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戛纳,等片源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看死君:戛纳电影节已然落幕,但70大寿余温还在。相比去年,这届并没有太多意料之外,但影迷们押宝的心情随着名单公布,也是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如今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片源,慢慢验证榜单的质量。
今天我们请来过去一周曾奋斗在戛纳前线的影迷@郭连凯,本想让他写本届戛纳最打动他的10大光影瞬间,由于担心剧透,最终他推荐了本届他最爱的8部电影,或许是大家后半年一个不错的观影参考。
今日福利:看完本文后,说说今年戛纳你最期待的一部电影,根据留言质量,我们主编将送出一本《戛纳电影节的故事》噢!
作者| 郭连凯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人们似乎总是对于整数周年有着特殊的情感,每到一个十年都会大张旗鼓的搞上一番,似乎把它当成了过去的总结和之后新的开始。正因为此,第70届戛纳电影节被承载了太多它本不应被承载的意义,无论是新添加的70周年展映单元,还是特制镶钻金棕榈,都能看出来是组委会为了强行赋予特殊意义而做的形式妥协。
▲戛纳电影节70周年大合影
仅存的几位的大师级别导演,哈内克的新片《快乐结局》因为被诟病过于重复自己而遭到中评(一会儿我会为他平反),托德·海因斯的《寂静中的惊奇》视听部分惊艳的不得了,但限于原作故事的低幼化,使其正在海因斯的作品中只能是中等偏下的水准。
而早就被好莱坞招安的奉俊昊这次又先行一步,和Netflix的合作让《玉子》和鲍姆巴赫的《迈耶罗维茨的故事》一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引发了一连串关于Netflix和电影艺术的对立争论。与此同时,《玉子》在商业上的野心使其真的不像是个竞赛片,更像是一个很好看的非竞赛展映中的类型片;唯一发挥正常的安德烈·萨金塞夫也是稳中求胜,《无爱可诉》也拿到了一个安慰性质的评审团奖。
而本届戛纳电影节最大的两个惊喜则来自主竞赛的新鲜面孔,金棕榈奖得主《自由广场》的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上一部《游客》还只是一张关注单元入围,这次直接空降主竞赛并直接摘走了镶钻金棕榈;第二名评审团大奖得主《每分钟120击》的导演罗宾坎皮略曾经是《墙壁之间》的编剧之一,这部电影曾经拿到了08年的金棕榈,他的导演处女作《东方男孩》是在威尼斯二级单元地平线单元拿到大奖,这次同样是第一次入围主竞赛。
▲金棕榈得主鲁本·奥斯特伦德《自由广场》
本届戛纳看下来,在我眼里并不觉得平庸,甚至会比去年还要好上一些,至少我找到了更多会在这一年结束之后很有可能成为我年度十佳的影片,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罗列一下(排名分先后):
本 届 戛 纳 ,我 最 爱 的 八 部 电 影
第一名:《自由广场》
非常难得的,我最喜欢的电影最后也恰巧就是最后拿到金棕榈的影片,在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我直接在新闻发布厅跳起来欢呼,吓坏了很多人。《自由广场》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非常精致的电影感,每一场戏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无论是美术,表演,还是镜头设计,最简单的固定镜头也能感受到导演的奇思构想。
▲鲁本和他的金棕榈
印象最深的是一场螺旋楼梯间的戏,三个角色上楼,机位置于他们的头顶上帝视角,在上楼的过程中视角上升中还匀速旋转,整个画面中三个人物一直保持相对静止,他们一直在走,但看起来却一步未动,这样的构想让我惊叹,是导演文本表达和视觉呈现的完美结合。在影片类型和风格上,《自由广场》在尴尬和幽默中间找到了极其微妙的平衡点,将黑色幽默和冷静讽刺做出了完美融合,评委会做出了大胆,但也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名:《佛罗里达项目》
