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法学老师拥有双博士学位

来源 | 光石法学苑


法学研究需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审视当下、开拓思维,这在高校教师的求学背景和学术风格上体现得至为明显。


北京大学法学院  贺剑

北京大学+德国曼海姆大学


贺剑老师是北京大学民商法学专业长聘副教授。2013年,贺剑老师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师从葛云松教授,博士论文题目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保护》。随后,他又于德国曼海姆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导师为Andreas Engert教授,并于2017年出版德文专著Anteilige Haftung für ärztliche Behandlungsfehler。

2015年,贺剑老师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出站,随后回到北京大学任教。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婚姻法、合同法、担保法、医事法、民法与民诉法交叉研究,并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案例评析与法律评注:从民法学写作切入》,共同或单独开设《民法案例研习》《法律写作与检索》、Chinese Contract Law等课程。
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民法案例研习》,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最具特色的课程之一。贺老师从2015年即开始参与《民法案例研习》课程的讲授,2016年正式成为任课教师之一,之后从未间断。与其他任课老师一起,贺老师为民案课程付出了极多的心力。他将在德国求学期间训练的法教义学思维运用到了法学本土教育,他认为案例研究并非一种独立存在,而应当是“与案例有关的研究”。贺老师相信,案例评析的推广无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那一天终会到来。
在民商法学专业的研究以外,贺剑老师对与民法有关的一切法律内部跨学科研究以及传统的法经济学都抱有极大的兴趣。他还主张所做研究需站在社会需要的视角上予以回应,对“网约车保险”“网络暴力的事前隔离机制”等时新话题均有涉猎。而在教学科研之余,贺老师也认真对待读书会等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抽出“黄金时间”师生一堂,彼此无拘无束地闲谈与论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金印

北京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

金印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专业副教授。他于2015年在北京大学取得民商法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尹田教授,博士论文题目为《论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并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8年,金老师又于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学院取得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在海德堡求学期间,他师从Burkhard Hess教授,并于2019年出版德文专著Die übertragbarkeit der deutschen Vollstreckungsgegenklage in das chinesische Zivilprozessrecht。此外,他还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卢森堡马克斯-普朗克程序法研究所担任研究人员。

2019年,金印老师加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路从助理教授成长为副教授。此外,他还担任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STL)访问教授。正如他民法学博士和民事诉讼法学博士的双学位背景所示,金印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与民商法的交叉领域,深耕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叉研究,并在《法学研究》《法学家》《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
金印老师曾作为教师代表在人民大学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会上表示,“读懂中国”对于扎根于中国、服务于人民、致力于大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而言是责无旁贷的。而在人民大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成立时,金印老师也认为,国际商事争端的预防和解决机制是一种应时且有效的争议应对思维,也是未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的趋势与方向。金老师用国际国内双视角,观照法律教育的程序设计与实体构建。
金老师主张,应以真实案例为基础学习法律。在《民法视角下的民事诉讼法》《中国民事诉讼法研讨》等他开设的前沿课程中,通过授课,他希望让大家理解中国法是什么样的,中国法律人面临的是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在现有框架之内,去探索最好的、最体系化的、最令人满意的法律方案。他也鼓励同学们,面对复杂问题,应将复杂问题拆分成一些小的问题,发现问题后,要以一种诚实、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和思考它,并一个个去解决。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李世阳

北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

李世阳老师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副教授。他于2014年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取得刑法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论文题为“共同过失犯罪研究——以《刑法》第25条第2款的解释为中心”,指导老师为梁根林教授。随后他又在日本刑法学泰斗高桥则夫教授的指导下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内容为《日中犯罪関与体系に関する比較法的考察-過失共同犯罪を手がかりに》。

李世阳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网络犯罪、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等,他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法学》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共同过失犯罪研究》《规范论在刑法解释中的作用》等个人专著,翻译并出版《刑法总论》《规范论和刑法解释论》《共犯理论的展开》《犯罪学》等著作。
李老师认为,真正的法理学、法哲学研究路径应当先从部门法开始,从一个部门法扩展到其他部门法,在精通部门法后再升华到法理学、法哲学的层面,这也是李老师主要的研究旨趣。除去中国的学术兼职外,他还兼任日本刑法学会会员、日本早稻田大学刑事法研究会会员。
在教学科研外,李老师会经常抽出时间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通过读书会等形式引导法学院的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有效的阅读和思考,并注重在实际案例的讨论中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在严谨治学的同时,李老师也热爱运动和健身,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样样在行。他的学生亲切地评价他,“给人如邻家哥哥般的亲切和温暖”,“其开设的多门课程,对于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独特的教学模式和精妙的理论见解,都为人所称道”。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林浩舟

