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 法宝期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om查看期刊全文。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168种期刊,其中核心期刊65种,非核心期刊49种,集刊48种,英文期刊6种。截止2018年5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72542位作者的209380篇文章。诚挚邀请更多法学期刊入驻北大法宝,广泛传播,服务社会,共塑品牌。联系邮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系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国家检察官学院主办的法学类学术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定位,着力推介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学术精品和展现司法实务原貌的调研成果,努力搭建沟通学术与检察的思想平台。

《学报》设有“主题研讨”栏目,集中讨论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检察专论”,刊发检察基础理论、检察业务实证研究成果;“法学专论”,刊发法学各学科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法学讲坛”,选登检察官培训的精品讲座;“域外法治”,介绍域外法律制度及实践动态。

《学报》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检察理论研究知名期刊,全国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2011年版)。系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的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要目

【主题研讨】


1.《商法通则》立法大家谈

 

作者:赵旭东;石少侠;李建伟;梁上上;于莹(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由于民法与商法之间固有的联系,随着民法典编纂成为国家重大立法决策并全面启动,商事立法也引发了广泛关注。2017年10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公布了《商法通则(立法建议稿)》,对商法的地位及其在民法典编纂中的安排进行了制度设计,力求突破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两种传统模式,以民法典与商事单行法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民商立法衔接问题。针对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刊特邀该领域五位知名学者就商法通则立法必要性、体系设计以及民法与商法立法模式选择展开讨论,同时对商法实践热点话题——商号和商事代理制度入法路径予以回应。

 

【检察专论】


2.检察侦查权的回顾、反思与重构

 

作者:张智辉(湖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我国的检察侦查权在建国以来的法制建设进程中,虽然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但一直是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的职权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职权整合至监察机关的现实,检察机关应当紧扣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定位,强调检察侦查权的有限性、补充性和可控性,按照直接侦查权、参与侦查权与机动侦查权的思路重构检察侦查权。

 

关键词:检察侦查权;监察体制改革;直接侦查权;参与侦查权;机动侦查权

 

3.检察办案组织体系的完善

 

作者:王玄玮(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内容提要:《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独任检察官和检察官办案组两种办案组织形式,但这并未客观反映检察机关各种司法办案工作机制和责任形态,更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检察办案组织体系。在下一步司法责任制改革中,建议取消检察官办案组这种办案组织形式,使独任检察官成为检察机关基本办案组织形式;确认检察长、检察委员会这两种办案组织形式,同时进一步明确检察委员会的司法责任承担标准。

 

关键词:司法责任制;检察办案组织;检察权运行机制;检察长;检察委员会


【法学专论】

 

4.开放“法律体系”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陈金钊(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

 

内容提要:仅在封闭法律体系内依法办事,不仅会产生一般法律与个别正义的冲突,还可能产生法律与社会现实的隔离。因而需要在开放法律体系中重新塑造具体法律的意义。建立在文义解释方法基础上的“合法性”,不仅存在运用方法的单一性,出现机械司法、执法的现象,而且还会割裂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包括法律价值体系)的关系。具体法律意义的塑造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方法,其中体系思维和体系解释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系思维要求人们认真对待法律规范体系(部门法体系)、法律渊源体系、法律价值体系、法律话语体系、法治理论体系,以及法律方法论体系(法律思维规则体系)等。从司法、执法过程来看,这些“体系”都可以视为开放“法律体系”的要素,体系思维和体系解释方法就是在这些要素间寻求一致性或融贯性,这对法治中国的实现有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法律思维;体系解释;法律体系;体系思维


5.轻微犯罪立法的反思与完善


作者:陈志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轻微犯罪特指法定最高刑为拘役的犯罪。三个轻微犯罪的司法适用中都出现了偏离立法初衷的状况。中国轻微犯罪的立法和司法存在以下缺陷:将大量轻微不法者打入犯罪另册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有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忽视短期自由刑带来的弊端。应当采取下列完善建议:适当提高入罪门槛;将轻微犯罪全部纳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将危险驾驶罪的刑罚修改为“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借鉴周末监禁、业余监禁、半监禁等自由刑变通执行方式;建立拘役易科罚金制度;建立拘役易科社区服务制度;将轻微犯罪全部纳入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关键词:轻微犯罪;刑事政策;刑法谦抑性;短期自由刑


6.刑法分则个罪实行行为的厘定


作者:陈洪兵(东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实行行为是大陆法系犯罪论的基石性概念,具有犯罪的类型化、区分预备与未遂、限定因果关系起点行为、区分正犯与共犯、区分罪与非罪以及一罪与数罪等重要机能。刑法分则个罪的实行行为,必须是具有法益侵害紧迫危险性的行为。在分则个罪实行行为的确定上,应正确区分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单行为犯与复行为犯、作为与不作为、行政违规行为与实行行为等。过失犯的实行行为缺乏定型性,不能以行政违规行为取代具体实行行为及因果关系的判断。

