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酷公布网剧分账规则,这背后行业风向的变化你get到了吗?

综艺报 2019-04-07

对于分账网剧而言,点击率和分账收益息息相关;对于视频平台而言,扶持分账网剧和C端付费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更多平台和资本的加入,分账网剧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于剧方来说,这也意味着马太效应将会加剧,能否赢取用户口碑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几年,在付费内容兴起的浪潮下,针对影视领域试水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恐怕要数付费分账体系了。


在继爱奇艺、腾讯陆续公布有关网络剧的分账体系后,如今,优酷也决定加入这一掘金池。


5月14日,优酷正式公布了关于网络剧的分账细则,具体如下:


▲  内容来源:优酷网络剧合作白皮书


可以看出,与之前爱奇艺公布的定级单价不同,优酷直接将剧目分层为S、A、B、C四大级别,且每一等级的定级单价都略高于爱奇艺A(10元)、B(8元)、C(6元)、D(4元)的定级价格。


而在会员付费分账细则方面,相较于爱奇艺以会员有效播放次数*每集单价为计算基础,双方再按商榷的分成比例进行分成的模式,此次优酷引入了会员观看总时长这一维度,并用其与剧集总时长的比值为计算基础,有效衡量剧集的精良程度,最后再按定级单价与集数奖励系数进行相关计算。


集数越长,网络剧的集数奖励系数就越高。


不过,略显不足的是,除以上的会员付费分账外,优酷方表示,目前片方还暂无广告分成收益。


另外,对于片方而言,优酷暂时无法像爱奇艺那样为其提供开放网剧收益的后台,所以在后台上线前,每月的分账收益先以账单形式进行同步。


从以上看来,优酷分账网剧模式仍有不够成熟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这一消息的公布对各大第三方内容生产者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今,BAT皆已涉足分账网剧领域,这一举措背后的那些个小心思,甚至反映的整个行业的风向变化,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视频网站的破与立  

众所周知,国内视频网站早已厮杀了好多年,虽然目前已呈现BAT三足鼎立的稳定局面,但各大视频网站依然深陷亏损的泥潭。


根据爱奇艺招股书显示,近3年内,该平台已连续每年净亏损25~40亿元。


▲  数据来源:爱奇艺招股书


抛开广告、带宽等方面的收入或成本不谈,目前仅从剧集的内容供给方面来看的话,无论是爱奇艺、腾讯亦或优酷,其业务主要离不开三大版块:版权剧、自制剧以及分账剧。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自制剧是“亲儿子”,版权剧是“买来的孩子”,而分账剧则是“别人家的孩子”。


无论是自制剧还是版权剧,对于平台来说都是会员拉新,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类型。但是,随着这两年三大平台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两类剧的成本都在不断上涨,其能带来的收益已经被大大压缩了。


对于版权剧,这一向是笔烧钱的买卖,高额投入成本早已让平台焦头烂额。

2018年优爱腾的投入分别为300亿、100亿和250亿,总投入达到了惊人的650亿。


2015-2017年年爱奇艺的亏损额分别为30亿、33亿和37亿,呈明显上升势头。优酷和腾讯视频也不例外,甚至有报道称,两家公司都做出了80亿亏损的预计。烧钱模式已经玩到了“三败俱伤”的程度,现在的平台急需“回血”。


2018年4月4日,三大平台联合发布的“明星限酬令”算是打响了共同反抗“天价版权费”的第一枪。虽远水救不了近火,但至少从这种双方暂时和解的迹象来看,三大平台竭力想改变内容获取方式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目前,各平台大力扶植的自制剧以及分账网剧其实也大都脱胎于此需求,而这两者的发展现状,几乎可以看成当前行业风向的一个缩影。


从2010年,各方纷纷开始试水自制网络剧,8年过去了,该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愈创新高的点击率和关注度已让其成为各视频网站发展的重点方向。


搜狐CEO张朝阳更曾在最近的采访中表示:2018年,几乎不会进行外部授权内容的采购,而是将大部分内容成本预算放在自制内容上。


不过,对于付费用户基数更大的三大视频平台来说 ,也许自制剧并没有表现得那么繁荣。


以爱奇艺为例,根据其招股书显示,从2015至2017年,自制版权的摊销+减值已从2.3亿元增长到8.11亿元,目前已占到总内容成本的10%左右。


▲ 数据来源:爱奇艺招股书、华创证券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自制内容每年所带来的购置成本,还是市场价值的缩水,至少其中有一个是在不断扩大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从招股书来看,爱奇艺花在自制内容上的投入正在逐年减少。



