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创刊号)要目 | 法宝期刊
《经贸法律评论》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om查看期刊全文。“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176种期刊,其中核心期刊67种,非核心期刊51种,集刊52种,英文期刊6种。截止2018年11月30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76925位作者的222229篇文章。诚挚邀请更多法学期刊入驻北大法宝,广泛传播,服务社会,共塑品牌。
联系邮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经贸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要目
【专题聚焦:中国民法典立法】
中国民法典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精神
张文显(1)
论人格权的法定性与开放性
王利明(17)
民法典的理性与债法总则
费安玲(28)
19世纪德国债法总则的缘起:理论内核与体系建构
谢鸿飞(42)
【经贸热点】
ICSID仲裁的条约解释:规则及其判理
张乃根(56)
区域贸易协定(RTAs)中的文化条款研究:基于自由贸易与文化多样性角度
石静霞(78)
【学科前沿】
预测编码在司法中的应用简介
於兴中(97)
仲裁裁决撤销事由的解析及调整
张卫平(104)
论中国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法治保障
黄勇(119)
超越计算:国际法中国范式的理论前提
何志鹏(135)
1.中国民法典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精神
作者:张文显(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文科资源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源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民法典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典范的中国民法典。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和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权保障、产权保护、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热切期待,决定了中国民法典的时代精神,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权利为本位、以法理为依归、以宪法为统领、以科学为支撑。
关键词:民法典;宪法;法理;历史方位;时代精神
2.论人格权的法定性与开放性
作者:王利明(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人格权的类型和内容具有法定性,人格权的体系具有开放性,人格权的法定性与开放性之间并不冲突,人格权的法定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格权,而不是为了限制人格权类型的发展,更不能等同于人格权类型的固化。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规则设计应当妥当平衡人格权法定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关系,既要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也要为新型人格利益的保护预留足够的空间。
关键词:民法典;人格权;法定性;开放性
3.民法典的理性与债法总则
作者:费安玲(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讲座教授)
内容提要:在法典化国家的民法典体系化理论和立法实践中,债的体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债权债务关系是民法典体系中应当被完整地或较为完整地彰示出来的内容之一。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债权债务关系的“提示性”安排和《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一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对债权债务关系的“碎片性”安排,表现出立法机关和学界对民法典体系设计的迷茫,即制定科学的民法典与保守固有立法成例之间的矛盾。民法典的编纂应当坚持民法典应有的理性,即坚持源于罗马法的法典体系化思维,同时对债权债务关系应当以债法总则为特征来彰示债的制度统一性。在民法典中设计债法总则,是20世纪以来编纂民法典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在债法中是否给债法总则以一定的位置,其核心问题是立法体系的价值判断问题。
关键词:民法典;理性;债;债法总则
4.19世纪德国债法总则的缘起:理论内核与体系建构
作者:谢鸿飞(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债法总则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其前提是从各种债的具体类型中抽象出统一的“债”的概念。学界的共识是,依据法律效力的相似性,可以从各种债的类型中抽象出“债”的概念,但对债的内容是否必须具有财产性存在争议。在潘德克顿学派形成时期,罗马法学派和日耳曼法学派都建构了各自的债法总则理论体系,但两者并没有根本差异,其债法总则理论体系均包括两个核心内容:一是债作为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内容等;二是债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这种债法总则理论体系最符合提取公因式的要求,避免了债法总则与债法分则内容上的重合,但在债的类型方面,其体系没有完全解决与分则内容的重合问题。
关键词:潘德克顿;债法总则;债法体系;债的概念
5.ICSID仲裁的条约解释:规则及其判理
作者:张乃根(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
内容提要:ICSID仲裁以有关公约和投资协定等条约法为依据,与一般国际法的条约解释休戚相关。对ICSID仲裁中条约解释的深入系统研究,是国际经贸法律的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总体上评论ICSID仲裁的条约解释实践以及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然后基于ICSID公开的各类英文裁决文书,选择若干特别有代表性的案例,着重评析其包含的条约解释规则及其判理,并结合中国政府为被告、中国企业为原告的案例,分析所涉条约解释的经验教训,由此提出今后更好应对的建议。
关键词:投资争端;仲裁;条约解释;规则;判理
6.区域贸易协定(RTAs)中的文化条款研究:基于自由贸易与文化多样性角度
