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暖气还是要空气?——30亿吨煤的政治经济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每到供暖季,中国北方都要面对一个难题:要暖气还是要无雾霾的空气?


不过,今年已经给出了答案:“煤改气”了,气不够用,煤来救急,雾霾“笑场”……


为了在2017年这个“大气十条”收官之年和考核之年,完成北京市年均PM2.5浓度降至60微克/立方米等目标,举国上下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大气治理运动。

2月17日,多部门及省市联合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10月底前“禁煤区”完成小燃煤锅炉“清零”工作,全部“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


然而,伴随着轰轰烈烈的“煤改气(电)”运动,入冬后很多地方却陷入无气可用、无暖可供的窘境,改善大气质量的初衷演变成了一场怨声载道的乱局。


12月初,环保部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紧急下发《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提出坚持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进入供暖季,凡属(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至此,在舆情的压力下,政策再次演绎了“进二退一”的轨迹。


此前,煤炭作为雾霾元凶,备受千夫所指。据相关研究称,与燃煤排放直接相关的有机物、硫酸盐、黑炭等物质,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

而为了大气污染防治,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煤炭产业经历了包括去产能在内的一系列调控,煤炭的黄金十年在2012年终结,煤企在过去四年中普遍陷入低迷亏损,曾经风光无限的煤老板纷纷跌下神坛。

从2002年开始,煤炭业进入“黄金时代”,吨煤价格从最初的不到200元/吨一路飙升到2008年7月的1070元/吨,而作为市场风向标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在2011年最高达到853元/吨。


如今,在煤炭产能过剩没有根本改变的背景下,煤炭行业峰回路转,产量增加,价格回升,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8.53亿吨,同比增长4.8%;煤炭净进口2.2亿吨,同比增长12.8%;全社会煤炭库存减少1亿吨以上;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32.6亿吨左右,同比增长3.7%。


煤企更是扬眉吐气,“翻身把歌唱”,今年前9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1万亿元;90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含非煤)1041亿元。


说到底,要暖气还是要空气的两难选择,折射出中国煤炭经济的根深蒂固。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中国煤炭消费主要是为工业化所需,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就占耗煤总量的80%;同时,煤炭又是中国经济建设用电主要来源,煤炭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超过70%。

在此背景下,去产能让煤炭成为中国经济中敏感的地带。不仅如此,煤电矛盾更是折射出“改革荒”。


我国煤电关系存在着奇怪的“纵向价格双轨制”,即上游煤炭价格由市场自由竞争而定,属“市场轨”,而下游电网公司既为“全垄断”企业,又受制于有关部门严格的价格管制,属“计划轨”,而“电价市场化”又属于“雷区”。

在“市场煤、计划电”之格局下,煤电关系扭曲,由于“你的利润就是我的成本”,夹在上下游之间的发电企业不仅丧失了自主定价、分配、销售的权力,难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生产,还须承受由“低价电”所带来的损失,屡屡以“停产”来与之博弈,导致“电荒”。


煤炭整合的背后还隐藏着难以言说的央地矛盾。当前基本是地方卖力在挖煤,中央则在警告产能过剩下开始整合煤炭资源,如对山西就以行政方式“关停并转”千家煤企。


而为避免被兼并,地方打着GDP的算盘纷纷谋划地方大煤企。虽然有“煤炭资源属地方国企,煤层气资源归央企”的划分,但强行整合将导致央地矛盾激化。


从国际上看,也因为煤炭消费让中国从经济高地变成道德洼地。

从产量上看,2016年全球煤炭产量达36.56亿油当量,折合52.24亿吨,中国产量排名第一,占比46.1%;

从消耗量看, 2016年全球煤炭消费量达37.32亿油当量,折合53.32亿吨,中国占比50.58%,又名列第一。


即便全球气候失控不是中国惹的祸,中国也因树大招风而成众矢之的。


综上所述,中国煤炭经济并没有那么简单,连带着环保战役也处处失利。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