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et上市了,但“遥感公司出路在哪”仍是世界性难题 | 新航天观察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发卫星、收购、降低卫星轨道高度换高分辨率,都将Planet进一步推向大众市场。
编辑 | 鹿野
用跟西瓜差不多重的微小卫星,逐渐建立遥感普适化、小型化、密集化的商业思维并刷新业内认知,正是行星公司(Planet)的开篇。
从2010年在一间车库中建造第一颗卫星开始,到2021年28亿美金上市,Planet创始团队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商业版图一直在扩张。
正如业内对它的评价——即便倒回到十二年前,Planet团队依然清晰地知道“持续监测地球变化”这件事本身会产生价值,而唯一的变量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在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数据“更快、更广、更精细”的趋势之下,已经稳坐全球最大规模地球影像卫星星座群宝座的Planet,并没有为自己设限:卫星部署完成后,再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分辨率,以及通过深度学习驱动图像分析,产出新产品。
自研、收购,进入“每日”观测时代
Planet公司因其成功发射和运营庞大的鸽子Doves星群,并提供高频次中高分遥感影像服务而闻名。
早在创立之初,Planet卫星体量“瘦身化”的道路已经清晰。
在狭小简陋的木屋仓库,Planet的几个创始人几乎是从零开始实现图纸上的设想,亲自动手设计和制造微小卫星所需的各种零部件,将传统大卫星从吨级的重量压缩到仅五公斤的Doves,难度不算小。
紧接着(2013年),Planet公司将其第一颗名为“Dove”的纳米卫星送入轨道。Dove只有11磅重,分辨率为3米,是公司卫星群的核心。
次年(2014年),公司由28个纳米卫星组成的卫星群被带到被送往500千米高的太阳同步轨道,负责给地球拍摄图片。相比传统的大卫星,尽管卫星群的分辨率要低一些,但后者成本要远远低于前者,且拍摄的频率要快得多。
后续在Planet星座扩张的同时,公司开始大规模并购。
2015年底,Planet收购德国具有特色“红边”波段的RapidEye卫星星座,该星座由5颗相同卫星组成,分辨率为5米。至收购发生时,这5颗卫星已经在太空中运行了将近7年,储备了大量遥感影像。
2017年4月,Planet公司从谷歌手中收购了卫星成像业务公司Terra Bella,包括旗下Skysat星座(前身为Skybox)。当时Skysat星座包含7颗卫星,分辨率为0.8米。
这正是这一年,Planet用一枚火箭将88颗Dove卫星送入轨道。
经过四个月的整合(2017年9月),Skysat的0.9米分辨率数据已经完全融入到Planet的业务之中。
也就是说,自2017年起,Planet公司在三组卫星星座加码下实现了每天成像整个地球一次的目标:其中包括Planet自己研制的鸽子卫星星座150+卫星,2015年底收购的德国RapidEye卫星星座,以及在2017年从谷歌手中收购的Skysat星座。
不过,2020年1月16日,Planet宣布其RapidEye星座(已经在轨运行11年)于当年3月底退役。
截至目前,自第一批卫星于2014年发射,Planet卫星群可实现每日覆盖全球一次的超高频时间分辨率,同时每日获取3-5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这,也是Planet数据的价值之一。
一边拓展市场,一边迭代
“第一阶段任务(打上去)基本完成,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数据分析(活下来)。”
对于Planet来说,大众共享数据,才是Planet全球影像系统的商业价值所在。
2018年,时任Planet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尚卡尔(Shankar Sivaprakasam)在接受泰伯网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大力开拓全球市场,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日本均设有办事处,业务覆盖欧洲、亚洲、北美洲。
更早之前(2015年),有消息称,Planet接受了中方背景的一笔投资。同期,Planet与中国的联系日渐密接:Planet CEO受邀参加国内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遥感集市独家引进Planet 小卫星群并代理其数据。
在中国市场之外,Planet于2017年宣布决定与印度航天局(ISRO)合作,在印度成立中心,共同在印度开发遥感应用。
为进一步拓展市场,Planet还在2018年8月宣布开放其卫星测控部件设计OpenLST给所有用户,帮助其他CUbesat制造商提升测控软件系统可靠性。
Planet的执着更多在于,一边下沉数据市场,一边仍不满足于自己仅作为一家数据公司的身份。
拿到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的卫星图像数据集合同,Planet也继续着其收购拓展之路。
