贿赂应该只是偶尔,不能当成常态。

让孩子对家事感兴趣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玩类似的游戏(别忘了,游戏对小孩来说是工作)。

你配合他玩耍时,他会模仿你,也会配合你。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之后,你会教出一个愿意清理碗盘的孩子,而且他之所以愿意清理,是因为他想帮忙,不是因为你贿赂他。

有些人认为花钱请孩子做家事可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但我认为培养金钱观之前,需要先教他 “人”的价值。

孩子以别人对待他的方式,学会如何待人处事。当别人对他装达感谢与尊重时,他才真正学会如何说 “请”和“谢谢”,之后才会效仿。

如果你只是灌输孩子应该讲这些礼貌用语,他可能永远无法心领神会。

有人送孩子礼物,但孩子没道谢时,我们会觉得很尴尬。但这时我们应该把爱面子的心态搁在一边,不要逼孩子说出他内心没有的感受,使孩子当场难堪。

我们可以白己向对方道谢,以免对方觉得自己的好意无人领情。孩子看到你表达感谢时,他会学到什么是真心的感谢。

他小时候跟你玩游戏时,假装递给你茶杯,而你每次都对他说“谢谢”.然后欣然接受,从那时起,孩子就开始学习感谢了。那些小动作都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你为教养投入的时间。

如果你要打破孩子的某个日常习惯,可能需要事先提醒孩子很多次,提前做一此顿想,孩子会有什么反应,甚至可以排练一下。

☔️
我想说

之前听说过关于孩子表现好给贴纸奖励的事,也在经历这些事情,个人是比较赞同作者的观点的。给予孩子物质奖励,运用不好的话,有点成了通过物质操纵孩子的表现。

其实想要孩子表现好,很多时候真得不需要这种赤裸裸的物质形式奖励。

一个抱抱,一个发自内心的称赞,都是对孩子的鼓励,而且这种鼓励还大大有助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正向激励作用。

所以这种“贴纸奖励”式的方式,我在家几乎没用过,而且也会制止其他人的类似“贴纸奖励”的做法。

有的甚至都是诱惑谈条件,比如“喊个**,我给你糖吃!”抱抱我,我给你拿好吃的!”天呀,感觉这种方式就是对孩子莫大的不尊重!

所以我会第一时间制止,事后也会明确告诉xier:“这种时候可以不听从对方要求,因为妈妈感觉这种谈条件方式有点不好,不尊重我们,如果你想要什么,妈妈都可以买给你😂”

最好的教育方式莫过于以身作则,我们在做,孩子在看在学。这个过程没有任何说教,没有任何操纵,完全是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当然,也不是完全否定贴纸奖励,有时候它对固化孩子身上的优点还是有正向激励作用的。

可以因为孩子完成了某件事而给予贴纸奖励,而不可以让孩子为了得到贴纸奖励而去做某件事。前者是鼓励,后者是诱惑操纵。

前者有助于固化孩子身上的优点,例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后者则在没有奖励的时候,容易打回原形。所以个人感觉这个界限很重要!

18.合作型管教

合作型管教是指你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你更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这是我最喜欢的方法,因为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那么,什么是合作型管教呢?它是怎么运作的?

(1) 借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比如:“我希望的房间保持整洁,我希望你整理一下。

(2)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孩子可能需要帮助。比如,“是朋友把你的房间弄得一团糟,所以你觉得让你清理房间很不公平,对不对?”“你是不是觉得作业太多了,永远做不完?

(3) 确认那些感受。
“替别人收拾烂摊子,是感觉很不公平”或“万事都是开头难”

(4)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方案。“我还是希望你把房间整理干净,你看怎么做最简单?”

(5) 坚持下去,必要的时候重复这几个步骤。

为人父母的真正任务与打扫清洁无关,而是陪伴孩子,帮他成长。这种合作型管教有助手培养社会化行为的基本技能,亦即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理心。

☔️
我想说

在工作中跟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在家庭中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是合作。

早晨起床的时候,如果孩子赖床不起,或者各种磨蹭不穿衣服不穿鞋,就会发生一些混乱,比如上学迟到,上班迟到!

