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法学要目 | 法宝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om查看期刊全文。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169种期刊,其中核心期刊65种,非核心期刊50种,集刊48种,英文期刊6种。截止2018年8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74138位作者的216770篇文章。诚挚邀请更多法学期刊入驻北大法宝,广泛传播,服务社会,共塑品牌。联系邮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34年,是全国较早创办的高校学报之一,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嵇文甫、高亨、冯友兰、姜亮夫、张邃青、任访秋等著名教授都是该刊的作者。《河南大学学报》拥有良好的学术品牌和学术影响。1999、2002、2006年,被评为 “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连年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8年,再度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同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年,正式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法学要目
【法学研究】
1.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贿赂犯罪的处罚边界
作者:夏伟(东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受反腐高压政策的影响,贿赂行为治理呈现明显的“过罪化”倾向:一方面,以“对价关系”淡化“贿赂关系”,使得犯罪圈明显扩张;另一方面,将“对向关系”升格为“对向归罪”,构成要件的犯罪个别化机能被架空。在贿赂犯罪领域,刑事政策的“严”和“宽”应分别表现为“严密法网”和适度限制罪质与罪量的评价,单向从“严”有违法治反腐的精神。贿赂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既要通过构成要件要素的“增、改、废”重塑贿赂犯罪实体法网,又要借由“对价关系”的实质认定重构贿赂犯罪的个别化评价标准,从而合理划定贿赂犯罪的处罚边界。
关键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贿赂犯罪;对价关系;法网重塑
2.论“见义勇为”中损害过限的刑法保护
作者:贾长森(扬州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见义勇为是良好社会风气的标志和公众道德行为的楷模,因此历来被视为明心见性之行为而加以鼓励。然而,在见义勇为人实施行为时也可能会造成一些过度的损害,对损害过限恰当地处理不仅考量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也直接影响着刑法价值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其意义非凡。一些损害过限的行为固然可以适用我国现行刑法中的防卫过当、避险过当进行规制,然而这还不够充分,同时还需要借助超法规阻却事由来形成完整的保障体系,实现对见义勇为人的有力保护,树立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关键词:见义勇为;防卫过当;避险过当;刑法保障;过限
3.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若干思考
作者:李颖峰(武汉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我国立法者对前科的机能存在着理解上的重大偏差,这是我国迟迟无法建立前科消灭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前科报告义务的免除规定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复归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与真正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我国应从前科之罪的“罪”与“刑”、前科消灭的期限与禁止性事由、前科消灭的方式与主要程序、前科消灭的法律效果等方面入手,以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为突破口,逐步推进和带动一般意义上的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前科;前科消灭;未成年人;前科报告义务;犯罪记录封存
4.民间规范的符号学之维
——一种“隐于野”的“视为”规范
作者:余地(中南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符号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在于完善符号的沟通功效,其在民间规范的接引中形成的维度构成民间规范的符号学之维。民间规范的符号学意义在于人—神交流和人际交流的便利,这意味着民间规范表现出修辞性。这种符号性体现的是规范拟制,“视为”一词的含义也呈现出民间规范的符号性,“视为”语句的语法结构释放出民间规范的符号学意义,它成为大众的前见,因而“视为”语句对民间规范的符号学之维的表述最为合理。但这是一种“隐于野”的民间话语。因此,“视为”语句应用于完善乡土治理的符号语境,并促进符号性规范的取效。国家法吸纳整合符号性民间规范时,这种“隐于野”的“视为”表述应当被采纳。司法在援引这种民间规范时也应使用“视为”语句。
关键词:民间规范;符号;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