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痛心!59岁戒毒民警隔离备勤时因病离世,距退休仅剩一年…

LBS 2024-01-08

警事

花边

小工具

来源丨山西虞乡强戒


2021年8月26日,山西省永济虞乡强制隔离戒毒所一级警长季艳春同志在隔离备勤期间,突发疾病,经送医抢救无效,于21时44分不幸殉职,年仅59岁。

季艳春同志


季艳春,男,汉族,江苏常熟人。1962年1月出生,1979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先后任虞乡劳教所保卫科办事员、科员、副科长,虞乡戒毒(劳教)所三大队主任科员、一大队一级警长等职。

工作40多年来,他公道正派、诚实善良、以所为家、履职尽责,用实干精神赢得了民警职工的口碑,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新时代警察的良好形象。自参加工作起,他与父母、岳父母、妻女一起生活在场所,爱所至深。在民警职工和其家人眼里,季艳春是场所安全的好卫士、单位同事的好战友、年轻民警的好榜样;父母眼里的好儿子、妻子口中的好丈夫、女儿心中的好父亲。


铁面无私 正气浩荡的好卫士


2020年建党纪念日前夕,一大队党支部在会议室召开组织生活会。会上,季艳春同志作为一名老党员,对个别同事混日子的思想不留情面地提出了批评:“我们现在的工资这么高,福利这么好,可有些人做事就是对不起自己所拿的工资和福利。在岗得过且过,过一天是一天。”接着他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矫治戒毒人员,责任重大,绝不能瞎混日子,如果说上班混日子,图舒服,那你就不要来上班了,在家躺着不就行了,何必呢?”他的话赢得了大家长时间的掌声。支部书记侯学军在总结时不由自主地说道:“老季同志不但找出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指出了个别同志的做法,他是我们一大队纪律红线和安全底线的守卫者,他铁面无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刚正的品格、率直的性格、坚定的信念、坚守的原则,积极的态度、不懈的追求。他的身上充满正能量,和老季在一起共事,我们都受到了激励和奋进。”


“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是季艳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领导和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他做起来是不打折扣、不讲条件,身体力行。

说到季艳春警长,生活保障科科长黄鹏程深有感触地说:“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民警带着劳教学员在运城盐池拉硝,季艳春当时是保卫科副科长。有一次,几个学员为拉平车争吵起来。季科长看到后,主动上前,及时平息了矛盾,并亲自帮学员铲硝推平车,直到完成任务为止。按理说,他是所里派驻大队督导安全的,没有必要亲自处理问题而且亲自去帮学员干活,但他没架子,不摆谱,看见问题直接就管,看见困难直接就上,不推拖不回避,这对我触动很深,学到很多,我想这就是‘规范诚实、争先创优、敬业奉献’虞农精神的真实写照,他的做法一直激励鼓舞着我,是我工作进步的不竭动力。”

季艳春同志去世的消息传到大队后,戒毒人员深感震惊和悲痛,戒毒人员杨某眼含热泪地说:“两周前,季队长还开导我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体谅别人,和本班组其他人员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这再也听不到季队长的嘱咐了。”戒毒人员王某满怀倦恋地说:“去年刚入所时,我不大适应戒毒环境,妻子也提出离婚,自己感到生活无望,原准备轻生或破罐破摔,是季队长第一时间找我谈话,帮助我打了亲情电话,和妻子通了话,及时调整了我的心态,让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危难时刻 不畏苦累的好战友


工作中,季艳春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活儿自己干,自己的本职要主动,千万别等他人来提醒。”

与他一起工作多年的民警杨赞民经常说:“老季的工作,踏实肯干,从来不用你提醒,自己始终走在最前面。每天戒毒人员出早操,只要他在岗,肯定是第一个到现场;每天晚上熄灯前,只要他的班,肯定是坚守在楼道内坐班或巡逻;每天车间带工,只要有他在,肯定哪里有情况哪里就有他。记得有一次大雨滂沱,大队门口被雨水堵塞。他二话不说,挽起裤腿,光着脚下到没过脚踝的积水里,拿起工具带领戒毒人员把水放了出去。在戒毒大队,大家都很敬佩他,老季是可遇不可求的好同事。”