2019年,Planet公司宣布计划收购地理空间软件专业公司无垠空间公司(Boundless Spatial Inc.),具体交易条款未对外披露。
凭借步步为营的并购和布局,Planet也顺利收获了一个可喜的2020年。
2020年6月,Planet发布的0.5米SkySat卫星影像,具备快速重访,一天可以对特定位置监控12次。(SkySat影像原始分辨率是0.8米。为了提高分辨率,Planet 用6个月时间,降低了SkySat星座的高度,从500km高度降到了450km。)
正因如此,Planet靠快速重访、高分辨率一骑绝尘。2020年上半年,Planet的新客户同比增加了21%,公司所有产品线均实现超过100%的同比增长,其中SkySat任务分配实现了超过200%的增长。
不得不说,2020年是Planet商业化表现较好的一年,也侧面说明了州政府、林业、美国联邦政府、学术界和国际政府用户等对Planet高时间频次数据的强劲需求。
这也或多或少弥补了Planet在2020年因火箭发射失利而失去5颗卫星的遗憾。
打掉中间商,深化应用
直至去年11月,Planet仍在布局应用端的收购。
去年,Planet 宣布以约2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荷兰公司VanderSat,后者通过将多国的公共卫星数据与专有算法相结合,提供地球表面状况数据,如土壤湿度和地表温度等。
Planet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Will Marshall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VanderSat的产品将为Planet的核心农业和公民政府垂直领域增加价值,并将帮助我们向保险和银行等其他领域开放,以帮助我们发展业务。”
这也意味着,对Planet来说,其遥感数据主要业务应用方向仍旧是面向农业,而公司正计划打掉中间商,减少卫星数据行业应用难度:计划2024年能服务10亿公顷土地。
借着收购遥感应用公司VanderSat的机会,Planet整合推出了Planetary Variables定量化数据产品。
截止目前,Planet拥有180余颗小卫星(每天覆盖近3.5亿平方千米,空间分辨率为3米)和20余颗SkySat卫星(每天覆盖40万平方千米,空间分辨率为0.5米),并在全球建设30多个地面接收站。
即便如此,在麦克萨公司(Maxar)、空中客车防务与宇航公司(Airbus DS)等大量遥感卫星厂商投入市场的态势下,Planet也难逃遥感数据价格波动的挑战。
有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高分辨率光学数据价格预计将跌至10.7美元/景,较上一年下降约15%;2022年,全球中分辨率光学数据价格将跌至2美元/景,较上一年下降约13%。
与此同时,高级产品在成像及服务方面仍难以实现标准化,遥感卫星运营商纷纷进入产业链下游的竞争日趋激烈。
自2021年初,Planet开始拓展创新应用市场。如,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非营利的“碳地图”(Carbon Mapper)组织研制监测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的卫星,加强全球碳排放源监测。遥感应用方面,公司在疫情防控、精准农业、气候变化监测、资产管理等领域拓展业务。例如,疫情伊始便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了全球民航客机起落数量并预测到航空产业的经济损失;监测64个国家的森林滥砍滥伐状况等。
能够明确的是,多年前,有专家因Planet盈利模式不清晰而不看好其未来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变。
截至去年1月31日,Planet财政年度收入为1.132亿美元,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公司九个月收入9410万美元。
就在近期,Planet宣布新一代数据监测产品PlanetScope全面上市,将数据源新增到了八个光谱波段。公司计划到2025年初期实现EBITDA盈利,并在2026年初将营收增长至近7亿美元。
有业内人士感慨,每一个无人关注的角落,都有可能是下一次飞跃的起点。从数据到应用洞察,Planet正继续向卫星服务端深入,并向下游服务拓展卫星应用领域,印证着自己“to use space to help life on Earth”的创始愿景。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七大领域社群:GIO企业家群、科技大厂公关群、资本机构群、汽车出行群、新航天探索群、云服务与智慧产业群、测绘地理信息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taiboxiaojiejie),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商务合作:18500135491
法律顾问:盈科律师事务所
《精读》
⊙拒收北航学子,微软与中国渐行渐远?⊙从二维到三维,自然资源信息化还有哪些新机会? | 实景三维观察⊙丰田章男VS马斯克:看不惯,绕不开|造车进化论⊙从人才流动看新造车运动:传统车企重回舞台中心| 造车进化论⊙海康威视“上车”记 | 造车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