如果说有着《游客》的打底,《自由广场》的成功并不意外的话。那《佛罗里达项目》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惊喜了。导演肖恩·贝克之前最有名的作品是在15年《橘色》,就是那部用3台iPhone5S拍摄的作品。
▲电影《橘色》剧照
在《佛罗里达项目》中,肖恩·贝克拿到了更大投资,也更好的施展开了手脚,许多前作受限于器材的镜头语言在这部都得以实现。《佛罗里达项目》将镜头对准了在佛罗里达迪士尼公园旁边的一个汽车旅馆,通过一对底层的年轻妈妈和她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儿生动描绘了这座阳光之城中藏在光线外表之下的肮脏。
但肖恩·贝克是通过一种完全相反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肮脏,在画面上,及其饱和的糖果色调,几乎贯穿全片的狂欢让人可以和片中角色一样忘却因为没有固定收入随时可能露宿街头的危机。如果简单粗暴的概括,这部电影的风格和美国甜心有些许相似,但甚至要更加成熟。
▲电影《佛罗里达项目》剧照
影片中的绝对主角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但她在影片中表现出的超人演技(小孩子对成年人的吊儿郎当的模仿和属于她这个年龄的童真)让人恍惚觉得这是一部纪录片,而非剧情片。在MetaCrtic上,本届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分不是金棕榈,也不是评审团大奖,而是这部《佛罗里达项目》,这必定成为本年度最让人惊喜的一部电影,甚至没有之一。
第三名:《脸庞,村庄》
这是本届戛纳所有影片唯一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作为纪录片,在形式和想法上做到了可看性和深度并存,就这点,这部电影就值得一个满分评价。作为法国新浪潮之母,那个时代还在世的不多的几位见证者之一,阿涅斯·瓦尔达在这个岁数还能保持如此的创作力和创新力,只能用膜拜来形容。
▲电影《脸庞,村庄》剧照
在影片最后,我终于还是忍不住得泪崩了。当JD推着在轮椅上,已经无法奔跑的瓦尔达在卢浮宫内穿梭,试图打破安娜卡里娜三人在戈达尔的《法外之徒》里创下的记录时,当瓦尔达前去探望已经10几年没见面,甚至已经好多年没公开露面过的让-吕克·戈达尔的时候,对那个时代无比热爱的我真的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第四名:《双面情人》
早在电影节开幕之前,福茂就曾经说过《双面情人》有着一个电影史上都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开头。即使已经想过无数种可能,但看了首映媒体场的记者还是被震惊了,也暴发出本届电影节唯一一个影片放映中间的掌声。
▲电影《双面情人》剧照
之前几年享受过此待遇的有多兰《妈咪》中的开屏,还有《托尼·厄德曼》中的裸体派对以及唱歌场景。随后故事的走向依然出人意料,欧容在《弗兰茨》中收敛起来的情欲、离奇、惊悚、跌破眼镜在《双面情人》中全部捡了回来,并将之加倍融合到了这个惊悚与情色并存的故事之中。
可以说,《双面情人》就是欧容对其此前影片风格的总结,是最完全体的欧容。影片的故事性在主竞赛影片中应该是最强的一部,一直加速的情节,虚实不分的身份混淆让观众舍不得错过影片中的任何一帧,全程到尾都是猎食者的狂欢,视听的盛宴。
第五名:《快乐结局》
这次一共看了两次《快乐结局》,第一次由于自己的缘故全程昏睡过去,不多的几次睁眼依稀可见哈内克的冷静与克制。最后一天,我放弃了金棕榈大热《每分钟120击》的重看机会,又去看了一次《快乐结局》,终于全程亢奋,也终于确定,哈内克依然是那个哈内克,无论是影片表达,还是影片质量,都没有退步,轻描淡写之间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中产阶级家庭画像,和他们各自每一个人潜藏内心的秘密与魔鬼。
▲电影《快乐到死》剧照
这样的大师级别手笔,除了哈内克,很难有人拍的出来。而被人诟病的视觉语言探索,所谓Snapchat,电脑录屏,都是顺应时代的合理选择,就像如果《隐藏摄像机》在2017年拍出,也不会选择邮寄录像带而可能是发送视频链接的当时一样,媒介变了,但表达都是一样的,莫名其妙的指责哈内克廉颇老矣,蹒跚的想要追赶年轻人的时代,是一种及其幼稚,也非常诛心的评价。
