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次露面的“智能+”,会给空间科技领域带来什么?

五仁儿 泰伯网 2021-09-21

泰伯网 五仁儿 | 报道

Tryul | 责编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其中提到,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别是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在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看来,这是第一次在政府重要文件里面提出“智能+”,中国政府是抱着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比较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个时代。

继“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智能+”首次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总理报告中。不难看出,“智能+”已经开始接棒“互联网+”。

某种意义上,当年(2016年)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在与Alpha Go的比赛中投子认输,已经开始令人惊觉——科幻片人机大战的场景已不再是幻想。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近年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屡有提及。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2018年,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建设智能社会。随后,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已列入国家战略高度。

直到2019年全国两会,报告首提“智能+”。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相关议案提案,涉及制造业的“智能+”拓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等层面。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曾多次提到,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今年两会上他预测,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深刻地改变每一个行业,这个机会或在未来10到15年就会来临。

在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2019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的落地年,要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搭建面向全球的开放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则表示,中国传统企业、制造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不能孤立地用某一单个技术,而是要运用大数据或者是云计算。未来,实业、传统制造业将会是数字经济的代表。

政府报告同时指出,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刘多指出,现在要发展实体经济,而制造业作为我们国家的整个实体经济当中的一个最关键的部分。现在的关键,就是新一代的信息通讯技术如何与我们的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使得整个新旧动能来进行相关转换。

可以说,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赋能行业,为传统的工业产品赋予智慧,优化用户体验,同时更具意义的是,以数据为载体,把实际使用场景的信息反馈给制造业,以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智能化时代的发展,同样不乏空间科技领域的声音。

“目前,智能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广阔的就是智慧出行领域,包括智能地铁,智能城市轨道等。”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董事长、佳都科技CEO刘伟表示,全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很重要的分支,但城市的自动驾驶发展目前而言比较困难,因为涉及到路灯等基础设施的改造。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红旗工厂高级技工齐嵩宇在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建立高精度导航地图的建议。在他看来,高精度地图是车联网核心技术之一,精准的地图对车辆定位、导航与控制,以及非视距识别等能够满足数字城市需要,街景地图内容与路面、车、人、障碍等安全至关重要。

基于上述背景,齐嵩宇建议自然资源部,在确保涉及国家安全保密信息不泄露的前提下,面向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测绘资质的公司,再经过进一步严格考察合格,发放基于精确测绘的高精度电子地图测绘资质,并监督其完成全国范围内的高精度导航地图绘制和运营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上集聚了大量工业的数据,来做“智能+”的分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推动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重要的抓手就是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工业互联网。

全国政协委员、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也曾指出,“智能+”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入融合,让人、机、物全面实现互联,从而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

在此之前,电子科技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陆川便表示,未来人类社会信息网络的结构,将会是“天地”的二元结构,地面上的是互联网,天上则是太空星联网。

由通信、导航/定位、遥感等不同功能卫星组成的“星座系统”就是太空星联网的重要基础架构,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感知与传输系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眼睛和耳朵”。以遥感星座系统为例,“通俗来讲,它就好像在给城市做CT扫描体检,对城市进行周期性观察”。未来,这些数据将构建生长的健康指数和档案,来帮助城市更好地了解过去与实时状态,为智慧城市提供更多的数据,给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应急、智慧环保、国防安全等方面基础设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而围绕自然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升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王权认为,目前,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每天要处理超过40T的数据,建设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全要素、全尺度的自然资源卫星观测体系,需要同时提高智能化数据处理能力,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全方位、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和技术保障。

除外,致公党中央提出建议,建设智慧海洋工程先导系统、中国电科海洋信息产业基地、海洋应用大数据中心,将海南巨大的海洋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发展优势。例如以深海探测观测、遥感信息技术等商业化为支撑大力发展智慧海洋,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支持智慧渔业、智慧海洋油气业、智慧海洋旅游业,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总体来看,未来20-30年中,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预期空间科技领域将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不过,旷视科技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指出,目前人工智能的产业落地还不容乐观。人工智能要和产业结合,才能体现其应用性。但是,“现有算法或相应产品还不能足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不能充分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赋能”。同时,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代表之一,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前沿的课题。然而,基础研究和底层算法引擎的构建仍落后于海外。不仅如此,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仍需进一步建立,当前大多AI企业还仍然各自为战,没有抱团发展,难以构建价值闭环。

2019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要想更多地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看来,就要好好地抓“三个+”:“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



深入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

两会聚焦营商环境,“零元中标”拖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精读

地理信息产业:海中捞金

科创板官宣三类企业优先,地理信息能否入列? | 智库观察

盘点参加两会的40余位测绘地理信息、航天领域代表委员 | 两会

无“补助”不北斗

实景三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下一个机会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