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软AI领导者沈向洋离职,称“离开微软是一生中最艰难决定”

21CTO 2021-10-22

导读:北京时间11月14日凌晨,微软全球CEO 纳德拉(Satya Nadella)通过电邮宣布,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人工智能与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博士(Harry Shum)将于明年年初正式离职。


▲ 沈向洋 图片源自:GeekWire


微软同时宣布,由CTO Kevin Scott 接替沈向洋负责领导微软的AI+研究工作。

纳德拉同时在电子邮件中透露,即便离开了效力23年的微软,沈向洋博士仍将继续担任Microsoft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和公司创始人Bill Gates的顾问。


微软官方博客发文感谢沈向洋博士!“廿三岁月,赤子之心!纵有万千语,难诉离别情!感谢你,Harry!感谢您,沈向洋博士!”



作为目前华人在美科技巨头公司中最高级别高管,沈向洋的离职,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正式终结。


从李开复、到陆奇、再到沈向洋,华人在硅谷的高层管理者目前已经悉数离开。


与此同时,沈向洋也已发表了致员工信确认离职,他在信中直言:“离开微软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


沈向洋在信中如是说:


“今天,微软已经如此地成功,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我觉得,已经是时候去开启一个新的篇章;去探寻超越微软、超越商业的新挑战;去思考为产业、为下一代计算科学领域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们,还能多做些什么。”


他还回忆过往称,在过去的二十三年中,11月这个月份都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1996年11月4日,我在雷德蒙德加入了微软研究院;1998年11月5日,我参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建仪式;2007年11月,我作为搜索产品研发工程副总裁正式加入必应团队;2013年11月,我成为执行副总裁、加入高级管理团队,主管技术与研究;而今天,2019年11月13日,一切圆满始终。”


沈向洋自1996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IEEE Fellow)以及国际计算机协会院士(ACM Fellow),曾任国际计算视觉期刊编委会成员,担任2007年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议程主席;2017年2月,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担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期间,他主管微软技术与研发部门,并主要负责推动公司中长期总体技术战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与开发工作。他负责管理全球领先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微软研究院,及其与微软全体工程师团队的整合,还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同时,负责微软可信计算部门和技术策略部门的管理工作。


沈向洋13岁加入东南大学少年班,毕业后前往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


1991年,他加盟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所,并成为 Raj Reddy 在 AI 领域的第一个学生。



Raj Reddy 培养出了沈向洋、洪小文、李开复等一众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微软亚洲研究院 20 年来的 4 任院长,有三位都是他的学生。在微软期间,沈向洋培养出了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腾讯优图实验室杰出科学家贾佳亚等众多 AI 学者。


1996年博士毕业后,位于雷德蒙德总部的微软研究院伸出橄榄枝,获取了这位科技人才。之后的23年,微软也成为了沈向洋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效力企业。

在微软效力的23年中,沈向洋参与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建,吸纳了包括张亚勤、张宏江、李江、王坚等人才。


这间不起眼的小研究所很快成为一个研究大户,对学术研究和微软的全球产品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4年,因其在机器学习领域,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和图像识别方面的研究突破,MIT科技评论称之为“世界第一炫酷计算机研究所”。


MSRA研究成果有些直接应用于Windows系统上的软件革新,或是改进微软Xbox图像,以及极大地改进了类似于中文的基于字符型的语言输入法。


然而与此同时,MSRA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过去20年内参与中国AI生态系统诞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机构。


该研究所为中国胚胎期的AI生态系统培育了大量未来领军人物,从中毕业的人员包括阿里巴巴阿里云之父王坚博士、百度总裁张亚勤、字节跳动的多位干将,以及其他一些AI独角兽startup的创始人。


以至于很多科技圈人士将其比喻成“AI圈黄埔军校”。


除了微软亚研院,沈向洋对微软的另一大贡献在于参与打造了搜索引擎bing.com。


2007年,沈向洋作为搜索产品研发工程副总裁,正式加入必应团队;之后成为微软执行副总裁,进入微软最高管理层,负责研究院的技术和研究公司。


沈向洋在负责微软人工智能和研究所期间,微软的人工智能也取得了诸多技术突破:


  • 2016 年,微软在 152 层残差图像识别中,达到了 96% 的准确度。这基本上相当于一位斯坦福研究生的水准;

  • 2017 年,微软在著名的 Switchboard 数据集测试中,将误差率降到了只有 5.1%。差不多是专业速记员的职业水准;

  • 2018 年 1 月,微软率先在斯坦福文本理解挑战赛(SQuAD)上,获得了超越人类的分数;

  • 2018 年 3 月,微软的人工智能,又在英汉、汉英新闻的机器翻译测试中,再次达到了人类水平;

  • 2019 年 3 月,微软第一次,在对话式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媲美人类的表现;

  • 2019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微软公布了其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麻将 AI 系统 Suphx(超级凤凰)成为首个在国际知名的专业麻将平台“天凤”上荣升十段的 AI 系统。


