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工作室一周年,湖南卫视总监丁诚直言不讳

陈丹 综艺报 2020-09-22



对于目前试行的12工作室,丁诚称之为1.0版本,虽然不尽完美,但无疑是一个正确且收效明显的开端。谈及未来推进2.0版本,丁诚表示湖南卫视还需正视以下问题……

“工作室成立后,团队的荣誉感、凝聚力更强了。节目的时段、口碑、收视成效如何,团队成员都荣辱与共,湖南卫视内部形成了更加良性的竞争氛围。”今年两会期间,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党委书记吕焕斌在接受《综艺报》专访时如此评价湖南卫视工作室制度实施一年来的变化。


2018年年初,在湖南卫视年度总结会议上,湖南卫视公布2018的七大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大力试行一线团队工作室制度。2018年5月25日,湖南卫视总监会审核通过了7个团队创立首批工作室;11月9日,第二批5个团队工作室正式授牌成立。刘伟、徐晴、王琴、王恬、沈欣、陈歆宇、刘建立、安德胜、洪啸、孔晓一、秦明和卞合江12位制作人领衔各个工作室。据了解,这12个工作室拥有湖南卫视26个节目团队中51%的导演人数,主创完成了湖南卫视接近80%的自办节目量,赢得超过90%的频道营收,进入样片制作和上档播出的所有创新方案中的70%也是来自这12个工作室。


“人才是湖南卫视的创新动力,要把最优秀的制作人永远放在C位。”湖南卫视总监丁诚曾不止一次对外说道。实行工作室制也是湖南卫视围绕人才所展开的一次机制调整,核心目的是建立面向未来的制作生态,为最好的团队铺垫好未来之路。此次特别策划,《综艺报》专访了湖南卫视12个工作室,深度解读工作室制度为这支“电视湘军”所带来的变革与激荡。


重塑“狼性”团队


体系完备、生产链完整——湖南卫视的内容制作团队被业内称为“电视湘军”,创造了许多电视史上的现象级节目。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支“电视湘军”的管理制度也几经更迭。作为湖南广电的资深HR,湖南卫视节目制作中心主任黄宏彦是其中的亲历者、见证者,亦是设计者之一。


据介绍,湖南广电的内容生产管理最早采取的是科组长制,一档节目就是一个事业属性的部门,成员属于事业编制,薪酬与级别相对固定;后来,电视台形成了以节目为中心的栏目制,市场上也出现了聘用制,制片人可以根据节目需要自行招聘;随着《歌手》《爸爸去哪儿》等大片式综艺的出现,节目生产规模扩大,同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几百人跨团队作战,因此湖南卫视节目制作中心应运而生,负责调度人员、整合资源、监制内容。


湖南卫视共有26个节目团队,导演接近600人,工种齐全,作业流程成熟规范,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竞合生态。但丁诚指出,多年的成功和相对优裕的待遇让大量优质团队和优秀导演失去了“狼性”,守成心态日渐凸显。与此同时,崛起的网络视频行业也为传统电视台带来了冲击;制播分离趋势下,大量公司化制作团队涌现,他们的运转机制也极大地诱惑着体制内的制作团队。


黄宏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制度是跟着生产实际、跟着市场形势走的,当它不再适应当下的生产和创新需求,就必须升级。2017年10月,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制度论证,湖南卫视总监会与台领导达成共识,在频道内试行工作室制度,激励团队创新创优。


激活团队解放生产力


丁诚介绍,工作室制度的设计,总体来说是在现有的体制和预算框架内,对标市场上已有的先进机制,对标湖南广电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挂牌成立的工作室,湖南卫视提供了五个层面激励措施:


一是品牌激励,推动工作室创立自主独立品牌,把工作室当作频道内部特区,用一系列政策来帮助强者更强,帮助能力和经验突出的制作人获得更好的创作环境。目前成立的12个工作室均推出了自己的logo、口号,品牌标识进一步增强。


二是创新激励,增加频道创新节目版面、推行常规创新“飙”计划、“30未满年轻人创新计划”和样片生产、试播制度,为工作室增加创新出口,为优秀人才提供用武之地。


三是用人激励,下放工作室人员招录、用工权力。


四是收益激励,打通绩效分配,以“投入产出”为依据设置“项目价值奖”。


五是发展激励,支持工作室承接芒果TV的制作项目。


“激励机制首先体现在经济上,好方案有奖金,新项目有奖励,高收视率有收视奖,更重要的回报在于:创新能力强,项目机会多,个人职业技能提升快。”卫视频道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监周雄指出了激励机制的关键点。黄宏彦介绍,这一年来,工作室制度的实践,激活了团队,提振了士气,稳定了军心,减少了惰性。


在联系12个工作室的采访过程中,“忙碌”是《综艺报》记者们对这些工作室负责人的统一印象。因为节目录制等原因,采访经常是一再延期。跟一位制作人沟通稿件问题时,其团队接近凌晨仍在开会。不少工作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作室制给予了团队更大的自由度,强化了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不能停下来,必须不断地往前推进。


“30未满年轻人创新计划”活动现场


创新!创新!创新!


