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十七年的纪录片,终于复活
飞地君:几天前,飞地上发布了一部尘封十七年的纪录片,艺术家蒋志作品《食指》。这是部拍摄于九八年、完成于九九年的关于诗人食指的罕见影像作品。
今天观影《食指》意味着在2016 年阅读1998 年,而纪录片中对于历史的追忆,又将我们带往建国后的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这两重时间向度的指向,构成了一种令人着迷的魅力,宛若历史就在你的耳边呼吸。 下面是蒋志的文章《我为什么拍成了这样》,这是他完成纪录片后写下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到大量拍摄时的细节,以及九十年代末期艺术家影像的生态一角。 想观看这部纪录片的童鞋,文末有观看入口。
我 为 什 么 拍 成 了 这 样
—— 录 像 作 品 《 食 指 》 的 创 作 过 程
作者| 蒋志
作为在影像充斥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我们在血气澎湃、费尽心思地使用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最低档影像器材。97年邱志杰用衣角把超8 摄像机镜头擦擦,拍摄了《乒乓》。身体政治的技术及词汇,一直是他关注的话题之一。同年杨福东用廉价购进的过期乐凯黑白胶片拍摄了他第一部至今仍未完成后期的电影《不幸被陌生人言中》。
与此同时,国内一批美院出身的年青人抓起了小小的摄像机。我所知道的有高士名、刘韡、乌尔善、冯小颖、赵亮、杨振中、朱加等等,渐渐形成了一个小气候。作品“传播”在每个有录像机的“同仁们”家里,同时也看了不少国外同仁们的录像作品,兴致勃勃地观看,似乎在应证麦克卢汉所说的: “人们交流所使用的媒介性质比交流的内容更重要。” 这种小群体的内部交流,确实给创作提供了原始的冲动欲望和各种奇思妙想得尽情发挥的无拘氛围。
自发的实验性和对常规的颠覆,是在大众媒体框架中难免不被抑制和妥协的。即使在最开放的社会,它的坚硬也难以被溶于公众信息与交流的酸性之中。 就在那个时候,我拍摄了那录像作品《怀疑物体》以及《飞吧、飞吧》,前者是关于对可能性事物的幻想将于此事物的清晰之时终结的个人的表达,后者则出示人在蜗居之时,对自身和周围一切的屈从但妄图飞离(超越)的两种共时心态之间的矛盾,并设问:我们真的能从沉重之中逃出并获得轻盈吗?
一九九八年初,自言从深圳逃离到北京的彭希曦打电话问我是否有兴趣见见食指,我曾读到过一些关于食指的文字,知道他曾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诗人,后来患精神分裂症。
不久彭希曦一边与我商量如何拍一组照片,一边与食指约定了见面时间。临行时,我突然意识到拍一个录像作品会比拍一组照片更有意义些,为了让此行留下更多的影像资料,我联系了同样在拍照片和录像的冯小颖邀与同行。 于是,我就去找邱志杰借他的也是借来的那台索尼超八,那几天,他正忙着用一大堆从厦门街头一元一盒买来的空白录像带拷贝国外同行们带过来的录像节作品(是经过允许的),以便供大家观摩。邱志杰是国内录像艺术的鼓动者,活动策划人和实干家。
邱志杰同女友吴美纯一块策划组织了九六年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杭州)和九七年中国录像艺术展(北京),两次活动都让他俩瘦得脱胎换骨了一番,只不过是一个瘦得更黑,一个瘦得更白。在杭州那次展览开幕式,由于邱那时已累得说不出话,只好用挥舞的手势和一些奇怪的发音向到场记者发表演讲。 我找他借机子是经常的,一般有这样的对话:“喂!邱志杰,我要在18号和20号拍东西了。”“好吧,那我就安排在19和21号拍。”
1998年3月18日,冯小颖带上一个海鸥相机,我带上摄像机和一个佳能相机,彭希曦则带上一首献给食指的诗,出发了。当时情况我在日记里这样记载。
11点多去德胜门,与彭、冯两人乘345支线去昌平沙河拜访食指。乘车约半小时。一路拍摄。
经过一条臭水河……两点左右到福利院。食指已在大门口等待多时。食指住职工活动室内一间小房子,约十四五平方,与另一病友同住。因他病情已较轻,医院安排他管理活动室。 那串门钥匙正系在他的左手腕上,他一直系着,一刻也不会取下来。我在肖全拍的照片上看到过这串钥匙。
食指的床是在进门的右边……他说他缺书看,桌上有一本诗探索……他说大概每月有朋友来看他两回。他总是在抽烟,我估计他一天平均得抽2盒。咳嗽,我们呆在那儿的时候,他大概咳了六、七次,咳得较利害,能听到肺的声音。他说以前住在病房时,那儿不准有火柴打火机之类的火种,晚上,他怕断烟火,一位好心的护士给他点燃一支烟后,他得一支连一支地抽,续火种……