事实上,不仅仅是自制内容,对于整个内容成本来说,其增长率都在逐渐下降,目前已由2016年的104.12%降至2017年的67.31%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公开表示过:2018年爱奇艺将在内容成本投入超过100亿元。对标于2017年126亿的内容成本,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增长。


但令人意外的是,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关于分账内容的分成支出却在逐年增加。



2016年至2017年,由于更多的内容上传到了平台,爱奇艺的分成支出涨幅达到了10.029亿元,几乎占到同期版权内容成本增幅的30%。


而且今年4月18日,爱奇艺又公布了新的关于分账网剧的细则,直接将会员付费期的分账比例从5:5升级至3:7


以上不难看出平台想通过此模式扶植优质内容,获取额外流量收益,补贴亏损的决心。


毕竟,相比较而言,自制内容需要长期沉淀才能看到价值,形成平台的品牌效应。而优质的分账网剧能快速地补充腰部内容,获取额外流量,并且回款周期短。


不过若谈到最重要的特点,恐怕还在于它足够透明化,可以说转化率之于分账网剧就如同票房之于影片。


对于分账网剧而言,每一个点击率都跟彼此的收入息息相关,这种完全的“观众中心制”不仅让没有大IP大明星的中小型制作公司能直接按照制作水平的高低来进行分成,而且在此模式下,刷量、艺人天价片酬的意义也不复存在。毕竟,打造出优质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基石。


以去年口碑大热的分账剧集《花间提壶方大厨》为例,据云合数据监测,在该剧在播期间,其前台点击含金量高达99%。(注:前台点击含金量是指前台点击量中的有效播放的占比) 这与动辄刷量刷出一大半水分的剧集相比,称得上是业界良心了。



若播出效果直接影响生产者的收入,那刷量在此的意义也就仅剩下数字是否亮眼。


所以付费分账模式或将起到为视频行业正本清源的作用也未可知。

分账模式的机遇与挑战

如今,在继爱奇艺、腾讯之后,优酷也将加入分账网剧这一战场。这主要是因为分账剧的好处很明显:平台只需要按照会员拉新的情况分账,这笔分账实际上都来自于新会员交的费用。如果没有新会或达不到会员观看要求就不分账。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中基本不需要平台提前花费任何成本。


但分账剧也有着其劣势:一般情况下都是中小制片方制作的,内容质量相对偏低,点击量不会太高。爆款概率较低,平台只能靠量来博一两部精品。


只不过,亏损额连年增加的情况下,平台要是还想不断增加内容,增加分账剧是最好,也几乎是唯一的方法。


虽然看上去增加分账只是平台的无奈之举,但对于片方,特别是无力做出版权剧和自制剧的片方来说,能够获得更多分账显然是个利好消息。


片方也以同样的点击量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似乎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出发,作为片方就应该加大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作品,以增加自己的收益。但真的是这样么?


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平台,还是更早的电视台在和片方的合作中都有一个趋势。那就是随着平台方的政策调整,片方就会增加或减少自身产量,从而导致平台方对于政策的下一次调整。


拿电视台举例。最早在电视剧制作刚刚放开的时代,由于对内容的饥渴,电视台给过制作方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先行垫付款项,广告分成等。一段时间后,随着内容数量的增多,电视台开始慢慢有了选择的余地,这些政策开始渐渐消失。


现在电视台开播前一般不会支付费用,版权费往往都要在一部剧播放结束之后,再根据其市场表现支付,而且账期往往拖得很长。以至于许多片方开始了精品化过程,减少产量,提高质量。而之前作出的剧如果无法快速出手,大概率上就会成为积压剧。


视频网站和片方的博弈也大致类似。拿这几年快速发展的网大行业为例,在网大刚刚出现的几年,平台对于内容几乎是来者不拒。于是中国网大数量从2014年的几乎没有一路发展到现在2017年的1892部,年分账额也接近30亿元。


随着这样变化的到来,平台方也早已调整了“游戏规则”。现在,由于网大数量的过剩,平台不得不通过第三方对网大进行筛选,而网大制片方也因此受到了发行方的各种“盘剥”。之前曝出的片方与发行方的纠纷,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对于网剧的片方来说,情况也有类似之处。相较于网大,网剧在制作成本上要大得多,这也成了许多中小片方无力制作网剧的原因之一。但随着分账的提升,许多片方可能会开始考虑进军网剧市场。


