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戛纳对《路过未来》有“一种关注”|专访导演李睿珺

2017-06-05 纪文彬 综艺

凭借真诚讲述、个性表达,以及对高速发展下中国社会普通人的思考和人文关怀,《路过未来》打动评委,成为唯一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华语长片。《综艺报》专访李睿珺,听他分享戛纳感受,以及对于自身创作和艺术电影未来的思考。


李睿珺


甘肃高台人,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2012年,执导《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入围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2013年,自编自导《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入围第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和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2017年,作品《路过未来》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在刚刚落幕的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上,中国80后导演李睿珺自编自导的影片《路过未来》入围“一种关注”单元。这是他的作品再度在国际A类影展崭露头角,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农民工一代及其子女在城市中的生活。


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长期关注新锐导演和小众佳片,金基德、古斯·范·桑特、索菲亚·科波拉等电影大师都曾在该单元获奖。凭借真诚讲述、个性表达,以及对高速发展下中国社会普通人的思考和人文关怀,《路过未来》打动评委,成为唯一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华语长片。6月1日,《综艺报》对刚从戛纳回国的李睿珺进行专访,听他分享戛纳感受,以及对于自身创作和艺术电影未来的思考。


回归作品  突破自我


《路过未来》聚焦当下城市打工者的生存状态,与李睿珺一直以来的拍摄主题一脉相承,均是以现实主义题材进行社会思考。李睿珺告诉《综艺报》,在自己以往的影片里讲述过留守在甘肃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孩子,但始终没有观照过他们外出城市打工的父母,这个缺失到了《路过未来》得以补足。



“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出现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类似,不同人生活的困境等问题也越来越趋同。”李睿珺认为,《路过未来》正是因为关注普通人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才打动了戛纳评委。在他看来,“像戛纳这种大型、顶级的影展,在做选择时,更多还是考虑电影本身的品质,而不会掺杂电影之外的考量。不会因为你是年轻导演或者因为你是大师,拍得差一点就原谅你;也无关中国电影时下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和影响力等因素。”


除了内容本身,影片整体品质也是获得戛纳“门票”的必要条件。李睿珺告诉《综艺报》,在拍摄《路过未来》过程中,自己做了很多突破,摄制组也由此遇到很多问题。例如,不同于以往在农村拍摄的简单场景,“这次更多面对的是火车站、街道、医院、大排档等公共场所,为了拍摄能按照计划执行,我们付出很多心血。”


对演员的选择也成为李睿珺此次的突破点。以往他影片的主角都是老人和小孩,演员多为素人。李睿珺认为,素人举手投足本身具有生活化的质感,可以更好地体现角色。《路过未来》之所以选择“鲜肉”尹昉和人气演员杨子姗作为男女主角,李睿珺将原因归结为:第一,影片70%的戏份发生在深圳,需要演员有城市生活的体验;第二,角色塑造比较细腻,人物层次也比较丰满,“非职业演员很难完成演绎。”李睿珺表示,并不拒绝起用职业演员,是否选择还是看题材的需要。



从《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到《路过未来》,李睿珺一直采用自编自导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编剧很难,不光两个人的电影美学要相似,表达上也要有共同点,有时碰不到适合的编剧反而会增加工作量,沟通成本会变大。至少现在我还没碰到契合度特别高的编剧。”


谈及此次戛纳之行的最大感受,李睿珺表示,“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环境越来越好,有些电影人希望借着这股东风多做类型化商业电影,做艺术电影的导演相对少了,这无可厚非。但只有真诚地完成电影,踏踏实实讲故事,国际影展才会给予认可。所以,电影人回归作品本身很重要。”


内地艺术片市场发生“质的变化”


从2007年李睿珺完成第一部电影《夏至》开始,到今年,恰好10年过去。这期间,他的影片无论是在融资规模,还是在影片上映和受众范围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李睿珺回忆,《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上映时(2012年),艺术片发行渠道还很窄,影片只在几十家影院做了点映,外加在MOMA的长线放映。到《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上映时(2014年)已经出现转机,“尽管排片量很低,首日只有0.3%,但至少在全国院线铺开,能让观众有机会在影院看到这样的作品。”此番《路过未来》也预计年内在国内公映。


李睿珺的经历一定程度折射了这10年间,艺术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经历的变化。“例如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作品,《三峡好人》上映只有200万元的票房,但到《山河故人》时票房就有3000多万元了,这是质的变化。” 李睿珺说。



观影群体的改变对艺术片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李睿珺认为,“随着观众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审美层次提升。现在年轻人手里的零花钱也比10年前多,这些都为艺术片茁壮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观众基础。”


对于未来艺术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生存空间,李睿珺很有信心,“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到了可以做细分的时候,想看不同类型电影的群体在不断扩大,大家需要稳定的渠道。现在这个渠道正在逐渐完善,未来会越来越好。”


作为投资内地首家艺术影院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安乐影业,此次冒着可能亏本的风险给《路过未来》投资1000万元。李睿珺很钦佩安乐影业总裁江志强,“江老板希望让更多的制片公司看到中国艺术片的希望,也愿意支持更多年轻导演拍摄此类电影。现在只有一家MOMA,当变成100家MOMA的时候,中国的艺术片就能在市场上开出艳丽的花朵。”


不排斥大制作


与上一部《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400万元的投资相比,《路过未来》1000万元的成本翻了一倍还多。李睿珺告诉《综艺报》,制作费的增加并不是因为起用了人气演员,“他们并没有按照商业片的价格要求片酬,而是因为这次选用了更加专业化、完善化的制作班底,外加更好的设备,费用自然水涨船高。”


谈及未来的创作,李睿珺表示不会“为了商业而商业”。但他也不会排斥大制作,“未来也许有机会做5000万元、8000万元、1亿元甚至更高投资的电影,一切都取决于故事本身,要看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值得大家花几年、花那么多钱去做。”


《路过未来》计划在影院和网络“双渠道”发行。对于网络发行,李睿珺并不排斥,“网络是大势所趋,但电影必须在电影院首发,至少是同步,不应该纯粹上网络。”


这样的态度出于李睿珺对影院的热爱。这种热爱还体现在电影制作阶段。他告诉《综艺报》,即便在剪辑这种需要全程用电脑工作的环节,自己也会剪一段拿去大银幕看。原因在于艺术电影不同于类型电影,不是纯靠视觉刺激取胜,“一定要去电影院观看才能感受细微变化。”李睿珺说:“电影院有它独特的观影感受,是网络无法替代的。例如《八月与安生》里那种细腻的感受,只有在大银幕上才能展现出来。观众群体对气氛的渲染、对情绪的推波助澜只有在电影院中才能感受到。这正是电影院现在还会存在的重要原因。”


推荐阅读

《荡寇风云》:抗倭英雄人性化塑造


场地500万/期、手游2000万/年,《跑男》的产业链,投资收益1000%!


《加勒比海盗5》,想说爱你不容易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综艺”订阅号投稿及业务联络:182-1013-1956

*“综艺”订阅号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网易、搜狐、百家号、UC订阅号、UC头条号、360众媒、界面媒体平台。


现在请长按二维码图片,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