上海交通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林浩舟老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他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联合学院,是交大密院的第一届学生,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在2014年获得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职业博士(J.D.)之后,他回到母校,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2019年,在季卫东教授的指导下,他以《作为治理的司法——针对一家模范环保法庭的实证研究(2007——2017)》为博士论文顺利获得学位。

林浩舟老师的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包括司法实证研究和人工智能治理等前沿议题。他在《社会》,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还担任《亚洲法与社会杂志》(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执行编辑。
在密歇根学院就读期间,作为“拓荒者”,林老师组织创立了辩论队和支教团。如今交大密院辩论队与支教团也已经实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展,当林老师谈及于此,他总是谦虚地认为,“这些不是我留下的,而是我之后的人留下的,厉害的不是我,是那些将其发扬传承的人”。除此之外,林老师还非常热爱足球,绿茵场内中场是他的角色定位,但同时也被誉为“左中右俱佳的全能选手”。
林老师认为,“兴趣与天赋”是在做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当谈到为何研究法律时,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我喜欢”。林浩舟老师怀着法治中国的理想转学法律,沉浸在法学背后的思想碰撞中,并最终回归中国本土,研究中国法律法理的点点滴滴。而这复合的背景也使他在处理计算法学、社科法学等交叉前沿的话题时游刃有余。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林老师的幽默风趣和亲和力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话语中的哲思又总能引人以思考。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吴雨豪

北京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吴雨豪老师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他于2018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刑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刑罚威慑效力研究》,指导老师为陈兴良教授,这也是吴老师认为对他影响最深的老师。随后,他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犯罪学博士(Ph.D. in criminology)学位。在加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之前,吴老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吴雨豪老师的研究领域包括法律实证、刑事司法理论和定量犯罪学等,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的特征。他目前的研究工作立足于运用统计学和计算科学的方法分析刑事司法领域的决策行为。在犯罪学领域,他主要关注犯罪空间分布问题,尤其是测量和分析环境的改变对犯罪的影响。他曾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riminology, 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 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在传统的刑法教义学之外,吴雨豪老师在就读博士期间参加“当代刑法思潮论坛”,参与讲座、旁听课程,这让他萌生了运用社会科学知识,将犯罪学和刑事政策的知识融入到刑事法研究当中的想法。吴老师认为,可以将法律或者立法、司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研究,基于实证和观察展开社科法学研究。
通过《法律实证分析》等课程,吴老师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法律实证研究的研究范式和写作思路传授给同学们,并希望大家关注本土的社会环境,思考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在参与“一席”的主题分享时,吴老师也将自己对善良、罪恶、法律政策的研究心得分享给大家,“当我们探讨如何治理犯罪时,永远不是‘通通死刑’那么简单,我们更要关注的是法律如何得到公正、及时、确定的实施。对于社会来说,我们永远应当为善良的表达创造条件,而不是给罪恶的滋生提供温床。”


陈晓敏

吉林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双博士


陈晓敏老师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她本科及硕士均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她北上前往吉林大学攻读民商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从吉林大学博士毕业后,又远渡重洋来到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并于2012年获得“罗马法系与法的一体化”方向的博士学位。


现在,陈晓敏老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担任民商法系主任、《私法研究》副主编等职务。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基础理论、财产法和罗马私法,曾主持“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历史变迁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后资助项目与湖北省软科学项目多项课题,并在各类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与译作多篇。


陈老师是一位非常耐心且认真负责的老师。她因材施教,对于硕博学生,她经常举办师门读书会,愿意与同学们一起从书籍中发掘法学研究的要点和奥义;对于本科学子,她认为要注重法律实践,鼓励多多参与真实庭审进校园等实践活动,感受直观生动的庭审现场,补足传统教学模式所缺少的实践部分。除此之外,她愿意提点后生,经常出席全国民商法博士生论坛等活动并担任评委,为正在求索中的博士生们给予一些指导、分享自己的学术心得。