食指谈日常生活及诗时,思维十分清晰。但有时会让我们听不懂,他的思维会时不时滑到那个年代混乱的记忆和狂想之中。交织在一起。他津津乐道。他很憨厚,读诗很投入,他背得自己过去任何一首诗,这说明他反复推敲过那些词句。他对诗歌持十分传统的观念,甚至讲了一个笑话嘲笑现代派的诗。他背诵了北岛的一句诗和崔健的一句歌诗,丝毫不去掩饰他的钦佩。他对我们竟有报刊约稿十分惊讶,他把发表仍然看得十分神圣。虽然他的诗很早就以手抄本形式流传极广,但直到八二年他32 岁时他才获得了正式发表的机会。他说他给一些报刊投稿。不相信他真的会那么有名,现在的人真的看过他的诗吗?他不相信。
他说他不理解现在的人,还说也明白现在的人难以理解他们那代人了。他好奇地问我们是怎样生活的。他要我们注重身体。很羡慕我们写东西能挣到钱,而他们那个年代,写东西是要冒险的,要被关起来的。
他也知道下岗、失业,也知道魏京生是怎样去了美国的,这让我们奇怪,这儿可是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沙哑的嗓音。回忆、诉说,他几乎不停地在说。如果没人来看他时,不知他向谁说。当然,他自己会去扫地、看书、散步,每年写几首诗,再是,抽烟,一支接一支的……
他说他感觉被劁了,没有性欲了,一步一步地,一天一天地,他感到活力在渐渐从他身上退出,他说他真的心寒,我们听着也心寒。
谈了三小时左右,后来去福利院外小塘边走了走。细长淡黄的芦苇竖直地沐浴在柔和的夕阳下,美丽而无助,“用长不长无所谓的态度在那里生长着。”
后来,陪他去病房管理室签请假出去吃饭的单子。他等同屋的病友回来之后才肯走。就在出门的一间饭馆里,这天,他胃口挺好的。把我们没怎么动的香菇菜心,一根接一根吃了。他要吃完所有剩余的菜。结帐时,他向店里要了一只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一小碟花生米倒进去,冯小颖给他再要了一碟(他当时坚持不要),站起来时,他又发现桌上有几颗掉落的花生米,有4颗,他把它们拈起来了…… 这天拍摄回来之后,我赶紧把摄像机还了,因为第二天邱志杰要拍一个用刀片剖开地球的镜头。过几日我会再去借。断断续续拍些素材,片中天安门广场和一些街景镜头就是那时拍的。还因为无聊,把开着的摄像机搁在桌子上拍自己。因为这件事,还导致有一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我很老了,躺在沙发上,在墙上放映着这些自己年青时的镜头,已然的苍老面对着这些不再的青春,看得每一根神经都发慌,一阵阵难以言说的无望的惊悸袭击着手足无措的老年的我。
我大汗淋漓地从此梦中惊醒,大口呼吸着,能感到我四周的空气仍在颤粟。后来,我在后期剪辑中,把这次经验加了进去。那一段是当时食指躺在竹制品的旧躺椅中一边交谈着,一边不知不觉地沉入睡梦中,隔了十来分钟,他又突然醒来,喝口水,重新躺下,自语道:“老了!”。这真是一个巧合,我感谢上天让我拍下了这么一个珍贵的镜头。
当我决定把个人的经验加进这个片子时,我知道我已经出了传统记录片的规则了,按照那种规则,是不允许类似于梦境的东西存在的。因为那不“真实”。我不在乎,因为我早已对纪录片声称的“绝对真实”产生怀疑,纪录片制作人的价值取向、趣味、历史和文化的素养、社会环境、摄制器材及手段……都让那些所追求的“真实”成为乌托邦, 罗伯斯·斯各尔斯在针对文学问题时写道“没有实录,只有构建”,这句话对有纪录因素的录像作品来说也是有启发的。
对以往纪录片理论的反思和清理将有助于新纪录片观念、主题和形式上的更多可能性的尝试,不去在意那些“再现论”和“表现论”漏洞百出的理论,而以呈现为目的,呈现对象的局面和状态,关怀人类最根本的问题,将是新纪录片的趋势。在这里,我认为一个还未被人知的优秀的诗人和剧作写作者周江林所持的看法是有价值的:
作为拍片者,你从来就没有特权对他人表示你的客观性,除非你能够采用有点“主观”的意味作为特定情景下的切入点,你得充分意识到我们这个所处的现实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你从来就无法超越。精神如果有价值的话,它必须以个人的主观为跳板。这样就给我们所从事的纪录片提出一个高要求,一部非凡纪录片必须有诗意和想象力,虽然它的外表应该朴实无华。
我一边拍摄,一边收集有关食指的各种资料,一边也在构思着整个片子的结构处理。我决定实施一个比较特别的计划,就是用一场戏剧式的表演来演绎食指的《疯狗》,因为这首诗是他个人境况和切身体验的写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本,另外一个原因是它会提供我更多、更自由的创造空间。
我马上开始设计服装和道具,设计动作,寻找符合的场地,勾画每个镜头的画面草图……最后请中央工艺美院的高婴制作了狗模狗样头罩。表演者是几个北京工艺美校的男生和首师大的一女生。由于我事先把构思和筹备的前期工作弄得很充分,更重要的是表演者的聪慧和十分合作,两个下午就完成了拍摄,在后期剪辑时,发现几乎把所有镜头都用上了,也许它会创下耗片率再低的纪录。