所以日常生活中跟孩子养成合作的习惯,这点很重要!玩游戏的时候,一起合作完成,打扫卫生的时候,一起合作完成,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合作的理念就深入孩子的内心。

尊重孩子的感受,有合作的基础和习惯,接下来发生任何事情都比较容易解决,而不是争执产生冲突,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19.当孩子发脾气时

他们发脾气不是因为喜欢那样做,那不可能是他们预谋的策略,他们只是展现出真实感受,表达失落、愤怒与难过罢了。

不要放任孩子独自尖叫.而是持续与孩子对话。在孩子稍微停下来喘口气的时候,说出孩子发脾气背后的感受确实有帮助:

“你真的很生气,对不对?”孩子不开心时,需要安慰:“我很抱歉让你那么难过。”

安慰孩子和无原则地给孩子他想要的东西不是一回事,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是不可能的。也许他只是因为无法飞到月球,或无法与鲨鱼一起游泳而哭泣。

你能做的,是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安慰他,而不是惩罚他,或责备他想要你不想提供或无法提供的东西。

孩子看到你理解他,你能保持情绪稳定,不会因为他发脾气而斥责他,也不觉得他的感受太夸张,总能包容他的感受时,他也会学着控制自己的感受。

☔️
我想说

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给予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给予孩子发泄情绪的权利,给予孩子理解、包容和安慰。

慢慢的发现,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从女儿xier出生,到现在她四岁半,面对她大哭大闹的时候,我一直的做法就是:

1. 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不涉及到安全,不影响他人,都尽量满足;
2. 涉及健康安全、好习惯方面的事情会提前制定规则;
3. 发自内心地允许她哭闹,发泄自己的情绪;
4. 告诉她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5. 公共场合哭闹三步走,转移注意力➡️不关注➡️不带情绪地将孩子带离现场。

如何应对每时每刻都在大哭大闹大喊大叫的三岁小孩?

以至于到现在,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她也会告诉我“妈妈哭吧,哭完就好了”,会在旁边陪着我抱抱我,会问我发生了什么,还会告诉我“妈妈哭的时候,也是个可爱的小妈妈”!

所以我一直庆幸自己正确面对孩子的情绪变化,没有过一次压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这让她知道喜怒哀乐都是正常情况的情绪表达,而且妈妈给予她的爱是无条件的。

20.孩子撒谎时

每个孩子都会撒谎,每个大人也会撒谎。不撒谎当然很好,那会让亲子之间更有机会进行适当的对话,达到真正的亲近。但每个人都会撒谎,我们不应该把孩子撒谎当成罪大恶极的事。

孩子撒谎往往是因为生活中的成年人无法冷静地看待真相,无法对真相不加评判。有些孩子撒谎是为了摆脱麻烦,有些谎言是幻想或是为了取悦成年人,或是为了帮别人一个忙。

有时孩子撒谎是为了传达一个情感上的事实。有人问他怎么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时,他会编造一个符合自己感觉的故事。

我们越常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时,孩子就越不需要以撒谎的方式来传达真实的情绪。这需要多年的学习。

有时孩子幻想的谎言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形式,我们必须像面对孩子所有的异常行为一样,去了解行为背后的感受,而不是去遣责孩子的行为。

你的目标是从婴儿期到成年期,持续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

重要的是,孩子觉得他可以告诉你真相,觉得他的所有感受都会获得接纳,甚至包括那些你会担心的感受和态度。

如果孩子不敢对你透露这些,万一他在学校被欺负,或被柔道教练的性暗示吓到时,他能向谁求助?你需要包容孩子的感受,别对他的行为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

你的做法是不要做出评判,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

我们的人生经验比孩子丰富,有时孩子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时,我们可能很想告诉他该做什么。

可以的话,请克制这样的冲动,这样你才能给孩子灌输信心,以免剥夺他的能力。如果你是倾听者,而不是扮演先知,孩子更有可能持续对你说实话。

孩子说谎,或有其他你认为不妥当的行为时,与其立刻做出反应,不如去找出说慌或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感受。