第六名:《之后》
说实话,之前没怎么看过洪尚秀的作品,来戛纳之前补了今年柏林的《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并没有在我心里引起什么涟漪,所以《之后》媒体首映的时候我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直接错过。最后重映的时候才去看,也是第一次明白为何这么多人对他的电影如此疯狂。
▲电影《之后》剧照
影片《之后》在电影制作层面上已经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4个人物,不超过10个群演,主场景不超过5个,全片可能也就不到40个镜头,但洪尚秀就是用如此精简的资源做到了极致,通过时间线的重排,不做提示,只从对话中寻找线索的方式始终游走在欺骗观众和吸引观众的钢丝绳上,加之4位演员精彩的表演,编织出一出极为精彩的男女伦理小品,在我看来,这才应该是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得主。
第七名:《无爱可诉》
萨金塞夫的《无爱可诉》是主竞赛单元媒体场放映的第一部影片,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直到全部放映完都是19部影片中的场刊最高分,有3.2之高。虽然在中国影评人这边毁誉参半,大多都觉得萨金塞夫的表达太过刻意,尤其是最后对于乌克兰分裂的隐喻和讽刺,但在我看来,这是对创作者非常诛心的一种评价。
▲电影《无爱可诉》剧照
这部电影从开头就透露出一种冷冽的刺骨,几组空镜的展示就定下了风格基调,随后对于Loveless和Hopeless的探讨更是触及问题核心。唯一值得商榷的可能就是中段剧情的一些无必要拖沓,但瑕不掩瑜,虽然是风格的重复,但能够在重复之中仍然做到在视听上的近一步成熟与突破,萨金塞夫定将是下一个大师。
第八名:《你从未在此》
主竞赛最后一天投下的重磅炸弹,而这枚炸弹几乎都没有制作完成,比官方时长少了将近10分钟,最后的Credit全部都是黑屏,只有大字的A Lyenn Ramsey film格外显眼。本以为会因为过度风格化而受到两级分化极为严重的评价。到没想到的是无论是中国这边还是欧美,都给出了相当一致的好评,场刊评分也有3.1分,是本届第二。
▲电影《你从未在此》剧照
影片的视听风格迷人的过分,缓慢而又冷静的运镜,字字珠玑的对白,迷人的杀人于无形,都是影片收到如此追捧的原因,但一些情节的缺失和声音剪辑上的小瑕疵也看得出赶工和未完成的痕迹,这也就更让人期待最终完成版,这部是我到年底最爱的一部电影也说不定。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戛纳电影节之所以会成为戛纳电影节,不仅仅是因为其主竞赛单元几乎囊括一年中将近过半的最重要的艺术电影,更在于,它在其他单元上的藏龙卧虎。还记得去年的5月15日的半夜十二点看完《生吃》走出影院的激动,整整一年之后,这部电影终于在下一届戛纳电影节期间流出了资源,正如我当初所预料的一样,成为了又一部爆款电影。
▲电影《生吃》剧照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正如导演双周单元的映前贴片那样,这里留下了太多诸如马丁·斯科塞斯、侯孝贤、法斯宾德这样的大师级别导演青涩的面孔与才华横溢的作品,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你没听说过的新人导演,就会成为下一个他们。
今日福利:看完本文后,说说今年戛纳你最期待的一部电影,根据留言质量,我们主编将送出一本《戛纳电影节的故事》噢!
作者| 郭连凯;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
鲸 鱼 迷 影 周 边
鲸鱼放映室出品,迷影周边!四款有故事的手机壳:寺山修司园游会,被遗忘的帕拉杰诺夫,敕使河原宏之颜,鲸鱼三周年纪念款。想入手的童鞋请戳下图!
【 近 期 热 文 】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荐片|活色生香|花园 | 吉光片羽
看死观影团|鲸鱼放映室|看图猜电影
影史札记|台词时刻|影人访谈|资源共享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