对诗人林莽和作家田晓青的采访,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食指情况和历史背景。林莽为在福利院隐居式的食指重现公众视野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份纯净而持久的友谊,我相信定会成为诗歌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片中,我保留了一个约有二十秒的食指在发呆的镜头,画面固定在他的脸部特写上,当然,拍摄时小小的机子也固定在我的鼻梁上方,我尽量轻轻呼吸,从取景框中看他,他久久一动不动,只是眼睛偶而眨一下,他这时不再是一个被访者,不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人,一个呼吸者,发着呆,不知在想些什么,或什么也没想,像我们所有人经常会的那样。
这个镜头,有人说太长了,应该来几个切换镜头,是不错,这个镜头的时间是可以让观者去窗口透一下气或泡杯茶,假若它是在某个电视频道里,人们可以去搜索一遍别的频道了。在这个最讲究实用和效率的时代,人们不再有耐心去注意别人的发呆了。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这个片子需要保留这个镜头的原因是,做这个片子,就是希望让人感受他、体会他,更接近他最本能的状态,希望有人在这发呆的过程中和他一块静静地呼吸,那怕只是几秒钟。也希望我们往后能注意到身边的亲近的人的某次发呆,用关怀去体味,而不是忽略地走开。 制作此片,我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他们有的提供建议,有的帮忙联系便宜的剪辑房,有的陪我熬夜通宵…有些甚至是一面之交,令我十分感动。在后记部分,冯小颖提供了她拍摄的一些镜头。周江林和我们一块参与了在白洋淀的采访拍摄,他还把此行写了一篇《诗人还乡》,在北京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片子好坏有待观者评说,至于因设备条件造成的图像和声音的缺陷,我也许只能自嘲为亲切的小斑点、超写实的现场音和低预算的浪漫了。
蒋志,1971年生于湖南沅江,199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蒋志长期、深入地关注各类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议题,总是自觉地处在诗学与社会学这两个维度的交汇处上,他所着力的是如何使那些我们熟悉的日常、社会经验转换进作品文本中,并保持日常经验与文本经验两个维度上的张力。在关心当代艺术自身方式问题的同时又富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他的语言多元广泛,在他超越了容易引起观者共鸣的空泛的个人情感和文化态度,从社会和个人的心理深层批判性地介入艺术创作和社会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并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2000年获中国当代艺术提名奖(CCAA),2002年,香港国际电影短片节 “亚洲新势力——评委会大奖” ,2010年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学术大奖。2012年获“瑞信·今日艺术大奖”。个人作品集有:《木木》(1999),《照耀我》(2008),《神经质及其呓语》(2008),《白色之上》(2008),《颤抖》(2010),《如果这是一个人》(2012),《情书》(2015),《滥情书》(2016)。
因版权的原因,《食指》纪录片只能在飞地APP上观看,时长41分22秒,APP下载地址如下。
作者| 蒋志;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首发| 飞地;编辑| 悉达不多
(报名请猛戳 下图)
(购买请戳阅读原文,预售12月3日发货)
377位诗人,365+12首诗
生活不能没有诗歌,就像活着不能没有电影
无论看电影看到死,抑或读诗读到死
都不过是标榜身份的借口
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着了魔的心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