如果你理解并确认那些感受,你等于给孩子一个机会去寻找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以严厉的道德管教方式来处理说谎,并不会使孩子变得更诚实。事实上,研究显示,那会导致孩子更擅长撒谎。

当孩子说谎时(注意,我是说“当”,而不是“如果”)请记得说谎的所有原因。

这是一个发展阶段,孩子正在模仿你,正在创造私人的空间,他说谎是为了避免惩罚或避免沮丧。如果说谎是问题,最好是解决问题,找出谎言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惩罚孩子。

惩罚只会使孩子变得更擅长说谎。你越喜欢评判孩子,越喜欢采取惩罚的方式,孩子越不可能对你吐露实情。

他还是会想要取悦你,想要获得你的认可,但他会把诚实拋在一边,把真实的自我搁在一边,那可能对他的心理健康有害。

严酷的刑法无法培养出有道德的好公民。严格的管教也无法培养出让双方都满意的亲子关系,那反而可能破坏孩子在生活中培养持久、满意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请记住康奈尔女士的话:

“孩子会撒谎。身为家长,你的任务是不要对此大惊小怪。

☔️
我想说

有一次女儿xier讲述一件她在幼儿园的事情,讲的绘声绘色,讲到后来有些夸张的感觉,我问她“这件事情发生了吗?还是你想象的呀?”她说,没有,不过她提到的这个小朋友就是这样子。

幼儿园有个小朋友有两次不让xier参与进来玩耍,虽然后来好了很多,xier和她也成了好朋友,可是那个小朋友带给xier的感受还在,所以她通过自己讲述的事情把这个事实传达给我。

其实有时候真心感觉大人们把撒谎看得太严重了,以至于孩子说了一句谎话就会被暴打一顿,而自己张口闭口谎话连篇,却感觉没有什么不对。这就是双标。

当我们找借口不去跟朋友吃饭时,当我们找理由不去上班时,当我们对着不喜欢的人说着违心的话时,这些都是在撒谎呀。为了达到个人某些目的,编造一些小谎言,为了不产生冲突,而假装友好。

为什么孩子撒个慌就不行呢?为了快点吃冰淇淋,吃饭没吃饱就告诉爸爸妈妈吃饱了。因为某天忽然不想去幼儿园,告诉爸爸妈妈不舒服。这些都是那么正常。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识破而不说破,告诉孩子:还要多吃一点饭才可以吃冰淇淋哦。告诉孩子:不舒服吗?妈妈帮你捂捂,妈妈抱抱你!

每次当xier告诉我她哪里不舒服的时候,我都会当成真的不舒服,会安抚她,会告诉老师孩子路上告诉我她肚子不舒服,会麻烦老师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晚些时候问问孩子还有没有不舒服。

当然当我发现她可能在撒谎的时候,我也会告诉她:不需要跟妈妈撒谎,想早点吃冰淇淋没问题,有时不想去上学也很正常,妈妈以前有时也会这样。

我希望xier以后什么事都能告诉我,我希望她知道妈妈永远都是她最值得信赖的人,任何时候她都可以依靠我。

21.界定我们自己,而不是孩子

界定你自己,而不是孩子。孩子以及所有的人:需要的,是爱加上界限,而不是只能二选一。

界限对任何人际关系都很重要。界限是你在沙滩上画的那条不许别人越过的线。超过那条线就是你的极限。

一旦突破极限,你便不再冷静,无法控制情绪。所以最好在达到极限之前,先设定界限。

你应该养成一个习惯,通过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来划定界限,所以你应该说:

“我不能让你玩我的钥匙。”而不是说:“我以前告诉过你,你不能碰我的钥匙。”

即使孩子仍无法理解语言,如此界定你自己也是家长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以后你和青少年划定界限时,孩子更容易听懂 “我需要你十点前回到家”,而不是“你年龄太小,十点以后不该在外面逗留”。