17年的时候,微软13位EVP,其中有两位是中国人,一位是陆奇,另一位就是沈向洋。


以下为沈向洋之微软完整告别信:


同事们,


11月,对我来说,在过去的二十三年里,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1996年11月4日,我在雷德蒙德加入了微软研究院;

1998年11月5日,我参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建仪式;

2007年11月,我作为搜索产品研发工程副总裁正式加入必应团队;

2013年11月,我成为执行副总裁、加入高级管理团队,主管技术与研究;


而今天,2019年11月13日,一切圆满始终。


能在这样一家伟大的公司,纵贯研究院与产品研发团队,其至上体验,永生难忘;感恩之情,无以言表,惟有深怀于心。


能与一群计算与技术产业最聪明的人一起共事,能有机会来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并帮助公司塑造“下一个未来”,我深感无比荣幸;


能够帮助推动计算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与微软研究院和学术界这么多才华横溢、成绩斐然的研究员与学生共同创新,我更感到无上荣光;


我们在必应搜索领域的那些铁尺寸进——提升搜索质量和性能、提高广告盈利和用户体验,以让对手胆寒之势持续推出包括Bing for Business在内的全新产品;


这一切都让我倍感难忘,而更让我珍视和骄傲的,是我们缔结的友谊。

离开微软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


今天,微软已经如此地成功,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我觉得,已经是时候去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去探寻超越微软、超越商业的新挑战;


去思考为产业、为下一代计算科学领域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们,还能多做些什么。

我为你们感到自豪——为微软、为人工智能和研究事业部、为微软研究院、为搜索和广告新闻团队、为必应团队、为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为亚洲研究院,也为我们共同的成就而自豪!


我将会非常想念大家。我相信,大家会在萨提亚和凯文的领导下,继续取得新成就。

过去二十三年中,我学到了很多,其中最大的心得就是——我们虽无法预卜未来,但能够做最好的准备:坦荡、宽容、善待他人。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们!

沈向洋


当下,对于沈向洋离开微软的下一步去向还未有明确消息。作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微软亚洲研究院第三任院长的沈向洋其实曾经更想成为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只不过后续的多重选择迫使他偏离了“初心”。


沈向洋职业道路上的“七训”


今年三月,他曾在LinkedIn上分享了在实现职业目标道路上的“七个教训”(根据编译猎云网摘着重点),分享给大家:

1.不能什么都做

出校门后,他便想成为一家致力于 VR(虚拟现实)技术的初创企业的第 4 号员工。当时,VR是一个超前的技术,创业要做的是所有的事情,他还有一个孩子。
所以那时他就清醒认识到:照顾孩子和创业不可兼得,他选择了前者。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不能同时做所有的事情。

2.想要走的更宽广,首先要深入

进入微软研究院(MSR),这是一片新天地,遇到了很多杰出的人,也学会很多:越是寻找寻找问题、不断的解决困难,就越能领导一方,能做出自己的成绩,拓宽业务。

3.会讲故事真的很重要

包括在研究、工作和生活中,对于如何传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比工作本身更重要。这是他从 SIGGRAPH(计算机图形学与交互技术领域的 TED)中学到的:我们需要故事来向同行表达我们的想法,不断的推进自身发展。

4.定位很重要:定位是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在北京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的四年中,他定下了三个目标(1.推进计算机科学领域;2.为微软的产品贡献技术;3.使中国学术界和本土产业受益)并为之不断奋斗。
有了早期成功的定位,将微软亚洲研究院变成了世界领先的实验室之一,所以定位很重要。

5.控制可控制的,观察可观察的,不去管其他的。

“‘控制可控的,观察可观察的,不去管其他的。”人们太容易被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弄得焦躁不安,或者他们会抵触那些很难改变的事情。你必须先看看你周围发生了什么。如果你不能退一步观察全局,那么你也就无能为力了。

6.将职业生涯想象成一系列项目

他曾在微软研究院遇到图灵奖得主Jim Gray(吉姆·格雷),对于曾在MSR和SQL工作过的Jim,他表示,不应该用头衔或学科来定义职业生涯。同时他也会思考,有哪些有趣的项目可以参与,有哪些大的难题可以由团队一起解决:不要被类别所束缚,相反,我们应该投入其中。

7.秉承中庸之道

当他还是一名学生时,他初次受到孔子的教导: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字面意思是:走在路中间,并坚持你的方向。
在他看来,孔子教导的精髓是“倾听、平衡、不偏不倚、有思想、恭敬。”人们可能会在不知道自己的极端立场是否正确的情况下走极端。
所以当走在中间时,不要过河拆桥。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你的哪位同事、老板甚至是实习生会接着创造下一个独角兽。
要慷慨、开放、善良,秉持中庸之道。


来源:综合自钛媒体、腾讯科技等,一并致谢。


相关阅读:


微软宣布加入OpenJDK项目

比尔·盖茨1978年写的古老程序曝光:BAT程序员膜拜

微软中国CTO:不思进取、放弃基本技能的程序员在34.9岁会被淘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