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胖龙,我是一名失败的网红(前情见这里)。我的人生最近发生了巨变。从北京搬到广州后,我终于能够自己整租一套大房,很是兴奋,但第一次真正独居,又听多了单身女性被这被那的新闻,我变得风声鹤唳,走廊上一出现脚步声我就觉得危机四伏,对任何风吹草动都过分警觉的猫更是给紧张的气氛火上浇油。
我向朋友诉苦
我不由得幻想,万一真的置身险境,以我骨瘦如柴的垃圾体格与人相搏该是多么以卵击石。我得想办法强身健体,不能止步于网上“打拳”,我得打起真正的拳。但众所周知,我是一个健康鲁蛇、运动弱鸡。曾几何时我也尝试过练拳击以图防身,然而区区半小时的体验课还未结束,我就因为低血糖体力不支心跳超速而瘫坐一旁,教练的眼神难掩失望,我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这项运动。然而来到广州,我多了一个选择 —— 咏春拳。如果说练拳击是我自不量力,那咏春作为传说中 “最适合女性” 的功夫,我应该没问题了吧。严格来说我也不是武术的门外汉,生于河南的拳乡,太极和少林我都耳濡目染,大学选了对外汉语为专业,武术自然也是一门必修的中华特色才艺。但说实在的,我从未认真对待过此事,因为觉得 “练武” 看起来 “太土”;武术在我的眼里,也像中医一样是种玄学,时不时就被扒皮的各路武术 “大师”,也让人完全难以培养信念感。
那咏春是不是这样?咏春是具有实战意义的清流吗?对于我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女矮子,咏春真的是零门槛拳法吗?这些疑问只能由我亲身来解答了。我打开大众点评,按距离查看周边的咏春拳馆:不愧是重镇之一,我堪称是被咏春环绕!这些拳馆的评价都还不错,事不宜迟,我立刻动身前往离我最近的第一家。浓郁武林风
此时是晚上九点,我不可避免地又在目的地附近迷路了。我站在路边等待,师父骑着电动车从黑暗中闪现,七拐八绕将我带到了拳馆门前。不得不说,一走进来我就被国风浓厚的禅道氛围催生出一种肃然起敬,拳馆地方不大,墙上悬着不少毛笔箴言和刀剑棍棒,茶具和古玩相映成趣,木人桩与藤圈三三两两,几名年轻男孩正在对练出拳,见到我似乎有些意外。师父招呼我坐下,取出一本大大的相簿请我翻阅,里面有许多的合影,《战狼2》中的黑人演员徒弟照片,李连杰的亲笔签名照等。看得出师父很为自己的成就骄傲,但同时又因为不习惯炫耀而稍显羞涩。也许我不太像个会喜欢咏春拳的人,师父问我为何而来,我谎称是为了公司即将拍摄的影片进行准备 —— 这听起来比 “我对咏春拳感兴趣” 可信多了。即便如此,师父还是耐心地向我解释了很多。原来咏春拳的发明者即是女人,借由观察模仿蛇、鹤等灵巧的动物,创造出四两拔千斤、无招胜有招的拳法,只要找对了角度善于变通,便能够克服身形与力量上的悬殊,以小博大。听起来真不错。我询问近年是否有更多的成年女孩为了防身而开始学习咏春拳,答案是没有,学员多为儿童,成年人要么是兴趣使然,要么就 “像我一样” 是出于工作。师父召唤一位师兄过来教我基本的开式手法,这位师兄虽然年纪比我小,但已经练习十年有余,正在就读中医专业,两种 “玄学” 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了重叠,我暗叹神奇。每一个动作表面上简单,却都有它的物理依据,比如看似绵软的摊掌,实则能够通过摩擦借力抵挡对手的进攻,比如看似有点 “娘” 的 “内八字” 马步,是为了随时轻松防守自己的裆部。师父又说,我们拳馆开了二十多年,坚持不走商业化路线,也不搞那些加了搏击技巧的乱七八糟,为的只是把正宗的咏春文化发扬光大,你多试几节课也没关系,有时间随时可以来,合适了再决定。师父所言非虚,从头到尾学费的事他一句也没提。我偷偷地问玄学师兄这里如何收费,师兄说,入师门交一次拜师费,此后每月提供两百元 “空调费”,按照古典说法就是 “赡养” 师父。哇,这不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实践吗,太传统、太正式了,而我的理念则是三天晒网两天打渔,这个师徒关系的严肃程度对我来说不亚于歃血为盟、削发为尼,这极大地挑战了我的 commitment issue,我顿时感到想逃,也没敢细问拜师费究竟是多少。次日早晨,师父发来几条微信消息,我感觉自己还没准备好与咏春结缘,也没好意思回复。
应该是群发吧我想?