说话要冷静、温和、坚定,而且要说到做到,始终如一,不对孩子发出空洞的威胁。
切记:你和孩子站在同一边。你们双方都希望彼此满意。

尽量不要以负面的话语来设定界限。与其说“不要在墙上画画”,不如说:“墙不是用来面画的,纸才是画画的地方,这里有一些纸。”

家长划定界限时,常假装那不是在界定自己。我们可能会说:“这个节目结束时,你必须关掉电视。因为你看太多电视了。”这样讲是在界定孩子。

没有人喜欢被界定或被告知他需要怎么做,尤其是他认为自己不需要的时候。所以,你应该界定自己,使用 “我陈述句”来设定界限,说出你的感受:

“我不希望你一直看电视,所以这个节目结束后,我会关电视。你想玩点别的吗?要不帮我一起准备晚餐?”

摆脱理由之争的方法,是描述你的感受,说出你想要什么。每个人都分享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假装一切都是为了某个理由时,协商就容易多了。所以,请试着这样做:“我们得走了,因为我想吃午餐。”

切记:你想设定界限时,应该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以你自己的感受作为理由,因为你的感受才是真正的理由。

举个例子,十三岁的孩子想自己搭夜车穿过市区回家,你可以说:“你的想法挺好,你觉得自己长大了,能搭那班公交车,你知道如何安全地乖车。

问题是,我还没准备好让你自己那样做。我必须赶快接受这个事实:你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可以照顾自己了。请再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准备好适应这种状况。”

这样讲,你是在示范如何诚实沟通,也是在示范如何设限。孩子会因此学到,你不准他深夜自己搭公交车不是他的错,而是因为你还不放心。

他本来就知道这点,但你坦诚相告,他更有可能理解你的决定,那也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记住这个简单的经验法则:与其说“你还太小,不能去酒吧”,不如说“我还没准备好让你去酒吧”。

☔️
我想说

这也是这本书最让我受用的地方:界定我们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

当我跟xier一起走在路上时,她不喜欢我总碰她,因为每次过来一辆自行车,或者一个人拿着重物时,我都忍不住把她揽到安全的地方,或者伸手保护她一下。

她为此会不开心。这时候我会告诉她:我得保护好你,等妈妈感觉准备好了,就不保护你了,因为那时候你就不需要妈妈保护了,可是现在妈妈没准备好,妈妈担心你受伤”。

当她很晚了想让我继续陪她玩的时候,我也会如实告诉她:妈妈今天有点累了,不想继续玩了!而不是说:不能玩了,太晚了!

虽然很多时候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可是表达方式不一样让人接受的程度就不一样。

没有一个人喜欢有人在旁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在跟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要多界定自己!这样会让双方都受益!

22.孩子长大成人后

对我来说,养儿育女的感觉有点像这样:前一分钟,你的步伐非常缓慢,因为幼儿的小腿只能迈出很小的步子。接着,你和孩子会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一段时间。

之后,孩子会超越您,你需要跑步才能跟上他。最后一段是最长的一段,那也是之前投注那么多时间、 关怀、体恤、尊重、关爱的意义所在。

这时孩子可以从安全的依附关系中获得收益,对世界充满好奇,有能力知道自己的感受,因此可以找出他在生活中想要及需要什么。

你得到的收益则是,你可以看到孩子展翅高飞去追寻他想要的生活。

父母对成年子女的生活关注但不加干涉,这对成年子女来说意义重大。你对孩子来说始终是一面镜子。

某种程度上,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多多少少被你对他的反应、你有多喜欢他,你如何关心及了解他所影响。

孩子即使已经成年,有了自己的孩子或到了退休的时候,这一切也不会突然停止,仍在持续下去。

我们对成年子女的骄傲,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那往往比别人的赞赏更重要。

不要因为孩子的成功而邀功(除非他想归功于你),因为这对孩子没有帮助,同时也不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推卸你的责任。

养儿育女意味着,孩子还小时,你是家长;接着,你和孩子都是成年人:最后,你可能在成年子女的眼中变成小孩。如果我们可以灵活演绎这些角色,每个人都能过得更轻松。

☔️
我想说

关于父母和孩子关系,这几点总结很精辟!孩子长大的很快!孩子成长路上会以父母为榜样,夸张到就像镜子🪞一样。

所以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在孩子长大后,要学会放手!

