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陈兴良教授刑法学研究的入门—探索—转向—定位(完整收录版)| 法宝推荐
作者简介
-陈兴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的编年史:我的法学研究之路」(亲笔签名版)
导言精要
1980年代,无论是对于我们国家,还是对于我们个人,都是一个生机勃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进入刑法学领域,吸收知识,并力图创新。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时代,也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时代。作为一名刑法学界的入门者,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知识消费者到知识生产者的转变,贡献了个人的学术成果。导言精要
1990年代对于我国刑法学者来说,是一个激情的年代,也是一个反思的年代。对于我个人来说,在经历了1980年代的专业训练,已经掌握了刑法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创新和突破成为主题,因此这是一个探索的年代。我的刑法哲学三部曲就是个人在刑法研究领域的一种学术探险。导言精要
1997年刑法颁布对于我国刑法学来说,是一个时间的“分水岭”。刑法修订完成,标志着我国刑法结束了长达近10年的立法活动,进入了以刑法适用为中心的司法过程。因此,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也随之发生转向,这就是以刑法立法完善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到以刑法司法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刑法解释就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在1997年刑法颁布之后较短的时间内,我国出版了各种以解释1997年刑法为内容的论著。我也不例外,1997年3月14日在刑法颁布后的第一时间出版了《刑法疏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这是一部以注释刑法条文为内容的著作,由此而引起了我对刑法法条的关注,转而反思我国传统的刑法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21世纪,我国刑法学进入一个对传统的刑法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时代。可以说,反思与批判贯穿了21世纪。导言精要
2010年代,我在《法学研究》发表了5篇文章,其中2篇是笔谈,另有3篇论文。这2篇笔谈分别是:发表在《法学研究》2010年第1期的《走向学派之争的刑法学》和《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的《刑法知识的教义学化》。这2篇虽然是笔谈,但却是我对我国以往刑法学研究发表的重要见解,揭示了我国刑法学的“学派之争”和“教义学化”两个现象,同时也是指出了我国刑法学将来发展的方向。OUR VISION
爱法律,有未来
为法律人打造美好的工作体验
北大法律信息网 | 北大法宝 |
北大法宝学堂 | 法宝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