不过这位师父至今展现的诚挚与淡泊,的确使我对咏春产生了更多好奇。我打算看看其他拳馆是否同样古意盎然。在一个雨天,我造访了另一家开在小区里的拳馆,两只肥猫休闲地卧在门口,对我视而不见。这里的环境风格和上一家十分相似,师父正在喝茶观看徒弟对练。见我无的放矢的样子,一位师兄停下手中的动作,给我拿来了一张价目表。
在上一家拳馆讳莫如深的收费标准一下子得到了直观的量化,原来大家并不完全是一个风格。师兄是位年过四十的公交司机,他说自己以前的身体素质很差,跟随师父学拳两年多,整个人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同样提到,咏春拳是 “女人拳”,不在于斗力,不要想象学了就能变身街头霸王。学咏春也不能一蹴而就,像价目表上的学习阶段一个也不能跳过,“就像一年级和五年级,你只能先上一年级再上五年级,明白吧?” 师父说。为了让我这个外行人更好地理解世俗咏春拳,师父问道,“《一代宗师》看过吗?” 没有。“《叶问》看过吗?” 也没有。我的无知让师父失语,师兄继续与我攀谈。“我因为要工作并没太多时间来练,有几个附近上班的女孩也是,体能差不是问题,你就是本着强身健体的目的去练,坚持一个月也能比普通人强。你的反应力会变快,能及时察觉危险靠近,女生跟人正面交锋没什么赢面嘛,重点是脱身。” 很好,又听到了这个悦耳的词 “脱身”。必须承认,这一点是目前咏春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当我问到如何看待经过现代化改良的咏春拳,师父轻蔑地笑了,“你不要去看那些,都是瞎搞!” 类似的话上一位师父也说过。对于真心想传承正统拳法的老师父来说,传统武学必须 stay 传统武学,任何添油加醋的 “改良” 行为都是大逆不道。看来拳馆与拳馆之间存在一条清晰的鄙视链,我又问师父对太极和少林等门派的意见,师父不置可否,但又难掩一丝嗤之以鼻。
门口的大型猫猫之一
我看时间还早,就近选了一家看起来挺 “改良” 的拳馆,顺道感受一下师父们口中的 “乱七八糟”。我跟随地图来到一家舞蹈教室,课程刚好结束,一群小孩跟着家长鱼贯而出。年轻的师父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健身教练,他告诉我,这里承袭 “欧洲咏春” ,拳馆的大师父是个德国人。看我一头雾水,教练解释说,大师父爱好咏春,在中国学罢又回到欧洲潜心数年,融合了一些散打搏击等元素进去,将咏春拳改良得更适宜近身搏斗和街头实战。总而言之,就是能打。不知是因为被灌输了 “改良咏春不行” 的思想,还是因为年轻教练缺乏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我对这家拳馆感到不那么信服。教练说明天下午在另一处教室还有课,有兴趣可以去参加。第二天我忙着为生计奔波,当匆匆赶到地点,同班的三名5岁小男孩以及他们的家长们均向我投来不解的目光。因为从别处直接赶来,我的衣着十分不便,虽然昨天教练还特意交代要穿得 “运动一点”。图为我究竟穿得有多不便
从热身开始,我更加错觉自己进入了一所健身房 —— 平板支撑、俯卧撑、高抬腿,天知道我从来没有连续进行过如此高强度的运动,快要窒息的同时我还要尽力避免自己的胸口在趴下后一览无余。我说,咋这么累,咏春拳不是没那么要求体能吗?教练说,你还是要先把体能搞上去。热身完毕,我的呼吸还没调整过来,教练赫然拿出一个拳靶,我感到事情不太对劲。果然,接下来的训练让我梦回差点儿死了的拳击体验课,我每隔几分钟看一次墙上的表,只想快点下课。我不想强身健体了,我不想防身自卫了,我想立刻回家躺下,我要做的只是把门锁好并诵读《平安经》。下课后教练鼓励我立刻报名,报名费用288,包含训练服与一本咏春秘籍——也就是一个精美的线装笔记本,空的;之后学费分阶段收取,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结束后必须通过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而每次考核还要交288。我算了算这是多少个288,又找到一个拒绝的理由。本来学这个就是为了逃命,现在学习已经让我想逃命了!善于放弃的我并没有继续我的咏春之旅。捧着肌肉拉伤仍然酸痛的肚子,我只想好好休息。我想起那位 “玄学” 师兄问我,为什么你们公司会想要拍这个?我说,就是想纪录一下正在回春的 “国潮” 文化,比如说戏曲和汉服。师兄笑了,“这哪潮啊?年轻人都是学舞,没人学武。”其实随着传统文化纷纷回潮,咏春在年轻人中已经再次迎春。“学舞” 固然是千禧一代的流行文化,但 “学武” 的年轻人也并不在少数。更重要的是,“学舞” 与 “学武”,流行与传统,我们并非只能做出一个选择 —— 我们可以都要。而当两者相遇,又可以碰撞出什么样的精彩?
过往是不断从西方吸收潮流,现在有年轻人已经在尝试把传统文化反哺到街舞当中了。我们请你收看《国潮时代》第四集 “舞主之地”,带你领略三位街舞舞者,如何尽情享受自己所爱:
蛇男,生活在 “红色城市” 贵州遵义,练舞时从早到晚能听到红歌。与许多舞者一样,他来自街头,曾在挤满了老人与小孩的广场上,旁若无人地专注于身体与地面的触碰。站在流传千年的傩戏面具前,他若有所思:我们与过去的联结,如何用当代的身体展现?
刘娜,waacking 中国推广人,在上海居住了 16 年,并在这个她喜欢的城市度过了 “黄金时代”。她迷恋旧上海的风情,一边想象着旧日百乐门与石库门的女性,一边身着旗袍跳 waacking,舞出复古与新潮相混合的东方之姿。
孟宁,生长在 “有文化底蕴” 的北京,还在这儿结识了闫兄 —— 一个传统武术爱好者,两人在树荫亭子里相约切磋。“结合自己的文化,给 hip-pop 文化创新,这是全世界的共振。”
Buy local, by local —— BIE别的与天猫国潮联合出品的《国潮时代》系列视频已经正式上线(第三集《小趣味对抗大世界》看 这里)。这系列视频不但是关于本土品牌,更是关于本土消费和本土创造。我们会用八集内容呈现中国年轻人对 “潮流” 的不同理解和创造:“潮人” 会是什么样的父母,“极简” 和 “自我” 有什么关系,都市人怎样守护自己的童年角落,街舞和说唱与仡佬族山王面具和苗寨蚩尤古酒会碰撞出什么。
潮流由你拥抱、取舍或对抗,但永远不会被彻底掌握,因为它奔流不息。//作者:刘胖龙
//设计:冬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