陈晓敏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她独特的教学方式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民法的兴趣。有同学说“或许正是因为有像陈晓敏这样优秀的老师作为引导者”,才得以真正体会和深入了解到民法这样一个繁琐而又富有秩序、逻辑严密的法律体系。


蔡桂生

北京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双博士


蔡桂生老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于2006年在复旦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后来到北京大学深造,师从陈兴良教授。2012年,他以《构成要件论》为题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还于2009年至2013年到德国波恩大学留学,先后获LL.M.和法学博士(Dr.jur.)学位。2016年,蔡教授从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出站,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


蔡桂生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原理、经济刑法学,他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外法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译文数十篇,出版中文专著二部、德文专著一部,翻译《刑法总论教科书(第六版)》等多部译著,并主持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等项目,获评北京市“百名法学英才”等奖项。现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法学家》刑法专业责任编辑。


在新近出版的专著《敲诈勒索罪的规范论展开》中,蔡老师系统梳理了“敲诈勒索罪”的制度发展史、构成要件、区分该罪与其他罪名的关键点等,为大家呈现了非常精细的刑法分则解释论研究。


在谈到与刑法学的结缘时,蔡老师坦言,“刑法虽苦,但刑法却是任何社会中都不可或缺的基本法律。如果认真研究刑法学,甚至能够有苦中作乐的感觉,并得到更深层面的人生体悟。”而北京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的“双博士”培养经历,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蔡老师的学术风范。他认为,“在古老中国重新崛起的关键时刻,我国刑法学也处于知识再转型的路口,这时,需要多了解外国知识,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借助于翻译也许是个好方法。”


石静霞

武汉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双博士


石静霞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杰出学者A岗特聘教授。从1988年入学武汉大学开始,她在武汉大学度过了十年的本、硕、博求学时光。而后又于2006年前往耶鲁大学法学院继续深造,并获得LL.M及J.S.D学位。石静霞教授是“双学士”“双硕士”“双博士”学位的获得者,她于武汉大学获得了法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双学士学位,于武汉大学和耶鲁大学都分别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及法学博士学位。


石教授拥有丰富的求学经历和访学经历,这些经历极大开阔了她的学术视野。她还分别于2000年、2003年、2019年前往英国伦敦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访问学者。或许正是国际化的求学背景,使得石教授选择了国际经济法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争端解决、跨境破产法等多重研究方向。


在2021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之前,石静霞教授一直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并曾任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除此之外,石静霞教授还担任多个国际机构的社会兼职。她自2017年起还担任世界银行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华盛顿)的调解员,并曾于2014年至2023年期间任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罗马)的执行理事会成员,针对国际经济法的前沿热点问题,她屡次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谈及耶鲁大学的求学经历,石静霞教授说,耶鲁大学作为一个私立学校的办学自主性让她印象极为深刻,它总是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东西、按照对学院发展最有利的原则去做事,而作为耶鲁大学的学生,法学院所给予她在异乡浓浓的关怀和爱意她也至今难忘。这些也深刻影响了她在回国后的教学想法,也希望把那些她曾受惠的人文关怀也带给任教法学院的学生们,“带着一颗守正担当、求知臻善、坚强平和的心继续前行”,便是她对法学院学子们的希冀。


卢佩

北京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双博士


卢佩老师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她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获得北京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此前,她本科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并以院专业排名第一(1/496)保送北京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求学期间也获得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奖项。


民事诉讼法学、证据制度、司法制度是卢佩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她在诉讼法学领域深耕多年,北京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的学习经历完善了卢佩老师的大陆法学和诉讼法学的知识体系。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作为85后的卢佩老师已经成长为民事诉讼法学界颇有影响力的青年学者。


2016年,卢佩老师还出版了德文专著《Die Wahrung der Rechtseinheit in Deutschland und der VR China》(司法统一——以中德两国最高法院的功能为视角进行分析)一书,以中德两国最高法院视角切入司法体系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兼备。除此之外,卢佩老师还在《中外法学》《现代法学》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科研课题多项。


