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几亿人将受影响!拼多多把手伸向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风清 电商头条 2021-07-16
推荐阅读:最牛散户,栽了!
关注财经观察网,了解更多商业秘密
作者:风清
来源:电商头条(ID:ecxinwen)  

你现在在哪里买水果?

 

超市、水果店,还是拼多多?

 

事实上,很多人只知道拼多多是薅羊毛阵地,是性价比之王,但他们不知道,拼多多也是中国最大的“农贸市场”。

 


截至2020年上半年,拼多多的农产品交易额达到2700亿元。单品销量超10万的农产品数量达1062款,农产品活跃商家数量接近百万家。

 

其中,活跃买家数超过3亿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复购率高达72%。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意味着有几百万农民正活跃在拼多多上,靠着拼多多过日子。有3亿人形成了在拼多多买水果的消费习惯。

 


不仅如此,拼多多还在官网公告上写着,在下一个阶段要成为世界第一的农业和食品平台。

 

很多人不明白,你一个电商公司,去搞农业干嘛呢?但其实,拼多多要做的事情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最起码可以缓解农业市场的一个重大问题——滞销。

 

1300斤的菠菜只卖15块!
 
集市上,河北邯郸一对农民夫妇显得格外瞩目。他们忙活了几个小时,用三轮车运着整整1300斤菠菜在叫卖。然而直到集市关门,菠菜都没有售出。
 
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一个菜贩竟然只以15块的价格收了这1300斤菠菜。看到大妈落寞的神情,菜贩说道:“你心里也别不得劲儿。”
 

一车1300斤的菠菜,只卖15元,也就是每斤只有1分钱多一点。这对农民夫妻的处境困窘到让人于心不忍。
 
为什么菠菜贱卖至此?
 
集市上的其他菜贩说道:“这种菠菜根本不值钱,放到市场上都没人要。”
 
那个买下菠菜的菜贩解释了前因后果——最初他连15块钱都不愿意收,但这对夫妇不想走,最后他想着实在转卖不出去就倒掉,才买下那车菜。
 
显而易见,是这对农民夫妇错估了市场需求。他们以为菠菜很挣钱,于是辛苦种植了好久,结果没想到当地今年菠菜产量实在太高,菠菜压根不值钱,只能贱卖。
 
这对夫妇这趟令人心酸不已的买卖,揭示了一个事实:在农业市场上,滞销实在是再常见不过的一件事情。
 
随便在网上搜一搜“滞销”,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
 

还有最近很出名的徐闻菠萝,因为产量大品质好广为人知,但其实也出过滞销的新闻。
 
“1毛5一斤都没人要”、“倒在路边当垃圾”。
 
对于我们来说,“滞销”两个字只是文字而已,但对于农民来说,却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刃。一次滞销就可能让农民一直以来的辛苦付诸东流,甚至可能让他们倾家荡产,失去生活的希望。
 
为什么农产品这么容易滞销?
 
首先是因为农民一般信息闭塞,不了解市场情况,所以出现产销信息不对称,供大于求的情况;其次是农民一般没有好的途径来宣传自己的农产品,自然也就卖不出去东西;再者,部分农民的农业种植水平不过关,致使种出来的农作物质量不行,自然没有市场。
 
中国目前有5亿多农民,也就是说这样致命的问题,随时会让5亿人的生计崩塌。
 
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化解困境吗?
 
这些农民是如何化解困境的?
 
