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内容谈创新方法谈布局,龚宇香港影视展演讲干货满满

陈丹 综艺报 2020-09-23



在香港国际影视展的首场论坛活动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以创新作为演讲主题,从300年前的工业革命,聊到了当下的影视产业发展,金句不断。

3月中旬的香港,微风和煦。18日,第23届香港国际影视展(FILMART)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作为亚洲最具规模的影视旗舰活动之一、亚洲影视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本届香港国际影视展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880家公司参展。


在香港国际影视展的首场论坛活动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以创新作为演讲主题,从300年前的工业革命,聊到了当下的影视产业发展,金句不断。“创新,有一定的逻辑性,但创新本身是有代价和风险的。无论是创造、投资还是管理,我们都要敢于冒险。”龚宇说道。



内容消费市场的高增长还将持续15年以上


“世界上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大致有一个规律,人均GDP超过8500美金以后,这个地区的影视文化娱乐行业的发展速度,会持续十几年以上达到百分之十几的速度。中国去年正好人均GDP是9000多美金,我们也到了这样一个好时期。”龚宇说道。


对于未来内容制作的格局,龚宇预测, “未来,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少数公司能够保持创作的独立性,保持核心创作能力平稳,作品受到用户喜爱;更多的公司和平台之间会形成更为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也许是股东的关系,平台是制作公司的股东;也许是长期常年的合作带来的信任关系。”


内容制作方面,龚宇预测, “综艺节目质量会越来越高,但是创意的空间会越来越少,只要你有智慧,创意这事儿未来总是有空间。所以综艺内容投入将继续加大,创新也持续。”


剧方面,他表示,现在同质、同类型、同题材的剧太多,缺乏与众不同、有创新、有辨识度的故事、人物角色、情感。“这样的故事非常难找到,所以创新是核心。”


电影方面,他认为,“中大投资的电影与互联网的结合不能是简单的平移。把电影院的电影平移到互联网,将来一定会发生某种巨大的创新,这种创新我们预测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会发生。但是发生到什么程度,是什么样?现在不好说。”


龚宇表示真正的内容消费市场还在持续的高速增长。“这种高增长还会持续,也许15年,也许我们幸运,还能持续30年,甚至50年,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行业。”他认为内容消费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而付费及会员增长赋予内容产业更大的成长空间。



爱奇艺的创新方法论


对于爱奇艺在剧、综艺、动漫等不同方向内容上投资、制作、创新的经验,龚宇总结了几个要点:


第一,人才。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娱乐公司,龚宇表示,工程师很重要,创意人才也很重要。“创意人才通常都有些个性,比如性格比较敏感,自尊心比较强,但正是因为他们的个性、他们的敏感,创造出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但龚宇表示,在一个大企业中,尊重创意人才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公司的文化要更包容,要允许这些创意的人员有自己的思想空间,不光是他们可以不打卡,可以不计考勤,更重要是给予他们的思想足够的空间,给予他们的个性足够的空间。”


第二,专业性。一方面是尊重创意人才的专业性。“虽然大家工作不同,从管理角度,从工程师的角度可能更需要系统化、逻辑性强,但创意的这个事情更多的是形象思维,是跳跃性的思维,以点带一个面。”另一方面时发挥平台优势,通过技术手段获得数据、分析数据,让数据为创作做服务。

第三,科技创新。龚宇介绍,例如人工智能等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对于项目分析、内容制作、以及提高平台的货币化能力都带来了助益。



对话龚宇:创新的机会在于人


姜声扬(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你认为爱奇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特别是在内容创建和行销方面。


龚宇:简单地说商业模式很重要,但是能掌握成功商业模式的企业、个人有很多。在2009年,我刚刚筹建爱奇艺的时候,我的收藏夹里视频网站超过了100家,当时能记住名字的超过了50家,但是现在的市场格局集中度非常高,就剩下几家了。爱奇艺能够走到今天,我认为有几点:


第一,策略正确。你要分析未来三年、五年以后的格局是什么。比如2009年底的时候,UGC网站占主导的位置,再比如说行业里有盗版内容。但是这是未来吗?不是,一定是更专业、投资更大、质量更高的内容占市场的主导。


第二,是人才。一方面是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是创意人员。科技人才和创意人员思维方式差异巨大,因此我们要提倡包容。


第三,是生态。不仅是自己怎么样了,爱奇艺怎么样了,或者我们这部剧反响如何,整个行业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你能给制作公司、演员、导演等创造经济层面的回报,特别重视他们的感受。这时候整个生态才会帮你。大家开开心心的一起工作,才有更多人或者是项目找到你,愿意与你合作。


姜声扬:怎样才能实现创新?


