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漠视未来的保险业——不保险?

2017-03-20 王德培 福卡智库


保险资金在刀口上舔血。

在2015年股市过山车行情中,当公募、私募、国家队抹着一把辛酸泪说段子时,险资却在固定收益投资市场收获“稳稳的幸福”,散户恍然大悟,“跟着保险哥,没肉吃也有汤喝”。万宝之争中,千亿业绩都请不回游山玩水、爱吃红烧肉的王老板,油条哥姚振华硬是凭着一己之力把王石拉回了办公室。


或是领会到“咱们险资有力量”,资本大鳄、行业一哥甚至监管部门对保险业的态度都在发生反转。随着险资野心的膨胀,前者开始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把目标盯在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上,参与市场短期炒作以及使用杠杆进行收购;后者则终于看不下去,对“野蛮人”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作出处罚,斥责其为“妖精及害人精”,表示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


显而易见,险资正在成为搅动资本市场的一股生力军。未来,中国保险业将走出何种态势?


所谓“银行催命,保险救命,证券玩命”,作为金融业最稳妥的马车,险资一直比较青睐于周期长、有稳定收益的固定资产,但目前,这种“旱涝保收”的模式被打破。


保监会数据,2016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3.4万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其中: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未上市股权、信托等方式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超过4万亿元;债券4.3万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1.78万亿元。


险资投资呈现激进化:


股市中疯狂举牌。2016年,A股最引人眼球的戏码之一,莫过于上市公司的举牌大戏,而各路险资争相抢镜,成为举牌大军中最凶猛的一路,从万科到南玻,再到中国建筑和格力电器,险资所到之处引发市场震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保险资金在A股举牌投资布局了约120家余上市公司。


跨界投资停不下来。包括医疗、养老、不动产、PE、互联网等各个领域玩得风生水起,如就医疗产业看,平安“万家诊所”计划、人寿“大资管、大健康、大养老”战略、人保健康险的健康管理公司。再比如中国人寿不仅入股京东商城、获配阿里巴巴新股,还大手笔投资滴滴(6亿美元),勇立于“互联网+”的风口。


出海置业热情高。2013年,平安集团一掷千金买下伦敦地标建筑劳合社激起了保险大鳄们的野心,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大楼、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伦敦金融城Milton Gate办公楼等近几年纷纷被收归囊中。仲量联行预测,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与节奏,未来中国险资在境外的房地产直接投资有望达到2400亿美元。


从低调内敛到傲慢凶险,从纯粹保障到投资理财,险资的异化有其客观缘由:

首先,保险业发展从黄金期步入钻石期。

2016年,全国保费收入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行业总资产跨越15万亿元,达到15.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31%。不仅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还先后超过德、法、英、日,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位。即便如此,2016年全国保险深度从去年的3.59%上升到4.18%(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而去年美国、日本、英国分别为7.3%、10.8%和10.6%。这便意味着,我国保险业的市场规模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之境”,后续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其次,在低利率、资产荒、股债两市双杀和负债端保费收入及资金成本双双高企的重压之下,加大权益类、海外投资配置比例成为保险公司减压的自然需求。

从2012年至2016年共计5年的时间内,保险业资金运用收益率分别为3.39%、5.04%、6.3%、5.16%、7.56%和5.66%。不难发现,2015年达到高点后,收益率开始出现了短暂回归。由于利差损风险的加大,险资或多或少在提升风险偏好,而另类投资以其灵活性、广泛性和高收益率成为“香饽饽”。


再次,产品创新(保障+投资)迎合了消费者贪大求全的心理。

保险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行业,就单个个体而言,出险概率极小,所以纯粹保障型的产品往往给人“一去不复返”的错觉,购买者内心会有犹豫。当下保险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如投连险,既有保障又能投资,“一箭双雕”击中了消费者的痛点。


