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端访谈 | 南方测绘马超: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2017-04-14 唐天石 泰伯网

马超,南方测绘创始人,多年大力推动测绘仪器的国产化,是中国测绘装备行业的领军人物。2016年,南方测绘以营收超过20亿元,位列2016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之首。

全球IT巨头IBM曾在1993年经历过一场轰轰烈烈的转型,完成了商业模式的再造,演绎了一场企业巨象的华丽转身。如今,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同样发生着。

 

中国经济已进入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常态,传统产业正经历着改造升级的困境。随着测绘仪器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以及中国经济大环境的疲软,传统测绘仪器厂商的日子并不好过。来自传统业务的压力,迫使企业们去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增长点,同样也驱动着整个测绘装备制造业的转型。

 

销量增长了,收入却下降了。测绘装备市场出现了这样的异象。

 

作为国内测绘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南方测绘集团在面对新形势下,果断地选择了转型。在2016年初,马超提出,将要向地理信息服务转型,并且开始探索新型地理信息软硬件产品。自此,南方测绘开启了一轮在资本、产品、业务和管理方面的全面转型。

 

回顾过去的一年,转型后的南方在2016年获得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新技术应用逐步落地,转型布局初见成效。不过,在接受泰伯网专访时,马超强调,他们仍然在转型路上,远未到终点。

 

南方此轮战略转型的核心,大概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向信息化测绘转型、二是向地理信息服务转型。


信息化测绘的利润空间要比数字化测绘高得多

 

马超认为,目前传统数字化测绘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且成长空间有限,而信息化测绘的利润率则要比数字化测绘高得多,虽说传统数字测绘还能有20-30年的寿命周期,但转型就是要抢占先机。

 

南方曾经把数字化测绘装备引进中国,并且完成国产化。如今对于无人机、三维激光等新型信息化测绘产品,只不过是老歌新唱。培育市场、降低成本,南方经验丰富,同时不缺信心。


硬件与服务两头并举

 

除了对于产品发展方向要转型之外,南方还在业务模式上进行转型。马超说,硬件厂商向服务转型已经是国际同行开始做的事情。


天宝(Trimble)最近五年收入情况(单位:亿美元,来源:泰伯网整理)

 

在天宝的业务结构中,地理信息服务对营收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大,如今占到总营收的18.2%。过去5年间,天宝产品收入的增长近乎于停滞,业务的总占比下降了10%,而服务方面的收入却在稳步增长。

 

硬件产品的收入达到天花板时,天宝通过发展地理信息服务的方式保持整体业务增长,对于南方测绘,发展地理信息服务宜早不宜迟。

 

对于南方而言,如何在国内走通这条向服务转型之路,正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迅速布局信息化,抢占市场先机

 

为了能够实现“大地信,新南方”的转型战略,南方在集团内部外部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内部上将销售划分模式从传统区域划分改变为产品划分,实施精细化营销战略。单独成立无人机、三维激光业务子公司,重点运营和研发信息化测绘产品。

 

外部上,南方通过与友商深度合作以及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引进新软件新技术。例如与澳大利亚的全息虚拟科技公司优立(Euclideon)合作。南方正在通过全面的革新,实现在信息化测绘方面的快速布局。


由于行业市场的门槛,大疆被挡在门外

 

对于无人机,马超坦言他的秘诀就是干项目,通过项目磨合和完善解决方案,不实践就难以了解行业的应用。

 

提及无人机领域,不能不提到大疆,但马超却并不以为然。他笑着说道,“我们没有将大疆视为竞争对手,因为它根本没有进入这个行业。事实上,行业用户需要大量的普及工作,大疆没有坚守行业多年的耐心,风投也等不了那么久。”

 

同大疆相比,南方测绘做的无人机,是专门针对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南方清楚自己最大的优势在于:一是对行业的了解,二是庞大的服务团队。这是测绘行业的门槛,也是南方多年的积累和沉淀。

 

不过,马超也提及,南方目前的销售网络和售后团队在未来也不会再扩张了,即便是向信息化测绘转型,也没必要再扩大了。


激光雷达的成本先降一半,再谈普及

 

除了无人机,南方测绘也开始布局自己的三维激光业务。按照马超的说法,三维激光目前面临着成本和技术两大门槛。从2010年开始,国内一些甲级测绘院就已经开始尝试采购三维激光产品,不过应用的情况并不乐观,且动辄四五百万的设备也让用户消受不起。

 

马超认为,目前三维激光的核心部件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但关键部件还好能够通过进口弥补,且成本并不高。而三维激光在软硬件配套、系统集成和制造方面仍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通过与国内激光雷达创业企业北科天绘的合作,南方凭借其市场和制造方面的优势,有望大幅降低三维激光雷达产品的成本。