龙应台的《目送》告诉我们,我们终将要目送着儿女长大远离,也要目送着父母变老,自己也会被目送着老去。我们要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该放手时要放手。

纪伯伦的《论孩子》告诉我们,孩子是独立的,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父母只能给予孩子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灵魂的形成。

父母的放手不仅对自己是一种解脱,当孩子也会长舒一口气。不恰当的爱,多管的事,都是一种压力一种束缚。

“不要因为孩子的成功而邀功,除非他想归功于你”,表示赞同!

把孩子考试考的好,归功于自己教育的好,这样就否定了孩子的努力!把孩子身体健康,归功于自己做的三餐饮食,这样就否定了孩子天天的体育锻炼规律作息。

这样真的不太讨人喜欢!即便这其中的确有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份功劳,也不要邀功!

这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也适用于家人之间,同事之间,邀功都是更坏很不明智的选择!

写在最后:

昨天晚上由于女儿做的一件事我特别生气。她在我写好文字的地方又写上她的字,这样我的字就完全看不到了。

之前我告诉她不可以用自己的文字盖住妈妈的文字,因为那是一本家长老师交流本。

我当时特别生气,立马变得严肃起来,她看到我不笑了,就哭了,哭着让我抱抱,我告诉她:妈妈现在在生气,不想抱抱,她哭得更厉害,哭着让抱抱。

我当时又气又心疼,就在这种情绪困扰过程中,忽然想起来这本书中提到的“及时回应孩子”,以及“当孩子发现哭都不好使的时候,该多么难过伤心”。我赶快抱抱哭泣的女儿。

她委屈地哭了一会就好了,然后我们一起商量了以后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首先她想跟我一起写字,又不能盖住我的字。

我提出两个意见:用彩笔在我文字边上画画,或者在那一页上贴上记事贴,她在记事贴上写,后来我们一起选了一个水果形状记事贴。

再就是xier提出以后只要她一哭就抱抱,这样她就立马好了,今晚她睡着了也要让我抱着她,弥补刚才不抱抱的难过。

我告诉她,妈妈刚才虽然生气,可是妈妈依然爱你。

其实有时候孩子的要求就这么简单。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困在情绪里不出来,无视孩子的要求,那么以后我们的要求也同样会被孩子无视吧。
读这么多育儿书有什么用?有时不照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吗?!

可是在情绪发生的时候,或者在情绪发生后,会想到去补救纠正,这也许就是读育儿书最大的收获吧!感谢这本书让我学习成长,特别值得一读的育儿书籍!强烈建议读实体书😆
END

我是 @记忆的瓶子Pinky ,药学法律双背景硕士,在这里分享好书好物|英语启蒙|陪读绘本|育儿干货,关注我,一起守护孩子的成长~~


往期干货(
点击下方蓝色标题即可)

新手爸妈必看|一文搞定宝宝吃喝拉撒睡玩、健康护理、穿衣出行、亲子阅读、英语启蒙等23件事


1篇文章5本书17个问答10000余字,解决孩子英语启蒙路上99%的问题


读绘本 OR 亲子阅读,遇到了各种挑战和难题?这篇文章也许有你苦苦找寻的答案!


0-3岁宝宝用品清单|过去三年多,我发现了哪些值得买相见恨晚的母婴用品


0-3岁宝宝玩具清单|这是一篇具体到每个月份的宝宝玩具推荐购买清单~~


0-3岁宝宝中英文绘本书单|陪读绘本三年500余册,发现这些宝宝超级喜欢的绘本


3~6岁绘本书单|过去一年多,又发现这些宝宝喜欢读的绘本


 文章精选



(点击下方词卡查看文章)#好书分享#绘本共读#早教启蒙#育儿分享#母婴好物#个人成长
#幼儿园#一封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记忆的瓶子Pink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