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如何面对“崩盘”——善败思维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一份2017年企业“阵亡”名单在网络上悄悄流传。

继悟空单车关门之后,又一家共享单车3Vbike宣布倒闭,时间仅过去8天。


斯凯无人机破产倒闭,Parrot、亿航、零度等多家无人机行业公司都传出裁员消息。


国内最早进入VR全景相机行业的企业完美幻境,被深圳南山法院查封。


“网络童装第一品牌”绿盒子官网无法访问,在天猫、京东、当当等平台开设的店铺均已搜索不到。


光圈直播倒闭,创始人兼CEO张轶表示:创业维艰,一言难尽。

……


凡此种种,均已表明企业“崩盘”似乎只在旦夕之间。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分钟就有2家企业倒闭!中国4000多万中小企业,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10年以上的不到2%!换言之,中国超过98%的中小企业最终都会走向死亡。

浩浩荡荡的创业大潮之下,死亡魔咒更是紧紧跟随。


但正所谓“绝境求生”,企业“崩盘”必然会激发大批企业主“护盘”,综合来看,企业主在应对崩盘时普遍采用的“谋变”模式至少有八种。


一、欲借高利贷“起死回生”。

在企业与银行的资金信贷中,高利贷往往承担的是“过桥贷款”的角色,但如今银行的日子不好过,银行惜贷、银行续贷“时间差”甚至雨中抽伞倒逼企业家转投高利贷,欲借高利贷纾解企业资金之急,以求“起死回生”。


如于欢案中,其母苏银霞就是在企业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借高利贷为企业续命,陷入到债务无底洞直至发生命案。


二、抵押套现以期“金蝉脱壳”。

一方面借壳上市,“画大饼”引人入套,再通过股权转让和法人变更成功脱逃;另一方面,为规避企业亏损风险,通过减持来套现。

2016年胡润“套现”榜中,30位大陆富豪共套现692亿元,许家印、马化腾等均榜上有名。

“金蝉脱壳”能赚快钱,企业家对此趋之若鹜。


三、不走寻常路玩基金。

国内市场生变,“寻常路”逼仄,倒逼企业另谋盈利渠道,而基金的高收益吸引了大批上市公司扎堆“进击”搞“变相理财”,“上市公司+PE(私募股权基金)”模式渐成趋势。


此外,百瑞信托、中信信托等信托公司也竞相设立产业基金,基金成为企业“谋生”重地。


四、“守株待兔”套补贴。

在国内经济转型的拐点,不仅一些“空壳公司”、“皮包公司”借助企业挂牌、挪用等手段套取财政补贴,就连新能源汽车企业骗补已成汽车界公开秘密,趁乱套补贴成为企业的惯用伎俩。


五、玩跨界,向多元化进军。

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流行跨界,由产业链合作变成产品线整合,不仅新型互联网公司玩得风生水起,就连传统企业也不甘落后。

如国内油气巨头中石油推进“互联网+能源”战略,悄然上线了名为“中油游戏平台”的手机App;另一巨头中石化,也开始在加油站开设“易捷汽服店”,提供洗车、保养、维修、轮胎更换等服务,甚至还有部分加油站开始卖蔬果、卖快餐、卖彩票。


六、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寻找机会。

资本出走既道出了其“逐利性”的本质,又侧映了国内经济的疲态,金融生态变了,资金的投向固然生变,如今万科、绿地、海航等房企纷纷到海外市场淘金。


七、“轻重调和”玩转型。

一方面,如今是“买方市场”,知识和信息占主导,虚拟经济、差异化经济和体验经济等新经济崛起倒逼企业模式由重变轻,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靠拢;

另一方面,“内疲外压”,加之消费者年龄结构的调整也迫使企业在品牌、创意性等方面着墨,以期创造出远超于传统产业的价值长尾。


八、玩合并“抱团取暖”。

优酷和土豆在一起了、京东和易讯在一起了、南车和北车在一起了、滴滴和快的也在一起了,最后又和优步在一起了……曾经打的不可开交的企业大佬,一夕之间竟拍手言和,这恰恰说明,大风大浪之下,“合兵一处共同做大”的攻击性策略是上佳之选。


可见,企业应对“崩盘”的模式林林总总,但具体分析,无外乎以下两种:

一种是符合未来趋势的,循大势而“逆流而上”型。

如今科技突破、产业突破、生活运作方式突破,经济大势“由旧换新”,“探路”死得惨,“坐等”只能死得更惨。


因为新经济场景下的关键点就是差异化和创新,企业模式的谋变式创新,踏准前沿节拍才能迈得稳走得远。


而另一种则是倒行逆施以致“外强中干”而亡型。

一方面,借“钻漏洞、搞投机”企图扭转败局,其结果只能是“翻倍多少次,破产只需一次”;

另一方面,盲目扩大企业规模、追求资本市场的光环,却忽视了资金链,甚至欲借高利贷咸鱼翻身,但高利贷利滚利,只能让企业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无论企业选择何种模式谋求“翻盘”,成败的根本均在于模式背后所蕴藏的企业经营哲学,具体表现在:

1

企业家的善败思维和心态。

在产业演进的过程中,企业成长的过程一定是优胜劣汰,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自有它选择的方式和路径,而不是简单断言企业的“赢”和“输”。


正所谓“急中生智,静极生慧”,史玉柱东山再起、褚时健老来逆袭皆在于此,生死无常,道法自然,企业生死也是常态。


2

企业经营的随缘性。

企业经营有因不一定有果,中间还得有缘。企业在合适的时机,进入了合适的市场,采取了合适的策略,恰如“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合适的人一样”,“缘到”自然成。


3

能“釜底抽薪”的企业才活得长久。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更何况,在万物智能化、处处物联网化、颠覆式创新横行的当下,不管是管理创新、战略创新,还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唯有创新才能活命。



(本文为福卡智库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标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