作者:石静霞(法学博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本文对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公约》通过以来成员国签订的60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文化条款或与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考察目前国际法上自由贸易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互动趋势。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贸易协定对《关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公约》的提及或援引情况、协定对文化产品是否给予特殊待遇、协定在文化多样性方面是否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电子商务章节适用于文化产品的情况以及协定中与文化相关的其他内容等方面。本文对我国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有关文化多样性的规定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文化贸易;文化多样性公约;区域贸易协定;文化例外
7.预测编码在司法中的应用简介
作者:於兴中(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王氏中国法讲席教授,杭州师范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
内容提要:预测编码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审查、分析和处理大量文档的技术。预测编码在特定算法支持下进行“文本分类”,并基于律师及案情专家对测试文件审阅,通过软件程序对与特定案件或争论点相关或者可响应的文件进行识别。由于预测编码可以通过协助律师进行文件的搜索、挑选和分类,减少需要手动审查的不相关和无响应文档的数量从而大幅降低电子披露流程的成本,被认为是电子证据开示领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自2012年以来,在英美法系中已有若干在司法审判中使用预测编码的案例。但由于预测编码技术仍处于发展之中,其仍然具有局限性。预测编码技术尚难以准确无误地捕捉到案件文本的关键点,在算法决策透明度、训练模型的设计上也仍不成熟。由于预测编码技术自身的专业性,使得法律文件审查工作将日益专业化和精英化。人类语言的复杂性使得预测编码尚难以准确理解不同场景中不同词语的内涵,因而在审查的准确性上仍存在风险。
关键词:预测编码;电子证据开示;人工智能
8.仲裁裁决撤销事由的解析及调整
作者:张卫平(法学博士,天津大学卓越教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教授)
内容提要:正确设置和理解仲裁裁决撤销事由,是关系到司法能否对仲裁进行合理监督的重要问题。合理司法监督的目标是,立足于我国仲裁实际状态与环境,充分发挥仲裁的功能,同时保障仲裁的公正性,从而有助于实现纠纷解决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本文对现行仲裁法关于仲裁裁决撤销事由的规定予以细致阐释,在此基础上指出相关规定存在的不足,最终提出了调整仲裁裁决撤销事由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仲裁裁决;仲裁司法审查;仲裁程序;裁决撤销事由
9.论中国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法治保障
作者:黄勇(法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昔日带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产业政策日渐式微,并逐渐为竞争政策所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政策文件逐渐确立了竞争政策在我国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但在转型期的中国,竞争政策的实施面临着制度和现实的诸多挑战。竞争政策从政策文件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实践,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忽视的环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既是目标也是路径,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竞争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此,以非必要不干预为基本原则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构成竞争政策实施的关键路径。在此基础上,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和实施竞争政策体系成为必然。
关键词:竞争政策;产业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反垄断法
10.超越计算:国际法中国范式的理论前提
作者:何志鹏(法学博士,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研究人员,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对新时代中国国际经济合作观进行理论考察,不难看出,中国对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提出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思路。具体而言,在经济合作中不拘泥于物质利益的计算,而是在更为广阔的时空条件下考虑国家的收益,既考虑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状况,又考虑物质之外的精神需求。这种超越计算的范式基于对发展规律的理解,具体体现为发展道路和合作战略的选择。理解了超算范式,就更能够深刻地认识中国古代的盛衰之变,更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见中国将来在国际合作之中所倾向的国际法观念,以及机制规划与规范设计。
关键词:计算范式;超越计算范式(超算范式);国际法;中国;合作共赢
《经贸法律评论》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创办的法学理论期刊。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经贸法律评论》编辑部编辑。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8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经贸法律评论》欢迎学界同仁惠赐稿件。本刊坚守学术诚信,实行严格的用稿评审制度,仅根据论文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水准决定是否录用稿件。本刊所刊发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编辑部或主管及主办单位观点。任何对本刊所载文章的转载、摘登、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事先得到编辑出版单位的书面许可。
欢迎扫码获取法宝介绍和试用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