2010年,季艳春同志调到管教一线后,他在保卫科工作时的老科长阴雨润见人就说:“小季在工作中特别爱动脑筋,年轻时兼任内勤工作,为了规范基础资料夯实基础工作,他经过认真琢磨和深入思考,多次与同事们共同探讨,通过十多天的加班,硬是绘制了一图二表十二种簿册,受到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的肯定和表扬。小季工作中特别能吃苦。当年场所周边发生了两起大案,一起是义合屯村蒙面团伙入室抢劫案,一起是平壕村杀人案,地方公安从我所抽调人员时,小季年富力强,主动请缨,发挥了他周边人员熟、底子清的优势,不怕苦累,连续加班,在短期内协助公安机关成功破案,受到市局表扬。”

焕发活力 善于传帮带的好师长


近几年,所里招录了新警察,补充了新鲜血液,虽然他们在知识上有了一定积累,但缺少丰富的管教经验。对此,如何值班,如何带工、如何做好戒毒人员的个别教育工作……季艳春警长都是竹筒倒豆子一一不藏不掖地教给年轻民警。

一大队新入职民警卫成志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各种情况都不熟悉,如何尽快进入角色,实现从学生向民警的转变,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这时候季警长主动和他聊天:“小卫啊,要干好戒毒工作、管好戒毒人员,不是容易的事。首先要从学习规章制度做起,要清楚上级对工作的各项要求,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具体工作应该怎么去做;其次要理解戒毒人员的违法者、受害者、病人的‘三重身份’,要像家长对待不听话的孩子、老师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医生对待患了病的病人一样,该处罚时要处罚,该关心时要关心;第三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处理他们的问题,他们才能心悦诚服。千万不要和他们拉拉扯扯,公生明、廉生威,这样他们才能服你,你就能慢慢树起自己的威信,也才能把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在季艳春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后,小卫再次满含热泪地说:“季队长在岗,是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从来都不坐在办公室说空话,空指挥,而是用实际行动身先士卒地教我们如何看监控,如何和戒毒人员谈话,如何到班组查班,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桩桩一件件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今年7月份,在所里组织的临退休老同志欢送会和年轻民警传帮带会上,季艳春作为不到半年就要退休的老同志在发言中说道:“再有五个月我就要退休了,真舍不得离开大家啊!青年同志啊,你们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自觉学习法律法规和戒毒工作制度,对标对表干好各自的本职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汲取他人身上的教训,认清各类问题的产生原因和严重危害性,坚决杜绝打骂体罚、拉拉扯扯、捎买带、酒后进院等违规违纪现象;要积极发挥年轻人的学识优势和精力优势,不怕苦、不怕累,多学习、多实践,把自己的前途和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坚持讲“党言党语、政言政语、纪言纪语”;坚持严于律己,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既是季艳春的信念,也是他为自己立下的规矩。年终评模评先时,新民警都想把“模范”给予季警长,但他一次次都把荣誉推让给了年轻民警。这么多年,他干得最多,让出的荣誉也最多……,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也是对年轻同志最好的传帮带。

恪守孝道 自立自强的好儿子


季艳春的父亲季金生是一名离休老干部。他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身上有十二处中弹受伤,退役后转业到虞乡劳教所,是第一代劳教人民警察。

季艳春在童年的时候,其母就撒手人寰,大哥18岁就到晋城监狱工作。在家排行老二的他,十来岁就挑起了照顾两个年幼妹妹的重担。除了自己上学,还要回家给两个妹妹做饭、洗衣、辅导作业。父亲的言传身教、从小照顾妹妹的经历让他养成了自立自强的好习惯。这种习惯也让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即使有困难,也都是选择自我克服,绝不给组织添麻烦。


