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稳中求进|2023,不负华年

2022,稳中求进

2023,不负华年

2022,奋斗是主题词,团结是主旋律。
这一年,中国国家话剧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的回信精神,履行国有文艺院团的责任与担当,以昂扬的姿态投身艺术创作,弦歌不辍唱山河,双演融合探新路,在舞台领域彰显话剧国家队的主导与引领作用。 

 “重大任务” 交上国话答卷

12月30日上午,全国政协在京举行新年茶话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首都各族各界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2023年元旦。
这次的文艺演出,正是剧院领导带领剧院演职人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的回信精神,以高昂的创作热情,全身心投入策划、创排和保障工作,向中央领导同志交上的一份答卷。

茶话会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节目单

今年的文艺演出,是中国国家话剧院连续第二年参与承办,院长田沁鑫任总导演,副院长程鹏任演出总监,赵艳、张颖、谢可、汪玥、顾珂嘉、刘梦妮、侯磊、李晴、夏晨星、刘劭聪、李磊、张赛赛等十余位剧院青年骨干力量参与其中,院长办公室、预算部、项目运营中心等部门远程协调,自10月28日开始建组筹备,历时两个多月,以空前的凝聚力和高度的执行力,圆满完成了此次重大文艺演出任务。

院长田沁鑫在演出前夕对全体演职人员进行动员

今年是田沁鑫院长连续第五年担任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的总导演,她把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在疫情带来的困难面前,在不断的被迫变化中,始终保持稳健的工作作风,不慌乱、稳全局。茶话会演出总监,剧院程鹏副院长在接到演出任务后,精心准备、挑选、协调各部门,从院办、创作部、舞美中心、演员中心、宣传推广部、剧场部抽调优秀青年力量,从创意策划到安保后勤,处处都有国话人的身影。赵艳和张颖连续多年担任演出的服装总监和舞蹈编导,谢可、汪玥、顾珂嘉首次参与今年茶话会导演组工作。由于北京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打乱了原定的创排计划,导演组将创作搬到了线上,赵艳、谢可、汪玥带病坚持参与工作会议,面对许多演职人员无法如期入场的困难。执行导演韩宝全(中国歌剧舞剧院),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培养的青年导演高蕾蕾冲锋在前,远程与全国政协、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确定节目方案,与各个演出团体进行线上排练审看。

田沁鑫(右一)现场指导排练

副院长程鹏(左三)指挥演出工作

导演组高蕾蕾(左一)、谢可(左二)、张颖(右一)在现场工作

导演组顾珂嘉(左一)、汪玥(左二)、谢可(右一)观看彩排

根据全国政协及文旅部的要求,中国国家话剧院在12月12日成立前置闭环防疫工作专班,田沁鑫院长统筹指挥,程鹏副院长总体协调,与艺术司演出管理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攻坚克难,演出统筹张创,对接舞美各个工种外联工作,宣传推广部刘梦妮进行演出联络与相关文字工作,剧场部侯磊带领李晴、刘劭聪、夏晨星为百位演职人员的衣食住行保驾护航,制作每日核酸、入住、餐食、用车等表格,发放防疫物资,院办工作人员李磊、后勤工作人员张赛赛积极做好服务保障。侯磊、刘劭聪在闭环期间,家中突遭变故,但仍隐忍情绪,坚守在岗位上直至演出结束。

刘劭聪(左上)、李晴(左下)、夏晨星(右下)为演职人员发放工作证与防疫物资

国话工作人员合影


“新戏创作” 展示剧院精气神

剧目永远是创作的核心,新戏永远在路上。
一年来,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了《铁流东进》和《抗战中的文艺》两部新作。


话剧《铁流东进》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季宇的小说《最后的电波》,致敬可信、可敬的新四军群体。作为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开幕大戏,在国话剧场上演8场,开票即售罄,上座率百分之百,票房收入250万元。

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周年推出的年度大戏。主创团队历时一年查阅史料,梳理抗战14年文艺心路,以当代表达致敬光辉岁月。国话艺术家矩阵结合舞台空间多元化,影像表演与现场表演、视觉科技与舞台艺术,为观众奉献了一部富有探索气质的文献话剧。国庆期间在国家大剧院演出8场,在光和影、演与歌的诠释中展现了中国文艺的精神力量。