最后,政策红利释放巨能。

十三五以来,继不动产投资、PE解禁之后,保障房、基础设施建设、沪港通等均向保险资金伸出了橄榄枝。显而易见,政策的开闸预示着险资将如咆哮洪水般释放巨大能量。


不过,甚嚣尘上的背后往往隐忧丛生,激进险资渐现“裸泳之势”。

2016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占比高达13.28%。也就是说,中国保险资金配置比国际成熟保险市场更加激进,风险和市场严重错配。


其中“利器”万能险正成为行业隐患,2016年万能险业务占市场份额的31.4%,与普通寿险、分红险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表面上看,引入一个在西方拥有30年历史的险种本无可厚非,况且与美国40%的市场份额相比,当下万能险尚处于“安全”状态。


问题就在于,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一般先有负债端的扩张,然后寻求预期收益率更高的股权类资产,并从中找寻风险可控的标的。但从安邦、前海、生命人寿的表现看,其都是在举牌前集中扩张了负债。这并不像是因为缺了高收益的其他资产所以投股权,更像是因为有好的股权类资产所以努力地筹钱。

本末倒置的逻辑思维下,保险业务被当成了“钱生钱”的工具,保险的招牌也徒有虚名。事实上,保险的初衷在于风险的转移,因而预判未来、风险管理是行业的本质。

然而,近几年,随着保险业对金融功能的迷恋,整个行业不仅对未来置若罔闻,还将贩卖未来当成快速圈钱的手段。也就是说,保险业发展至今,早已失掉了初心,本该是“风险的算盘”,却赤裸裸地沦为了“钱的算盘”,这一点与期货、风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尤其在制度尚不成熟的中国,这样的异化更是分分钟见血,毕竟一个凡事靠人情、讲关系的社会充斥着各种随心所欲,如历历在目的“免责”条例和理赔“躲猫猫”就证实了中国的保险业是“保安全”而不是“保风险”的。


退一万步讲,在这个突变、颠覆早已成为常态的世界,即便保险业能够抵得住“钱的诱惑”,想要预判风险也是“蜀道难”,因为“未来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就连保险业自己也看不清未来。


在这样的“难言之隐”之下,整个行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喜与忧。殊不知未来是保险业的“饭碗”,失去了预判未来的能力,保险业已是危机四伏。


统计显示,1978-1994年,不到20年间全球共有648家保险公司破产。保险业很发达的美国在1989年经历“黑色星期一”之后,大量保险公司倒闭。即使现在,美国国内的6000多家保险公司,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保险公司难逃破产厄运。


由于中国的“非典性”(《保险法》规定必须“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解散),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发生过一起破产案例,坊间为此流传“保监会不允许保险公司破产”的谣言。


事实上,这一“免死金牌”仅仅针对寿险公司,80%以上的财产及其他类型保险公司并没有行政兜底,任何意外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天津大爆炸中,诸多国有大型保险企业、中小股份制保险企业和民营保险企业等均遭受了“灭顶之灾”,瑞士最大的保险公司苏黎世保险甚至令CEO马丁·塞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自杀)。

警钟已经敲响:漠视未来的保险根本不保险!

当下,中国正迎来第四次金融大爆炸,在货币超发、配资高杠杆和金融衍生化的背景下,保险业与股市、债市、房市和互联网金融等一样内置有蒸发的宿命。尤其在保险公司越来越热衷于经营脱离本质功能的所谓新型金融产品趋势下,行业风险骤增。


不过,鉴于目前中国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政策与市场的博弈将勾兑风险。2016年5月份,保监会以维护国内金融系统及保险业稳定的名义,圈定了16家“大而不能倒”的保险公司名单。


这便意味着“非典”之下,中国不可能上演“卡特里娜吹过,保险业感冒”、“9·11袭击,保险业瘫痪”的美式悲剧,但面大量广的中小型保险公司还是将难逃一劫,走向被兼并、重组或破产的命运。总而言之,保险姓“保”不姓“险”,回归保障功能才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