龚宇:怎么达到创新?其实这是一个特别痛苦,特别烦恼的事儿,也是市场竞争必然出现的事儿,特别是影视文化行业,绝对不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最多的情况也有寡头垄断,几大家相互竞争,而且大家差距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你做了一个成功项目,人家可能没注意,你活得还比较好。但如果注意到了,别人一定会跟上来做一个同质化项目。两个目的:第一超过你;或者没想超过你,只想把你拖垮,让你也成功不了。


这是正常商业竞争,虽然很痛苦,但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你逃不掉的。怎么办呢?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许你先走了半步,但是这半步很关键,你要继续打下去,把你的竞争对手打到丧失信心。如果实在拉不开差距,甚至自己先走了一步,但是赶了个晚集,别人比你领先了半步,这时候你别较劲。不干了,找新的机会。


新的机会在哪儿呢?说来说去,其实还是人。从一个角度看人,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喜欢创新,比如我这顿饭吃了西餐,下一顿饭说什么都不想吃西餐,再难吃的菜我也要吃。但是有一类人就不想变,他的骨子里,他的性格就是不想变。但是我们希望(公司里)更多的是创新的人。


第二,管理方面。创新是一定有代价的,不要给他们惩罚。因为这不是他主观上的疏漏,不是低级错误,他只是想创新,商业风险没把握住,只要别把公司拖垮了。当然这是一个理性管理的事儿,折了就折了,给你更多的机会继续创新。


姜声扬:如果从消费者、观众的角度考虑,你怎么把握他们愿不愿意接受创新的内容?


龚宇:我想应该从理性与感性两方面来把握这个机会。一方面有数据,全中国大概有300多个城市有我们的服务器、机房、中心,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所以规律性的东西还是存在的。但机器分析出来的规律是过去的,对于未来的预测,机器还赶不上人类。因此海量数据分析摆在这儿,还要靠人去判断。


比如,现在中国大陆的主流观众,如果非要分类的话,可以分成三大类:男青年、女青年、少女,这是绝对的三类主要的用户群。少女,我指的是心态,而不是真正的年龄。主流的内容制作就这三大方向。每个大方向的特质不一样,商业价值也不一样,风险点也不一样,这是大的规律。数据分析的这三大类是主要的市场方向。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时,还需要你跟创意者去分析,看他们的点在哪儿,是不是能满足这个主流方向。并不是非主流方向就不做了,非主流方向更小众,你可能不重视,但是重视以后,他们的规律性可能更强,这都是理性的分析。感性的分析是在大方向、大空间里依赖人的创意。


姜声扬:爱奇艺去年关闭了前台流量数据,改用内容热度作为数据参考,实施以来成效如何?对爱奇艺带来了哪些影响?


龚宇:现在内容热度的算法越来越成熟,大家越来越适应,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数据越来越多。优酷也关掉了数据。这变成了行业性的一个行为。这种技术手段(内容热度的计算方法)更难作弊,比原来的前台播放量更难作弊,而且我们还继续在优化算法,优化行业大家相互间信任的关系,所以未来相信(热度值)比原来简单的播放量更好。


姜声扬:回到内容这方面,你认为大IP和流量明星是不是还是未来一个发展的重点?


龚宇:肯定是重点,永远是重点,但不是唯一的(重点)。前几年过度依赖于IP跟流量明星,但是如果某一年的电视剧80%以上改编于网络小说,那这个市场太畸形了。我觉得未来可能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五十是改编变于小说作品的剧,这可能算合理。所以现在我们也很重视原创剧本,鼓励原创。


姜声扬:版权剧和自制剧的比例如何制定?未来是否会增加纪录片的投入力度?


龚宇:这两个问题都挺关键。自制的比例已经提高。市场上有大量的剧,但头部的剧很少,因此价格未来还会继续提升。没关系,好剧必然受到追捧,但是如果所有的剧只是采购的话,对平台来讲,成本真的承受不了,所以一定是部分的现象级爆款的剧是自制的,这样才能控制成本。


纪录片目前为止,仍是一个小众内容。所以我们现在基本的策略,剧是重要的面,纪录片是重要的点,我们会挑好的作品去采购、投资或者宣传,但是不会形成面。


姜声扬:你认为,投资、制作、营销或其他外围的因素,将如何影响到OTT产业链的未来发展?你认为OTT产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龚宇:OTT产业发展我觉得还是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技术创新。AI技术对制作,对播出货币化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是VR、AR技术。这些技术对影视产业的影响巨大,但是现在还不能真实得想象到。


第二,还是创意,这是永远的一个话题,内容方面的创意能不能根据社会的发展,根据科技的变化,创造出人们喜爱的内容。


推荐阅读

全方位了解5G如何颠覆传媒娱乐业


是谁成就了这些文艺片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