“深化融合” 换种方式讲故事

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续推出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感动了很多观众,分别获得第26届、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创下同类题材节目收视率新高。其中《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精选《永乐大典》《汉书》《礼记》《诗经》等典籍,在海内外掀起一股“典籍热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

5月23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国家话剧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推出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节目从创意策划到5集节目的落实排练、拍摄、后期到播出,国家话剧院青年创作人员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了节目创作。

“搭建平台”为青年,也为好戏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策划出品,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的“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旨在“立足中华文明传承,凝聚中国文艺力量,集结青年戏剧人才,搭建国话展示平台,以时代精神和青春之力激活经典”。第一季以古典名著为基础蓝本,遴选12位青年导演创作出12部风格迥异的小剧场话剧,盛夏时节在装饰一新的先锋智慧剧场首轮演出24场。新浪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到473万、话题关注度达到400多万人次。明年剧院将举办第二季“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依然延续第一季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改编作为主要表达形式,让其成为剧院一项常态化举措,通过现代戏剧艺术形式引导年轻人了解经典、研读经典、热爱经典。

此外,剧院品牌项目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今年进入第七个年头,18部原创话剧,共计开展52场线下演出和196场线上演播,集中展现全国戏剧界在疫情期间不忘初心的创作成果,让观众无论身在何处,都可欣赏到高品质的话剧演出。


“不拒商业” 良性互动给企业以信心

2022年,剧院还结合社会资源,探索多元化的合作之路。与波司登、飞鹤乳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波司登以及飞鹤乳业均是首次赞助国有文艺院团,支持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艺术创作。此外,剧院在全国巡演、新剧创作以及演出方面,按照广告法的要求,给予企业适当和适量的广告位,以此体现企业的赞助价值。只有企业与院团的良性互动,才能给企业以继续支持文化的信心。
此外,剧院还与国家大剧院开展战略合作,以《直播开国大典》《抗战中的文艺》及后续剧院经典剧目《四世同堂》《谷文昌》《北京法源寺》《铁流东进》《英雄时代》等剧目展演,开展新剧目的创新合作模式。

“双演融合” 数字智能演艺中心从无到有

一年来,剧院加快推进“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双演融合模式的落地探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

7月28日,剧院携手中国联通推出话剧《铁流东进》5G+8K单场直播专场,当晚观众通过抖音、快手等多家平台同步直播收看,累计观看量65万次,8000份数字藏品上线即售罄。当晚线下单场票房收益达50万元,数字藏品收入40万元,实现了单场演出收益70万元的佳绩。

11月18日,剧院联合央视网推出《抗战中的文艺》线上演播,探索话剧艺术与科技变革的数字融通之路。全剧以多机位多角度的影视化拍摄方式和视听技术手段的运用,将装置影像艺术与戏剧艺术各自的特性相结合,打破“影像”与“舞台”的边界,给观众带来多维视听的戏剧体验。此次线上演播在国话各平台官方账号、央视网、新华网、中国联通、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12家全平台线上付费演播,迈出了艰辛但却可喜的演播新模式。
据统计,线上演播两场导赏直播获得超500万+人次,当晚正片直播全平台超40次同步直播,点击量破1000万,探索话剧艺术与科技变革的数字融通之路。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超1000家机构、媒体政务及娱乐大号全域报道及推荐。主流媒体的客户端、自媒体、头条号、百家号、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累计发布超500+次,累计曝光15亿+。微博话题阅读量2亿+,19个相关话题上热搜榜,总阅读量23亿+。同时登上百度热榜、抖音实时上升热点、快手热搜、爱奇艺热搜榜等多平台榜单20余次。剧院与新华网合作推出“纪念票根”数字藏品,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主题视频彩铃,拓展数字化衍生产品。
这次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积极的经济效益,体现了国家话剧院作为国家级文艺院团对线上演播创新模式的领先示范作用。
2021年,国家话剧院提出建设“数字智能演艺中心”发展思路,2022年2月底,国话数字演艺筹备办公室正式成立,11月,国话数智文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团结担当”在疫情肆虐之下拼搏前行