 

“先降低一半,五年后再降低一半”马超表达了这样的期望。


探索全息虚拟,走在行业的前面


不同于无人机和三维激光,全息虚拟,对于测绘和地理信息行业来说应该是一个新名词。

 

南方通过与澳大利亚优立合作,将全息虚拟这个前沿的新技术引入国内,这个看起来更像是用在3D游戏中的黑科技,与测绘地理信息结合,究竟有哪些应用呢?马超表示,全息虚拟是南方在地理信息服务方面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南方正在从虚拟教学入手,尝试做出几个示范性的落地应用。

 

他认为,新技术的推广就要扎实地做,切忌急功近利。当问及计划用多长时间做好全息虚拟的应用推广时,马超回应说,“三年,我觉得至少要用三年消化这项技术”。

 

以下为《高端访谈》部分采访实录。


 

Q&A

 泰伯网:南方测绘这样的大公司都在转型,小公司应该怎么办?


 


马超

未来,小而精的企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行业内会大量地产生这样的小企业。举例而言,买了一台无人机到处干项目,或者买一台三维激光到处给人家扫公路就行。反而,综合的大企业,尤其是没有什么特点的企业会很难受。

 

大有大的难处,费用大负担大,转型麻烦。小企业费用小,转型也更容易。大企业好处和坏处都明显。企业就不要大而全,做专做强是关键。

Q&A 泰伯网:此次与澳大利亚优立公司的合作,是否意味着开启了南方在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新方向?




马超

是的。以往都是跟国外公司在硬件方面有合作,无论是徕卡或者拓普康合作得都很融洽,但在软件方面基本没有合作。这可能跟中国的盗版、模仿之风有关系,人家无法跟你打交道。你看AutoCAD,一出来中国就把人家全截了。


2000年左右,Skyline进入中国备受瞩目,但很快就被国人解构了,对方也没有办法,国内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太缺失。


Q&A 泰伯网:南方将在全息虚拟的探索上怎么做?


马超

在与优立合作之前,我们对于全息虚拟技术市场并不了解,但是我们看到了国内教学领域的需求。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全息教学,这一概念在国内火了很长时间。

 

现在,我们和优立达成了合作意向,共同出资组建了南方优立合资公司,负责全息虚拟教学项目的推进和落地。我认为虚拟现实项目的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够急功近利。目前我们要做的是接触和了解优立软件,结合高校的实际需求,推出全息教学软件。接下来才是最难的部分,要让软件被市场接受,真正地使用起来,这个难度比较大,我们的计划是在3年的时间内把这个软件学会弄好,实现目标单位的应用化。


Q&A  泰伯网:您计划如何降低三维激光成本?  


马超

三维激光的核心应该是成本和技术。但与全站仪不同的是,三维激光移动测量部件占的成本不大。一台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价格按照一百万来计算,核心部件的成本也不过在四分之一左右。因此,关键还是在于它的技术含量、软硬件配套和系统集成。


三维激光的配套软件我们基本上都有,又通过与高校的合作突破了这一领域的技术难题。十多年前,我们开始与北科天绘进行接触,其后又在三维激光领域展开了合作,2016年我们第一次将三维激光的产品推向市场,这个产品被命名为天绘三鼎。我们希望用南方和天绘各自的技术打造一个更加一体化的天绘南方的产品,带来中国三维激光的新时代。


Q&A 泰伯网:对于无人驾驶,您怎么看?


马超

无人驾驶不是我们测绘行业的菜,但是因为这些技术核心与测绘相关,比如激光雷达扫描仪。搞不好在无人驾驶没有用好,反倒在测绘开始大规模应用也是有可能的。

 

总言之,无人驾驶只有两点要靠测绘的发展:第一无人驾驶肯定要公路信息化,公路信息化目前是比较赚钱的热门行当,要想在广州实现无人驾驶,起码广州公路建设的信息化要搞完。另外就是三维激光雷达设备,我认为测绘会在这两方面有所贡献,但是车却不是我们的事,而是大众、丰田这些汽车制造企业的事。


主笔:唐天石

泰伯网《高端访谈》及《智库观察》栏目负责人,拥有分析师视角的行业观察者,只关注商业价值与事物本质。

约访的加微信细聊!


End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最新动态,尽享独家网络直播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合众思壮变更"10送30"取消股东大会, 深交所发监管函

 专业 | 深度 | 独家 | 鲜活

空间商业

创新科技

创业投资

看泰伯网就够了


投稿邮箱 | iola.ren@taibo.cn

交流QQ群 | 512578815

长按二维码

或搜索「泰伯网」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