而在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里,每每面临导师选择建议时,卢佩老师也经常名列学生们推荐榜单前列,大家都认为卢佩老师的教学十分富有逻辑性,可以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学到前沿专业知识。作为年轻老师,卢佩老师还兼任法学院的班主任,她就像一位暖心大姐姐,为学生们的学业与生活提供一些指导,也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守住内心的平和,淡然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李游

清华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双博士


李游老师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2020年,在施天涛教授的指导下,他以《投资连结保险的法律适用》为题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取得商法学博士学位。此外,他还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2020年12月,李游老师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任教,现任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并兼任《北航法律评论》副主编。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基本理论、公司法、金融法,并在《政治与法律》《北京社会科学》《河北法学》等刊物发表《公司担保中交易相对人合理的审查义务》等学术论文数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李游老师就在《清华法律评论》编辑部工作,这为他提供了了解学术生产过程的重要平台。他曾在清华法学院的院长联席会上介绍《清华法律评论》的独立运作过程,并获得了时任院长的鼓励和期许。来到北航工作后,李老师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学术活动,尽其所能给学生提供帮助,广受好评。


在谈到自己的“双博士”学习背景时,李老师曾在一次分享会上认为,博士期间出国留学是一个增长学识与见闻的好机会,建议对此早做规划,留意机会,获得了与会老师的高度赞同。我们也相信,李老师能充分发挥自己在两个国家接受学术训练的专长,为我国商事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贡献独特的比较智慧。


刘颖

中国政法大学+日本中央大学双博士


刘颖教授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卓越百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于2013年6月在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经济法专业),于2016年7月在日本中央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民事法专业),还曾担任日本中央大学法学部助教。2017年5月,刘教授回国加盟北航法学院,并于次年晋升博士生导师。

刘颖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破产法、强制执行法、证据法、比较法。他还曾担任北航法学院日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航工业和信息化法治研究院(部属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作为民诉法领域的高产学者,刘颖教授学术研究领域广阔、成果突出,曾在《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现代法学》等中国法学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此外,结合自身复合的学术背景,他也十分注重向日本学界介绍中国的新动向,身体力行搭建两国学术交往的桥梁,并在《法学新報》《比較法雑誌》等日文刊物发表文章,多次为中国学者译介日本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学说观点。他还曾主持或联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研究课题等科研项目。
在日常的教学研究之余,刘教授也会通过开设暑期课程等方式分享为人为学的经验和方法,“坚持理性、坚持专业、坚持律己”,是刘颖老师对北航法学院学生的期许。我们相信,兼取众家之长而又充满人文情怀的刘教授的课堂,一定能为我国法治建设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



施鹏鹏

西南政法大学+法国埃克斯·马赛第三大学双博士


施鹏鹏教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于2007年在西南政法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专业是刑事诉讼法,随后,他又于2008年在法国埃克斯·马赛第三大学获得“私法·刑事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施鹏鹏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比较法。


施鹏鹏教授的语言能力突出,除了中文和法语外,他还能全面使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及交流,此外他的德语和意大利语造诣也达到了独立开展研究的程度。他曾以法语出版学术专著,并翻译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学者的著述。施鹏鹏教授的学术成果极其丰硕,《十字架上的正义》《走向新的程序平衡》《陪审制研究》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刑事诉讼法学专著都是施鹏鹏教授的学术著作。


在施教授的研究中,他常常以比较法作为参照对象,从中汲取可供中国法参考的经验教训。比如,他曾以《法、意辩诉交易制度比较研究——兼论美国经验在欧陆的推行与阻碍》为题,在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刑事法杂志》上发表论文,也曾对英国陪审制在殖民地的传播及其不同发展趋势的原因进行解析。


而在教学、研究之余,施鹏鹏教授非常乐意与同学们交流。他在自己开设的微博平台上频频化身“段子手”,在风趣幽默间输出专业知识。此外,他也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通过承担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与比较法相关的课题的研究,向立法机关介绍国外的最新动态,以供立法工作参考。



俞彦韬

清华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双博士


俞彦韬老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他于2019年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以《论重大误解规则的具体化》为题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韩世远教授。随后又于2020年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他的论文以《重大误解与法律行为无效》为主题,用英文写作了220多页、包含大量比较法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根据韩世远教授微博的透露,该论文获得了答辩委员会“very good”的高度评价