“在激烈的全媒体环境竞争中,内容平台最大的风险就是怯于创新。”丁诚表示。推动持续性、常态化的创新,是12个工作室一致的自我要求。为了激励团队创新,湖南卫视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2016年年底,湖南卫视复建了创新研发中心,《快乐大本营》原制片人罗昕担当主任。创新研发中心包括共研部、情报部、外制部三大板块,承担了台里新节目的创意研发、样片生产等工作,同时也为卫视的发展战略、节目创新导向提出指导建议。


2017年和2018年,创新研发中心相继推出创新“飙”计划、“30未满年轻人创新计划”。每年举办的这两项评选活动,已经成为湖南卫视内部创意的“华山论剑”平台,无数创意在此PK、碰撞。从这两项计划中涌现出的优秀创意和节目提案,频道能够集制作、技术、广告等资源予以全力配合,从样片到季播,提供全流程全平台支撑。《声临其境》《声入人心》等节目创意均是从创新“飙”计划中脱颖而出的。


湖南卫视总编室告诉《综艺报》,结合数据分析、频道属性以及编排需求,总编室会为创新“飙”计划和“30未满年轻人创新计划”的招标行动提出具体方向,然后由创新研发中心发标。通过总编室、节目制作中心、创新研发中心三大板块资源的打通,湖南卫视内部形成了一个创新闭环,可以驱动创新,为创新提供出口,让创意落地开花。


内生式转型


丁诚告诉记者,打造电视平台+视频网站的“双核驱动”;以及打造芒果生态,将优秀的视频创作人才放到C位两项举措的叠加,完成了湖南广电新一轮的内生式战略转型。在他看来,网络视频平台以资本为核心,聚集各种人才与资源,可以谓之资本推动的外生式转型,其中的兼容性、适应性、耦合能力,事实上未必如想象中顺遂;湖南卫视的内生式战略转型,虽然也伴有转型期的阵痛,但是基于湖南卫视良好的电视文化,在战略指挥得当的情况下,实则内耗成本相对较低,效率更高,收效更显著。


对于目前试行的12工作室,丁诚称之为1.0版本,虽然不尽完美,但无疑是一个正确且收效明显的开端。谈及未来推进2.0版本,丁诚表示湖南卫视还需正视以下问题:第一,制作人的自主权还是不充分;第二,激励不充分,激励方式过于单一,激励的力度和方式还不能完全向市场公司看齐;第三,工作室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还做不到自由使用市场资源;第四,还没有实现其他团队和市场上优秀人员主动流动到工作室;第五,专业工作室目前还只有一个后期工作室,其他专业工作室还没来得及推进;第六,政策上,频道鼓励工作室为芒果TV承制节目,但频道和芒果TV尚未建立清晰完善的合作模式。


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电视湘军”的工作室2.0版本值得期待。


变革中的“电视湘军” 

一周年,起底湖南卫视12工作室 


  • 变革中的“电视湘军”  一周年,起底湖南卫视12工作室

  • 刘伟工作室:快乐工作 以创新让“快本”永远年轻

  • 徐晴工作室:深耕原创纪实节目和文化真人秀

  • 王琴工作室:淡定迎接挑战 与节目一起成长

  • 王恬工作室:用综艺展现“美好生活”

  • 沈欣工作室:做有价值锐度的精神产品

  • 陈歆宇工作室:在电视综艺领域“永远追求第一”

  • 刘建立工作室: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 安德胜工作室:崛起中的芒果新势力

  • 洪啸工作室:创新,是我们的最大标识

  • 孔晓一工作室:“正向娱乐” 大胆地往前走

  • 秦明工作室:用创新思维做不同节目

  • 卞合江工作室:做一群热血“守艺”人

推荐阅读

现实题材剧选角方法论(附十大“神形兼备”演员)


“一带一路”5G+4K传播创新国际论坛媒体应用技术展开幕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