 

关键词:实行行为;法益;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交通肇事罪


7.刑事诉讼条件研究


作者:姚磊(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内容提要:刑事诉讼条件是维持诉之合法、正当性的条件,缺少诉讼条件会产生诉讼不被允许的效果,已经发生的诉讼程序归于无效。对诉讼条件应当采取法官职权调查的审理方式。诉讼条件较实体条件具有观念上的优先性;诉讼条件之间,可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形式到实体、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进行审查。对诉讼条件审查的时段,一般应当贯穿整个诉讼程序,而不限于某一时点。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对诉讼条件欠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决定不予立案、决定撤销案件、决定不予起诉、裁定终止审理等方式。在无罪判决与形式裁判竞合时,无罪判决具有优先适用性;在刑事诉讼管辖权条件与其他诉讼条件同时欠缺时,仅裁定终止诉讼程序即可,而不需将案件移送其他法院。

 

关键词:刑事诉讼条件;终止诉讼程序;不当追诉

8.刑事缺席审判中的证明标准


作者:胡志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内容提要: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对席审判的例外与补充,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我国目前尚没有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明确具体的立法规定。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为缺席审判制度的一种,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普遍存在,然而因缺少具体操作规范指引,法律适用亦存在较多模糊和原则性的规定,使该程序未能达到立法的预期效果。在缺席审判制度的设计中,证明标准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将直接影响到证明方法的选择以及制度设置目的的实现。刑事缺席审判证明标准的确定应综合考量程序设置的目的、程序自身的特点以及庭审方式的特点等因素,宜采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证明方法上可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由证明方法。

 

关键词:缺席审判;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明标准;高度盖然性;自由证明方法


9.刑事涉案财物的先行处置


作者:方柏兴(北京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先行处置是以容易损坏、易于贬值等特定刑事涉案财物为对象,于判决前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予以提前处分的措施。我国先行处置制度虽历经数次演变,但依然未摆脱实体性要件虚化、权力行使恣意化、程序性处分实体化的现实困境。办案机关因先行处置涉案财物而获利,是造成上述困境的直接原因。我国“流水作业”式的纵向构造以及“罚没款返还”的财政制度则是其体制性根源。要破除上述困境,有必要推广刑事涉案财物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实现先行处置程序的诉讼化、转变涉案财物的上缴与财政返还机制,以斩断办案机关与涉案财物之间的利益关联,将先行处置活动纳入诉讼化的轨道。

 

关键词:涉案财物;先行处置;纵向构造;财政返还;集中统一管理

10.成年精神障碍者的行为能力


作者:王丽莎(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

 

内容提要:现行民法行为能力制度的定型化,无法适应成年精神障碍者残存行为能力多样性的现实。随着人权保护的发展,不利选择权破除了父权思想对该群体法律行为的过度干涉;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尤其是《残疾人权利保护公约》的通过,使成年精神障碍者行为能力平等成为国际法规范;精神医学的进步,使该群体行为能力的判断成为可能;立法技术的完善要求修正行为能力制度以满足成年监护制度及整个民法体系的逻辑自洽。因此,未来民法典中应当规定具体行为能力制度,并采取弹性的类型化方式,区分财产性法律行为能力和人格性法律行为能力。对前者的判断采取阶段性和功能性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后者中与精神障碍无关的医疗决策能力类推适用前者的判断标准,与精神障碍相关的医疗决策能力适用个案判断。


关键词:成年精神障碍者;行为能力;财产处分能力;医疗决策能力;判断标准


11.虚假诉讼的识别与规制


作者:熊跃敏;梁喆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考察涉及虚假诉讼的裁判文书可见,目前对虚假诉讼的确认以再审为主,检察监督作用突出,虚假诉讼的识别存在滞后性,且多数裁判仅驳回诉讼请求,罚款或拘留等强制措施适用率低,对虚假诉讼的惩治有限。为改变上述局面,可通过惩戒虚假陈述间接规制虚假诉讼,同时放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参诉条件,赋予主张本诉涉嫌虚假诉讼可能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案外人参加诉讼和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资格。在规制手段上,应加强对虚假诉讼的审查,加大民事制裁的力度,并允许利害关系人提起侵权之诉,以构建在民事诉讼程序内多元化的虚假诉讼规制体系。

 

关键词:虚假诉讼;检察监督;第三人撤销之诉;虚假陈述

本号倾情奉献

  •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抵押权”下载《抵押权裁判规则及实务要点解析》

  •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判例”下载《65000字实务干货:77个判例详解合同效力的审查认定规则(2016)》

  •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最高院”下载《最高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要旨汇编》

  • 关注“北大法律信息网”,回复关键词“商品房”下载《干货:商品房买卖合同实务问题解析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