同样是卖水果,有些农民的处境却大不相同。
 
比如22岁的于本诚。
 
2019年,他家里经营了20多年的水果生意忽然遭遇危机。
 
因为从果子里检测出害虫,俄罗斯暂停从中国进口梨果类产品。而此时于家的冷库里已经堆满了新上市的太婆梨,共有150万斤。
 
国外销路的断裂让于本诚的父母非常着急。他们四处奔走找门路,太婆梨的收购价从2块一斤暴跌到8毛一斤,都还是无人问津。
 
看到家里突遭危机,于本诚坐不住了。他思来想去,只想到一个方法——在拼多多上开店。
 
他了解到,镇上近些年有人在拼多多上卖水果赚到了钱。他相信自己也可以。
 
不久,于本诚的拼多多店铺上线了。
 
一边开店,一边恶补电商知识,于本诚的网店很快从日销0单、3单、5单到日销300单。
 
有一次,他报了拼多多的秒杀活动,本来很担心太婆梨太小众,卖不完,结果不到两小时,太婆梨就销售一空。
 
不到一个月,于本诚店铺的销量就稳定在了日销1000单左右。于本诚成功拯救了家里的水果生意。
 
还有卖螃蟹的一家人。
 
在传统的经营模式里,把螃蟹卖给批发商,是螃蟹养殖户最常见的销售方式。然而随着养螃蟹的人越来越多,大闸蟹产区的养殖面积扩大了数倍,螃蟹供大于求,越来越多养殖户赚不到钱。
 

为了打开销路,农民陆冶军和两个儿子合作,在拼多多开起了网店。
 
他们从头开始学基础的打包、发货、运营,抓电商、搞直播,很快把电商生意做到了近1个亿,摆脱了以往不赚钱的宿命。
 
他们只是单纯靠着开拼多多网店摆脱滞销困境的吗?并非如此。
 
他们所参与的,是拼多多的数字农业进程。
 
什么是数字农业?
 
所谓数字农业,就是将各种高精尖技术结合起来,对农业生产进行改造,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其实终极目的就是一个:让农民的日子可以过得更好。
 
针对农业市场上的问题,拼多多运用自身的优势对症下药,帮助农民创收。
 
首先,在生产上,它主要通过“农地云拼”模式和多多果园模式,将分散的农产品和需求直接联系起来,为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

在传统农业的链条里,农产品一般需要经历“农民—原产地收购商贩—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地商贩—销地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环节太多,损耗大,耗时长。


拼多多会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农民预测销量,并且直连消费者和农民,解决产销不对称、流通难的问题。

以莲子为例。
 
传统模式下,莲子需要在工厂进行去壳、加工之后才能进入流通环节,往往要几个月之后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莲子变得不再新鲜。
 
而拼多多则可以根据系统预测次日的单量,提前一天做好莲子的去壳、去芯等工作。订单来了之后就可以直接发货,几天时间就能将莲子送到消费者手中。
 
莲子的流通效率提高,农民再也不用担心农产品滞后于市场。

其次,在宣传上,拼多多与各地政府合作,推出“市县长产业带直播”活动,通过助农直播拓宽农产品的曝光渠道,解决农产品曝光少的难题。
 

截至2020年10月底,拼多多已在全国推出了超过235场市县长助农直播,相关助农专区售出农产品超过32亿斤。
 
再者,在人才素质上,拼多多建立了“多多大学”,用专业知识培训来提高农民的农业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种植水平。
 
至今为止,拼多多已经训练了10万以上的“新农民”,熟练掌握电商操作,未来至少还要训练10万的“新农民”。
 

结语
 
有些人可能对拼多多所做的事情不屑一顾,觉得拼多多只不过又是在给自己赚取社会美誉罢了。但毫无疑问,拼多多正在做的事情绝对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大家应该都清楚,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有多么重要。正因为其重要性,这么多年来,有无数人为了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前仆后继。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在田间地头、在实验室,顶着夏天的烈日、冬天的风雪,辛苦研发技术,教人们种出最好的粮食。
 
正因为他们的苦功,中华民族才能够摆脱饥饿,全人类才能够走向营养充足的世界。
 

到了今天,我们无疑需要继续数字农业进程,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不仅是拼多多,还有千千万万的后来者,唯有持续为数字农业崛起而奋斗,才能不辜负他们的努力。
 
当稻穗随风飘荡,戴着草帽的农民悠闲地在躺椅上乘凉,全天下的人都能吃上饱饭的时候,时代终将见证数字农业的深远意义。



商务合作请联系QQ/微信:2881339633

推荐阅读,请直接点击下文:

内卷时代,拼多多“卷”出未来
拼多多“偷袭珍珠港”悬了,抖音“梅开二度”拿下春晚?
还原“拼多多事件”:我就是那个被黑得最惨的官方
拼多多的两个世界
拼多多终于盈利了,距离超越淘宝,还有多远?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见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