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大过剩
自中央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生物、生命经济更是成为了健康服务业的核心(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
一时间,横跨制造业、服务业并融合多条产业链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全社会热捧的焦点,更有不少地方和省份正着手于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抓手。可以预见,“大健康”将以超快的速度在未来井喷爆发。
然而,正如过去“产能过剩”的逻辑一般,未来几年或将是新经济过剩的集中爆发期,而“大健康”作为当下“风口上的猪”,早已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过剩。
一般而言,在市场并不存在或尚未清晰时,政府往往不会出台政策指导,在此阶段,产业更多是遵循着“成败进退”的自然节奏发展。
但鉴于大健康产业不但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年支出总额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总额约1/10),更是以接近5万亿元的产业规模占据中国GDP总额的8%,并有望到2023年突破20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随着《“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生物医药863计划、《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府文件的出台以及“健康中国”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鼓励或又将演变成一场“举全国之力打造指导产业”的怪相。
2. 概念过剩
一方面,“大健康”横跨各条产业链,网尽从出生到死亡所有受众群。如以医药为中心,无论是其前端的特色诊疗环节,还是向后延伸的延寿康体,甚至是更后端的体验环节(医疗旅游等),几乎每个环节都尚处于充满想象空间的待开发状态;
另一方面,现代移动互联、穿戴式设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结合更是赋予了“大健康”概念炒作的本钱,传统医疗器械或被移动医疗、穿戴医疗所颠覆,智慧医疗以“互联网+物联网”的模式成为投资者口中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只不过,不管故事多精彩,概念炒作的最终归宿却是恒定的——要么成为10%(以创新坐实概念),要么沦为90%(因失败平仓出局)。
”3. 资本过剩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对于新兴领域的投资要点就是“争第一、做样本”,政策倾斜、市场眼球自然将随之而来。鉴于此,资本的过量投入虽造就了层出不穷的新模式、新业态,但同时也导致了产业的先天不足,即产业链条分割清晰,却难以形成真正的盈利模式。
以医疗产业为例,在“移动互联设备——数据分析——健康意见——诊疗机构”的产业链中,无论是作为数据产生的第一环节(可穿戴设备的盈利模式在体验,几乎被外来企业瓜分)还是数据处理与应用的二、三环节,若从盈利性来看,在与最终环节“诊疗机构”尚未形成盈利共享的情况下,只能处于烧钱模式。由此可见,过剩的资本投入未必能让“大健康”产业“修成正果”。
4. 动力过剩
生命科技的技术突破,互联网技术的全方位应用,以及上述几大因素所形成的合力使得产业发展动力过猛,以至于观念上和制度上缺少联动性跟进。
一方面,诸如利用现有基因组、画脑图等技术,通过对基因序列的控制来减少致命疾病发生几率,根据偏好优化新生儿特定能力的基因编辑技术尚处于伦理的争论中;
另一方面,当下的医疗保险制度都是建立在治病模式上,而大健康对传统医院最大的颠覆在于从“治病模式”到“防病模式”的转变,如何扩大保险范围对接新需求同样难以在短期实现。
综上可见,种种过剩叠加的结果势必将催生整个大健康产业的过剩。但相比过去光伏与文化产业,大健康虽难逃过剩宿命,但却将面临不同前景,从而成为一支奇葩。
首先,“补丁式并购”将在大过剩初期频发不断。
不同于光伏行业洗牌式的并购,鉴于大健康产业链多,各环节彼此交叉,通过补丁式并购来为企业按需扩张或补缺将是行业消化过剩的自然整合。
从大健康产业核心领域的内在需求来看,鉴于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周期长、专业性高,对于投资基金而言,出于存续期以及流动性的考量,相比等待企业上市,其往往更愿意根据不同临床阶段(每期临床都有一个市场价格,如通过二期临床的价格将明显高于一期)选择并购退出,以此实现快速回笼资金;
对于技术需求企业而言,通过市场方式直接并购品种,可以更快完成战略布局,而对于众多的小企业来说,和大企业合作也能找到更大的生长空间。由此推断,此阶段的并购更多是良性化的市场选择。
其次,随着过剩的加剧,中期将表现为细分行业的分道扬镳。
一方面,生产制造领域将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即低值、重复性严重的医疗机械或制药细分领域将成为去产能重点,而大型器械制造因市场需求增加和技术的不可替代性将夯实“赢家通吃”的格局;
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服务领域可凭借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成功而延伸至上下游产业环节,其差异化竞争的点相对较多,在竞争中企业的存活力相对较强,因此其总体上将是总量井喷、个体盈利趋小的局面。
第三,大过剩不会大消亡。
和工业产能过剩不同的是,光伏产业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其市场需求是刚性的、市场容量相对固定,而大健康产业更多是依托于人的服务,具有本土性和属地性,也有需求的永恒性。
因此,大过剩后更多将呈现半死不活的状态,即表现在产值上将离评估报告的目标相去甚远,服务半径与目标客户定位也将会因人气不足而有所调整,如当下江浙沪诸多地区的医疗中心虽普遍将自身定位于服务整个长三角甚至全国的高端人群,但其最终或因周边载体过剩而沦为辐射周边城镇,届时周边的普通民众反倒将成为享受高定位服务设施的主要群体。
基于以上前景的预判,地方政府在此轮规划中该何去何从?
一边,地方政府在面对过剩时,无论是转型的灵活性还是退出的可能性上都无法与企业相比,一旦“押宝”失败,调整难度不言而喻;
但另一边,在缺少转型新方向、新抓手的背景下,面对大健康产业的广阔市场似乎也没有理由置之不理。
在此背景下,各地竞争的要点或在以下四方面:
1)反应要快,即在前期拼速度,利用先发优势形成行业地位、品牌优势,并争取先行先试的政策洼地;
2)投入要少,通过产业引导基金、PPP等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避免财政因被某一产业套牢,如当初光伏业崩塌后的一地鸡毛即为明证;
3)动静要大,即政府可与龙头企业形成联合招商,通过概念招商、产业链招商、政策招商的三位合一,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出卖”未来,“兑现”当下;
4)特色要强,即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化功能,将企业优势与地方资源对接,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放大竞争差异度,甚至可以与周边省市的大健康产业形成搭配,抱团竞争,毕竟单打独斗的总是先出局者。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