在教学研究中,俞彦韬老师注重日本资料的选取与转化,比如,他曾于《北大法律评论》发表《日本民法修正中错误规则的再造——以动机错误的处置为中心》一文,为大家介绍了日本民法修正的最新动态与学说,拓展了我国学界的既有认知。此外,他也曾主持2019年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青年学者研究项目“非故意的不实陈述与合同的拘束”,在民法基础理论领域深耕。


作为青年学者,俞老师在参与授课之余,也通过不同方式向更年轻的后辈分享为人、为学的经验。比如在论文点评环节,他就建议对论文架构加强构思打磨、突出重点。在参与案例教学的研讨会上,他就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一静一动”的关系展开了论述,提供了发人深思的新角度。我们相信,通过对中国法和日本法上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加以整合,俞老师能在学术产出和课程教学上焕发出更闪亮的光芒。



吴奕锋

北京大学+德国科隆大学双博士


吴奕锋老师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他曾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民商法学博士学位,随后又在德国科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专业为保险法。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后出站后,他顺利留校,担任助理教授。吴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总论、合同、侵权)和商法(保险法)。


从学生时代的学术经历上看,吴老师曾于2014年-2016年间担任北大法律评论编辑,2013年-2014年间担任民法案例研习课程助教。这样的经历使他对待教学和研究都别有心得。比如,他曾于《法学》《中外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发表学术论文,在同龄人中成果相对突出


而在课程上,他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开设了诸如《保险合同法》《合同法专题研究》《民法案例研习》等相对前沿的课程,向同学们传递最新的学术资讯,并希望通过严谨科学的训练提升同学们的能力。在教学上,他也注重引导同学们去更深入地思考和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常给人以“醍醐灌顶”的感受。


由于留学经历横跨中德两国,吴老师对比较法的造诣颇深。但他非常反对“德国这样做,所以我们也应该这样做”的理念,而是希望在深入观察比较资料和我国实际情况后作出反思,提出“为什么我们要和其他国家一样?”的反问。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是一所朝气蓬勃且开放包容的学校,我们期待吴老师在教学和科研上作出更突出的贡献。



雷震文

中国人民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双博士


雷震文老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雷震文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他于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法学硕士学位(民商法学专业)、201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民商法学)。在人大读博的第三年,他决定前往意大利罗马大学访学,而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在罗马大学继续深造,并于2019年获得第二个博士学位——即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从罗马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工作。意大利拥有浓郁的古罗马文化积淀,依托于在意大利长期的学术研习,丰硕的罗马法资源使得雷震文老师对罗马法产生了浓厚的学术兴趣,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除罗马法以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独特的数据信息科学优势,让雷震文老师得以将科技与法律、网络与数据法也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除了担任助理教授以外,他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和信息化法治研究院的研究员,以及担任《北航法律评论》的副主编。


雷震文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以自身的经历为学生们指引方向,他认为法学刚入门的时候是会比较难的,但是当大家“进来”后,懂得思维逻辑与方法后,就像武术中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招数反而变得简单了。在雷震文博士看来,“法学和其他学科不是割裂的状态,无论是做法律实务,还是说法学研究,都需要逻辑思维”,法学研究中的这一逻辑思维则需要自己慢慢去体会。



这些双博士学位的法学院老师们,以综合性的学术背景、开阔的学术视野,在各个法学院不同的学术领域里持续深耕。你还知道哪些法学老师拥有双博士学位呢?欢迎留言分享。



-END-

责任编辑 | 金梦洋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丨本文章仅为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北大法宝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往期精彩回顾

《劳动法》关于辞退10年以上员工的风险“提醒”

银行开始向员工“追薪”,有银行追回超五千万,符合劳动法吗?
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为“坏人”说话,让好人受益
家暴、彩礼、冠姓权,一位律师眼中的婚姻「真相」
韩旭:律师无地位则法治无尊严
四十多岁方成顶流,张颂文给刑事律师什么启示?
专访ChatGPT:2023涉外律师高度关注的十个问题,我给出了高质量回答
吐槽10种做律师的常见负面案例,值得每位法律工作者反思
给年轻法律人的 60 条执业箴言:扎实的辩护可以彻底改变被告人的命运


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信息

点击「在看」,就是鼓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