季艳春父亲离休后一直跟随他一起生活,由于父亲战争年代留下的伤残,晚年行走困难。他下班后,总是抽出时间扶着老父亲一起散步漫谈;阴天下雨,其父受伤残影响,多处不是疼就是痒。季艳春对老人是孝顺有加,除推着老人到市县就医看病外,还经常给老人洗脚擦身。直到2007年父亲去世,季艳春一直是父亲身边最体贴入微的“男护理”。

季艳春的岳父曾是我所医疗大队的一名指导员,退休后一直在本所家属区生活。由于妻姐在外地工作,妻弟年龄尚小,所以工作之余,季艳春与爱人兼顾两方老人,时常补贴家用,好女婿的名声和做法在本所传为佳话。

耿直率真 传承家风的好丈夫


结婚多年,季艳春与妻子有时也有争吵,他的直脾气没少被妻子赵柱爱说道,用其妻的话说,就是“一根筋”“不转弯”“长虫吃扁担——直来直去”,但这正是他做人的原则,一是一,二是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季艳春有个雅号叫“二头”。说起这个,赵柱爱字里行间透漏着几许思念:“他在家里排行老二,小时候因为调皮淘气没少给家里人惹祸,邻里干脆都叫他‘二淘’,后来叫着叫着‘二头’更顺口,‘二头’的名儿也就这样传开了。我也经常开玩笑说他两个脑袋有时还是一根筋。”


看着丈夫的遗像,赵柱爱满含泪水地说:“他呀,就是太直了,对家人要求太严了,不准耽误工作啦、不准贪占公家便宜啦、不准与别人发生争吵啦等等,包括姑娘在天津找工作,都要求必须选报戒毒场所;他对自己太不当事了,糖尿病这么多年了,总是工作第一 、他人第一,心里唯独没有自己,工作上遇到难题了他总是第一个跳出来,生活中邻里间有了难题,他也最热心帮人家出主意、想办法……”


睿智豁达 谦逊稳重的好父亲


“爸爸,爸爸……”女儿季翔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连夜从天津赶回来,可她永远也听不到父亲的唠叨,再也看不到父亲坚忍不拔的身影,连嘴边最常喊的“爸爸”也没有了回应。

在女儿的眼里,父亲永远是那般睿智谦逊,不拘小节。叔叔阿姨有时候来家里,父亲一定让他们留下,吃顿便饭。父女间最后一次打电话,他也是不停的叮嘱:“鹿鹿,咱们家三代都是从事司法行政事业,不论工作多难,一定要积极去完成,不要找退路,更不能当逃兵。”季翔在讲起父亲时,泪水流了又流,擦了又擦。身为天津青泊洼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名民警,她深深体会到父亲的艰辛。“去年我生孩子,想让爸爸来天津看看宝宝,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他就是不肯来,总觉得不想给组织添麻烦。本想着等他四个月后退休了一家人好好聚一聚,吃上一顿饭,另外我还计划了好多,现在我只能说给他听了。” 季翔泪流满面的说道。

季翔还说:“爸爸虽然去世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刻都印在我的脑海里。他对我说‘鹿鹿啊,不要悲伤和难过,把你妈妈照顾好,把你的工作干好,就是对爸爸最好的慰藉。爸爸从事工作四十多年了,做人的思想工作挺有意思的,你要当成兴趣和事业干,就能干出成绩,就会越干越有劲,爸爸希望一直能看到你的进步,听到你的好消息,要给咱们警察之家争光哟’。”说到这里,她泪流雨下,哽咽难言。

季艳春一家三代都是司法人,他们见证了劳教(戒毒)工作发展的历程,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模范家庭。

警容犹在流芳百世,忠魂不泯浩气长存。季艳春的离去,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弟兄,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以他的品格和精神为传承,坚定脚步,继续前行,不断谱写戒毒工作的壮丽篇章。

来源丨山西虞乡强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