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消亡”?地区崛起?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前言

当方方面面还在纠结城市到底应该怎么样时,殊不知,未来二三个年代,逆城市化的加速和新经济的即刻爆发正在推动城市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地区纷纷崛起的时代。

 

中国城市近五年来的扩城“大跃进”一边造就了“空城”、“睡城”、“死城”频现,另一边却是区域经济下特大城市人口密度爆表,极端不平衡发展态势令未来城市规划面临拐点,引起政界学界的高度关注。


福卡首席参加城市规划方向的学术会议,与会专家对未来上海城市规划预设基本可分为三大类。


目标型,即设定上海未来的目标,以此作为30年后的规划;


愿景型,是把现在对于城市的美好愿望作为30年后的规划;


比较型,是指以国际上其他城市为对标做未来规划,比如早已进入世界城市第一方阵的纽约、巴黎、东京等。

然而,这真的能准确描绘出上海未来的发展景象吗?


而实际上,当方方面面还在纠结城市到底应该怎么样时,殊不知,未来二三个年代,城市却正在走向消亡。尽管从行政意义来看,城市作为标志性的概念依然存在,然而城际合作导致的城市功能无限交融正在解构着城市原本的属性。



首先,城市特征正在被“稀释”。

城际交通已然高速发展,人口的自由流动也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当这些元素“杂交”过后,城市原本浓烈的特征被稀释甚至被重构。这一现象更易作用于城际间的新地块,比如上海地铁11号线作为目前长三角惟一的一条跨省地铁线路,成就花桥商务地块的同时,无论是沪苏两地的地界还是作为城市特征的人文划分都被模糊了。


其次,城市差异度被扯平。

当城际不再局限于交通直连,而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时,各个城市的标签也不再显得那么重要。比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随着上海与周边城市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所形成的互相吸附和辐射效应,区域内共荣逐渐实现,使得长三角内各城市的环境优劣不再明显,未来的生存空间将不再特指城市,而将以所在区域为载体。


进一步从产业角度来看,平台革命下的传统城市功能惨遭淘汰,经济、产业的融合不再依托城市的引导和推动,而是通过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自有平台起到中介、协调和统筹的作用。


以上种种迹象都表明传统意义的城市定义正在走向消亡,究其根本,主要原因在于“逆城市化”趋势愈加明显和新经济的即时爆发。

一、

城市趋于“空心化”,农村乡镇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聚集性不再是令人类繁荣富裕的唯一源泉,当传统经济增速达到一个临界点时,两者的正相关性反而被削弱。于是,企业形态随之做出调整,大生产不断从城内搬出,城市人口减少,城市规模逐渐缩小;与此同时,产业导入需要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农村乡镇化建设,最终城市将会淹没在区域城乡一体化中。


而实际上,发达国家经济体都在经历去城市化的过程。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不过800万人口,伴随所有大城市人口数量逐年递减的趋势,人口和资金都在流向小城镇与乡村。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改变并不会影响国家工业化发展,随着3D技术等逐渐成熟,工业发展必须集中的法则也将发生变化,不再作为充分条件决定工业经济发达与否。


新经济的兴起,将以服务为基础的产业推向风尖浪口,同时经典工业经济思维的发展路径被釜底抽薪,传统城市等级划分不再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由第三次IT革命带来的全国终端消费早已联网结片,从统计口径难以确定各城市商业发展的孰优孰劣。等级化已去,资源配置为王的时代即将到来,因各自拥有的优势,城市的接轨与倒接轨并存,辐射与虹吸效应也总是“并蒂莲”。


由此可见,新经济更是构建了资源科学配置下的城市型网络,同时由于新经济所特有的突发性,在不同地点和时间节点上的不定时爆破,自然形成网状化城市中的多中心格局。


正是城市的网状化趋势,为城市群的出现提供了前置条件,而城市群的纷纷落地则代表着地区正在崛起。世界未来学大师托夫勒当年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许多判断都得以兑现,极少未能兑现的预测便是城市的形态。


区域性城市群


在《未来冲击》一书中,托夫勒描绘了人类因无法适应社会巨变(高速讯息、新事物、多样化选择)带来的冲击,渐渐退出社会,导致未来城市呈现孤岛形态。


然而,相反的现实是,现代城市不仅因互联网而被动连接,更是战略性的主动“抱团”,这恰恰印证了福卡智库提出的大上海都市群概念。


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早已将发展重心转向连片发展,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集中了全国80%的经济总量,而位于美国东岸的新英格兰地区则代表了美国经济、金融的至高点。


国内城市合作也是如火如荼,同属苏北地区的徐州、宿迁、连云港,因地制宜形成旅游“新三角”,文旅效益成倍增长;广州与佛山、肇庆、清远等周边城市签署合作协议,以地铁建设、金融服务为切入口,形成“大广州”格局。


归根结底,这些城市的“互联”乃是大势所趋,各自的短板和互补的潜力,加之高度工业化带来的基建交通便利,迅速实现的规模经济下,网状城市群应运而生,其所拥有的优势更是不断挤占城市作为个体的生存空间。

从经济效益来看,倘若以独立经济体来对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均在全球前20名。

从城市化率来看,我国23个城市群的平均城市化率达到56.20%,高于全国49.68%的水平。

更何况,单一城市的发展已无法承担日趋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同时出于技术革新、要素流动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区域经济也正由传统的省域经济与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


通过以上因素分析可得,城市群不仅替代了城市个体成为未来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载体,更是加速城市消亡的一大推力。


更进一步分析,城市消亡和地区崛起将对未来商业地产的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从行业本身来看,商业地产因超产出、超过剩而遭遇的“崩盘”之后,势必因各个城市群的形成而进行地域的再布局,未来的商业重心未必集中于“北上广”,新兴的城市区域存有无限潜力。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以往“高大上”的运营模式已然穷途末路,在城市网络的关键节点注入产业配套或能“成活”,比如分散的、微型的商业中心,既控制了产业投入成本,也顺应平民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大趋势。

此外在商业模式上,由于商业地产一直以来的重资产特性与新经济的轻资产要素相悖,在新经济登台的未来时代,商业地产的产业特性也将“变形”,招商和销售的功能成为过去,服务和体验才是立身之本。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