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妈啥都好,就是恨我爸”

2017-04-13 晏凌羊 晏凌羊

(一)

 

我爸妈又冷战了。


是的,又。

 

起因是因为几个鸡蛋。


我妈之前贪便宜买了好几盒鸡蛋,她去弟弟家以后,我爸忘了将鸡蛋放进冰箱。


我妈这几天来我这里住,看到她买的鸡蛋全坏掉了,天台上她种的菜都烂掉了也没收割,就对我爸很不满。

 

当然,这种不满是积累了三十几年的,“鸡蛋事件”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导火索。

 

两个人辩了几句,我爸不知道说了什么,惹得我妈很生气。

 

我妈看到我爸的裤子扔在洗手盆上,气不打从一处来,就把裤子扔到了地上。


我爸看到了,非常郁闷,叹了一口气就出门散心去了。

 

这两天,我妈不搭理我爸,连吃饭都不跟他坐一个桌子。她想跟我爸说什么,就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一顿,或是让我女儿转达。

 

这副场景,要让外人看见,不看得目瞪口呆也会暗自好笑,但在我,却“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我笑嘻嘻地看着这一切,像在看两个幼儿园的孩子。

 

从小到大,我都是看着他们俩吵架长大的。记事以来,他们几乎就没有和睦相处过的几天,以至于有时候他们俩哪天要是没吵架或没冷战,我顿时觉得家庭氛围很尴尬很怪异。

 

每年大年初一,我爸妈会休战一天,因为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大年初一怎么过,关系到那一年的气。”

 

到了年初二、年初三,两个人又开始为了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怄气,我和弟弟会相视一笑,然后长舒了一口气,像是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每次两个人吵完架,我们家就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小时候这种氛围让我觉得窒息,现在则是一笑而过。我想:就两个老小孩,随他们去吧。

 

 

(二)

 

我的整个童年、少年、青年时期,都是听着我妈对我爸没玩没了的抱怨和指责度过的。

 

我不知道一个人得恨另外一个人到了哪种程度,才会将三十年前发生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包括一些细枝末节。

 

到了后来,我怀疑她在控诉我爸的时候,已经不带任何愤恨的情绪。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只是将“控诉我爸”这事儿变成了一种本能或是生活习惯,与睡前洗澡刷牙无异。

 

早些年,因为我妈没完没了的对我进行洗脑,我也觉得我爸实在是太不像话。虽然他对家庭、对妻子、对儿女很有责任感,但总在一些小问题上犯二,脾气也太暴躁,谁嫁给他估计都要受委屈。

 

那时候,我甚至发誓:绝不嫁给像我爸一样的男人,因为实在是太不懂关心女人了。

 

可越是到后来,我越是觉得我妈的问题可能更大一些。她最大的问题,便是自始至终无法克服自己的怨妇心态。

 

我妈有六个兄弟姐妹,她是家里的长女,下头有四个妹妹、一个弟弟。她唯一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舅,因为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备受宠溺,长大后果真长成了一个混蛋,现在已经众叛亲离。

 

我妈的四个妹妹,没有一个有她运气好。我妈小时候因为身体体质比较差,干不起农活,所以外公就给了她机会去读书,而二姨、三姨、四姨则因为体力健壮一些,只能在家务农,一生大字不识。

 

我二姨嫁给了一个赌徒,辛苦一生。三姨嫁给了一生从不间断出轨的三姨父,她一生都在斗小三。四姨嫁人后倒是没掉进火坑里,但四姨夫为人太过忠厚老实,没什么经济头脑,所以一家人一直过得很窘迫。我妈最小的妹妹,也就是我小姨,嫁人后被家暴致死。

 

相比四个妹妹,我妈应该算是嫁得最好的了。我爸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嫖不赌不出轨不家暴,打工挣了钱就悉数交她手上,对家人也算关心……在农村,这样的男人已算是稀缺品了,但她一生对我爸不满意、怨恨满满。

 

首先,她对我爸永远只有批评和抱怨。


她生气的时候,见不得我爸高兴,我爸在家里拉二胡、吹口琴,她会说“都穷成这样了你还在高兴什么 46 32550 46 15232 0 0 2676 0 0:00:12 0:00:05 0:00:07 2901你怎么不去街头卖唱?”


我爸若是不小心做错个什么事情,她几乎不过脑子就脱口而出“你个畜生!”

 

其次,她很难被取悦。


我爸给她买东西,她嫌我爸浪费钱、不会挑东西,不管买什么回来都是一顿批评和责怪。


我爸有时候也会下厨,他做出来什么我就吃什么,做得好吃我就多吃点,做得不好就少吃些。若是某道菜做得好,我还会夸奖他一番,但我妈从不这样,她几乎能从每道菜里找到能责备我爸的理由。


我爸被骂急了,也会还嘴,说的话也很难听,我妈经常被气得浑身发抖。“作”起来的时候,她直接往床上一躺当“病人”,我爸消气了以后也会主动去哄她,有时是煮好了粥或甜品端过去,但我妈从不领情,甚至都不回答他关心的问话。


再次,她始终没法摆脱怨妇心态。


过去三十年间我爸对我妈的所有不好,她都全部记在了心里,还时不时拿出来温习一番,一遍遍地提醒自己:他曾经那么亏待过我。

 

他们就这样吵了一辈子,也过了一辈子。

 

有一回,我跟朋友说:“我发现我爸妈吵架的由头都是因为钱。如果我们家有钱,是不是他们就不会吵了。”

 

朋友说:“不一定,穷的时候可以为一颗钉子吵的夫妻,有点钱以后也可以为了颗钻石吵。”

 

朋友说的这话果真没错。大学毕业后,我慢慢将一家人拖出了贫困的泥潭。我和弟弟也都还算争气,在城里买房买车安了家。现在我妈和她的几个妹妹比,已经像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阶层了,但她还是会和我爸吵架,有时候只是为了几粒根本值不了几个钱的鸡蛋。

 

我问朋友:“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相处呢?”