2022年,疫情防控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我们两次暂停了演出,但国话人防疫和忙碌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以昂扬进取的工作态度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高效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以田沁鑫院长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分工协作、各尽其能,团结凝聚全院演职人员砥砺前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院长办公室统筹协调,上传下达,高效履行了“枢纽”职责;在党委书记巩保江的领导下,党委办公室(工会)信念坚定、担当作为,倾力为党员干部群众做好服务;人事部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剧院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在副院长白雪峰的带领下,预算部、国资部、审计部、财务部倾力合作,为剧院财务安全保驾护航;后勤安保部“以院为家”、不舍昼夜,是守护剧院衣食住行的“大管家”;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闻国久领导下离退人员部的三个“小棉袄”倾情投入,为300余位离退休老同志筑起了健康和安全屏障;演员中心全力调动演员资源,保障了剧院创作演出的正常进行;在副院长程鹏的领导下舞美中心克服重重困难,在疫情的“追赶”中实现了正常演出;创作部以青春活力和无限创意为剧院打造了高质量的项目和作品,“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获得文化和旅游部领导的高度评价;项目运营中心积极拓展市场、保障了百余场排练演出的圆满进行;宣传推广部全年无休,用海量的文字和图片讲述了剧院一年来的拼搏历程,为剧院、剧目和艺术家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研究教育部深耕剧目研究、拓展教育培训,为剧院存史资政育人发挥了积极作用;剧场部立足剧场管理和运营,完成了数次剧院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先锋智慧剧场”重装亮相,惊艳观众;影视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符合现代的审美气质,为剧院多部剧目和项目打造了精美的宣传片。

“不负等待” 2023线上线下皆有期待

2023年,中国国家话剧院有多部新作在酝酿中。其中现实题材话剧《鼓楼那些事儿》是国话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计划于2023年3月上演。全剧讲述了中轴线上的鼓楼社区,四九城的老院子和蒸蒸日上的北京新文化之间的交织与碰撞。聚焦《民法典》颁布和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当代法制建设与中国基层法律环境的变化,通过讲述基层法官深入百姓、深入社区生活,展现“流动法庭”“智慧法庭”等新型文明执法形式,反映出国家大力普法背景之下,老百姓法律知识的增加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也表现了执法人对法律的捍卫和坚守。最高人民法院以及东城区人民法院的多位法官为剧中的法律相关专业性内容进行把关。
此外,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国家大剧院、故宫博物院将联合进行讲述文物收藏家张伯驹生平的话剧《物里观千山》的创排。该剧融汇了张伯驹与国宝文物一生的不解之缘,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灿烂及收藏家本人的爱国情怀。预计2023年10月首演。话剧《太极宗师孙禄堂》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西城区政府合作推出,以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为人物原型,讨论中国武学的拳术之道和中国文化的道法之义。拟邀剧院优秀演员、全国武术冠军吴樾担任主演,预计2023年下半年首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受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之邀,共同打造原创话剧《小道成一家——苏轼漫志》。该剧将宋韵文化的物质之韵、匠心之韵、智识之韵、思辨之韵、审美之韵铺陈延展,从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展现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的宋韵文化气象以及苏轼诗词的魅力。预计2023年10月首演。一年一部国外经典剧目的计划,2023年将锁定《西哈诺》,该剧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剧作家罗斯丹的经典作品。讲述了贵族青年西哈诺因为形象不端,只能将爱情埋藏在心底,在经历一番波折后,最终收获表妹的珍贵爱情。该剧计划与新锐青年导演丁一滕合作,将在创作中运用其独特的“新程式”,将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艺术审美相融合,计划在2023年8月首演。
线上演播也将继续推进,计划推出的剧目有《英雄时代》《抗战中的文艺》《青蛇》《四世同堂》等。此外,新创剧目《鼓楼那些事儿》、《蓟州疑云》、《三生路》、《敦煌》也将同时推出即时线下演出+线上演播。
2022,奋斗创造奇迹,
2023,万事皆有可期!
春回大地,
大幕正徐徐拉开,
我们终将迎来阳光明媚,
姹紫嫣红的舞台!

文:王卓 刘梦妮 部分内容综合自光华锐评
摄影:刘梦妮 姜贵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