可对于平台方来说,其承载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一旦网剧数量大幅度增长,平台也必然会倾向于停止鼓励政策,转而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这样的转变非常可能造成内容的大量积压,许多之前跟风生产的剧无处发行,最后要么成了“库存”,要么就只能含泪甩卖,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不难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平台方和片方一直就是在“平台方缺少内容——平台方给出更好政策——片方提高产量——产量过剩——平台方开始精品化——片方降低产量”的循环之中。


从今年年初爱奇艺公布的《付费分账网剧热播榜》中发现,2017年分账破千万的网剧只有3部,它们分别是:《花间提壶方大厨1、2》、《假凤虚凰》和《龙凤店传奇》。


追溯到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内容质量不够高。对于这种收入与观众真实有效点击相挂钩的模式来说,一旦实行的分账作品不够优质,亦或者后期的宣发不到位无法打开市场,最终导致分账收益相对少,就容易造成分账模式不行的假象。所以从平台方来看,爱奇艺升级分账比例,大力扶植优质内容不免会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而站在内容生产者这方的话,前期做好主创团队的搭建、播放价值的预估以及合理的宣发成本的投入将变得尤为重要。


因为只有前期做好风险控制才能在一定程度下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比如确定合适的剧集时长与点击量最高的拟发平台等),从而尽可能获取最大的分账收入。


附:

爱奇艺网剧分账模式

爱奇艺作为最早开始提出“网剧分账”模式的视频平台,早在2015年网大分账成绩收益不错之后,2016年爱奇艺将这一模式运用到网络剧身上。其在2016年11月推出的分账网剧《妖出长安》以不足500万的成本收获超过2000万元的分账收入,并且在长达一年多的分账周期内投资回报率已经超过400%。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爱奇艺网剧分账规则中,网剧分为A级10元/季(部)、B级8元/季(部)、C级6元/季(部)、D级4元/季(部)四个级别,其中A、B两级为爱奇艺独播网剧,C、D两级为非独家网剧。

 

在爱奇艺今年年初公布的《2017年付费分账网剧热播榜》榜单中,明显能看到目前分账网剧的发展情况。



根据这两年分账网剧的相关数据,2016年爱奇艺分账网剧为31部,2017年分账网剧达到77部,2018年仅仅Q1,分账网剧数量就已经达到32部,预计今年整体数量有望突破100部。

 

可以明显的看出,如今网剧市场繁荣,也比以前更加赚钱,在上星剧集受限、动辄上亿的成本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内容制作方转战视频平台。

 

今年爱奇艺将A、B两级网剧进一步进行网剧分账模式升级,将原来的平台和片方的分成比例由5:5调整为3:7。其中合作方分成=VIP有效播放次数X每集单价X50%,每集单价=每季单价/集数,有效播放指单集观看超过6分钟。这意味着A、B两级的优质网剧的收益将会增加40%,而且网剧拥有更长期的生命力,更加促进内容制作方的积极性和生产优质内容。

 

爱奇艺的网剧分账模式为:会员付费期分账金额+贴片广告+植入广告。根据2018年爱奇艺Q1财报中,可以发现,第一季度会员服务收入为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这部分增长主要因为第一季度推出的优秀内容。

 

不难看出,除了大热的网综之外,爱奇艺的网剧为付费会员的增加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腾讯视频网剧分账模式


腾讯视频2016年开始尝试做分账网剧,但真正到了2017年才开始对网剧进行分级。其中,S级和A级占70%的分成比例,为付费分成+CPM(前贴片广告)分成,属优质网络剧;B级占60%的分成比例,为付费分成+CPM(前贴片广告)分成,属达到播出标准剧;C级不参与分成,免费播出。


分成收入=有效付费点播次数X有效付费点播单价X分成比例,其中单集观看超过5分钟为有效付费点播次数;10元/集数=有效付费点播单价。

 

腾讯视频的网络剧分账模式为:拉新会员+CPM(前贴片广告)+招商+发行渠道(如电视台)四部分组成。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拉新会员一般来说是每个拉新会员能够给片方3.5元—5元之间的提成。具体也要根据运营方评估的量级来确定,占总收益的50%以上。CPM占总收益的比重相对小,因为单价低,且付费期内这部分的收益是没有的。


内容整合自 云合数据 (ID:Enlightent )、 影投人制片工场(ID: movieeye)、犀牛娱乐 (ID:piaofangtoushijing)

 

推荐阅读


如何弃LED屏只用灯光打造百变舞台?2018欧歌赛告诉你


影游联动国际现状:问题集中 前景乐观


欢瑞世纪、天象互动影游联动案例解析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