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效景观

《景观设计学》2014年第3期

009 | 能效景观

主编寄语 | 论文 | 观点与评论 | 原创实践 | 探索与过程



LAF


多数景观在为城市居民带来生态、生产、审美、启智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因其在水、电、燃料、阳光和风等资源的消耗上成为了城市的“负担”。从大尺度的规划层面,到小尺度的细部设计层面;从城市的能源消耗模式,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本期中我们关注于在城市设计、景观设计中如何真正地将能源集约意识转化为低碳、可持续的落实手段,从而创造高能效的景观、高能效的城市,乃至一种高能效的生活方式。


本期的观点与评论栏目从多个角度对“能效”这一主题进行了解读:江亿院士对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的主张;《通过城市规划改变人类行为迈向节能》一书作者Petra Stieninger倡导“从能效城市对能效者”,并对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出行的方式进行了反思;参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编制的ATKINS对于低碳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铁汉生态围绕如何使低碳和生态技术渗透到景观建造中的诸多具体环节进行的探讨;中国南方首个被动式住宅的设计师Peter Ruge对于被动式房屋在中国未来发展之路的展望;常志刚教授对于我国景观照明的现状与能耗的辩证思考。


原创实践栏目收录了包括东莞市万科建研中心生态园区、纽约绿色循环堆肥中心、荷兰海牙A4能源森林景观在内的多个最新国际景观/建筑设计实践。



探索与过程栏目中的两个项目,在常规的生态及社会认知框架下被定义为“非常规能源景观”,并通过对产权划分及非正规经济这两方面细致入微的理解而塑造,尤其是“重叠城市”这一项目,其重新划定了休斯敦的城市边界并重置基础设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巧妙区别于现有城市系统的策略,其中能源效率将为城市带来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本期目录


主编寄语

○ 向农民学习 / 俞孔坚


┃简讯


论文

○ 中国后化石燃料时代的城市发展议程:关于辖区尺度的生态—高效城市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理念 / 史蒂芬·莱曼,解洪兴

 

观点与评论

○ 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 / 江亿

○ 从能效城市到能效者—5A规划途径   / 佩特拉·斯坦宁格

○ 生态低碳城市规划方法   / 马克·休伊特

○ 当低碳与生态技术遇见景观建造   / 刘水

○ 最佳实践:中国南方地区首个被动式住宅    / 彼特·鲁格

○ 为生活而设计  / 常志刚


原创实践

○ 生态景观技术与艺术探索—广东省东莞市万科建研中心生态园区  /  张唐景观

○ 纽约绿色循环堆肥中心  / PRESENT建筑设计事务所 

 荷兰海牙A4能源森林景观 / DE URBANISTEN城市研究和设计工作室

○ 香港零碳天地   /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 土耳其安卡拉市奥斯迪姆生态园技术开发区  / ONZ建筑设计事务所

○ 法国电力集团档案中心  / LAN建筑设计事务所

○ 河北省固安规划展览馆景观设计  / 维思平建筑 


探索与过程

○ 重叠城市:再定义后化石时代的能源景观  / 陈忱 

○ 社会架构与空间序列—曼谷班库瓦社区  / 克里斯托夫·吕德尔

– THE END –


由于主题颇受读者朋友欢迎,本期杂志已经售罄!

更多优惠,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景观设计学》官方店铺!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景观设计学》(英文)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景观设计学》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