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地图有心「链」战
「
导读·本文涉及以下问题:
① 地图为何去中心化,怎样去中心化?
② 分布式地图的代表GoWithMi是如何运营的?
③ 去中心化将为地图产业带来什么影响?
」
泰伯网 李靖一 报道
Tryul 责编
移动性是智能的基本实质。如果你需要走动,你就必须进行记忆和概括。
——陆奇
在今年雅加达亚运会期间,分布式智能地图GoWithMi宣布,与印尼最大IT服务商Kresna investment形成战略合作体,推出GoWithMi亚运版智能地图APP,为雅加达亚运会提供实时出行地图服务。
在GoWithMi为亚运会服务期间,其推出的“Twitter路况快报”则首次采用以通证激励方式应对出行拥堵问题。Twitter用户可以通过实时上传道路数据来解决拥堵问题。此外,外国游客也可以通过GoWithMi开发的覆盖三个亚运园区的3D实景地图被引导到50多个场馆。
总部设在新加坡的GoWithMi是印尼目前唯一一家有落地运营机构的全球性基础图商。作为分布式地图的代表,GoWithMi早在去年10月就上线了其测试版APP,今年3月正式版上线,并在三个月内突破100万用户。在APP中,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不同区域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车辆事故、警察等信息。与传统导航地图不同的是,GoWithMi中的这些信息都是用户自己上传的,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是哪位用户在什么时间点上传的。
GoWithMi采用的“UGC模式”,让用户本身参与到数据获取中并享有数据的所有权,GoWithMi设计了一套激励措施,用户会获得相应的token奖励。这相当于区块链中常说的“贡献数据即挖矿”,通过参与到整个GoWithMi的“数据挖矿”中,形成社区共建的模式。
据统计,全球62%以上的信息都与地理空间数据相关,数字地图已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服务设施之一,也是超级流量的入口。基于地图有很多的落地场景,比如共享单车、出行服务、外卖、民宿等都离不开地图。
地图位置数据具有分布广泛、具有长尾的特点,从采集的广度和费用以及维护更新上来看(谷歌一辆地图数据采集车的成本约200万人民币,全年维护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地图采用分布式的生产与维护应当是更合理的。同时,目前主流地图应用(百度、高德、谷歌地图等)所进行的地图生产基本是中心化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不完整、不精确与不及时等问题。
区块链地图自带通证激励和社区化运营,没有公司组织,无需支付员工工资,也不需要花费地图采集成本,用户可以随时上传的特性也解决了时效的难题。从解决地图数据获取成本过高以及更新不及时的缺点来看,去中心化生产并带有通证以及激励措施的区块链地图非常适合地图生态的代际升级。
此外,在传统的位置数据搜集过程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即数据的隐私性及其被滥用之后所带来的忧虑,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数据收集者如何利用这些数据牟利。我们在手机等各种移动设备上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常常由第三方控制,在使用地图服务的时候,用户没有真正的隐私可言。有一句话“免费的就是最贵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产品”。
当越来越多炙手可热的软件应用获取到大量的位置数据时,数据泄漏或者滥用所带来的风险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数据安全问题。前不久脸书与剑桥分析的丑闻就是例证,中心化地图对用户数据拥有绝对掌控权。而在区块链地图中,用户所产生的地图信息属于用户,个人数据通过加密处理,只有在用户授权下才能被其他人或机构获得,这样就把数据的控制权归还给了用户。
通过用户的数据授权,可以在地图公链上开发出各种面向主流人群的应用,这从另外一个层面解放了数据的潜力,因为地图公链可以为各种各样的去中心化应用提供很好的数据、基础设施。这将会催生一个基于地图的去中心化的共享经济生态,包括出行共享、金融服务等。当分布式地图应用落地后,大量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应用才有使用的条件,才有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
综合来说,分布式地图服务的本质是通过区块链的技术和通证经济模式来重塑传统的地图服务模式,解决以往地图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地图采集成本高、更新维护不及时、数据利益无法共享、用户的隐私以及滥用等问题。
今年3月成立的区块链地图项目海伯利安(Hyperion)的联合创始人罗凯在谈到未来发展时表示,区块链地图以社区拥有数字地权为设计核心,以“众包、众享、众治”设计为顶层框架, 能够创建一个可持续的、公正透明的空间生态。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