 

朋友回答:“也许,吵架、冷战就是他们的相处方式。如果不吵、不冷战,或许他们就找不到任何与对方链接的方式了。你也别管了,你妈那么作,估计就是想引起你爸的注意。你看,她对儿女、对外人就不会这样吧。”

 

的确,我妈是一个无私为家庭奉献一切的女人,对外人也非常温和、友善,跟曾经的女婿和现在的儿媳也相处良好,但就是会和我爸过不去。


我劝得了很多人,却劝不了我妈。或许,在他们的婚姻里,我爸确实有很大的责任,导致她变成了一个怨妇,但仔细想来,她和我爸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也没有原则性的分歧,她之所以一看到我爸就来气,不过是因为自始至终无法放下对我爸的积怨罢了。 


像我妈一样放不下积怨的中老年母亲,身边真的有很多。

 

我有个闺蜜的母亲,早些年因为丈夫出轨离了婚,但她一生都没法走出这个被背叛的阴影。从三十岁到现在八十岁,她从未停止过对前夫的控诉。哪怕她所控诉的那个人都已经入土了,她一想起当年的事情,依然恨得咬牙切齿。

 

我无法劝她们,因为她们的怨气太重。你若说点什么,她会觉得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丝毫不理解她的痛苦和怨尤。

 

最终的最终,我只能对她们报以理解。


她们曾经确实过得很辛苦,曾经压力山大,大到超过她们所能承受,而且无一人能分担。她们没时间去看书学习,没时间去思考和反省,终其一生只能被怨恨情绪牵着鼻子走,无法觉知,无法了悟。

 

要妈妈们改变是很难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少和她们计较,把她们当孩子养。

  

(三)

 

 

有这样一则寓言:河道中若有一艘空船冲向你的船,你可能不会对一艘空船生气;但如果船上有人掌舵,你就会生气了。

 

我觉得可能对我妈她们而言,她们的丈夫就是这艘船。她们的意识里认为自己已经为丈夫、为这个家、为了孩子付出和牺牲了一切,所以丈夫就应该对自己无条件的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们无法承受任何来自丈夫的伤害。一旦觉得自己被丈夫亏待了,她们便耿耿于怀,并且始终无法从“不被爱”的感觉和怨气心态中走出来。


只要觉得那个特定的人不了解、不欣赏她们,她们就极为在意,这不啻将自己禁锢于受害者的心态中,认为别人应该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事实上,如果我们可以放下受害者心态,以一个懂事的大人眼光来观察那个伤害我们的人,便能看到那些伤害你的人,其实也跟我们一样都是有缺陷、有伤痕的人。

 

 “众生皆苦”,那些伤害我们的家人何尝又不是?他们也有局限,也要面临各式各样的困顿和压力,所以没法对我们更好。

 

即便他们是真的不愿意对我们好,那我们依然手握离开他们然后去找寻对我们更好的人的权利。

 

怕只怕,一直沉浸在过去的经历和受害者的身份之中,无法对当下的善意、温暖和爱打开心灵。

 

我知道这话听起来很“鸡汤”很“圣母”,但如果被伤害已经成为了一种事实,而且因为现实条件的桎梏,我们没法或不便报复回去,那么,我们首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跳出“受害者心态”的藩篱。

 

我们需要站到圈外去,站到高出去,俯视这个正在受苦的自己,然后生出慈悲心。

 

“慈悲心”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是先放过自己,对自己慈悲。

 

如果一直臣服于积怨,我们就会一直处于“TA怎么可以那样待我”“TA亏待了我”的愤恨之中。


在这种心态下,我们的心灵也被囚禁在了暴怒和仇恨中。被这种情绪裹挟,于人于己都不是一件好事。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上帝不会供给我们所渴望的一切。


来到这世上,我们注定要面临各种愤恨、失望、痛苦和劫难,但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也有助于我们清醒过来,产生更强的能量,然后蜕变成为一个更宽容、更平和、更有爱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那些受过的苦、流过的泪。

 

这样看来,即便命运曾给我们最残忍的一击,但说到底我们会觉得它还是很慷慨仁慈的吧?


(全文完,欢迎转发和分享)


与原生家庭有关的往期类似文章:


1、大多数父母不是祸害,他们只是普通人


2、与父母和解吧,在死亡将我们和他们分开之前


3、受害者心态,几乎是所有不幸的源泉

 


一点碎碎念:我很理解我的母亲,这种理解帮助不了她,却能帮助我自己。我的父母并不完美,身上也有各式各样的毛病,但这些种种并不会让我对他们的爱减少半分。父母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父母的局限很有可能会被我们“遗传”或“模仿”,父母的错误也有可能在我们身上重演,因此,观察父母,反思父母的言行,对个人成长十分重要。我希望能通过父母这面镜子看清我自己,然后实现新一轮的成长。与你共勉,晚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